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激光器介绍大全(精华版)讲解学习共77页
- 格式:ppt
- 大小:6.61 MB
- 文档页数:77
典型激光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四种典型的激光器,固体、气体、染料和半导体激光器,并分别介绍了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典型激光器,原理和特点,应用一、引言自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至今,激光器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激光工作物质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激光器根据激活媒质可分为固体、气体、染料和半导体激光器。
各类激光器各有特色,并在相关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固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是以掺杂离子的绝缘晶体或玻璃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基本上都是由工作物质、泵浦系统、谐振腔和冷却、滤光系统构成的。
最常采用的固体工作物质仍然是红宝石、钕玻璃、掺钕钇铝石榴石(Nd3+:Y AG)等三种。
图1是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 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1.红宝石(Cr3+:A12O3)红宝石是在三氧化二铝(A12O3)中掺入少量的氧化铬(Cr2O3)生长成的晶体。
它的吸收光谱特性主要取决于铬离子(Cr3+),铬离子与激光产生有关的能级结构如图2所示。
它属于三能级系统,相应于图(1-3)的简化能级模型,其激发态E3为4F1和4F2能级,激光上、下能级E2和E1分别为2E和4A2。
它的荧光谱线有两条:R1线和R2线,在室温下对应的中心波长分别为694.3nm和692.9nm。
由于R1线的辐射强度比R2大,在振荡过程中总占优势,所以通常红宝石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谱线均为R1线(694.3nm)。
红宝石激光器的优点是机械强度高,容易生长大尺寸晶体,容易获得大能量的单模输出,输出的红颜色激光不但可见,而且适于常用硅探测器探测。
红宝石激光器的主要缺点是阈值高和温度效应非常严重。
随着温度的升高,激光波长将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荧光谱线变宽,荧光量子效率下降,导致阈值升高,严重时会引起“温度猝灭”。
因此,在室温情况下,红宝石激光器不适于连续和高重复率工作,但在低温下,可以连续运转。
目前在医学方面和动态全息方面还有应用价值。
一、激光产生的原理1、物质的发光过程在自然界,任何物质的发光都需要经过两个过程,受激吸收过程和自发辐射过程。
(1)、吸收过程当物质受到外来能量如光能、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吸收外来能量(如一个光子),从低轨道跃迁到高轨道上去,或者说处于低能态的粒子会吸收外来能量,跃迁至高能态。
由于吸收过程是在外来光子的激发下产生的,所以称之为“受激吸收”。
受激吸收的特点是:必须有外来光子(或其他方式的能量)“刺激”,而且这个外来光子的能量必须是:0N h E E ν=- (N=1,2,3……)式中E 0是粒子吸收外界能量前所处的能级,E N 是吸收后所处的能级 ,h 为普朗克常数。
(2)、自发辐射过程被激发到高能级上的粒子是不稳定的,它们在高能级上只能停留一个极为短暂的时间,然后立即向低能级跃迁。
这个过程是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完全自发地进行的,所以称为“自发跃迁”。
粒子在自发跃迁过程中,要把原先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所释放的能量数值为E=E N -E 0。
释放能量转变为热能,传给其他粒子,这种跃迁叫做“无辐射跃迁”,不会有光子产生。
另一种是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叫做自发辐射跃迁),即向外辐射一个光子,于是就产生了光。
自发辐射过程放出的光子频率,由跃迁前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来决定,即:可见,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越大,自发辐射过程所放出的光子频率就越高。
自发辐射光极为常见,普通光源的发光就包含受激吸收与自发辐射过程。
前一过程是粒子由于吸收外界能量而被激发至高能态;后一过程是高能态粒子自发地跃迁回低能态并同时辐射光子。
当外界不断地提供能量时,粒子就会不断地由受激吸收到自发辐射,再受激吸收,再自发辐射,如此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
每循环一次,放出一个光子,光就这样产生了。
0N E E h ν-=自发辐射的特点是:由于物质(发光体)中每个粒子都独立地被激发到高能态和跃迁回低能态,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各个粒子在自发辐射过程中产生的光子没有统一的步调,不仅辐射光子的时间有先有后,波长有长有短,而且传播的方向也不一致。
