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会议活动主席台的座次摆位
- 格式:docx
- 大小:19.85 KB
- 文档页数:4
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会议室布置规范一、会议、会谈座次原则1.会议主席台设置主席台要面向观众,居会场中央。
座次安排原则为: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领导居中,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3号领导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领导、2号领导同时居中, 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其他依次排列。
2.会场座次左右排列法:从第一排开始,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扩展排列座次,与主席台相同,确定第一个席位后,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3.合影时的排序(座次):原则上不安排合影,如确需保留相关宣传资料需要合影的,基本原则为:第一位领导居中,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4.汇报、会谈的席位设置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依照正门位置,面门而坐。
如正门在侧面,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应在进门右手边。
5.汇报、会谈的座次安排确定第一位领导席位后,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的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的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6.大型会议座次安排发言席:在国内正式会议上,发言席的标准位置有二,一是居于主席团正前方(见图2.13);二是位于主席团右前方,见图2.14。
主席团成员的排位,有单数(见图2.13)与双数(见图2.14)之分。
图2.13 主席团排位之一图2.14 主席团排位之二7.会见(会客、会晤、会面)座次安排(1)相对式:宾主双方面对面而坐,这种排列方式显得主次分明,“公事公办”之意,多适用于公务性会谈。
又分为两种情况:◇双方就座时,一方面对正门,另一方背对正门。
此时讲究“面门为上”,请客人就座,背对正门为下座,由主人就座。
(见图2.15)◇ 双方就座时分为左右两侧,面对面就座。
此时讲究“以右为上”,即进门之后,右侧一方为上座,应让与客人,左侧一方为下座,应留给主人。
当宾主双方人员不止一人时,情况亦是如此。
(见图2.16与图2.17) 图2.16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二 图2.17 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三(2)并列式:宾主双方并排就座,以暗示双方之间“平起平坐”,地位相仿。
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注意事项(供参考)————————————————————————————————作者:————————————————————————————————日期: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会议室布置规范一、会议、会谈座次原则1.会议主席台设置主席台要面向观众,居会场中央。
座次安排原则为: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领导居中,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3号领导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领导、2号领导同时居中, 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其他依次排列。
2.会场座次左右排列法:从第一排开始,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扩展排列座次,与主席台相同,确定第一个席位后,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3.合影时的排序(座次):原则上不安排合影,如确需保留相关宣传资料需要合影的,基本原则为:第一位领导居中,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4.汇报、会谈的席位设置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依照正门位置,面门而坐。
如正门在侧面,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应在进门右手边。
5.汇报、会谈的座次安排确定第一位领导席位后,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的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的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6.大型会议座次安排发言席:在国内正式会议上,发言席的标准位置有二,一是居于主席团正前方(见图2.13);二是位于主席团右前方,见图2.14。
主席团成员的排位,有单数(见图2.13)与双数(见图2.14)之分。
主席团 主席团图2.13 主席团排位之一 图2.14 主席团排位之二7.会见(会客、会晤、会面)座次安排(1)相对式:宾主双方面对面而坐,这种排列方式显得主次分明,“公事公办”之意,多适用于公务性会谈。
又分为两种情况:◇ 双方就座时,一方面对正门,另一方背对正门。
此时讲究“面门为上”,请客人就座,背对正门为下座,由主人就座。
(见图2.15)发⑩ ⑧ ⑥ ⑤ ③ ①群 众 席⑧ ⑤ ⑥ ③ ① ② 发群 众 席◇ 双方就座时分为左右两侧,面对面就座。
