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的患者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
方法:通过对我科46例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结果:4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ercp是诊断和治疗胆胰管各种疾病简单安全的一项有效的新型技术,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病人康复的前提、提高护理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围手术期护理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是在十二指肠镜的直视下插入导管至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胆胰管开口处通过内窥镜的管道直接注入造影剂,使胆胰管在x线显影来诊断胆胰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方法。
1968年首次报道ercp的成功,近十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先进,成功率达到90%以上,是目前成为胆系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基本技术手段之一[1]。
ercp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在临床上,得到患者的认可。
现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11-2012共做ercp 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在35-78岁,平均50岁,其中胆总管结石35例,梗阻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性黄疸1例。
均经ercp治疗和有效护理后痊愈出院。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与否是ercp术成功的首要条件,而情绪精神状态影响其松弛状态[2]。
术前患者由于对ercp的不了解、不信任,因而存在很多顾虑,护士应详细讲解手术的优点,成功率,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和信任,促使患者配合。
2.1.2术前检查及准备:术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做碘皮试。
禁食禁水6小时,去除身上金属物品,术前3-5分钟咽喉部喷丁卡因3-5次,术前10分钟肌注654-2 10mg,杜冷丁50mg,抑制胃肠蠕动,放松oddi括约肌。
对精神紧张的术前可肌注安定,使之能安静配合,并建立静脉通道。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10-27T07:23:32.61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8期作者:何贵勤童晓君李小科李卓玲张俊梅[导读]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目前已广泛应用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而护理人员专业的健康宣教和术后专科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何贵勤童晓君李小科李卓玲张俊梅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省眉山市620000摘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目前已广泛应用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而护理人员专业的健康宣教和术后专科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快速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该文章参考总结了最近数年对ERCP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最近几年ERCP围手术期护理的发展进程和研究进展,目的在于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和方法,为ERCP围手术期的发展提供新的借鉴。
关键词:ercp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1)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P) 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 X 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1]。
目前在胆胰疾病诊治中广泛应用,尤其对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等治疗效果显著。
并且ERCP 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少,深受患者的欢迎[2]。
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 (EST) 是ERCP的延伸。
虽然ERCP+EST现在已经取得很肯定的临床疗效,但是术后也会发生并发症,其中最常见和较严重的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生率为 5.6% ~ 39.0%[3-4]。
若在术后并发轻、中度胰腺炎,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降低病人满意度;若并发重度胰腺炎,会发展迅速,严重可危及生命。
(2)术前护理:a.一般准备:术前禁食、禁饮6-8h,嘱病员取下假牙及随身金属物品。
b.术前宣教:行ERCP术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烦躁、恐惧的情绪,影响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活动度,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
ERCP围手术期的护理(江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0)【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76-01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 graphy, 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1][2]。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rcp+est) 已成为诊治肝胆胰疾病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但其操作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且术前术后护理问题复杂,仍值得我们充分关注。
我院于2009年1月~201o年12月对342例患者行ercp+est术,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
现将我科ercp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科共实施ercp+est342例,其中胆总管结石284例,胆总管良性狭窄46例,胆管癌12例。
其中男186例,女156例;年龄35-88岁,平均(63.2±6.5)岁。
1.2 结果:328例行ercp+est 手术操作成功,未成功14例,成功率4.09%,平均住院(7±0.6)天。
术后有17例(4.97%)出现了高淀粉酶血症,上消化道出血3例(0.88%),急性胰腺炎1例(0.29%),无穿孔等其他并发症发生。
其中1例急性胰腺炎因观察及时、治疗护理得当,于两周内痊愈出院。
