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及医学科学部资助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5
医学及生物学可申报的基金汇总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面向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
- 卓越青年基金项目:支持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开展创新研究。
-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支持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
二、科技部重点项目
- 重大研发计划(973计划):面向战略性前沿交叉技术的重大基础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支持跨学科前沿交叉话题研究。
三、科技部课题引导基金
- 面上医药研发课题:引导应用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
- 国家培育项目:重点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岗位人才。
四、其他医药类基金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支撑重大疾病防治相关研究。
- 交大基金:支持学术交流、合作以及青年学者项目。
五、医疗器械重大项目
- 重大新产品研发专项:支持重大创新性医疗器械研发。
以上就是医学及生物学主要可以申报的几类基金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简介医学科学部负责组织拟定医学科学领域的发展战略、优先资助领域和项目指南;负责受理、评审和管理各类医学科学基金项目;负责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负责专家评审系统的组织与建设;承担重要科学问题的咨询;承办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医学科学部主要资助针对机体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学部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1个综合处,8个科学处。
综合处:协助科学部主任完成本科学部各类基金项目与行政经费的年度预算;负责对资助项目成果的集成;负责部分科学基金项目的综合管理;负责科学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政务信息及运行保障等日常管理工作;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医学科学一处:主要资助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遗传、发育异常以及各类非传染性、非肿瘤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老年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医学科学二处:主要资助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含围生医学)、内分泌系统及代谢和营养支持、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口腔颅颌面科学领域的组织器官结构、功能、遗传、发育异常,以及各类非肿瘤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医学科学三处:主要资助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及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1)神经和精神系统:主要资助神经系统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遗传、发育异常以及各类非肿瘤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2)影像医学领域主要资助以医学影像、医学信息为研究内容,医学工程为研究手段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3)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主要资助与疾病诊疗相关的医学工程以及与再生医学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
医学科学四处:主要资助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检验医学、皮肤及其附属器官、运动系统、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冻伤/整形/特种医学/康复医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作为一门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近年来,医学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医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地位,分析我国在医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提高我国医学研究竞争力的策略。
首先,医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医学研究旨在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医学研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如成功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对医学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多个领域,为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费支持。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研究成果得以在国内外发表,提升了我国医学研究的整体实力。
然而,我国在医学研究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仍有较大差距。
此外,医学研究资源分配不均、科研诚信问题、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也制约了我国医学研究的发展。
为提高我国医学研究的竞争力,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关注:1.加大投入:政府、企业和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医学研究的投入,为医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2.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医学研究资源,关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科研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提升科研诚信: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4.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医学研究与产业的对接,推动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5.培养人才: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领军人才。
总之,医学研究对于国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自然青年基金有多难
目前的中国家青年基金的难度堪比中彩票,从2019各学部的资助率情况来看,数理科学部的竞争最小,国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率可以达到27%,而竞争最激烈的是医学科学部,医学科学部竞争激烈主要是从业人员较多,2019年的资助率仅仅13%,而这些数据是全国的平均数据,如果考虑到全国顶级高校青年教师们的高资助率,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受资助的几率将进一步大幅下降。
相较于面上基金,第一是名额多,第二是由于年龄限制,避免了老人争抢,对于新入职的年轻人,难度要小很多。
