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21
JSP的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及运用之研究JSP技术已经成为了Web应用程序中最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
而网络数据库连接则是JSP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会探讨JSP技术中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的相关内容,同时也会介绍其如何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一、JSP技术概述JSP,即Java Server Pages,它是Sun Microsystems为了简化网站开发而开发的一套技术方案。
JSP技术通过将Java代码嵌入到HTML页面中来实现页面的动态性,同时通过Java Servlet技术来实现Web应用程序的逻辑控制。
JSP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易于维护:由于JSP技术将Java代码嵌入到HTML页面中,因此页面开发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并且这种技术也使得页面的维护非常方便。
2、灵活性高:JSP技术可以支持Java的强大功能,不仅可以方便地进行页面的开发和维护,还可以很方便地对程序进行扩展。
3、高性能:与ASP、PHP等页面开发技术相比,JSP技术的性能非常高,这也是其在大型网站中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二、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是JSP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常使用Java数据库连接(JDBC)技术来实现。
JDBC是Java语言中用于与关系型数据库进行通信的标准API。
通过JDBC技术,JSP开发人员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JDBC技术的核心是数据库驱动程序(driver),驱动程序是一个Java库,使得JDBC 可以与各种数据库进行交互。
驱动程序分为两种类型:JDBC-ODBC桥接器(Bridge)和纯Java驱动程序。
JDBC-ODBC桥接器在JDK 8中已被弃用,因此现在的Java应用程序中通常使用纯Java驱动程序。
常见的数据库驱动程序有以下几种:1、Oracle数据库驱动程序(OracleDriver)。
2、MySQL数据库驱动程序(com.mysql.jdbc.Driver)。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提纲: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概述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四、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五、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未来展望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保障数据库安全而采用的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备份技术、漏洞扫描技术等。
其目的是防止数据库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恶意访问、修改或篡改,并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为企业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意识不足。
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很多企业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时没有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2. 技术手段不够完善。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技术往往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对于新型网络安全威胁难以有效抵御。
3. 安全管理不严格。
很多企业对数据库安全管理不严格,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数据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访问的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4. 安全投入不足。
由于安全投入不足,很多企业在安全技术和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投入,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
5. 需求复杂多变。
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大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多变,对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和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这样的需求。
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 数据安全备份技术。
备份技术通常是指将数据进行备份,以备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这种技术可以使数据库拥有更多的备份,以便在系统故障和人为错误等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设计成为了人们重视的领域之一,网络设计中的数据库技术也因此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系数据库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相关概念、应用过程等方面阐述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一、相关概念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一组互联的计算机系统,它们能够在分布式系统下通信和协作,以达到信息交换、透明访问和资源共享等目标。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组件可以根据其类型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2.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一套用于描绘和管理数据的技术,数据库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文件存储系统,它允许数据被轻松、快速地存储、检索、组织和更新。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以完成这些任务,常见的DBMS有Oracle、MySQL和SQLsever等。