2 护理2.1术前护理:患者因缺乏ercp相关知识,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担心术中疼痛、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思想顾虑、这些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也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3]。
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2.1(1)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度直接影响ercp的成功与否,而患者的情绪、精神状态影响了其松弛状态[4]。
ERCP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以来我院124 例行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结术中护理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结果:ERCP成功率98.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11 例(8.8%)、术后乳头切开创面出血3 例(2.3%),急性胆管炎3 例(2.3%),未出现消化道穿孔。
结论:ERCP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段之一,娴熟的术中护理配合和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其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ERCP;胆总管结石;护理;回顾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193-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道系统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传统治疗方法为开大刀。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创技术的发展,其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病人的痛苦越来越轻。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肝、胆、胰及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1]。
由于ERCP技术要求高、操作风险大,除了要求操作医师有娴熟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更要求有熟练的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来为124 例疑似胆总管结石,胆管狭窄,胆管扩张,壶腹部肿瘤,黄疸待查患者行ERCP,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术中护理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24例,其中男92例,女32例。
年龄26~78岁。
病程3~31年。
患者均以不同程度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直接胆红素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肝功能酶谱异常,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超声、CT或MRCP检查,提供影像资料。
ERCP术围手术期护理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内窥镜检查胆道和胰腺的荧光患者低剂量螺旋CT检查。
术后护理是ERCP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以下是关于ERCP术围手术期护理的详细内容。
术前准备:1.审核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目的和术前情况,包括饮食、药物过敏史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2.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以及评估患者的一般状态。
3.给患者提供相关的术前准备指示,包括禁食禁水时间和洗肠等。
手术过程:1.准备术前药物,如镇静剂、肌松剂和抗生素。
根据患者的需求,给予适当的药物并注意剂量和给药时间。
2.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麻醉深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协助医生进行ERCP手术,包括给予必要的器械和辅助操作。
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安全。
5.监测患者的麻醉反应和术中并发症,包括呼吸困难、血压波动、心率变化和异样感觉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术后护理:1.将患者转移到术后恢复室或病房。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并记录相关数据。
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并观察药物的效果。
3.维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包括调整体位、保持通气畅通和观察术后出血或感染的迹象。
4.监测患者的饮食和排尿情况,鼓励患者逐渐恢复饮食,并注意观察消化道出血或尿潴留等并发症。
5.给予患者必要的抗生素预防,并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6.给予患者相关的术后指导,包括饮食、活动和药物使用等,以促进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7.定期复查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和胰功能等,以评估术后情况和指导治疗。
护理注意事项:1.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呕吐、腹痛和发热等,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措施。
2.给予患者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避免术后脱水和营养不良。
舒适护理在胆石症ERCP围手术期运用的效果研究一、内容描述舒适护理在胆石症ERCP围手术期的运用效果研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研究成果吧。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ERCP。
ERCP是内窥镜下胆道镜检查和治疗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到胆管内部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
而胆石症则是胆管中结石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在这个过程中,舒适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A.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舒适护理已经成为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尤其是在胆石症的ERCP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舒适护理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效果。
因此我们有责任对舒适护理在胆石症ERCP围手术期运用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加人性化、温馨的医疗体验。