不过,现在很多学校,用青基卡职称,非升即走或者初期考核,导致入职的老师必须申请,而且这是升副高最快的路径。
所以,相较于资历老人,青基容易,相对同年年龄段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国家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及医学科学部资助政策国家基金项目是指由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科研基金资助的项目。
这些项目旨在支持科学家开展原创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
1.申请流程:申请人先要进行项目申报,填写申请书并提交相关材料,然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评审,最后确定是否获得资助。
2.资助范围:国家基金项目通常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等方面。
不同类型的项目会有不同的资助范围和要求。
3.资助金额:国家基金项目的资助金额根据项目的性质和需要而定。
通常来说,重点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的资助金额较大,而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金额较小。
4.评审标准:国家基金项目的评审标准通常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等方面。
申请人需要通过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实验设计来说明项目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
医学科学部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部分,专门负责资助医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
医学科学部的资助政策可以总结如下:1.资助范围:医学科学部主要资助医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学等方面。
2.资助类型:医学科学部资助包括面上项目、青年项目、重点项目等不同类型的项目。
3.资助重点:医学科学部资助的重点包括疾病发病机制、新型诊断和治疗方法、药物研发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
4.申请要求:医学科学部要求申请人具有相关背景和研究经验,需要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实验设计,说明研究内容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
5.评审标准:医学科学部的评审标准与其他学科相似,重点考虑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等方面。
总之,国家基金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是科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医学科学部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部分,在资助医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科学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资金支持。
医学综述2192017年9月下 第18期 总第270期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的十年变迁国家基金项目的立项数由于经费总量的限制一般都是相对确定的,而申报数量及中标率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本文从这两个指标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年变迁。
1.1 申报量的变化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的申报量十年间均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
青年基金申报量一直保持上升势头,而面上项目申报量在2013年有一个转折点。
分析原因主要为申报政策的变化。
从政策上分析,2013年申报指南的申报须知新增加一条说明:从2014年起,已经连续2年(本次指2012年度和2013年度)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申请人,暂停1年面上项目申请资格。
该政策一出,很多上一年度申报过面上项目没有中标的申请人会采取暂停一年申报的策略,这导致了2013年申报数量的下降;而2014年该政策正式实施,很多面上项目的申请人直接被限制申报,再加上2014年申报指南的限项申请规定中新增了一条:上年度获得面上项目(包括一年期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指导专家组调研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年期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类型项目。
两项政策叠加,直接限制了面上项目的申报数量。
1.2 立项率的变化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立项率的十年变迁图2所示。
立项率是立项数与申报数的比值,从总体趋势上看呈上升趋势;基于申报数不断攀升的事实,立项率的上升反映了基金委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立项数的增长幅度总体上超过申报数的增长幅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十年来,由于基金委支持力度的加大,虽然申报人数越来越多,但是总体的竞争激烈程度是放缓的,但是这种趋势在2014年后开始出现转折,2015年开始立项率开始下滑,反映了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特别对青年科学基金而言。
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分支学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并对中药药理学基础研究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旨在为中药药理学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标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1 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项目申请与资助概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内,与中药药理学直接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中药神经精神药理(H2808)、中药心脑血管药理(H2809)、中药抗肿瘤药理(H2810)、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H2811)、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H2812)、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H2813)、中药消化与呼吸药理(H2814)以及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H2815)等8个三级学科。
自2010年以来,中药药理学科共接收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3 021项,资助490项,占中药学科(H28)资助项目总数的30.8%,其中资助面上项目254项、青年项目176项、地区项目60项。
累計资助经费20 066万元,占中药学科(H28)这三类项目资助经费的30.6%,其中面上项目13 470万元、青年项目3 876万元、地区项目2 720万元。
4年来,中药药理学领域的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的变化趋势与中药学科的总体趋势[2-4]大体一致: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每年获资助面上、青年、地区项目总数分别为106,135,129,120项。
资助项目数量经历了2011年较大增长之后,2012年后连续2年均有所下降,其中面上项目尤为显著。