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存储数据的结构,其中数据被处理为表的形式。
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结构由一些互相依赖的表组成。
每个表都包含多个行,每行代表一条记录。
每个表中的每一列代表记录中的一个数据项,这些数据项都有一个唯一的名称。
二、应用过程1.需求分析在计算机网络设计中,需求分析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助于确定系统所需满足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等。
在设计过程中,关系数据库技术可用于识别和收集数据要素,如组织结构、用户需求等,以帮助确定需求及其分析。
2.数据建模在需求分析后,数据建模将使用已识别的要素来描述和记录系统中包含的事实或事件。
使用关系数据库技术时,用于描述事实和事件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
数据建模可帮助设计人员从理论上构建一个基于表和关系的模型,以便于存储、检索和管理数据,而数据库系统是基于关系模型的。
3.数据设计在数据建模后,需要进行数据设计,该设计是根据关系型的数据模型来完成的。
数据设计将描述实体、属性、关联关系、约束等信息。
Java网络数据库编程及其应用的研究报告Jav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开发网络应用程序的高级编程语言。
Java的网络数据库编程主要包括使用Java API连接到数据库、执行SQL语句、获取查询结果以及管理数据库连接和事务等。
在实际应用中,Java网络数据库编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互联网应用程序和企业级应用程序中,如在线商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金融业务系统等,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Java连接数据库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JDBC、Hibernate、MyBatis等工具。
其中,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Java语言的一种标准数据库访问API,其可以使Java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与各种关系型数据库进行交互。
JDBC可以通过驱动程序的方式连接到数据库,驱动程序根据不同的数据库厂商提供不同的jar包。
在连接到数据库后,Java程序可以执行各种SQL语句,如查询、插入、更新操作等。
同时,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Java程序也可以使用连接池技术来管理数据库连接,避免频繁的连接和断开造成的性能问题。
除了JDBC之外,常用的还有ORM框架。
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可以将数据库表映射到Java对象,将操作数据库的过程变成操作Java对象,使得程序更具有面向对象的特点,并且可以减少开发时间和代码量。
Hibernate是一个开源的ORM框架,它可以连接到不同的数据库,并提供了丰富的透明化对象检索功能,支持事务管理和缓存机制。
MyBatis是另一种流行的ORM框架,它可以将SQL语句和Java代码分离,并提供了优秀的映射功能,使得查询条件和结果映射更加方便、简单。
Java网络数据库编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在线商城中,Java程序需要连接到数据库,获取商品信息、购物车和订单数据等。
通过Java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可以使用户快速浏览和购买商品,且数据的更新和查询也变得更加方便和稳定。
网络通信中的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与应用案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通过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和管理远程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数据。
本文将探讨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案例。
一、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原理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是指客户端通过网络协议与远程服务器建立连接,并通过特定的查询语言(如SQL)来操作远程数据库。
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通信协议: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依赖于可靠的网络通信协议,常见的有TCP/IP、HTTP等。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通信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
2. 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负责连接远程数据库服务器,并将用户的请求转发给服务器。
常用的客户端软件有Navicat、MySQL Workbench等。
3. 数据库服务器:远程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着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数据库服务器常见的有MySQL、Oracle等。