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注意事项供参考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会议室布置规范一、会议、会谈座次原则1.会议主席台设置主席台要面向观众,居会场中央。
座次安排原则为: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领导居中,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3号领导排右边,其它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领导、2号领导同时居中, 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其它依次排列。
2.会场座次左右排列法:从第一排开始,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扩展排列座次,与主席台相同,确定第一个席位后,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3.合影时的排序(座次):原则上不安排合影,如确需保留相关宣传资料需要合影的,基本原则为:第一位领导居中,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4.汇报、会谈的席位设置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依照正门位置,面门而坐。
如正门在侧面,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应在进门右手边。
5.汇报、会谈的座次安排确定第一位领导席位后,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的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的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6.大型会议座次安排发言席:在国内正式会议上,发言席的标准位置有二,一是居于主席团正前方(见图 2.13);二是位于主席团右前方,见图 2.14。
主席团成员的排位,有单数(见图 2.13)与双数(见图 2.14)之分。
图2.13 主席团排位之一图2.14 主席团排位之二7.会见(会客、会晤、会面)座次安排(1)相对式:宾主双方面对面而坐,这种排列方式显得主次分明,“公事公办”之意,多适用于公务性会谈。
又分为两种情况:◇双方就座时,一方面对正门,另一方背对正门。
此时讲究“面门为上”,请客人就座,背对正门为下座,由主人就座。
(见图2.15)◇ 双方就座时分为左右两侧,面对面就座。
此时讲究“以右为上”,即进门之后,右侧一方为上座,应让与客人,左侧一方为下座,应留给主人。
当宾主双方人员不止一人时,情况亦是如此。
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会议室布置规范一、会议、会谈座次原则1.会议主席台设置主席台要面向观众,居会场中央。
座次安排原则为: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领导居中,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3号领导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领导、2号领导同时居中, 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其他依次排列。
2.会场座次左右排列法:从第一排开始,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扩展排列座次,与主席台相同,确定第一个席位后,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3.合影时的排序(座次):原则上不安排合影,如确需保留相关宣传资料需要合影的,基本原则为:第一位领导居中,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4.汇报、会谈的席位设置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依照正门位置,面门而坐。
如正门在侧面,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应在进门右手边。
5.汇报、会谈的座次安排确定第一位领导席位后,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的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的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6.大型会议座次安排发言席:在国内正式会议上,发言席的标准位置有二,一是居于主席团正前方(见图);二是位于主席团右前方,见图。
主席团成员的排位,有单数(见图)与双数(见图)之分。
图主席团排位之一图主席团排位之二7.会见(会客、会晤、会面)座次安排(1)相对式:宾主双方面对面而坐,这种排列方式显得主次分明,“公事公办”之意,多适用于公务性会谈。
又分为两种情况:◇双方就座时,一方面对正门,另一方背对正门。
此时讲究“面门为上”,请客人就座,背对正门为下座,由主人就座。
(见图)◇ 双方就座时分为左右两侧,面对面就座。
此时讲究“以右为上”,即进门之后,右侧一方为上座,应让与客人,左侧一方为下座,应留给主人。
当宾主双方人员不止一人时,情况亦是如此。
(见图与图) 图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二 图 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三(2)并列式:宾主双方并排就座,以暗示双方之间“平起平坐”,地位相仿。
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会议室布置规范一、会议、会谈座次原则1.会议主席台设置主席台要面向观众,居会场中央。
