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线流速计算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排水管道设计本项目管径设计参照《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导则》(试行)要求进行设计,具体要求如下:(1)污水收集管网的管径大小根据水量合理计算,避免因管径过小而造成堵塞,也防止因管径过大造成的浪费。
管径设计应考虑农村生活污水间歇性排放的特点,适当增大坡度防止管道堵塞。
(2)污水收集管网流量、流速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计算。
(3)污水收集管道粗糙系数、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大设计流速、最小设计流速应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取值。
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可按下表取值。
1、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表7.4-1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注:管道坡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酌情增大管径,但应采取防护、清淤措施。
2、管道与最大设计充满度重力流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可按表8.4-2取值。
表7.4-2管道与最大设计充满度一览表注: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不包括短时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应按满流复核。
3、设计流速排水管道流速计算采用曼宁公式:V=1/n×R^(2/3)×I^(1/2)式中 V--流速(m/s)I—水利坡降n-粗糙系数R--水利半径(m),R=A/PP--湿周(m)A--过水断面面积(m2)一般情况下,农村污水量较小,管内流速较低,管道设计的原则是保证管道内的最小流速,以防止颗粒物质的沉积,污水管道的最小流速为0.6m/s。
4、管径各个村庄根据规模大小,产生的污水量多少,安装适宜管径的污水管道,项目区内农村污水管网通常是由小管径塑料管和PE双壁波纹管构成,本项目接户管采用ϕ110UPVC排水管,支管和主管网采用ϕ225和ϕ315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排水管。
5、管道覆土根据现场实际查看情况,因河南省冬季冻土深度大约为10~20cm,项目区巩义市涉村镇地区的污水管道一般埋深较浅,管内流速较低。
正常条件下,在无车辆通行的路面下铺设管道时,其管顶最小覆土应为人行道下0.6m,在有车辆通行的区域,管顶最小覆土应为车行道下0.7m。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或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参数和指标进行计算,以确保处理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和相应的解释。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的体积或质量。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污水流量。
- 简化公式:Q = A × V其中,Q表示污水流量,A表示污水流经的截面面积,V表示污水的平均流速。
- 综合公式:Q = ∑(Qi × Fi)其中,Q表示污水流量,Qi表示各个进水口的流量,Fi表示各个进水口的流量占比。
2. 污水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污水污染物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的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的含量。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污水污染物浓度。
- 简化公式:C = M / V其中,C表示污染物浓度,M表示污染物的质量,V表示污水的体积。
- 综合公式:C = ∑(Ci × Vi) / V其中,C表示污染物浓度,Ci表示各个采样点的污染物浓度,Vi表示各个采样点的流量,V表示总流量。
3.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是指污水处理系统去除污染物的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污水处理效率。
- 简化公式:Efficiency = (Cin - Cout) / Cin × 100%其中,Efficiency表示污水处理效率,Cin表示进水口的污染物浓度,Cout表示出水口的污染物浓度。
- 综合公式:Efficiency = (∑(Cin × Vin) - ∑(Cout × Vout)) / (∑(Cin × Vin)) × 100%其中,Efficiency表示污水处理效率,Cin表示各个进水口的污染物浓度,Vin表示各个进水口的流量,Cout表示各个出水口的污染物浓度,Vout表示各个出水口的流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物质的计算,以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二、污水流量计算公式1. 瞬时污水流量计算公式:瞬时污水流量(Q)是指在某一时刻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流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Q = A * V其中,Q表示瞬时污水流量,A表示截面面积,V表示瞬时流速。
2. 平均污水流量计算公式:平均污水流量(Qavg)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平均污水流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Qavg = V * t其中,Qavg表示平均污水流量,V表示平均流速,t表示时间。
三、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是指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染物质的去除能力。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Efficiency = (Cin - Cout) / Cin * 100%其中,Efficiency表示污水处理效率,Cin表示进水中污染物浓度,Cout表示出水中污染物浓度。
四、污水处理设备容积计算公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容积是指设备内部所占用的有效空间。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V = Q * t其中,V表示设备容积,Q表示平均污水流量,t表示停留时间。
五、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Sludge Yield = Q * Y其中,Sludge Yield表示污泥产量,Q表示污水流量,Y表示污泥产率。