4. SQL语言: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用户可以使用SQL语言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二、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应用案例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云存储服务:云存储服务通过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自己的数据,并进行上传、下载、分享等操作。
知名的云存储服务商有百度云、Dropbox 等。
2. 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通过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商品信息的远程管理和交易的在线处理。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商品信息、下单购买,并实时获取订单状态等信息。
3. 远程医疗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利用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协作。
医生可以通过远程访问患者的病历数据,并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
4. 物联网应用:物联网应用中的传感器节点通常将数据上传到远程数据库服务器中。
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是目前互联网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之一。
数据库应用技术针对大数据的存储、管理、处理和应用等方面,可以提供高效、安全、稳定、灵活和可扩展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定义、分类、实现方法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定义和分类数据库应用技术是指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操作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是一种基础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医疗卫生、金融、物流、教育、政府管理等,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安全、可靠、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方案。
根据数据库的不同特征和应用场景,可以将数据库应用技术分为以下几类:1.关系型数据库应用技术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使用表格把数据存储的数据库,其侧重于建立表格之间的关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MySQL、Oracle、SQL Server和PostgreSQL等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应用技术主要解决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问题,它能够满足各种类型应用的需求,如社交网络、电子商务、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
2.非关系型数据库应用技术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不使用表格来存储数据的数据库,它是对关系型数据库的一种补充,由于其具有高度可扩展性、高性能、高可用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领域,如MongoDB、Redis、Cassandra等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应用技术主要解决海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部署的问题,例如社交网络、物流配送、游戏开发、物联网等领域。
3.内存数据库应用技术内存数据库是建立在主存储器中的数据库,由于其具有读写速度快、处理数据能力强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并发、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如电子商务、金融、物流、游戏等领域,如Memcached、Redis等数据库。
内存数据库应用技术主要解决极致性能和实时性的问题。
4.分布式数据库应用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种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交换数据的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应用技术主要解决大规模、高并发和高可用性等问题,如Hadoop、HBase 等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和分析等场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1、数据库应用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就是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人们不仅可以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分析数据获得事情的未来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在数据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就如同社会结构一样,任何人都无法把搜集出来所有的数据,但是,大家可以通过互联网把自己搜集到的数据放在计算机网络上。
这样,网络的访问者就可以按照不同的访问权限去访问不同的资源,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2、计算机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信息化、企业过程控制以及办公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系统将企业的生产、销售、运输以及修后服务连成一个整体,全面实行信息化,节省人力物力成本,提高效率。
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计算机网络通过连接不同生产任务的计算机,形成整个的控制链条,达到对生产线的整体控制。
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某一个节点出现错误时及时补救。
