国际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大师William T
- 格式:doc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23
现代设计文学史重要人物1约瑟夫·帕克斯顿约瑟夫•帕克斯顿 (1803 - 1865) 是英国著名的园丁、作家和建筑工程师,是著名建筑英国伦敦水晶宫的设计师。
他曾经受王莲叶子的背面有粗壮的径脉呈环形纵横交错的启发,用铁栏和木制拱肋为结构,用玻璃作为墙面,首创了新颖的温室。
约瑟夫•帕克斯顿因此而被册封为皇家骑士,这种建筑除了简洁明快外,建筑构件可以预先制造,可以组合装配,成本低廉,施工快捷。
从此,建筑师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
2韦奇伍德韦奇伍德(Wedgwood),又译作维支伍德,世界上最精致的瓷器,品位的代名词。
品牌创使于十八世纪,产品受到全球成功人士及社会名流的推崇,曾为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专门制作餐具,著名的“罗马波特兰”花瓶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已经成为英国的国宝。
3约翰·拉斯金约翰·拉斯金(1819年2月8日-1900年1月20日)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
1843年,他因《现代画家》(Modern Painters)一书而成名,书中,他高度赞扬了威廉·特纳(J. M. W. Turner)的绘画创作。
这以及其后的写作总计39卷,使他成为维多利亚时代艺术趣味的代言人。
他是拉斐尔前派的一员,本身亦为天才而多产的艺术家。
4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英国设计师、诗人、早期社会主义活动家及自学成才的工匠。
他设计、监制或亲手制造的家具、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以及其他各类装饰品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一改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流行品味。
1868年至1870年间出版的叙事诗集《地上乐园》,借古希腊到中世纪的传说一抒胸中块垒。
他亦是拉斐尔前派的重要成员,但是极少留下画作。
5亨利·柯尔他是水彩画家,同时也是政府官员。
他改革了英国邮政系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
是最早机械化粗制滥造提出批评,并倡导设计改革的人。
柯尔认为工业产品的粗制滥造的症结在艺术家和设计师,制造商三者之间存在鸿沟,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在他们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For almost two hundred years, the White House has stood as a symbol of the Presidenc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nd the American people. Its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nation's capital, began when President George Washington signed an Act of Congress in December of 1790 declaring tha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ould reside in a district "not exceeding ten miles square……on the river Potomac." President Washington, together with city planner Pierre L'Enfant, chose the site for the new residence, which is now 1600 Pennsylvania Avenue. As preparations began for the new federal city, a competition was held to find a builder of the "President's House." Nine proposals were submitted, and Irish-born architect James Hoban won a gold medal for his practical and handsome design.Construction began when the first cornerstone was laid in October of 1792. Although President Washington oversaw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use, he never lived in it. It was not until 1800, when the White House was nearly completed, that its first residents, President John Adams and his wife, Abigail, moved in. Since that time, each President has made his own changes and additions. The White House is, nt's private home. It is also the only private residence of a head of state that is open to the public, free of charge.The White House has a unique and fascinating history. It survived a fire at the hands of the British in 1814 (during the war of 1812) and another fire in the West Wing in 1929, while Herbert Hoover was President. Throughout much of Harry S. Truman's presidency, the interior of the house,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third floor, was completely gutted and renovated while the Trumans lived at Blair House, right across Pennsylvania Avenue. Nonetheless, the exterior stone walls are those first put in place when the White House was constructed two centuries ago.Presidents can express their individual style in how they decorate some parts of the house and in how they receive the public during their stay. Thomas Jefferson held the first Inaugural open house in 1805. Many of those who attended the swearing-in ceremony at the U.S. Capitol simply followed him home, where he greeted them in the Blue Room. President Jefferson also opened the house for public