几种常用激光器的概述一、CO2激光器1、背景气体激光技术自61年问世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受到许多国家的极大重视。
特别是近两年,以二氧化碳为主体工作物质的分子气体激光器的进展更为神速,已成为气体激光器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器件。
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仅工作波长(10.6微米)在大气“窗口”,而且它正向连续波大功率和高效率器件迈进。
1961年,Pola-nyi指出了分子的受激振动能级之间获得粒子反转的可能性。
在1964年1月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C.K.N.Pate研制出第一支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仅为1毫瓦,其效率为0.01%。
不到两年,现在该类器件的连续波输出功率高达1200瓦,其效率为17 %,电源激励脉冲输出功率为825瓦,采用Q开关技术已获得50千瓦的脉冲功率输出。
最近,有人认为,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工艺水平,近期可以达到几千瓦的连续波功率输出和30~40% 的效率。
2、工作原理CO2激光器中,主要的工作物质由CO₂,氮气,氦气三种气体组成。
其中CO₂是产生激光辐射的气体、氮气及氦气为辅助性气体。
加入其中的氦,可以加速010能级热弛预过程,因此有利于激光能级100及020的抽空。
氮气加入主要在CO₂激光器中起能量传递作用,为CO₂激光上能级粒子数的积累与大功率高效率的激光输出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CO₂分子激光跃迁能级图CO₂激光器的激发条件:放电管中,通常输入几十mA或几百mA的直流电流。
放电时,放电管中的混合气体内的氮分子由于受到电子的撞击而被激发起来。
这时受到激发的氮分子便和CO₂分子发生碰撞,N2分子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CO2分子,CO₂分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上形成粒子数反转发出激光。
3、特点二氧化碳分子气体激光器不但具有一般气体激光器的高度相干性和频率稳定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另外三个独有的特点:(1)工作波长处于大气“窗口”,可用于多路远距离通讯和红外雷达。
(2)大功率和高效率( 目前,氩离子激光器最高连续波输出功率为100瓦,其效率为0.17 %,原子激光器的连续波输出功率一般为毫瓦极,其效率约为0.1%,而二氧化碳分子激光器连续波输出功率高达1200瓦,其效率为17%)。
激光器基本知识激光的意思是光受激发射,激光器的意思就易理解了吧!类似于放大镜聚焦火柴,不过激光能量大,可连续和脉冲,分类激光器的种类就越来越多。
按工作物质的性质分类,大体可以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按工作方式区分,又可分为连续型和脉冲型等。
其中每一类激光器又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激光器。
按激光器的能量输出又可以分为大功率激光器和小功率激光器。
大功率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可达到兆瓦量级,而小功率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仅有几个毫瓦。
如前所述的He-Ne激光器属于小功率、连续型、原子气体激光器。
红宝石激光器属于大功率脉冲型固体材料激光器。
自由电子激光器,其工作介质是在周期性磁场中运动的高速电子束,激光波长可覆盖从微波到X射线的广阔波段。
按工作方式分,有连续式、脉冲式、调Q和超短脉冲式等几类。
大功率激光器通常都是脉冲式输出。
各种不同种类的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波长已达数千种,最长的波长为微波波段的0.7毫米,最短波长为远紫外区的210埃,X射线波段的激光器也正在研究中。
除自由电子激光器外,各种激光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均相同,产生激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粒子数反转和增益大过损耗,所以装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激励(或抽运)源、具有亚稳态能级的工作介质两个部分。
激励是工作介质吸收外来能量后激发到激发态,为实现并维持粒子数反转创造条件。
激励方式有光学激励、电激励、化学激励和核能激励等。
工作介质具有亚稳能级是使受激辐射占主导地位,从而实现光放大。
激光器中常见的组成部分还有谐振腔,但谐振腔(见光学谐振腔)并非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谐振腔可使腔内的光子有一致的频率、相位和运行方向,从而使激光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相干性。
而且,它可以很好地缩短工作物质的长度,还能通过改变谐振腔长度来调节所产生激光的模式(即选模),所以一般激光器都具有谐振腔。
激光器工作原理激光器广泛用于各种产品和技术,其种类之多令人惊叹。
从CD播放机、牙钻、高速金属切割机到测量系统,似乎所有东西都有激光器的影子,它们都需要用到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