办公自动化则是通过将整个企业或者机关的一些电脑进行连接,形成网络,完成资源的集中以及共享,提高效率。
而且,办公室自动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省纸张,保护环境。
3、计算机网络在在线教育上的应用随着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教育方式多元化的发展,然而优秀的教育者却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些条件共同的激发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不论是最初在YY平台进行的专家讲座,还是后来可以在网络共享的名校公开课,都是计算机网络对在线教育的极大推动。
最近,公考培训也走上了在线教育的平台,比如北京的粉笔公考就是运用在线教育这个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共同接受名师的辅导,可谓开启了公考培训的起点。
4、计算机网络在财务方面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在财务方面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财务的高效化管理和应用。
通过计算机网络这个工具,把财务管理的理念、方式、分析、预测等模式建立起一个完整系统。
这样就可以完成对财务分析、成本预算、成本决策以及销售和利润管理进行及时完整的数字化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易考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高中信息技术易考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是高中信息技术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和通信线路等,而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应用软件等。
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每种拓扑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选择适合的拓扑结构是建立可靠和高效网络的关键。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传输数据和控制网络通信的规则集合。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和HT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它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HTTP协议则是用于在网络上传输超文本的协议,常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干扰和破坏的技术和措施。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和数据泄露等。
为了确保网络安全,需要采取防火墙、加密和权限控制等措施来保护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
二、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数据的存储、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数据库可以用于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如企业管理系统和网站开发等。
1. 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是描述和组织数据库中数据的方式。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它使用表格(称为关系)来组织和管理数据。
每个表格包含多个行(记录),每行又包含多个列(字段),通过关系和关联来表示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1.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基础,通过对数据库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管理,可以控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常见的访问控制技术包括用户认证、访问控制列表、角色授权等。
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不被未授权的用户读取或篡改。
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数据加密、传输层安全协议(TLS/SSL)、磁盘加密等。
3. 审计和监控:审计和监控技术可以对数据库的操作进行记录和监控,及时发现和防范安全威胁。
常见的审计和监控技术包括日志记录、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入侵检测系统(IDS)等。
4. 安全漏洞扫描和排查:安全漏洞扫描和排查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数据库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防范。
常见的安全漏洞扫描和排查技术包括漏洞扫描器、安全评估工具等。
5. 心脏滴血技术:心脏滴血技术可以探测并阻断数据库中的恶意操作,包括SQL注入、跨站点脚本攻击(XSS)等。
常见的心脏滴血技术包括Web应用防火墙(WAF)、入侵防御系统(IPS)等。
6. 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是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可以及时恢复因攻击或意外事件导致的数据丢失。
常见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包括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灾备等。
7. 安全认证和授权管理:安全认证和授权管理技术可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