tours, and it has remained open, except during wartime, ever since. In addition, he welcomed visitors to annual receptions on New Year’s Day and on the Fourth of July. In 1829, a horde of 20,000 Inaugural callers forced President Andrew Jackson to flee to the safety of a hotel while, on the lawn, aides filled washtubs with orange juice and whiskey to lure the mob out of the mud-tracked White House.After Abraham Lincoln's presidency, Inaugural crowds became far too large for the White House to accommodate them comfortably. However, not until Grover Cleveland's first presidency did this unsafe practice change. He held a presidential review of the troops from a flag-draped grandstand built in front of the White House. This procession evolved into the official Inaugural parade we know today. Receptions on New Year's Day and the Fourth of July continued to be held until the early 1930s.President Clinton's open house on January 21, 1993 renewed a venerable White House Inaugural tradition. Two thousand citizens, selected by lottery, were greeted in the Diplomatic Reception Room by President and Mrs. Clinton and Vice President and Mrs. Gore.2006-2007年,美国建筑师协会评选出来了美国民众最喜欢的建筑。
开发商总会毁掉老房子的历史,这公司却想拿这个做生意位于曼哈顿西 57 街的老斯坦威大厅(the old Steinway Hall)历史悠久,它的拱形天花板上有这样一幅壁画:天使们汇聚在缪斯女神脚下,一边拨动竖琴,一边翩翩起舞。
上周马尔奇·克拉克(Marci Clark)来到这里,向众人阐述这间有着九十一年历史的房间的壮丽雄伟。
在她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和壁画中天使一样的喜悦之情。
克拉克小姐介绍说:“这个房间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使用了一系列色调的大理石柱、壁柱和檐口进行装饰。
这种双重高度的八角形空间是沃尔特·霍普金斯(Walter L. Hopkins)的杰作,也正是他创作出了 Warren & Wetmore 建筑公司部分最为杰出的作品。
穹顶天花板上的壁画应该是模仿 18 世纪奥地利画家安杰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而创作的。
”今年 30 岁的马尔奇·克拉克是一名建筑历史学家。
博士在读期间,她研究遍了纽约的建筑。
然而,对于斯坦威大厅的研究给她带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局:转行去卖房子。
当她向众人介绍斯坦威大厅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到周围有电锯和焊枪的嘈杂声。
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钢琴店之一,现在则将耸立起一座 435 米的高塔。
第一大道 626 号是爱迪生公司的旧址。
现在这里将要建造两座由天桥连接的悬臂式高楼,内部可容纳 800 户居民居住。
建成后的大楼如渲染图所示。
图片版权:SHoPArchitects两年多之前,脱下学士帽没多久的克拉克小姐换上了安全帽,在 JDS Development Group 的市场营销部门找到了一份工作。
如今,她已经当上了部门主管。
她的工作内容有很多,包括制定售楼宣传册、管理经纪人和宣传公司的楼盘项目等。
但是,她更喜欢埋头于图书馆和各大建筑公司灰尘满满的档案之中。
在那里,她发掘了很多能引导 JDS 公司项目发展的蓝图、照片、地图和文件。
转载自:姜飞宏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
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
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
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
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里斯本车站密尔沃基美术馆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理查德·迈耶理查德·迈耶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
1935年,理查德·迈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东北部的城市纽华克,曾就学于纽约州伊萨卡城康奈尔大学。
早年曾在纽约的S.O.M 建筑事务所和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过许多大学的教职。
中文名:理查德·迈耶 国籍:美国 出生地:新泽西东北部的城市纽华克 出生日期: 1935年 职业: 建筑师 毕业院校: 康奈尔大学 主要成就: 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 代表作品: 法兰克福装饰艺术博物院 目录简介风格特点1 千禧教堂构成1 音效格蒂中心人物点评1 人物轶事白色派教父1 白色风暴1 缔造信仰作品年谱表展开编辑本段简介理查德·迈耶理查德·迈耶,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
1935年,理查德·麦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东北部的城市纽华克,曾就学于纽约州伊萨卡城康奈尔大学。
早年曾在纽约的S.O.M建筑事务所和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过许多大学的教职,1963年自行开业。
大学毕业后,麦耶在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等建筑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和工作,他还是“建筑界5巨头”之一。
由于受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影响,其大部分早期的作品都体现出了勒·柯布西耶的风格。
1963年,麦耶在纽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其独创能力逐渐展现在家具、玻璃器皿、时钟、瓷器、框架以及烛台等方面。
编辑本段风格建筑作品麦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
他设计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
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麦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
