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题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24
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其本身,这个数可能是:A. 0B. 1C. 2D. 3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到原点的距离,那么|-5|的值是:A. 5B. -5C. 0D. 104. 以下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不是整数?A. 4 ÷ 2B. 6 ÷ 3C. 5 ÷ 2D. 7 ÷ 2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斜边的长度是:A. 5B. 6C. 7D. 8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这个数是______。
7.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这个数是______。
8.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______。
9. 一个数的倒数是2,这个数是______。
1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30分)1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 + 2) × (5 - 3)12.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4) × (-3) - 1213.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6 + √914.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2)^3 + 4 × 3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
16.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7厘米,求它的面积。
17.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求班级中男生的人数。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C5. A二、填空题6. 47. 278. 59. 0.510. ±5三、计算题11. 512. 013. 514. -14四、解答题15. 周长= 2 × (长 + 宽) = 2 × (10 + 5) = 30厘米16. 面积= π × 半径² = π × 7² ≈ 153.94平方厘米17. 男生人数 = 总人数× 男生比例= 40 × 60% = 24人结束语:本测试题涵盖了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和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40 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蚁鼻钱D. 圆形方孔半两钱2.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3.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 西起陇西,东到东海D. 西起东海,东到陇西4.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修筑长城D. 焚书坑儒5. 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郡守6.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遇雨误期B. 秦的暴政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 赋税沉重7.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 陈胜、吴广起义B. 黄巾起义C. 黄巢起义D. 李自成起义8. 巨鹿之战的主要作战双方是()A. 刘邦与项羽B. 秦军与楚军C. 秦军与赵军D. 刘邦与秦军9. 刘邦率先进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的时间是()A. 公元前209 年B. 公元前207 年C. 公元前206 年D. 公元前202 年10. 楚汉之争的双方是()A. 陈胜与吴广B. 刘邦与项羽C. 刘邦与赵高D. 项羽与赵高11. 西汉建立的时间是()A. 公元前209 年B. 公元前207 年C. 公元前206 年D. 公元前202 年12. 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 减轻农民的负担B. 巩固封建统治C. 发展农业生产D. 吸取秦亡的教训13. 西汉时期,出现“文景之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 统治者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C. 统治者提倡节俭D. 以上都是14.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A. 分封制B. 郡县制C. 推恩令D. 禅让制15. 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创立科举制D. 文字狱16. 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 开辟丝绸之路B. 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C. 夹击匈奴D. 传播中华文化17. 丝绸之路开通后,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可到达()A. 安息B. 大秦C. 中亚、西亚D. 以上都是18. 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的皇帝是()A. 汉文帝B. 汉景帝C. 汉武帝D. 汉宣帝19. 东汉建立的时间是()A. 公元25 年B. 公元9 年C. 公元184 年D. 公元220 年20. 东汉的开国皇帝是()A. 刘邦B. 刘秀C. 刘彻D. 刘启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1.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三公,三公指丞相、太尉和______。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基础题1.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 )A. 完壁归赵负荆请罪应接不瑕同心协力B. 身临其境无微不至兴高彩烈千均一发C. 神计妙算无优无虑匠心独运各抒己见D. 安然无恙川流不息风驰电掣再接再厉2.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 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 《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蕴含着的道理是:( )A.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
B. 局部的细致观察,有利于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C.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该事物。
4.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tímù cè miàn( ) ( ) ( ) ( )lú sh ān y ǒu yuán jiàn ɡ luò fèi lì( ) ( ) ( ) ( )wén zh ān ɡ sh ān f ēn ɡ c āo ch ǎn ɡ zhàn y ǒu( ) ( ) ( ) ( )nèn hóng ɡēn j īn ɡ k ū w ěi láo ɡù( ) ( ) ( ) ( )yè b ǐn ɡ qiáo jiàn chóng dié sh ū x īn( ) ( ) ( ) ( )zhù zhái lín shí xu ǎn zé dì zh ǐ( ) ( ) ( ) ( )y ōu lián ɡ dòng xué kè t īn ɡ wò shì( ) ( ) ( ) ( )zhu ān mén qián zi( ) ( )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们要遵守的行为规范?A. 尊重他人B. 偷窃C. 不说谎话D. 帮助他人答案:B2. 遇到火警时,我们应该怎么做?A. 不管别人,自己先逃生B. 呼救并找到灭火器进行扑灭C. 继续玩耍,不管火警D. 找个高处观望火势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答案: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可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也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
同时,孝敬父母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2. 在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时,我们应该如何表现?答案:我们应该关心和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时,要尊重老人的意见和惯,给予他们关爱和陪伴。