六、能耗计算公式能耗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Energy Consumption = P * t其中,Energy Consumption表示能耗,P表示设备的功率,t表示运行时间。
七、总结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是污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计算可以匡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和运行污水处理系统。
本文介绍了污水流量、污水处理效率、污水处理设备容积、污泥产量和能耗的计算公式,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污水用流量计算公式在污水处理行业中,流量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测量污水的流量,帮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监测和控制污水处理过程。
而计算污水用流量的公式则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污水的流量,从而更好地进行污水处理和管理。
污水用流量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流速和管道截面积来计算的。
在污水处理中,我们常常使用以下的流量计算公式:Q = V × A。
其中,Q代表流量,V代表流速,A代表管道截面积。
流速V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横截面积的流体体积,它的单位通常是m/s。
而管道截面积A则是管道横截面的面积,它的单位通常是m²。
通过流速V和管道截面积A的乘积,我们就可以得到流量Q,它的单位通常是m³/s。
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工程中,我们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流量计算公式。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污水的粘度、温度等因素,从而对流速V进行修正。
此外,管道截面积A也可能会因为管道的形状而需要进行修正。
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流量计来测量污水的流量,从而帮助我们监测和控制污水处理过程。
而流量计算公式则是帮助我们根据测量的流速和管道截面积来计算污水的实际流量的重要工具。
除了上述的流量计算公式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其他的流量计算公式。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污水的压力、密度等因素,从而选择不同的流量计算公式来计算污水的流量。
总之,流量计算公式在污水处理行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污水的流量,从而更好地进行污水处理和管理。
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流量计算公式,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对污水用流量计算公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的工程中加以应用。
第2.2.1条 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式中,Q=qψF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注:当有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第2.2.2条 径流系数按下表采用。
平均径流系数可按加权平均计算。
径流系数ψ综合径流系数ψ第2.2.3条 设计暴雨强度(见专用表)第2.2.4条 雨水设计重现期:一般选用0.4~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2~5a.第2.2.5条 设计降雨历时,按下式计算:t=t1+mt2式中,t--降雨历时(min);t1--地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一般采用5~15min;m--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注:在陡坡地区,采用暗管时折减系数m=1.2~2.第2.3.1条 合流管道的总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第2.3.1条 合流管道的雨水重现期可适当高于同一情况下的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
第3.2.1条 排水管渠的流速,应按下式计算:V=(1/n) R2/3I1/2式中,V--流速 (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第3.2.2条 管渠粗糙系数按下表选用:管渠粗糙系数 n第3.2.3条 排水管渠的最大设计充满度和超高,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污水管道应按不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应按下表采用。
最大设计充满度注: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不包括淋浴或短时间内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应按满流复核.二、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按满流计算。
三、明渠超高不得小于0.2m。
第3.2.4条 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金属管道为10m/s;二、非金属管道为5m/s;第3.2.6条 排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二、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三、明渠为0.4m/s。
5污水管道设计计算举例污水管道设计计算是确保污水系统正常运行和满足需求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所需的污水处理量进行需求分析。
例如,假设小区的日平均污水产生量为500立方米,根据该小区的人口数量和不同区域的污水产生量等数据来估算。
此外,还需确定污水管道的运输距离和出口要求。
2.管道尺寸计算在进行管道尺寸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流速、管道长度、压力损失、排放要求等。
首先,确定污水管道的设计流速。
常用的流速范围为0.6-0.9m/s,但具体数值取决于污水的性质和管道材料。
假设选择流速为0.75m/s,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污水管道的最小内径:A=Q/V,其中A为管道横截面积,Q为污水流量,V为流速。
3.压力损失计算在管道设计中,需要计算污水在管道中的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是衡量流体通过管道系统时输送能力的指标,简单来说就是管道内部能量的损失。