与资助项目数的变化趋势不同,中药药理学科的资助经费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的资助经费经历了2011年的大幅增长之后,2013年出现小幅下降,而青年项目则在2010—2013年间一直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见图1。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分析简要分析了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中药学科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受理与资助的情况,并对本学科热门研究领域资助项目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同时对项目申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中药学科研工作者的基金申请提供参考。
标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医学科学部八处2012年共收到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青年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地区项目”)(以下统称为“面、青、地项目”)申请7 593项,资助1 173项,资助金额57 381万元。
2012年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的评审程序除了增加了会议初评程序外,均与往年相同[1]。
本文仅就中药学科(申请代码H28项下)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的申请、受理及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对热门研究领域资助项目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并初步分析项目申请中存在的问题。
1申请、受理与资助情况2012年中药学科共接收面、青、地项目申请2 773项,其中面上项目1 334项、青年项目1 003项、地区项目436项。
申请量较历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与2011年相比,面、青、地项目分别增长了15.30%,13.72%,44.37%。
为鼓励承担青年项目的负责人围绕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较长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NSFC自2012年起在面上项目类别中增设了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
本年度中药学科共接收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申请19项。
初审环节经形式审查不予受理的项目共106项,占申请总量的3.82%。
不予受理的主要原因有:研究内容不属于项目指南受理范围(28项)、超项(23项)、非高级职称无博士学位或在职博士生缺少专家推荐信或导师同意函(20项)、依托单位或合作单位所盖公章不符合规定(19项)、申请书缺项(14项)等。
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培养科研人才、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申请与资助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的申请者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项目的通过率不高;有的研究团队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还有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及时调整和支持。
对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改进和完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是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一直备受关注,但对于其具体情况的全面分析仍有待深入。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的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和科研机构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梳理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情况,包括申请数量、申请领域分布、申请成功率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情况,包括资助金额、资助领域分布、资助对象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还将对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健康发展和高效运行。
2. 正文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情况分析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科研人员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视,以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数量比去年增加了10%,达到历史新高。
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也越来越重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级科研资助项目,一直在为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本文将从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出发,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申请情况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情况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接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约为22.5万项,比2018年增加了3.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数量最为突出,占比约为60%。
这表明青年科研人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需求逐渐增加,也反映了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领域也日趋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外,生物学、医学、地球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申请也逐渐增加,展现了科学研究的交叉融合和跨学科发展的特点。
二、资助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情况也在不断改善和提升。
近年来,国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资助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费总投入达到了181.2亿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了8%。
这充分表明国家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开展和成果的取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除了一般性的科研项目资助外,还针对一些前沿领域、重大科研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专项资助,为一些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的科研项目提供更多的支持。
这为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金保障,有利于科学创新和学术进步的实现。
三、问题与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项目申请的竞争日益激烈,申请难度不断增加。