常见的安全认证和授权管理技术包括单点登录(SSO)、多因素认证、细粒度访问控制等。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包括访问控制、加密技术、审计和监控、安全漏洞扫描和排查、心脏滴血技术、数据备份和恢复、安全认证和授权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可以综合应用,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免遭未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文章编号!!""#J $%&%"’""##"#J "")*"!$#J "%基于?G U 和S H L 5技术的网络数据库应用!徐小林!胡平芳!湖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武汉"!"##;’#""摘要!当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因此采用何种技术实现网络数据库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G U 与(G U 访问数据库技术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G U 和S H L 5结合实现网络数据库操作的方法!并给出了网络数据库交换程序实例"关键词!?G U #S H L 5#网络数据库#?H L 5#?H L 5J S H L 5桥中图分类号!T U "99""""""文献标识码!(""(G U !N ,E 36C 6@8(E 8,-2G 23-23U /42C #技术是解决网上数据交换的一个有力工具"它可以通过(H S 调用S H L 5!S D 2*H /8/7/C 256**2E 8,-,8R #驱动程序的方式对多种类型的数据库进行访问$同时"随着?’F F 技术的不断发展"?G U !?/-/G 23-23U /42#技术也成为实现网络数据库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是通过?H L 5!?/-/H /8/7/C 256**2E 8,-,8R #对网络数据库进行访问的$对于熟悉(G U 数据库操作技术的程序设计者"如果要对?G U 技术进行学习"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利用已学知识掌握?G U 网络数据库操作是一个普遍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利用一种特殊的?H L 5驱动器%%%?H L 5JS H L 5桥"把S H L 5作为一种媒介"使得大量的S H L 5驱动器可用于?H L 5"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G U 利用S H L 5实现网上数据交换的过程9=9创建数据源H G >H G >是为程序访问的数据库所取的名字"它是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桥梁$在程序中访问数据库时"将H G >传给系统"通过H G >访问实际数据库"H G >包括如下信息&!9#当程序访问数据库时"系统将调用相应的S H L 5驱动程序’!’#指定H >G 所连接的数据库名$9=’创建数据库连接并打开数据库(G U 文件须先创建和打开数据库连接"才可访问和使用数据库$连接可保存正访问数据库的一些状态信息和连接信息$下列命令是建立一个连接并打开G M 1G 23-23’###数据库的实例&C 2856**aC 23-23=532/82S 7e 2E 8!((H S H L =56**2E 8,6*)#H 7U /8BaG 23-23=N /D U /8B !(D .7C =c c 0)#56**=6D 2*+3,-23a (*C .*=e +7E =6+7E =?+7ES +7EH 3,-23+’42856**2E 8,6*!f W 1#)其中使用(C 2856**a C 23-23=532/82S 7e 2E 8!,(H S H L =56**2E 8,6*-#)创建连接"使用(56**=6D 2*+3,-23a ,*C .*=e +7E =6+7E =?+7ES +7EH 3,-23+’42856**2E 8,6*!f W 1#-)语句打开数据库$9="创建数据对象和执行数据库操作(H S 中的数据对象通常保存的是查询对象"保存若干行的记录"并由当前记录标记"对可执行数据库操作而言"如果是简单的G M 1命令"可以直接使用G 283C a 56**=F c 2E .82!,G M 1命令-#实现"生成数据集$例如下列命令&C V 0a (G F 1F 5T !@36Ic c 0)G 283CaE 6**=2c E .82!C V 0#W 2CD 6*C 2=g 33,823C !(C _*.)#W C =I 6-2*2c 8其中3C !(C _*.)#是代表当前指针指向的记录的C _*.字段"3C =I 6-2*2c 8是指针移向下一个记录$9=!关闭数据对象和连接对象这些操作可以通过(3C =E 06C 2)和(56**=E 06C 2)这两个简单命令来实现$’"?H L 5技术与?H L 5$S H L 5桥?H L 5技术特点有&在G M 1水平上的(U )与G M 1的一致性’提供与?/-/系统一致的?/-/界K!!收稿日期&’##;J 9#J ’:面!简单易行!使用静态的通用数据类型"?H L5是?/-/业的一个新发展#使得一个通用数据库接口的前景更具有现实性"?H L5设想为建立数据库连接从?/-/内部填补一个调用级G M1(U)的空白#因此其核心在于执行G M1语句#然后接收其结果"?/-/中专门设置了一个e/-/=C V0包#该包里定义了很多用来实现G M1功能的类#利用这些类就可以方便地开发数据库的应用程序"这种帮助?/-/实现数据库功能的技术为?H L5=G.*公司还开发了?H L5$S H L5桥#用此技术可实现?H L5到S H L5的转化"这样?/-/程序就可以访问带有S H L5专用驱动程序的数据库"此外# ?H L5还可以与一种通用的数据库协议驱动程序相连接#然后再利用中间件和协议解释器将这个协议驱动程序与某种具体数据库系统相连" %"?G U和S H L5结合实现网上数据交换的过程?G U通过?/-/数据库连接%?H L5&与数据库进行交互"?H L5驱动程序实现了对特定数据库的接口#同时还能通过?H L5JS H L5桥实现通过一个中间S H L5驱动器连接到数据库"对于?H L5J S H L5桥有几个明显的优点"因为?G U页面不是在/D D028环境中操作#它不受这些环境的限制"又因为S H L5被广泛支持#因此使用桥使得访问数据源已经配置于其上的各种已存在系统成为可能"同时#它能使S H L5的数据库产品#如N,E36C6@8G M1G23-23’###和X6c L/C2被广泛利用"这些特性使?H L5$S H L5桥成为对低版本的g27应用和学习?H L5的可用工具的很好选择"它的实现过程如下""=9创建数据源H G>要在?/-/应用中使用?H L5JS H L5桥#必须配置一个适当的S H L5数据源#这可通过控制面板上的S H L5数据源应用实现"因为?G U引擎典型的运行在系统用户配置文件下#数据源应配置为系统H>G而不是用户H>G="=’为H L N G载入一个?H L5驱动器典型情况之调用指定驱动器类名的一个50/C C=@63>/I2%&即可"如果使用G f>?<N#驱动器名为C.*=e+7E=6+7E=?+7E S+7E H3,-23"应表示为50/C C= @63>/I2%C.*=e+72=6+7E=?+7E S+7E H3,-23’&="="可以用来创建库连接这可以通过调用H3,-23N/*/423类的42856**2E8,6*%.39&方法实现".30参数是指定使用的驱动器类和数据源的特定形式"对于?H L5的.30#它是一个具有冒号分隔的"个组件的字符串()D3686E60*()C.7D3686E60*()C.7*/I2*其中D3686E60总是e+7E#C.7D3686E60标识使用的驱动器厂家制定的字符串!