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强健的设计呈立方体状,似在召唤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高科技仙境,其中包含着纯洁、宁静的简单结构。
雕塑艺术知识:英国雕塑的发展史英国雕塑的发展史英国雕塑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原始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雕塑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英国雕塑的发展史。
中世纪在中世纪时期,英国越来越多地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英国的雕塑主要体现在教堂建筑和神话传说中。
在重要的教堂建筑中,常常会看到精美绝伦的石雕和木雕,例如坎特伯雷大教堂和约克大教堂。
在神话传说方面,受到北欧文化的影响,英国的雕塑艺术出现了很多尖角动物和神父形象,例如北欧神话中的奥丁和托尔。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英国的雕塑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更多地注重科学和人类个体的表现,这也影响了英国的雕塑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雕塑艺术家主要是在宗教和皇室场合下工作。
其中最著名的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约瑟夫·威廉斯(Joseph Wilton)和威廉·切斯勒(William Cheselden)。
他们的作品具有更加精细的技艺和更加真实的人物形象。
18世纪18世纪是英国雕塑艺术中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英国的雕塑艺术家为皇室和贵族们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约翰·弗拉克斯曼(John Flaxman)和托马斯·贝克(Thomas Banks)。
他们的作品表现了独特的哥特式风格和古罗马艺术风格,尤其是弗拉克斯曼的作品更为优秀和具有代表性。
此外,18世纪的雕塑艺术也受到了许多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如瓷器艺术和铜匠艺术。
19世纪19世纪是英国雕塑艺术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受到了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包括安东尼·戈尔斯沃斯(Anthony Gormley),Henry Moore(),伊莫金·霍普(Augustus John)等。
这些艺术家借助更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的材料来创作他们的作品,从而刷新了英国雕塑艺术的面貌。
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建筑大师代表作品以及设计风格《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建筑师(德国):密斯·凡·德·罗,(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也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建筑师(原籍德国):w.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建筑师美国(生于芬兰):E.沙里宁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建筑师:F.L.赖特(美国建筑大师1867年6月8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国籍法国,出生地瑞士拉绍德封)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建筑师:A.高迪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
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五个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五位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们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风格,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设计理念、构思和材料使用都代表着当时的文化、经济和技术水平。
这些建筑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记。
1.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被誉为“现代建筑之父”。
他的设计风格充满现代主义和机能主义的思想,强调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材料的自然性和建筑的符号性。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就是纽约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它是一栋光滑的白色建筑,呈螺旋状排列,造型简洁富有动感。
同时,这座建筑也充分考虑了艺术品展示的要求,在内部的空间设计方面极具创意,令人印象深刻。
2. 托马斯·希瑟威克托马斯·希瑟威克是当代建筑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风格被称为“未来主义”,充满各种前卫的思想和理念,强调科技、环保和可持续性。
其代表作品之一是世界顶级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
希瑟威克为卢浮宫重新设计了一个神奇的空间,结合了光,音乐和图像的艺术元素,旨在为观者提供一种独特的、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体验。
3. 菲利普·约翰逊菲利普·约翰逊是一位英国建筑大师,他的设计风格被誉为“新古典主义”,是探索建筑传统的一种现代表现形式。
在约翰逊的作品中,理性的几何形式和建筑元素被赋予了一种浪漫和诗意的精神,并受到了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希尔顿酒店大楼,它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之一,体现了约翰逊对建筑造型和功能的综合思考。
4. 伊恩·里奇伊恩·里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风格是"假设主义",也叫"后现代主义"。
他追求超现实主义的想象力和创意,强调建筑的特殊性和融合性,并运用了各种非常规材料和结构形式。
建筑大师作品赏析丨理查德·迈耶(一)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美国建筑师,1934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纽华克,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曾先后在S.O.M建筑事务所、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大学教职。
1963年在纽约创建工作室,是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还有家具、玻璃器皿、时钟、瓷器、框架、烛台等作品。