随着科研人员数量的增加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难度和门槛也逐渐提高,使得部分优质科研项目无法得到应有的资助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面向青年科学家提供的一种资助机制,旨在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独立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培养青年科学家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该项目的主要特点是:资助对象为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资助经费不超过50万元,资助期限为2年。
下面,本文将从如何申请该项目、该项目的资助范围、申请该项目的难点以及该项目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申请人需要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并且是符合规定的科研机构中已聘任的研究人员。
其次,申请人需要有独立性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强的科研项目,并且需要在项目前期进行充分的调查、咨询和研究,以提升项目的实际可行性和科研水平。
最后,申请人需要按照项目申报要求,编写详细完整的科研方案,并且在申请中体现出项目独创性、高质量性和规划严谨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范围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
在具体的科研对象方面,该项目的重点是面向那些研究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青年科学家,以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事实上,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申请人需要全面、深入思考自己要研究的项目,重点分析项目的实际可行性、技术创新性、实践价值等方面,而且需要将科研方案写得详细、清晰、准确。
其次,申请人还需要在项目中突出不同于其他研究者的独创性,特别是在应对相关挑战、创新理论等方面需要从多角度分析、有理有据地展示研究成果。
最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该项目可以提供资助,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提升研究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该项目对于国家推动科技改革、加快科技创新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针对青年科学家,一方面加强他们的科学能力,提升科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方面推进科技创新,推进国家科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申请者在撰写报告正文时,请遵照以下要求:1、 请先选定"项目基本信息"中的"资助类别",再填写报告正文;2、 在撰写过程中,不得删除系统已生成的撰写提纲(如误删可点击“查看报告正文撰写提纲”按钮,通过"复制/粘贴"恢复);3、 请将每部分内容填写在提纲下留出的空白区域处;4、 本要求将作为申请书正文撰写是否规范的评判依据,请遵照要求填写。
报告正文(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1. 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项目的立项依据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身性代谢疾病,常发生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和细胞代谢的紊乱,导致缺血、缺氧和组织水肿,进而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
血管病变常常是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
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糖尿病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显著特征。
本课题将探讨糖尿病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以便为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与新靶点。
最近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不仅可引起血管壁的增厚和管腔的狭窄,而且通过一些级联反应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见下图1)[2]。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小动脉管壁变厚 小动脉管腔变窄、脂质堆高糖 ROS 大量形成NO 合成减少Ox-LDL 增多 图1 高糖作用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示意图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的功能以收缩为主。
在高糖作用下,VSMC发生可逆性表型及其相应基因的转变,导致细胞内蛋白合成活跃,VSMC 明显发生增殖而收缩功能下降[2]。
在糖尿病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起关键作用。
但是,糖尿病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不清楚。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1.项目的立项依据细胞增殖和凋亡(apoptosis)调节失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为策略的肿瘤生物治疗倍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1997年Ambrosini等发现survivin基因是一种独特的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于几乎所有人类的肿瘤组织,但在分化的正常组织中沉默[1-3]。
Survivin 的表达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凋亡[4]。
由于survivin在肿瘤细胞高表达及促进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的双重作用,设计以survivin为靶点,使其沉默进行抗肿瘤治疗,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并增强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最近,国外学者及本实验室采用基因阻遏技术如反义技术等抑制survivin的表达,可直接促进白血病细胞及部分实体肿瘤细胞凋亡[5,6]。
而肿瘤细胞的彻底清除最终有赖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由于大多数肿瘤抗原以及凋亡的肿瘤细胞免疫原性较弱,不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故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治疗策略均难以彻底清除机体内的肿瘤细胞。
因此,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如何增强其免疫原性,诱导机体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达到彻底清除残留肿瘤细胞或微小转移病灶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热休克蛋白(HSP)作为分子伴侣与正常的组织细胞肽形成的复合物不引起免疫应答,但可结合各种突变了的肿瘤抗原肽,且能够将其有效的进行提呈,诱导CD8+CTL、CD4+T细胞以及NK细胞反应,杀伤肿瘤细胞[16,17,18]。