驱动器指出当其被驱动器管理者询问时是否能处理此C.7D3686E60!?H L5$S H L5桥使用保留值6+7E作为其C.7D3686E60#该值是唯一可用于所有驱动厂商的值"C.7*/I2标识连接的特定数据库#该字符串包含驱动器需要用来标识数据库的内容#它也包含实际需要的连接参数".30例子如下(e+7E(6+7E(D.7C通过连接发出G M1语句#一旦连接建立#它就可以创建G8/82I2*8对象=通过该对象执行G M1命令"56*a H3,-23N/*/423=42856**2E8,6*%f W1&!G8/82I2*8C8I8a E6**=E32/82G8/82I2*8%&!W2C.08G2832C.08G28a C8I8=2c2E.82M.23R%+C202E8! @36Ic c0’&56**a H3,-23N/*/423=42856**2E8,6*%f W1&来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C8I8=2c2E.82M.23R%+C202E8!@36Ic c0’&用来打开一个数据集合""=!处理G M1操作返回的结果集W2C.08G28接口提供步进每一行并对每一列取值的方法"例如32C.08G28=*2c8%&是移动指针到下一个记录#32C.08G28=428G83,*4%+C_*.’&用来返回当前记录的C_*.字段值")"实例分析!=9实验目的和环境我们可以编写?G U代码#通过?H L5$S H L5桥连接数据库#首先验证G M1G23-23’###数据库类型#显示数据库D.7C中数据表c c0中的记录"然后通过更换S H L5连接字依次验证给定的多种数据库情况"实验环境是在O,*+6g Ch U操作平台上#用C.*公司开发的e+^9=:#创建e/-/虚拟环境#?G U 编译工具选用G f>公司的F E0,D C2=网络服务器%!采用(D /E B 2T 6I 5/8:=:=’K =!=’程序代码程序名为c .=e C D !代码清单如下"#Y )D /42E 6*82*8T R D 2a i 82c 8$B 8I 0%E B /3C 28a 47’"9’i 0/*4./42a i e /-/i ,I D 638a i e /-/=C V 0=!i 23363U /42a i iY &#!H S 5T j U FB 8I 0U f L 1)5i J $$O "5$$H T Hh A TN 19=#T 3/*C ,8,6*/0$$F >i i B 88D "$$g g g=g "=634$T W $c B 8I 09$H T H $c B 8I 09J 83/*C ,8,6*/0=+8+i &#B 8I 0c I 0*C a i B 88D "$$g g g=g "=634$9%%%$c B 8I 0i &#B 2/+&#I 28/B 88D J 2V .,-a i 56*82*8J T R D 2i E 6*82*8a i 82c 8$B 8I 0%E B /3C 28a47’"9’i $,802&#$8,802&#$B 2/+L+R &#E 2*823&#DE 0/C Ca i C 8R 029i &#$D &#$E 2*823/702g ,+8B a i :;K i763+23a i 9i /0,4*a i E 2*823i S+g ,+8Ba i 9’#i &#+,-/0,4*a i E 2*823i &#$+,-&#$8++g ,+8Ba i 9’#i &#+,-/0,4*a i E 2*823i &#$+,-&#$8++g ,+8Ba i 0##i &#+,-/0,4*a i E 2*823i &#$+,-&#$8++g ,+8B a i ’##i &#+,-/0,4*a i E 2*823i &#$+,-&#$8+&#$83&#Y50/C C =@63>/I 2’i C .*=e +7E =6+7E =?+7E S +7E H 3,-23i (=*2g )*C 8/*E 2’(%G 83,*4.30a i e +7E "6+7E "82C 8i %G 83,*4.C 23a i C /i %G 83,*4D /C C g 63+a i 9’"i %56**2E 8,6*E 6**a H 3,-23N /*/423=42856**2E 8,6*’.30!.C 23!D /C C g 63+(%G 8/82I 2*8C 8I 8aE 6**=E 32/82G 8/82I 2*8’W 2C .08G 28=T j U F _G 5W S 11_G F >G )T )<F !W 2C .08G 28=5S >5f W _f U H (T (L 1F (%G 83,*4C V 0a i C 202E 8C _*.!C _*/!C _C 2!C _D 3@36Ic c 0i %W 2C .08G 283CaC 8I 8=2c 2E .82M .23R ’C V 0(%G 83,*4L .@@2332C .08Ca *2gG 83,*4L .@@23’(%W 2C .08G 28N 28/H /8/I 28/H /8/a 3C =428N 28/H /8/’(%,*8*.I 723S @560.I *C a I 28/H /8/=428560.I *56.*8’(%g B ,02’3C =*2c 8’(()32C .08C =/D D 2*+’i #83&i(%32C .08C =/D D 2*+’i #8+&#+,-/0,4*a ]E 2*823]&i ‘3C =428G 83,*4’i C _*.i (‘i #$+,-&#$8+&i (%32C .08C =/D D 2*+’i #8+&#+,-/0,4*a ]E 2*823]&i ‘3C =428G 83,*4’i C _*/i (‘i #$+,-&#$8+&i (%32C .08C =/D D 2*+’i #8+&#+,-/0,4*a ]E 2*823]&i ‘3C =428G 83,*4’i C _C 2i (‘i #$+,-&#$8+&i (%32C .08C =/D D 2*+’i #8+&#+,-/0,4*a ]E 2*823]&i ‘3C =428G 83,*4’i C _D 3i (‘i #$+,-&#$8+&i(%32C .08C =/D D 2*+’i #$83&i (%*C 8I 8=E 06C 2’(%E 6**=E 06C 2’(%6.8=D3,*8’32C .08C (%Y &#$8/702&#$76+R &#$B 8I 0&!="运行结果图9"学生信息显示结果运行结果如图9所示!显示数据表c c 0中学生信息记录+综上所述!由于?H L 5,S H L 5桥驱动受限于底层的S H L 5驱动器功能!因此S H L 5驱动器是单线程的!在负载重的情况下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对于熟悉S H L 5的程序设计者来说!可以利用以前的知识应用于?H L 5,S H L 5桥!从而能够迅速掌握?H L 5以及?G U 网络数据库操作的相关知识!在?G U 中实现同多种S H L 5支持的数据库相连接+参考文献!9"U B ,0A /**/=?G U 技术大全-N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耿祥义!张跃平=?G U 实用教程-N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布朗登著!邱仲潘译=?/-/开发指南-N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美(L 3.E 2F E ^20著!候捷译=?/-/编程思想-N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互联网数据库互联网数据库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扮演着存储和管理海量数据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数据库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其在个人和企业领域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数据库的定义互联网数据库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