198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巴塞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 d’Art Contemporani de Barcelona)建于1995年,主要收藏巴塞罗那当代艺术作品,简称MACBA (马库巴)。
建筑物的本身为简洁的立方体造型,但通过大胆的立面切割和异形体的引入,形成了多个纵横交错的面的组合,使空间产生无穷的变化。
博物馆的南入口:墙面的处理制造了强烈的层次感。
设置了一片与主体结构完全脱离的墙面,因而摆脱了功能和结构的限制,可以完全从构成的要求出发,自由地编织图案,从而取得了优美、动人的虚实与凹凸对比效果。
博物馆的北入口:右下侧弧形墙面之内为一部楼梯,由于与主体之间留下了一条缝隙,既可以为楼梯提供必要的采光,又起到了丰富立面变化的作用。
建筑物主体东南部的塔楼:阿米巴变形虫一般的塔楼,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功能,似乎是纯粹为了打破单调的线条而制造的。
白色是最美妙的颜色,因为在它里面可以看到彩虹的所有颜色。
白色的白度永远不仅仅只有白色,它几乎总是由自然界中不断变换的光(天空、云朵、太阳、月亮)转换而成。
从总平面、场地轴测图以及迈耶的总平面手稿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博物馆与广场乃至城市肌理的关系。
博物馆南立面对着个废墟遗址,整个广场没有一个灯柱,灯柱成了废墟和广场的边界。
平坦开敞的广场成了玩花式自行车绝佳的场地,而高一阶的空间,因为标有MACBA字样矮墙与无障碍斜坡的存在,滑板少年都在此耍技。
这里展示的作品以1950年以后的为主,汇集了加泰罗尼亚、西班牙和国际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是南美和东欧的艺术家的作品,近年来开始收藏北非、中东和阿拉伯艺术家的作品。
【⼤师】拉斐尔前派的⼥神们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4.6--1917.2.10)是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
以其⽤鲜明⾊彩和神秘的画风描绘古典神话与传说中的⼥性⼈物⽽闻名于世。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运动。
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向,带来了很⼤的影响。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Academic art)的教学⽅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
他们尤其反对由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爵⼠所创⽴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画风,认为他的作画技巧只是懒散⽽公式化的学院风格主义。
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利⽂艺复兴初期的,画出⼤量细节、并运⽤强烈⾊彩的画风。
(《奥菲莉娅》Ophelia [blue dress],1905)下⾯是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根据希腊神话与戏剧故事为灵感的作品。
Ⅰ.《⽔之⼥神》(Undine ,1872)Undine来源于拉丁⽂的unda,是海浪、⽔的意思。
⽔之⼥神是欧洲传统神话传说中的形象。
⽔之⼥神爱上⼀个男⼦,为此她也变成⼈类。
但如果那个男⼦对她不忠诚,⽔之⼥神就将死去。
Ⅱ.《夏洛特的⼥⼦》(The Lady of Shalott ,1888)根据丁尼⽣的诗所画。
在⼀个叫夏洛特地⽅,有位美丽⼥⼦被神困在古堡⾥。
她只能通过从窗户投射到镜⼦上的影像看见⼼仪的兰西罗骑⼠,如果望向窗外,她就要死去。
终于她忍不住向外张望,结果厄运降临。
镜⼦破碎,她被纺纱的丝线缠住,随后被神⽰载往死亡之地。
画中的夏洛特之⼥正坐船驶向死亡,神秘、疏离、哀伤……丝丝凉意爬上暮霭的湖⾯,深绿的树丛、折断的⽔草、惊飞的⼩鸟、船头将熄的蜡烛、以及基督受难⼗字架,全都预⽰着即将发⽣得到不幸。
威廉莫里斯个人简介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世界知名的家具、壁纸花样和布料花纹的设计者兼画家。
他同时是一位小说家和诗人,也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早起发起者之一[1]威廉?莫里斯(1834-1896)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
他在五十年代已开始写诗,在“前拉斐尔派”的影响下,写过《地上乐园》(1868-1870)等作品。
他早期诗歌大都取材于古代的中古的莫里斯故事。
七十年代,他到冰岛等地去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以北欧古代传说为题材的史诗和抒情诗,其中最重要的是《佛尔松族的西古尔德》(1876)。
这些作品都表现了诗人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的不满,企图从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学艺术中寻找美好的理想。
莫里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奴役使劳动者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受到摧残,要使艺术得到真正繁荣,必须把劳动变成一件创造美丽事物的乐事。
他举办了一个手工艺工场,生产日常生活所需的实用美术品。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1834—1896)是现代设计的先驱,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得益于莫里斯个人的努力。
接下来的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莫里斯的艺术之花在这场遍布整个欧洲装饰运动中竞相开放。
2 人物经历生於伦敦旁边的瓦瑟斯多。
他出身富裕家庭,就读於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在那里他受到约翰?拉斯金的影响,并结交了终身好友和合作伙伴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GabrielRossetti)、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Burne-Jones)、福德?马多克斯?布朗(FordMadoxBrown)和菲利普?韦伯(PhilipWebb)。
他的妻子简?伯登来自工人阶级,她苍白的肤色、羸弱的身形和浓密的深棕色头发被莫里斯和他的朋友视为美的化身。
他和朋友一起创建了前拉菲尔兄弟社,抵制媚俗的装饰艺术和建筑的工业制造,倡导手工艺的回归,把工匠提升到艺术家的地位上。
国际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大师William T.Baker(威廉贝克)先生前日来上海,在CCDI为我们进行一次学术讲座,讲述他如何精妙地运用古典的语汇来诠释当代的人居环境。
在目前的国际建筑界,新的思潮和设计手法层出不穷,与纷繁多变的新建筑相比,新古典主义已经退化为一个比较局限的领域,但是我们也看到,依然有不少像贝克先生这样的建筑师致力于发展古典风格的设计,他们代表着非常高端的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学派。
这个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不论建筑如何多变,一些关于美学的基本规律是固定的,是可以从古典建筑中不断发掘的。