最新研究证明,机体可通过非自我天然识别机制(innate recognition of non-self)如补体、CD14等清除凋亡细胞[7],或通过改变了的自我吞噬识别机制(phagocyte recognition of altered-self)如巨噬细胞表面受体CD36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吞噬清除凋亡细胞[8],或通过非分离自我吞噬识别机制(phagocyte recognition of non-detaching self)如ICAM3的相互作用吞噬清除凋亡细胞[9],由此可能诱导反应性T细胞无能而致免疫耐受[10-12],如以凋亡的肿瘤细胞冲击DC细胞则能激活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但凋亡的肿瘤细胞冲击巨噬细胞无此功能[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栏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严倩华1,申力2,李卫东3,姜婧4,刘奇5,崔树娜6,毕明刚7(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㊀210023;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研究所,北京㊀100700;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㊀100053;4.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北京㊀100029;5.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陕西西安㊀712046;6.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㊀22500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北京㊀100085)摘要:对2010-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介绍了面上㊁青年㊁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资助项目数及资助率,并对资助病种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糖尿病相关项目具有围绕中医优势病种,面向临床需求,聚焦前沿科学问题,重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基础研究,推动多学科交叉,加强原始创新等特点;但也存在缺乏中医理论支撑,科学问题属性不明确等问题.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领域;糖尿病;项目申请;项目资助中图分类号:R 2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482(2021)01013105D O I :10.14148/j .i s s n .1672 0482.2021.0131引文格式:严倩华,申力,李卫东,等.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1):131 135.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F u n d i n g S t a t u s o fP r o j e c t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D i a b e t e s i n t h eF i e l do f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b y 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D u r i n g 2010-2019Y A N Q i a n h u a 1 S H E NL i 2 L IW e i d o n g 3 J I A N GJ i n g 4 L I U Q i 5 C U IS h u n a 6 B IM i n g g a n g7 1敭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N a n j i n g 210023 C h i n a 2敭I n s t i t u t e o f B a s i cT h e o r yf o r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C h i n aA c a d e m y o f C h i n e s e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g 100700 Chi n a 3敭G u a n g 'a n m e n H o s p i t a l C h i n aA c a d e m y o f C h i n e s e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B e ij i n g 100053 C h i n a 4敭S c h o o l o f N u r s i n g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B e i j i n g 100029 C h i n a 5敭C o l l e g e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M a s s a g e S h a a n x i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X i 'a n 712046 C h i n a 6敭M e d i c a lC o l l e g e Y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Y a n g z h o u 225009 C h i n a 7敭D i v i s i o no f M e d i c a lS c i Ge n c e s 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 C h i n a B e i j i n g 100085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s a n da n a l y z e s t h e p r o p o s a l s a n d g r a n t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d i a b e t e s i n t h e f i e l d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Gn e s em e d i c i n e f r o mt h e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 N S F C f r o m2010t o 2019敭I t a l s o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n u m Gb e r a n d f u n d i n g r a t e o f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 f u n d i n g s t a t u s o f g e n e r a l y o u t ha n d r e g i o n a l p r o j e c t s a n d t h e t y pe sof t h e f u n d e d d i s e a s e s 敭W e c o n c l u d e t h a t f u n d e d p r o j e c t so fd i a b e t e sa r ec e n t e r e do nt h ed i s e a s e sw h i c h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i sg o o da t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敭F u r th e r a n a l y si s s h o wt h a t N S F C p r e f e r t o s u p p o r t t h e p r o je c tw h i c hf a c e t o c l i n i c a l n e e d s f o c u s o n f r o n t i e r s c i e n t i f i c i s s u e s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b a s i c r e s e a r c h o fT C M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e s p r o m o t e i n G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r e ng th e no ri g i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敭H o w e v e r t h e r e a r e s o m e p r o b l e m s s u c h a s l a c ko f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u p Gpo r t o fT C Ma n du n c l e a r a t t r i b