座次安排原则为: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领导居中,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3号领导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领导、2号领导同时居中, 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其他依次排列。
2.会场座次左右排列法:从第一排开始,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扩展排列座次,与主席台相同,确定第一个席位后,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3.合影时的排序(座次):原则上不安排合影,如确需保留相关宣传资料需要合影的,基本原则为:第一位领导居中,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4.汇报、会谈的席位设置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依照正门位置,面门而坐。
如正门在侧面,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应在进门右手边。
5.汇报、会谈的座次安排确定第一位领导席位后,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的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的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6.大型会议座次安排发言席:在国内正式会议上,发言席的标准位置有二,一是居于主席团正前方(见图2.13);二是位于主席团右前方,见图2.14。
主席团成员的排位,有单数(见图2.13)与双数(见图2.14)之分。
图2.13 主席团排位之一图2.14 主席团排位之二7.会见(会客、会晤、会面)座次安排(1)相对式:宾主双方面对面而坐,这种排列方式显得主次分明,“公事公办”之意,多适用于公务性会谈。
又分为两种情况:◇双方就座时,一方面对正门,另一方背对正门。
此时讲究“面门为上”,请客人就座,背对正门为下座,由主人就座。
(见图2.15)◇ 双方就座时分为左右两侧,面对面就座。
此时讲究“以右为上”,即进门之后,右侧一方为上座,应让与客人,左侧一方为下座,应留给主人。
当宾主双方人员不止一人时,情况亦是如此。
(见图2.16与图2.17) 图2.16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二 图2.17 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三(2)并列式:宾主双方并排就座,以暗示双方之间“平起平坐”,地位相仿。
会议主席台座次安原排原则1.根据主宾身份安排座次主宾是会议中最受尊敬的人,他们的座次通常在整个主席台的最中心位置。
其他与会人员的座次则按照重要性和地位的高低递减排序。
对于多个主宾的情况,可以按照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参会目的来决定座次。
2.根据层级和职位安排座次如果会议中有多个组织单位或部门的代表出席,座次的安排可以考虑他们的职位和层级。
比如,高级领导或主管应该坐在主席台的前排,以示其地位。
此外,可以考虑参会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将他们分组坐在一起,便于沟通和协调。
3.根据会议议题和内容安排座次有些会议可能涉及到特定的议题或专业领域,座次的安排可以根据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权威人士的身份来决定。
比如,经济学家可以坐在经济类议题的讨论区域,技术专家可以坐在技术类议题的讨论区域。
这样可以保证讨论和交流的有效性。
4.根据人际关系和互动安排座次参会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互动也是座次安排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常来说,同一组织或团队的成员可以坐在一起,便于沟通和协调。
此外,如果会议中有重要的合作伙伴或代表人士,可以考虑将他们与相关的内部人员安排在相邻位置,方便互动和交流。
5.根据视线和听力安排座次在进行主席台座次安排时,还需要考虑与会人员的视线和听力。
主席台应该能够直接看到与会人员的坐姿,以便主持人能够及时感知到与会人员的反应和意见。
同时,与会人员之间的距离也要适当,确保能够清晰听到主席台上发言人的声音。
总之,会议主席台座次的安排原则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在安排座次时,要尊重参会人员的地位和角色,同时兼顾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互动需求。
只有合理的座次安排,才能有效促进会议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会议主席台座次安排的原则1.身份地位原则:主席台座次的安排应该尊重与会人员的身份地位,确保身份高、地位重的人坐在主位位置上。
例如,主持人、重要贵宾、嘉宾等应该坐在主席台的中央位置,显示出他们在会议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其他与会人员的座位则按照其身份地位先后安排。
2.地理位置原则:主席台座次的安排应该便于与会人员的沟通和互动。
根据会议场地的布局,安排座位时应考虑到主席台与与会者之间的距离,以方便主持人与讲话者之间的交流,并保证与会者之间的交流畅通。
3.专业领域原则:主席台座次的安排应该根据与会人员的专业领域来进行。
例如,在专业会议中,应该让相关专家坐在会议主席台上,与会人员可以直接向他们提问或寻求专业建议。
这样安排不仅可以提高会议的专业性,还体现了对专业人士的尊重。
4.关联关系原则:主席台座次的安排应该根据与会人员之间的关联关系来进行。
有关联关系的人员应该尽量安排在主席台靠近的位置上,以方便沟通和互动。
如果有多个相关的团体或机构参会,可以将同一团体或机构的代表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上,以方便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平等性原则:主席台座次的安排应该体现会议的平等性原则。