这样能够让老人感到温暖和幸福,也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判断题1. 口头告诉他人自己密码是安全的。
( )答案:错误2. 我们应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
(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____观念。
答案:价值2. 爱护公共财物是我们应该遵守的____行为准则。
答案:基本五、编写答案1. 以"爱护环境,自觉参与"为主题,写一篇意见书,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答案:略以上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的内容。
请注意,这份文档是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编写的,具体内容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教材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测试题一、选择题1.“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韦伯斯特的这句话告诉我们()①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集体的作用才是万能的②借助集体的力量,我们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③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集体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④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小静在排练“班班有歌声”时因站位问题与同学发生争执,生气退出排练。
事后在班主任劝解下,她又重新参加排练。
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小静不懂得尊重他人,不善于合作B.小静运用合法的方式捍卫人格尊严C.小静能够正确对待老师批评和教育D.小静缺乏集体意识,只顾个人利益3.南昌大学有这样一个“学霸宿舍”,宿舍中的4位女生不仅是生活中亲密的挚友,更是学业上并肩的伙伴。
她们毕业时,分别被保研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
下列对“学霸宿舍”认识正确的有()①积极向上的小群体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②集体中的小群体都能够相互接纳、相互欣赏③小群体成员往往把交往限制在一个有限空间④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更容易把小群体凝聚起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当我们身边出现了沾染上江湖义气的小团体时,我们应该()①视而不见,远离他们②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③我们需要明辨是非④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143班李露露所在宿舍的六名同学全部考上了研究生。
考研期间,六个人一直相互打气,相互鼓励,相约卸载了浪费时间的APP,把宿舍群名字改成了“学习督察组”。
这说明( )A.有良好的集体就一定能成功B.良好的集体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C.只要生活在优秀的集体中,个人的成功就会唾手可得D.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6.上学的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上学非要穿那么丑的校服,但迫于学校老师的管理,不得不穿校服,总盼着双休日可以不穿校服。
六年级第三单元测试卷黄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使用?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虎不成反类犬D. 画饼充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经验。
B. 他因为年轻,所以很有经验。
C. 他年轻,所以很有经验。
D. 他年轻,但是很有经验。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数学运算结果?A. 8 + 7 = 15B. 9 - 4 = 13C. 6 × 3 = 18D. 12 ÷ 3 = 5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下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圆的周长公式是C = 2πr,其中π是圆周率,r是________。
8. 请写出“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
10. 请写出“举头望明月”的下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和结果。
12. 请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天的田野春天来了,田野里的一切都苏醒了。
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蓝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农民伯伯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翻土、播种,期待着秋天的丰收。
13.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14. 文章中提到的“农民伯伯”在春天做了哪些工作?15.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春天对农民伯伯意味着什么?16. 你认为春天的田野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感受?五、作文题(30分)17.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部编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擦燃.(rán)蜡烛.(zhú)火焰.(yàn)斧子(hǔ)B.缩.小(suō)拆.了(chāi)根茎.(jīn)划.出(huá)C.锯.子(jù)努.力(nǔ)稍.息(shào)禁.令(jìn)D.跺.脚(duò)处.罚(chǔ)诱.人(yòu)稍.息(shāo)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摇蓝赤脚硬币冻僵B.奇异裂缝已经厨窗C.圣诞烤鹅慈受微笑D.翠绿闪烁精致眨眼3.下面四组词语中,既含有近义词,又含有反义词的一组是()A.快乐—痛苦兴奋—高兴B.焦急—焦虑满意—满足C.悲哀—悲伤凌乱—杂乱D.凌乱—整齐增添—减少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B.“这真难受。
”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C.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它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D.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共四次擦燃火柴。
B.《那一定会很好》告诉我们只要能为他人服务,不管干什么都很好。
C.《在牛肚子里旅行》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珍惜友谊。
D.《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是一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
二、填空题6.照样子,写生字,再组词。
例:伸——(申)(申请)招——( )( )忆——( )( )踪——( )( )界——( )( )极——( )( )睁——( )( ) 7.背一背,填一填。
(1),理不辩不明。
(2),无理寸步难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恰好是一个正方形,如果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cm,那么它的高是( );侧面积大约是( )。
(取整数)2.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94.2cm2,高是5cm。
它底面的半径是( )cm,底面积是( )cm2。
3.如图,一顶厨师帽,高30cm,帽顶半径是1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 )cm2的面料。
4.(如图),饮料瓶的容积是500mL,现在瓶中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高度是20cm;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是5cm,瓶中现有饮料( )mL。