压力损失与管道尺寸、长度、流速以及管道材料的摩阻系数等相关。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Darcy-Weisbach公式和Hazan-Williams公式。
以选择Darcy-Weisbach公式为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力损失:ΔP= f * (L/D)*(ρ*V^2)/2,其中ΔP为压力损失,f为摩阻系数,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直径,ρ为污水密度,V为流速。
4.排放要求计算除了考虑管道尺寸和压力损失,污水管道设计还需满足排放要求。
这些要求可能包括管道的倾斜度、污水处理厂的负荷能力以及法规限制等。
根据排放要求,可以计算出允许的最大流速、最大流量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实际污水管道设计计算中,还需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管道材料的选择、管道布置的优化,以及管道连接方式的合理性等。
此外,还需注意对设计参数进行修正和验证,确保管道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这只是污水管道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举例,实际设计中还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几种常用的废水流速测定方法的分析探讨1.流速仪法:流速仪法是用流速仪测定水流速度,并由流速与断面面积的乘积来计算流量的方法。
流速仪法的测量成果可作为率定或校核其他测流方法的标准[①]。
1、适用条件:在水深大于10cm、流速不小于0.05m/s时,可用流速计测量流速。
2、计算公式:V=K*N/t+C式中:V—水流流速,米/秒;N—旋杯或叶片浆在t时间内的总转数;K—比例系数;C—因摩擦引起的修正值。
3、积深法测速测点数的确定:(1)当水深小于40厘米时,选用一点法,即=V0.6(2)当水深40-60厘米时,选用二点法,即=1/2(V0.2+V0.8)(3)当水深大于60厘米时,选用三点法,即=1//4(V0.2+2V0.6+V0.8)※测点位置:以水面为0点确定仪器入水深与垂线水深之比。
2.浮标法:浮标测流法是一种简便的测流方法,根据观测浮标漂移速度,测量水道横断面,以此来推估断面流量。
1、适用条件:排污渠道长度不小于10米、无弯曲、底壁平滑。
2、计算公式:V=α*L/tQ=VS=α*L*S/t式中:V—水流流速,米/秒;L—选取测定的水渠部分长度,米;t—浮标通过这段距离;S—渠道截面积,米2;α?—系数;Q—流量,米3/秒。
※α称岸边系数,斜坡岸边α=0.67~0.75;陡岸α=0.8~0.9;死水边α=0.5~0.37.一般渠道α取0.7。
3.薄壁堰法:薄壁堰法测量精度较高比较常用的有薄壁三角堰法、薄壁矩形堰法和薄壁梯形堰法。
(一)薄壁三角堰法:1、适用条件:它适用于水头0.05m≤H≤0.35m、流量Q≤0.1m3/s的废水流量测[②]。
2、计算公式:Q=8/15μtg0.5θh5/2式中:Q———废水流量,m3/s;h———堰的几何水头,m;θ———堰口夹角,°;μ———流量系数,约为0.6;g———重力加速度,取9.808m/s2。
当θ=90°时,即直角三角堰,流量计算公式可简化为以下三种情况:(1)当h=0.02—0.20米时,Q1=1.41h2.5(米3/秒)(2)当h=0.301—0.350米时,Q2=1.343h2.47(米3/秒)(3)当h=0.201—0.300米时,Q3=1/2(Q1+Q2)=1/2(1.41h2.5+1.343h2.47)(米3/秒)2、注意事项:有效水头测定位置应满足L′≥(3~4)h,此处水流较为平稳,读数误差较小。
h3 ――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m
R——圆锥上部半径,m
r圆锥下部半径,m
污水处理中ABR厌氧和SBR的设计参数
1)进水时间TF
根据每一系列的反应池数、总进水量、最大变化系数和反应池的有效容积等因素确定。
2)曝气时间TA
根据MLSS浓度、BOD — SS负荷、排出比、进水 BOD浓度来确定。
由于:
式中:Qs —污水进水量(m3/d)
Ce —进水平均 BOD (mg /1)
V —反应池容积(m3)
e —曝气时间比:e = n X TA / 24
n-周期数
TA — 1个周期的曝气时间
又由于:
1/m—排出比
则:将e= n X TA/24代人,则: 3)沉淀时间Ts
根据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排出比确定。
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和 MLSS浓度有关。
由经验公式得出: 当 MLS S 3000mg /1 时Vmax = 7.4 X04xt WILSS-1.7
当 MLSS >3000mg /1 时
Vmax = 4.6 XI04XMLSS-1.26
式中Vmax —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m/h) t—水温C
MLSS —开始沉降时的MLSS浓度(mg/1)
沉淀时间 Ts = HX (1 /m)+ /Vmax 式中:H —反应池水深(m)
1/m—排出比
-活性污泥界面上的最小水深(m)
Vmax —活性污泥界面的初期沉降速度(m / h) TA与污泥的沉降性能及反应池的表面积有关,由于
设计计算>技术参考
备注
项目名称 计算方法
号。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都在这里碳源计算公式01碳源选择通常反硝化可利用的碳源分为快速碳源(如甲醇、乙酸、乙酸钠等)、慢速碳源(如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等)和细胞物质。
不同的外加碳源对系统的反硝化影响不同,即使外加碳投加量相同,反硝化效果也不同。
与慢速碳源和细胞物质相比,甲醇、乙醇、乙酸、乙酸钠等快速碳源的反硝化速率最快,因此应用较多。
表1 对比了四种快速碳源的性能。
02碳源投加量计算1)氮平衡进水总氮和出水总氮均包括各种形态的氮。
进水总氮主要是氨氮和有机氮,出水总氮主要是硝态氮和有机氮。
进水总氮进入到生物反应池,一部分通过反硝化作用排入大气,一部分通过同化作用进入活性污泥中,剩余的出水总氮需满足相关水质排放要求。
2)碳源投加量计算同化作用进入污泥中的氮按BOD5去除量的5%计,即0.05(Si-Se),其中Si、Se分别为进水和出水的BOD5浓度。
反硝化作用去除的氮与反硝化工艺缺氧池容大小和进水BOD5浓度有关。
反硝化设计参数的概念,是将其定义为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与进水BOD5浓度之比,表示为Kde(kgNO3--N/kgBOD5)。
由此可算出反硝化去除的硝态氮[NO3--N]=KdeSi。
从理论上讲,反硝化1kg 硝态氮消耗2.86kgBOD5,即:Kde=1/2.86(kg NO3--N/kgBOD5)=0.35(kg NO3--N/kgBOD5)污水处理厂需消耗外加碳源对应氮量的计算公式为:N=Ne计-NsNe计=Ni-KdeSi-0.05(Si-Se)式中:N—需消耗外加碳源对应氮量,mg/L;Ne 计—根据设计的污水水质和设计的工艺参数计算出能达到的出水总氮,mg/L;Ns—二沉池出水总氮排放标准,mg/L;Kde—0.35,kgNO3--N/kgBOD5;Si—进水BOD5浓度,mg/L;Se—出水BOD5浓度,mg/L;Ne计需通过建立氮平衡方程计算,生化反应系统的氮平衡见图1。
通过计算出的氮量,折算成需消耗的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