不同身份、职位和专业领域的与会人员应该均衡地分布在主席台上,避免出现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情况。
6.公正公平原则:主席台座次的安排应该公正公平,避免偏袒一些人或团体。
对于没有明确身份地位的与会人员,可以根据其在会议中发言的次数、对会议内容的重要贡献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行合理的座次安排。
以上是主席台座次安排的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保证会议的有序进行,增加与会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展示会议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当然,根据不同的会议性质和目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座次安排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会议、会谈座次安排及会议室布置规范一、会议、会谈座次原则1.会议主席台设置主席台要面向观众,居会场中央。
座次安排原则为: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领导居中,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3号领导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领导、2号领导同时居中, 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左边,其他依次排列。
2.会场座次左右排列法:从第一排开始,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扩展排列座次,与主席台相同,确定第一个席位后,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3.合影时的排序(座次):原则上不安排合影,如确需保留相关宣传资料需要合影的,基本原则为:第一位领导居中,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4.汇报、会谈的席位设置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依照正门位置,面门而坐。
如正门在侧面,听取汇报方或客人的位置安排应在进门右手边。
5.汇报、会谈的座次安排确定第一位领导席位后,其左手边是第二位领导的席位,右手边是第三位领导的席位,按照左右顺序依次类推。
6.大型会议座次安排发言席:在国内正式会议上,发言席的标准位置有二,一是居于主席团正前方(见图2.13);二是位于主席团右前方,见图2.14。
主席团成员的排位,有单数(见图2.13)与双数(见图2.14)之分。
图2.13 主席团排位之一图2.14 主席团排位之二7.会见(会客、会晤、会面)座次安排(1)相对式:宾主双方面对面而坐,这种排列方式显得主次分明,“公事公办”之意,多适用于公务性会谈。
又分为两种情况:◇双方就座时,一方面对正门,另一方背对正门。
此时讲究“面门为上”,请客人就座,背对正门为下座,由主人就座。
(见图2.15)◇ 双方就座时分为左右两侧,面对面就座。
此时讲究“以右为上”,即进门之后,右侧一方为上座,应让与客人,左侧一方为下座,应留给主人。
当宾主双方人员不止一人时,情况亦是如此。
(见图2.16与图2.17) 图2.16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二 图2.17 相对式会客排位之三(2)并列式:宾主双方并排就座,以暗示双方之间“平起平坐”,地位相仿。
会议座次礼仪常识实用的会议座次礼仪常识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学习礼仪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用的会议座次礼仪常识,欢迎阅读。
一、大型会议(一)主席台座次安排1.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座次牌,以便领导同志对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后互相谦让。
2.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
3.几个机关的领导人同时上主席台,通常按机关排列次序排列。
可灵活掌握,不生搬硬套。
如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适当往前排,而对一些较年轻的领导同志,可适当往后排。
另外,对邀请的上级单位或兄弟单位的来宾,也不一定非得按职务高低来排,通常掌握的原则是:上级单位或同级单位的来宾,其实际职务略低于主人一方领导的,可安排在主席台适当位置就座。
这样,既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又使主客都感到较为得体。
4.对上主席台的领导同志能否届时出席会议,在开会前务必逐一落实。
领导同志到会场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实,并告之上台后所坐方位。
如主席台人数很多,还应准备座位图。
如有临时变化,应及时调整座次、座次牌,防止主席台上出现座次牌差错或领导空缺。
还要注意认真填写座次牌,谨防错别字出现。
(二)群众座位安排1.自由式择座。
即不进行统一安排,而由大家自由择位而坐。
2. 按单位就座。
它是指与会者在群众席上按单位、部门或者地区、行业就座。
它的具体依据,既可以是与会单位、部门的汉字笔画的多少、汉语拼音字母的前后顺序,也可以是其平时约定俗成的序列。
按单位就座时,若分为前排后排,一般以前排为高,以后排为低;若分为不同楼层,则楼层越高,排序便越低。
二、小型会议1.自由择座。
就是不排定固定的具体座次,而由全体与会者完全自由地选择座位就座。
2.面门设座。
一般以面对会议室正门的是会议主席座位。
关于会议主席台座次的安排礼仪