5.如图,将直角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圆锥的底面直径是( ),高是( )。
6.下图中,瓶底的面积和锥形杯口的面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子中,能倒满( )杯。
7.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 计算时取3.14)8.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圆锥与圆柱高的比值是( )。
9.把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三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
10.用一张长为6dm,宽为2dm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dm2。
二、判断题1.一个圆锥的高不变,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 )2.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转出的几何体是圆锥。
( )3.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小三分之二。
( )4.等体积等高的圆柱圆锥,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
( )5.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时,这个圆柱的高和它的底面周长相等。
_____三、选择题1.用一个高36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厘米.A.36 B.18 C.16 D.122.下图中,大圆锥的底面半径是小圆锥的2倍,高也是小圆锥的2倍,大圆锥的体积是小圆锥的()倍。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走过六十余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实践充分证明,我 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的好制度。
()①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②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③保障人民直接管理 国家事务④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 .下列各项中,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有()①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的利益②人大代表应有高度责任感③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①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领导负责制③保证和发展人 民当家作主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①②③B.①②④C. ®@@D.②③④ 4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下列属于其 职能的是()为国为民1提≡人大代表A.批准2022年中央预算B.为完成“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D.任命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5.某社区进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通过居民直接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
选举过程合法有序,公平公正。
居委会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对上述“居委会”认识有误的一项是()A.居委会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B.居委会成员由居民间接投票选举产生C.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D.居委会主要管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6.小军的爸爸是某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52 OOO元,奖金18 000 元;小军的妈妈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 000元,同时承包了土地种植蔬菜,年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屋出租,年收入6 000元。
去年小军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是()A. 57 000 元,21 000 元B. 75 000 TE, 21 000 元C. 70 000 元,26 000 元D. 57 000 元,26 000 元7.初中生小王通过父亲了解到:县里前些年砂糖橘价格较高,于是很多人跟风种植,导致今年市场上砂糖橘太多,价格大幅下降。
第三单元标准测试卷(一)维度A基础知识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是①宋朝②元朝③明朝④清朝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2. 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A.唐诗B.宋词C.四大名著D.四书五经3. 16~17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是①荷兰②沙俄③葡萄牙④英国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 下列史实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A.文天祥抗元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5.下列属于康熙帝政绩的是①雅克萨之战②设立台湾府③大兴文字狱④安置土尔扈特部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6.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深入民间考察而写成的著作B.都是百科全书式科学著作C.都被译成多国文字D.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7.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在明朝的出现主要表明了A.明朝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B.这些农作物适应性强C.明朝与外国保持了经济交流D.农作物产量提高8.“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而进步的”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①佛教传入中国②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③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交往④玉米、甘薯等传入中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相权得以恢复C.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解10.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B.巩固君主专制C.压制知识分子D.加强思想控制11.下列事件与我国东北地区无关的是()A.唐朝时建立渤海政权B.唐玄宗时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C.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粉碎了沙俄的阴谋D.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国在东北地区的主权地位12.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中华的荣耀B.帝国的彷徨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13. 乾隆年间,一个英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的国家,而在乾隆眼中,清朝是一个“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天朝上国,为何会有如此反差呢?A.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B. 清朝的文化专制C.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D.乾隆的自夸14. 相信你一定会有机会去台湾旅游,建议你一定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奉祀民族英雄的专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