u t e o f s c i e n t i f i c p r o b l e m s 敭K E Y W O R D S 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 C h i n e s em e d i c a l f i e l d d i a b e t e s p r o j e c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f u n Gd i n g13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1月第37卷第1期J N a n j i n g Un i vT r a d i tC h i n M e dV o l .37N o .1J a n .2021㊀收稿日期:2020 09 12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Y B 2017017)第一作者:严倩华,女,副主任医师,E m a i l :y qh 20051019@126.c o m 通信作者:毕明刚,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科研基金管理研究,E m a i l :b i m g @n s f c .go v .c n㊀㊀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受损使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从而导致心㊁肾㊁眼㊁血管及神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2017年糖尿病地图显示,全球约4.25亿糖尿病患者,医疗支出为7270亿美元;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约1.14亿,医疗支出为11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3480亿美元)[1].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特别是中药在抗炎㊁减轻氧化应激㊁改善肠道菌群㊁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展现出多靶点㊁多途径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 ,N S F C )作为国内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资金渠道之一,对推动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N S F C 中医学领域2010-2019年糖尿病相关项目申请㊁资助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了资助项目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1㊀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的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2010-2019年,中医学领域申请项目总数36513项,资助项目总数5553项;其中,糖尿病相关申请项目总数2088项,资助项目总数308例.中医学领域申请项目数从2010年的1726项上升至2019年的5896项,增长了241.60%,资助项目数从2010年的310项上升至2019年的664项,增长了114.19%;糖尿病相关申请项目数从2010年的92项上升至2019年的375项,增长了307.61%,资助项目数从2010年的11项上升至2019年的43项,增长了290.90%.在申请项目数占比(糖尿病/中医学)方面,自2013年以来,呈现直线上升趋势,最高达到6.44%(2018年).近10年,资助项目数占比亦成上升趋势,但资助项目数占比增加幅度明显高于申请占比(82.9%v s 17.8%)(图1).综上所述,近10年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基础科研发展迅速,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笔者考虑有以下几点原因: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不明,仍需进一步研究.②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方面疗效显著,但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③交叉学科的融合,促进了更多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参与中医糖尿病相关的基础科研工作.图1㊀2010-2019年中医学领域及其糖尿病相关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㊀㊀2010-2019年N S F C 中医学领域主要资助项目类型为面上㊁青年㊁地区基金项目.不同项目类型方面,中医学领域面上项目申请总数16984项,青年项目申请总数14687项,地区项目总数4156项;面上项目资助总数2648项,青年项目资助总数1992项,地区项目资助总数751项.在糖尿病相关项目中,面上项目申请总数959项,青年项目申请总数934项,地区项目总数162项;面上项目资助总数150项,青年项目资助总数124项,地区项目资助总数27项.由此可见,近10年N S F C 中医学领域在面上㊁青年㊁地区3个项目类型方面呈现出全面发展趋势.糖尿病作为中医学领域新兴研究方向,逐渐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在中医学领域项目分类申请方面,2010-2014年面上项目申请数持续高于青年和地区项目;2015-2018年面上和青年项目申请数呈现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均超过50%(分别为53.7%㊁69.1%);2019年青年项目申请数首次超过面上项目,达到近10年申请数高峰(2734项).在糖尿病相关项目分类申请方面,自2015年起,青年项目申请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并在2018年首次超过面上项目数(172项v s 136项).由此可见,近5年越来越多的青年23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1月第37卷第1期科研人员投身到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基础研究的工作中.在中医学领域项目分类资助方面,虽然面上㊁青年㊁地区资助项目数保持增长趋势,但面上项目资助项目数一直高于青年和地区项目.由此可见,N S F C 中医学领域更倾向于资助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作为中医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糖尿病相关面上㊁青年㊁地区项目资助项目数波动较大.在中医学领域项目分类资助率方面,青年㊁地区项目自2013年起呈下降趋势.虽然面上项目在短期内(2012-2014年)资助率有所上升,但自2015年起,其下降幅度与青年和地区项目相仿,并在2019年与地区项目接近(12.3%v s 13.3%),但两者均高于青年项目(9.5%).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中医学领域基础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项目申请竞争激烈,青年学者还需加倍努力.在糖尿病相关项目分类资助率方面,地区项目资助率波动幅度较面上和青年项目大,与申请和资助项目数较少有关.因此,应鼓励更多地区科研人员参加到糖尿病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中(图2~3).图2㊀2010-2019年中医学领域面上㊁青年㊁地区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图3㊀2010-2019年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面上㊁青年㊁地区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2㊀2010-2019年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资助项目研究特点2.1㊀围绕中医优势病种,面向临床需求我国糖尿病流行形式尤为严峻.杨文英教授总结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后指出我国糖尿病的防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增加国家医疗负担[2].