B. 国内外研究现状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而ERCP(内窥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胆石症的ERCP围手术期中,舒适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目前国内外对于舒适护理在胆石症ERCP围手术期中的运用已经有了一些研究。
在国内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舒适护理在胆石症ERCP围手术期中的运用的研究。
结果表明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此外还有其他学者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在国外也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关于舒适护理在胆石症ERCP围手术期中的运用的研究。
他们发现舒适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焦虑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舒适护理措施,如音乐疗法、按摩等。
国内外对于舒适护理在胆石症ERCP围手术期中的运用已经有了一些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并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感。
浅谈ERCP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已广泛用于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成为诊断和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之一。
自2000年开始我院在诊断性ercp的基础上又开展了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术、胆总管狭窄扩张术等诊断和治疗ercp共523例。
【关键词】ercp;护理【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82-02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已广泛用于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成为诊断和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之一。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6例,其中男63例,女33例;年龄30~78岁;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3例,胰腺炎10例,胰头癌3例。
本组病人均在ercp检查后,行ercp治疗。
1.2结果:本组96例病人经ercp检查均明确诊断,根据疾病的不同种类,分别施行内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胆胰腺管内支架置入及胆总管狭窄扩张术等治疗方法。
其中82例无任何并发症出院,出现的并发症为急性胰腺炎6例、急性胆管炎8例。
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在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分别给予禁食水、抑制胰腺分泌、抗炎、胃肠减压、静脉高营养治疗,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因观察及时、治疗护理得当,抢救及时,均治愈出院。
2 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由于ercp操作简单,创伤轻,痛苦小,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因此,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需要配合的有关事项,使病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术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2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测定血、尿淀粉酶,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
2.1.33天内应避免胃肠x线钡餐检查,以免肠道残留钡剂影响观察。
49例治疗性ERCP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治疗性ercp作为一项有创伤性的治疗技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及并发症,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49例进行治疗性ercp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及探讨,以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治疗性;ercp;护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代表了现代微创手术理念的发展趋向,已成为众多胰胆管疾病首选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
ercp包括治疗性ercp及诊断性ercp,治疗性ercp包括:est(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rbd及embe (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及经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rpd(经内镜胰管内引流术);epbd(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等。
我科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共有49名患者行治疗性ercp,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行治疗性ercp患者49例。
男21例,女28例;年龄10~85岁,平均62.4岁。
其中胆总管结石35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壶腹部占位4例、肝门占位3例、胰头癌1例、胆总管癌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所致胰腺假性囊肿1例。
2 术前护理2.1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排除禁忌证。
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全套、心电图x线、肺功能等检查,必要时行胆胰超声检查。
本科现常规使用碘佛醇作为造影剂,一般病人无需行碘过敏试验。
2.2 患者准备:术前8小时禁食、水。
术前贴身穿好病区发放的手术衣裤,避免穿着太厚、紧身、高领的衣物,避免佩戴金属物品(如钥匙、首饰、皮带等)。
2.3 术前指导:在术前谈话中详细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前后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管床护士接到手术医嘱后,需告知患者具体的手术时间,术前注意事项(如饮食、陪护、睡眠等),需要准备的用物(如便盆、尿壶等),重要的是告知患者术中需要采取的体位及配合要点,并进行训练。
消化科护理查房会拍片子复查的。
以后出院的话要注意饮食和定期复查,具体的我到时候再跟您细讲。
现在呢,您先好好休息好吗!患者:好的,谢谢。
马:那没什么其他的问题,我就先回去了,有事可以打床头铃。
再见。