在贝克先生上一本非常畅销的《新古典主义》一书中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设计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仅仅是历史形式的复制,他们更加热衷于将古典的形式和空间运用到当代的生活环境之中。
以贝克先生近期的作品来说,他非常注重天然石材,使得建筑既有古典神韵,又能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贝克先生作品集封面
典型的美式豪华住宅平面
这座看上去一百年的房子,房龄其实只有6岁!
非常精致的入口
楼梯是所以新古典主义者的最爱
看得见海的三代别墅,由三座相互联系的单体组成
根据主人对帆船的喜好,贝克先生创意地做出了新古典的创新
楼梯很重要
一幢英式的别墅,乡野气息之中透露着高贵
半露天的壁炉很有创意
英式的红砖别墅
这个天花设计得非常精美
挑高二层的餐厅
以东方瓷器做装饰,是美国人的普遍喜好
阳光卫浴,很宽敞
这座别墅尽然有个室内篮球场!!
方圆几里,独此一幢房子。
以下是贝克先生在上海的部分讲稿:
Building an Architectural Legacy – William T. Baker
It is a pleasure for me to meet all of you today in person. Many of you already know of me through my book New Classicists. Now, today, it is my turn to meet you! 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to speak here about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China today – Building an architectural legacy.
Let me take a moment to briefly tell you about myself. My father was a furniture designer and my mother worked in the interiors industry. So design is in my blood. My father taught me to draw at an early age and I always had a passion for architecture. In fact, I was drawing buildings in 3D by the age of seven. Many of you may have similar backgrounds.
I started off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but because the job market was so bad in the 1970’s, I changed my major to business and graduated
with degrees in Finance and an MBA. I soon found that I regretted not following my true passion for architecture. So I left the profession of finance and went to work for an architecture firm as a construction manager. This was a great way to learn about building and soon I was able to start my own design firm. Now, here I am 26 years later speaking to you in Shanghai! It has been an incredible journey for sure.
Each of you are designing buildings that will go on to become lasting legacies for your towns and cities. Let me take a few moments now to share with you some of the buildings I have been designing as a legacy for America.
(SLIDES)
The topic of building an architectural legacy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a right now. Many of you are designing the great buildings of
China. Architecture is the primary art of a nation. It provides shelter, one of the first and fundamental needs of humankind. It provides the setting for a culture’s public life. And, it supports the numerous trades and professions that are critical to a nation’s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the very act of creating architecture and the ability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it appears to be uniquely
human.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the buildings you and I design are of such importance to our cultures.
Those of us who practice the art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craft of building, are the protectors of the physical fabric of our nation, our cities, and our neighborhoods. The architect takes the intangible hopes and dreams of a people and translates it into a tangible building. Architecture has a major role in how a society views itself and its place in the world. The power of architecture can be harnessed to help China in its efforts to achieve a noble society because buildings express a country’s hope and commitment to the future.
I encourage each of you here today to take the lead to create an excellent built legacy for China. The great architecture of your past accomplished this and the best architecture of the future will do so as well. You can succeed in your efforts to design buildings that stand the test of time. Your commitment to architectural excellence will result in a built environment that reflects China’s aspirations for the future. This must be your leg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