目前相关防治策略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中医药根据其独特理论体系,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10年,N S F C 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项目资助病种除糖尿病(22.78%)外,还关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42.24%)㊁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12.87%)㊁糖尿病神经病变(8.90%)等(表1).以糖尿病肾病为例,作为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替代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要原因[3].由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针对单一靶点的药物并不能完全延缓疾病进展.2017年D i a b e t e sR e s e a r c h 杂志发文明确指出:中医药将成为糖尿病肾病未来防治方向[4].中药口服联合外用(例如灌肠)㊁针药结合等多种治疗方式,通过多靶点㊁多途径方式来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下降,延长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国家医疗支出.因此,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表1㊀2010-2019年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资助项目疾病种类分布疾病种类资助项目数占比/%糖尿病6922.78糖尿病肾病12842.24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3912.87糖尿病神经病变278.91糖尿病足216.9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2.64其他113.632.2㊀聚焦前沿科学问题,重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基础研究201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学术会议上,宁331 严倩华,等: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㊀第1期光教授提出了糖尿病亟需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主要涉及能量代谢㊁肠道菌群㊁胰岛内分泌细胞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分析近10年N S F C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资助项目后,我们发现,中药防治糖尿病与调节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被称为人类 第二基因组 .新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是有别于遗传基因的另一个2型糖尿病风险因素[5].仝小林教授认为,肠道菌群失衡是糖代谢异常的始动因素,肠屏障功能破坏引起代谢性内毒素血症,诱导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糖代谢异常[6].华大基因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中产生丁酸盐细菌的丰度下降,而各种条件致病菌增加,并且其他微生物功能发生改变如还原硫酸盐和氧化应激抵抗,提示肠道菌群失衡参与了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7].有研究者以肠道菌群为药物干预靶点,通过宏观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分析,将中药药对㊁发病机制㊁肠道微生物等环环相扣,从肠道菌群的角度科学阐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N S F C 资助的代表性项目:基于肠道菌群的人参㊁黄连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抗炎机制研究(81774272).2.3㊀提倡学科交叉,注重原始创新学科交叉已逐渐变成科技创新的一个主要源泉,是基础科研的突破点,能够进一步扩大研究空间,从而成为中医学领域不可替代的研究模式.近10年来,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资助项目除了关注前沿科学问题,更倾向于原始创新,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学科间相互交叉能够帮助研究者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去解决中医学领域的瓶颈问题.例如: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为例,名老中医诊疗经验㊁临床技法是中医药知识的精华和载体,如何从思维认知层面探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是中医学领域的瓶颈问题.有研究者通过机器学习,整合统计学㊁概率论等多门学科,将跨越多个领域的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上,将诊疗经验转化为可利用的科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实体化,推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和推广.N S F C资助的代表性项目:医案与机器学习信息融合的名中医诊疗糖尿病知识发现方法研究(81273740).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其3大主要分支 专家系统㊁人工神经网络和数据深度挖掘程序,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疗和预后方面发挥巨大的应用价值.中医智能化诊疗是未来医学发展方向.目前,中医智能化诊疗面临诊疗经验难以转化㊁数字化模型建立困难㊁不同数据库无法衔接㊁大量数据孤岛等问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2.4㊀利用现代新技术和新方法,丰富中医理论科学内涵中医理论源于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㊁总结,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变化,疾病的病因和病机也发生了变化.糖尿病属于中医学 消渴病 范畴,古人认为其发病与禀赋不足㊁饮食失节㊁情志失调等有关.现代医家认为,过食肥甘㊁久坐少动是消渴病的始动因素,湿热是其主要病因.«柳叶刀 糖尿病与内分泌学»近日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的多中心㊁大样本的前瞻队列研究,该研究探究胰岛素抵抗㊁β细胞功能障碍及肥胖3者间的交互作用,揭示了肥胖对糖尿病的影响,提供了糖尿病病因的中国证据[8].肥胖成为继城市化和老龄化后,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葛根芩连汤是清热利湿的经典方剂,已广泛用于糖尿病的防治,但作用机制不明.代谢组学与中医 司外揣内 的思想有着内在相通性.以代谢组学为主体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是认识中医药整体观念的主要途径.有研究者认为代谢组反映机体的整体状态,将变量重要性投影分析技术引入代谢组学,解决代谢组生物标记物的多重线性问题,并通过该方法阐明葛根芩连汤治疗T2D M高危期的苦寒燥湿机制并反证湿热实质,为中医临床治未病提供科学依据.N S F C资助的代表性项目:肥胖型糖尿病高危期湿热实质及葛根芩连汤燥湿研究(81560744).3㊀存在的问题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是中医药基础科研未来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尽管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申请和资助项目数逐年上升,但资助比例呈现下降趋势.我们分析后发现,部分申请书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缺乏中医理论支撑:中医基础科研发展一定要守住中医思维这一根本,绝不可 以西律中 .有些申请者一味追求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科学假说没有将研究热点与中医理论或方药相结合,研究内容及方法不能解决中医理论或方药相关的科学问题,最终导致项目未获资助;②科学问题属性不明确:2019年是国家深化基金改革的第一年,分类评审是N SGF C基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基金委根据申请人所选的科学问题属性,组织专家进行分类评审.