马智慧:护理评估:体温36.3℃,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75mmHgNRS评分2分,坠床、跌倒评分2分,Braden评分18分,Autar评分15分Barthel评分60分,导管滑脱评分:7分,患者神志清,表情焦虑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与手术及放置引流管有关2.有管道滑脱的危险3.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术后卧床及留置管道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手术有关5.潜在并发症:出血、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
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术后禁食有关。
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患者暂禁食禁饮。
2.休息与活动:患者暂时卧床休息,24小时后评估患者情况,协助患者下床适当活动。
3.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发热,腹痛,大小便的颜色及量。
4.鼻胆管引流护理:注意观察鼻胆管是否在位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5.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6.心理护理: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体贴安慰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万海红:下面请责任护士张元元介绍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张元元:并发症有以下几个。
一、胰腺炎二、出血三、穿孔四、胆道感染张元元:(敲门)患者:请进张元元:阿姨您好,我是您今天的责任护士小张,我可以看一下您的手腕带吗?患者:好的张元元;(核对床头牌,手腕带无误)张元元:阿姨,您今天感觉怎么样,肚子还疼吗?患者:嗯,不疼了。
张元元:今天大便解了吗?患者:解了张元元:大便什么颜色的患者:黄色的张元元:好的,是正常的。
我看一下您的鼻贴,无松动,无潮湿。
张元元:阿姨,我看一下你的鼻腔粘膜好吗?患者:好的张元元:患者鼻腔粘膜无红肿,无破损。
阿姨,从昨天手术后到今天,这根管子共引流出黄色的液体400ml,表示管道通畅,正常的。
ERCP围手术期护理
施凤娟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ERCP术;围手术期;护理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注入造影剂做X线胰胆管造影检查,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胰胆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1]。
但作为一种侵入性的诊治方法,亦可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如何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ERCP的成功率是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
现将我科开展ERCP术以来总结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ERCP术的临床应用
ERCP术主要应用于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良恶性胆管狭窄和畸形、肝胆胰腺肿瘤、疑有胆石症、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胆源性胰腺炎和疑难性腹痛等患者的诊断及进一步的治疗[2]。
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以来,随着内镜器械的发展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其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胆管引流术(ER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胰管引流术(ERPD)、胆管内支架引流术使众多胆胰疾病患者得以经过微创方式治愈。
我科自年月至年月,已施行ERCP检查及治疗例。
2 术前护理
2.1 充分评估病情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尿淀粉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了解有无胰腺基础疾病。
并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况做全方面的评估。
2.2 心理护理通过对ERCP检查患者术前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情况[3]。
由于患者和家属缺乏ERCP的相关知识,因而多数患者有恐惧心理。
而患者精神状态、情绪及对操作者的信赖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十二指肠降乳头平滑肌的活动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因此术前应向患者详细介绍ERCP的目的和方法、术中可能存在的不适和术后注意事项,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2.3 术前准备 ERCP术前三日内不做钡餐胃肠检查和钡灌肠,防止钡剂存留而影响ERCP的效果。
术前8 h禁食,4 h禁水,并监督患者执行。
除去义齿及金属饰品,常规做碘过敏试验。
遵医嘱术前肌内注射安定10 mg、山莨菪碱10 mg、度冷丁75 mg,以达镇静、松弛乳头括约肌、减少腺体分泌的作用,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检查前准备好电子十二指肠镜、导管及导丝,乳头切开刀、网兜气囊导管、碎石篮,保证所备器械功能完好,严格消毒、冲洗。
3 术中护理
3.1 一般护理指导病人合理进行术中配合,内窥镜插入时协助病人取俯卧
头侧位,进行吞咽动作配合插管,检查途中指导病人张口呼吸、做呼气动作,指导病人尽量放松,检查更换体位听从医生指挥,摄片时屏住呼吸。
3.2 ERCP术中配合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放好牙垫。
当术者将内镜插入十二指肠降段乳头开口处时,护士应根据乳头的形态、大小选择合适的造影管,并将准备好的造影管交于术者,用无菌酒精纱布包裹,切勿折叠。
导管前端送出内镜后,用造影剂将导管充满,勿留气泡。
胆管造影时,对准十二指肠乳头沿员员点方向可提高插管成功率。
插入胆管后,护上在X线监视下用10ml注射器低压缓慢推注造影剂,推注速度以0.2-0.6ml/s为宜[4],总量不超过5ml。
在胆管显影后,推注造影剂的压力和速度可稍加快,以使胆管显影更为满意。
如胰管显影则停止推注,并尽量将造影剂抽回,以免胰管压力过高引起胰腺炎。
若患者诉腹痛,应暂停造影剂推注。
注意观察电视监视器的实时影像,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3.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体温等情况,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时反馈汇报给医生。
4 术后护理
4.1 病情观察术后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注意病人有无寒战、高热、剧烈腹痛等征象,并详细记录,定时查血白细胞。
术后2 h及次日凌晨分别查血、尿淀粉酶,注意有无高淀粉酶血症以及急性胰腺炎发生。
若有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
4.2 饮食护理 ERCP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暂禁食,若淀粉酶正常,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方可进食。
可由清淡流食逐步到低脂流质,再到低脂半流质,避免粗纤维食物摄入,1周后可进普食。
