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外的颜色文化差异 课堂
- 格式:ppt
- 大小:8.06 MB
- 文档页数:7
英汉语言中颜色的差异与对比摘要: 中西方语言中又大量的颜色词,除了表达颜色本意之外,它们在语言运用中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这是由不同国家的的地域环境,宗教信仰,历史背景,文化风俗以及思维方式所影响的。
本文就几种常见颜色在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中的不同展开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 红色白色黑色黄色绿色英汉对比涵义(一)红色(red):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
(1)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 喜" 字,把热闹、兴旺叫做" 红火"(2)它又象征革命和进步,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 (3)它还象征美丽、漂亮,如把艳妆女子称为" 红袖" ,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 红颜" 等。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 火" 、" 血" 的联想,(1)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red revenge 血腥复仇(2)它又象征激进、暴力革命,如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 激烈的政治运动,(3)它也象征危险、紧张,如red alert 空袭报警,(4)它还象征着放荡、淫秽,如a red light district 花街柳巷(红灯区)(二)白色(white):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
(1)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办" 白事" ,要设白色灵堂;(2)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 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 白痴" ,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 白忙" 、" 白费力" 等,(3)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 白丁" 、" 白衣" 等。
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课堂讨论《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课堂讨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成为了国际交流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然而,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语言本身,还需要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在最近的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就英语国家文化差异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讨论伊始,老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和视频,引发了同学们对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思考。
比如,展示了英国传统的下午茶场景,以及美国热闹的橄榄球比赛现场。
这些直观的视觉材料让大家对不同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有了初步的印象。
一位同学率先发言,他提到了语言习惯方面的差异。
他说:“在英国,人们的用语往往更加正式和保守,而在美国,语言则相对更加随意和直接。
” 他举例说,在英国,如果向陌生人问路,可能会说:“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the nearest supermarket?” 而在美国,可能就会简单直接地问:“Hey, where's the nearest supermarket?” 这种语言习惯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中对于礼貌和直接表达的不同侧重点。
另一位同学则关注到了社交礼仪的不同。
她指出,在英国,社交场合中的礼仪非常讲究,比如在正式的晚宴上,餐具的使用和座位的安排都有严格的规定。
而在美国,社交礼仪相对较为宽松,人们更注重自在和舒适的交流氛围。
她还提到了在英国,初次见面时的握手要轻且短暂,而在美国,握手可能会更加有力和持久。
饮食文化也是同学们讨论的热点之一。
一位对美食颇有研究的同学说:“英国的传统美食有炸鱼薯条、约克郡布丁等,而美国则以汉堡、热狗和披萨等快餐食品闻名于世。
” 他进一步解释道,英国的饮食文化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烹饪方式相对简单;而美国的饮食文化则融合了世界各地的特色,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在教育方面,同学们也发现了显著的差异。
有同学提到,英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术传统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学教育历史悠久,学术氛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