因此,明确申请书的科学问题属性有助于申请者获得431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1月第37卷第1期项目资助.近10年,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申请项目呈现出 重前沿㊁轻需求㊁缺原创㊁少交叉 的现象.因此,笔者建议申请者们关注N S F C基金改革动态,申请项目时多关注临床需求和中医药面临的重大挑战,加强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4㊀小结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中医药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成果转化都需要雄厚的基础研究积累.N S F C资助的项目代表着国内基础研究的前沿水平.糖尿病作为中医学领域近10年的新兴研究方向,已有部分学者获得连续基金资助,构建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团队,积累了较好的研究基础和人才储备.希望未来,科研工作者能重视中医理论和方法原创性探索,聚焦科学前沿,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中医理论科学内涵.参考文献:[1]C H O N H,S HAW J E,K A R U R A N G AS,e t a l.I D F D i a b e t e s A t l a s:G l o b a l e s t i m a t e s o f d i a b e t e s p r e v a l e n c e f o r2017a n d p r oGj e c t i o n s f o r2045[J].D i a b e t e sR e sC l i nP r a c t,2018,138:271281.[2]张波,杨文英.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及预防展望[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1):7 10.[3]Z H A N GL,L O N GJ,J I A N G W,e t a l.T r e n d s i nc h r o n i ck i dGn e y d i s e a s e i nC h i n a[J].NE n g l JM e d,2016,375(9):905 906.[4]X U ER,G U ID K,Z H E N G L Y,e t a l.M e c h a n i s t i c i n s i g h t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R e c e n t p r o g r e s sa n df uGt u r e p e r s p e c t i v e[J].JD i a b e t e sR e s,2017,2017:1 7.[5]F O R S L U N D K,H I L D E B R A N DF,N I E L S E N T,e t a l.D i s e nGt a n g l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t y p e2d i a b e t e s a n dm e t f o r m i no n t h eh uGm a n g u tm i c r o b i o t a[J].N a t u r e,2015,528(7581):262–266.[6]田佳星,李敏,仝小林.肠道微生态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8):688 691.[7]Q I NJ J,L IY R,C A I Z M,e t a l.A m e t a g e n o m e w i d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t u d y o f g u t m i c r o b i o t a i nt y p e2d i a b e t e s[J].N a t u r e,2012,490(7418):55 60.[8]WA N G T G,L UJ L,S H IL X,e t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o f i n s u l i nr eGs i s t a n c e a n dβ c e l l d y s f u n c t i o n w i t h i n c i d e n td i a b e t e sa m o n g aGd u l t s i nC h i n a:An a t i o n w i d e,p o p u l a t i o n b a s e d,p r o s p e c t i v e c oGh o r t s t u d y[J].L a n c e tD i a b e t e sE n d o c r i n o l,2020,8(2):115 124.(编辑:董宇)531严倩华,等: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领域糖尿病相关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㊀第1期。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结果摘要:一、引言二、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概述1.基金规模2.申请与批准情况三、青年基金对我国科研发展的意义四、青年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表现五、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建议六、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我国科研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青年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支持我国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创新性的研究,为我国科技事业培养未来的领军人才。
本文将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二、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概述1.基金规模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共资助项目xxx项,总资助金额达到xx亿元,相较于往年,规模有所扩大,显示出我国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申请与批准情况在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申请中,共有xxx人提交了申请,最终批准率为xx%,这一比例相较于往年有所提高,表明我国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得到了认可。
三、青年基金对我国科研发展的意义青年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关键部分,旨在支持我国青年科研人员进行原创性、创新性的研究,有助于培养我国科技事业的未来领军人才,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四、青年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表现在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的项目中,青年科研人员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地球科学等。
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青年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展现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勃勃生机。
五、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建议对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的青年科研人员来说,要珍惜这次机会,充分利用基金支持,积极开展原创性、创新性的研究,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六、结语总的来说,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结果表明我国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