4.3 药物护理及时补充液体,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病人有足够的热量,同时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以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如有胰腺炎发生,应及时给予抑酸药抑制胰腺分泌类药物。
4.4 鼻胆管引流护理妥善固定鼻胆管,告知患者此引流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
保持鼻胆管的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量,并做好记录。
一般每日引流量在20— 800 ml,如若引流量减少或无胆汁引出,应疑为导管堵塞或脱出,应及时处理[5]。
引流数天后,临床症状改善,各种指标恢复正常可拔除鼻胆管。
4.5 心理护理 ERCP术中应用音乐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紧张、焦虑情绪,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中心理干预护理措施[6]。
4.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4.6.1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ERCP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员1%-9.8%[7-9],临床表现为腹痛及血淀粉酶升高。
术后护士应观察腹痛情况,有无腹膜刺激症,有无血、尿淀粉酶升高等。
并遵医嘱使用奥曲肽等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预防胰腺炎的发生[10]。
4.6.2 出血文献报道,乳头切开的出血发生率为2.4%.发生原因通常为切开
过大、电凝时间过长或切口及乳头部血管变异等[11].要勤观察有无黑便、呕血以及血压、脉膊变化。
当病人出现头昏、呕吐咖啡色样物、排黑便时→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速及血压下降等出血征象→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快速用药→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尤其是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情况→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稳定病人及家属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或加重→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急诊手术治疗→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实施[11]。
4.6.3 急性胆管炎多发生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患者[12]。
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腹痛,黄疸和血常规的变化,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
4.6.4 消化道穿孔该并发症非常少见[10]。
临床表现为早期出现上腹痛,持续性加重,可向背部放射,X线透视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一旦出现穿孔,可先选择保守治疗,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同时行鼻胆引流,防止胆汁流入腹腔加重腹膜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加重保守治疗失败,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4.6.5 低血糖胆胰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ERCP术后易出现低血糖,发生时间为术后10—20 h。
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如饥饿感、心慌、头昏、出冷汗等。
定期监测血糖,术后患者床旁备含糖溶液或水果糖,若出现低血糖反应,可立即口服或遵医嘱推注葡萄糖溶液。
4.6.6 感染有胆道梗阻而需立即解除的要放置引流管,为预防感染,ERCP 术前、术后都应预防性经静脉途径给予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等。
5 小结
ERCP是一项融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微创内镜介入技术,它能够使患者以最小的痛苦、最低的花费得到最佳的治疗。
要成功实行ERCP,术中的护理配合和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总结护理要点如下:(1)术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详细介绍ERCP操作过程及配合要点。
(2)在术中护理配合时,做到迅速准确,配合默契,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导丝导管。
(3)术后切实做好一般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实施预见性护理,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丁红英,张亚英.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6.
[2]江卫东.ERCP配合新型经皮经肝胆道镜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2):250-251.
[3]高丽利.ERCP检查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吉林医学,2009,30(14):1485.
[4]吴爱京,江红玲.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720例护理体会[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3):231-232. [5]吴莉君,李彩玲,唐裕芳. 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的护理[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1):62-63. [6]杨英,刘欢,张文兴等.音乐疗法应用于ERCP术中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1,03(3):213-214.
[7]曾斌,姚育红,谬爱军,等.诊治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技巧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4):413-415.
[8]王建承,张桌,林谋斌,等.鼻胆管引流对于ERCP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18(6):364-366.
[9]李雅洁,杜勤,黄智铭,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5):777-779.
[10]韩本权,徐安芬,魏文慧,等.ERCP术后胰腺炎的因为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1,32(3):439-440. [11]张静,罗丁,普雪琼,等.ERCP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预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1):54-55. [12]马吉安,张贵清,黎春华,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症的防治探讨[J].中国消化内镜,2009,3(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