它通过网络连接将分散的数据集中存储在服务器上,并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效的数据访问和交互。
互联网数据库能够提供丰富的查询和操作功能,从而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多样化需求。
二、互联网数据库的功能1. 数据存储:互联网数据库能够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有效存储,包括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数据。
它通过将数据进行结构化组织,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
2. 数据查询:互联网数据库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查询语言或界面来检索所需的数据。
这种灵活性和高效性使得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3. 数据安全:互联网数据库以安全性为基础,通过权限管理、加密通信等手段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它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4. 数据备份与恢复:互联网数据库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应对数据丢失、损坏或系统故障等情况。
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并建立灾难恢复机制,可以有效减轻数据丢失所带来的影响。
三、互联网数据库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存储结构和数据模型,互联网数据库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等多种类型。
1.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表格的方式组织数据,数据之间通过定义的关系进行连接。
其中最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为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2. 非关系型数据库:不采用传统的表格结构,而是使用键-值对、文档、列族等方式来存储和组织数据。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代表有MongoDB、Redis和Cassandra等。
3. 面向对象数据库:以对象为基本单位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支持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包括db4o和OrientDB等。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数据库应用技术》是针对计算机职业领域数据库管理员工作岗位而设置的课程,主要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面向数据库应用领域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面向实际应用的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安装配置与管理,对数据库程序开发有一个较全面的、系统的了解,能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课程后应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了解数据库的实际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也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方向,学会使用SQL语言,掌握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保护、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知识,不断提高数据库理论知识、数据库应用和数据库程序开发的能力。
课程的内容结构由七个学习情境组成,分别如下:情境1:数据库应用设计与选型情境2:安装和配置数据库管理软件情境3:设计和创建数据库及表情境4:设置约束,实现数据库完整性情境5:数据操作: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数据情境6:创建数据库对象: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情境7: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教育计算机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毕业设计》课程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网络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理念《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想。
利用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大型数据库开发项目中实战积累的经验与社会对数据库技术人员的要求相结合,充分的听取行业人士的建议,不断的在教学上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的实践训练部分由学生在计算机房完成教师布置的具体实践任务,实践任务除了由学生实际操作完成数据库、表、查询、视图、完整的应用程序的设计等教学内容外,还增加了实际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