一、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名签,以便领导同志对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后互相谦让。
二、主席台座次排列,应以主要负责人为中心,然后按职务一左一右排列(按照我国传统以中心人的左方为上,若在台下看,即为右方)。
若主席台上人员为双数,将主要负责人定位后按职务一右一左排列。
三、几个机关的领导人同时上主席台,通常按机关排列次序排列。
首先,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的排列顺序是:区委书记、区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第二,按单位负责人排列顺序,一般是区委常委、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区长、政协副主席。
第三,灵活掌握,不生搬硬套。
如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适当往前排,而对一些较年轻的领导同志,可适当往后排。
另外,对邀请的上级单位或兄弟单位的来宾,也不一定非得按职务高低来排,通常掌握的原则是:上级单位或同级单位的来宾,其实际职务略低于主人一方领导的,可安排在主席台适当位置就座。
这样,既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又使主客都感到较为得体。
四、对上主席台的领导同志能否届时出席会议,在开会前务必逐一落实。
领导同志到会场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实,并告之上台后所坐方位。
如主席台人数很多,还应准备座位图。
如有临时变化,应及时调整座次、名签,防止主席台上出现名签差错或领导空缺。
还要注意认真填写名签,谨防错别字出现。
谈会议活动主席台的座次摆位
以下是关于谈会议活动主席台的座次摆位,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谈会议活动主席台的座次摆位
口王世龙
会议活动的成功筹办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活动主题、会议内容、会场布置、会议标识、议程安排、现场组织等。
其中,主席台座次摆位作为会场布置的重要内容,对保证会议活动的顺利举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悉心留意从中央部委到省市地方的会议活动就会发现,不同部委、不同省市、不同单位似乎坚持了不同的摆位原则和标准;然而,如果更加深入地去探究其中的原委,就会明白主席台摆位有一定的规律和共性。
这里,笔者以一种创新的视角分别以人数和摆法为维度,尝试性地对主席台的摆位方法加以梳理和归纳。
一、单数单摆
当主席台人数为奇数(3、5、7、9、11…)、第一位领导较第二位领导职务高1级(含)以上时,如果坐在观众席面对主席台观察,则第一位领导居于主席台中心点位置,第二位及其他领导根据位次高低按照右一左、右一左的顺序依次排列,主席台座次呈中心对称分布,位次最低者居主席台左端。
这是
·
大部分会议活动中采用的摆法。
二、双数单摆
当主席台人数为偶数(4、6、8、10…)、第一位领导比第二位领导职务高1级(含)以上时,如果坐在观众席面对主席台观察,为突出第一位领导的位次,宜将第一位领导安排在主席台中心点位置。
第二位及其他领导的位置有两种摆法:一种是根据位次高低按照右一左、右一左的顺序依次排列,每个人间距一致,主席台座次分布不对称,位次最低者居主席台右端。
当主席台人数为偶数且不少于4人时可采用此种摆法,2012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曾出现过这种情况。
一种是根据位次高低按照右一左、右一左的顺序依次排列,居于主席台中心点右侧部分的领导与其他领导的间距较小,主席台中心点左侧部分的领导与其他领导的间距较大,但右侧间距之和与左侧间距之和相等,主席台两侧距离呈中心对称,位次最低者居主席台右端。
当主席台人数为偶数且不少于4人时,常采用此种摆法,这类情况较为常见。
三、单数单摆
当主席台人数为奇数(5、7、9、11…)、第一位领导与第二位领导职务对等或平级时,如果坐在观众席面对主席台观察,则宜将主席台中心点位置空出,第一位领导居于主席台中心点右侧第一座,第二位领导居于主席台中心点左侧第一座,第三
·
位及其他领导根据位次高低按照右一左、右一左的顺序依次排列,主席台座次分布不对称,位次最低者居主席台右端。
当主席台人数为奇数且不少于5人时,可采用此种摆法。
比如,当同一中央部委中党组书记和部长同时出席会议活动时就可采用此种摆位方法。
四、双数双摆
当主席台人数为偶数(2、4、6、8、10…)、第一位领导与第二位领导职务对等或平级时,如果坐在观众席面对主席台观察,则宜将主席台中心点位置空出,第一位领导居于主席台中心点右侧第一座,第二位领导居于主席台中心点左侧第一座,第三位及其他领导根据位次高低按照右一左、右一左的顺序依次排列,主席台座次呈轴对称分布,位次最低者居主席台左端。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单位的党委一把手和行政一把手同时出现在主席台时可采用此种摆法。
需要注意的是,当领导人数为偶数时,为突出第一位领导的绝对位次,宜将中心点位置空出,第一位领导居于主席台中心点左侧第一座,第二位领导居于第一位领导左手位置、主席台中心点右侧第一座。
此种情况多出现在中央级及全国性会议中。
另外,当同一单位的现任首要领导与原任首要领导同时出席会议时,为突出第一位领导的位次,第一位领导距主席台中心点要比第二位领导距主席台中心点的距离稍近一些。
·
单数单摆、双数单摆的标志是第一位领导居于主席台中心点位置;而单数双摆、双数双摆的标志是主席台中心点不安排领导,第一位领导和第二位领导分别居于主席台中心点的两侧。
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会议活动主席台的座次摆位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宾主关系、主持发言、会议属性、单位排序、在职退休等,只有真正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合理安排,才能为会议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学校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