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根囊肿【养生小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36.85 KB
- 文档页数:1
牙龈囊肿最佳治疗方法
牙龈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 放置抗菌药物:对于较轻度的牙龈囊肿,可以通过放置抗菌药物来控制感染。
医生会在囊肿内注入有抗菌作用的药物来杀灭细菌,促进囊肿的愈合。
2. 牙龈切开引流:对于较大的囊肿,可能需要进行牙龈切开手术来引流囊肿内的液体。
手术前会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医生会通过切开囊肿,将囊内液体排出,然后彻底清洁和消毒囊肿区域。
术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3. 牙龈囊肿切除手术:对于复发性的或较严重的牙龈囊肿,可能需要进行切除手术。
手术前会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医生会切除囊肿组织,并彻底清洁和消毒手术区域。
术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4. 牙齿拔除: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如果牙龈囊肿导致严重的牙周疾病或影响到邻近的牙齿,可能需要拔除受影响的牙齿。
除了上述常见的治疗方法之外,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漱口、使用牙线等,定期到口腔医生进行检查和清洁。
此外,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也能有助于减少牙龈囊肿的发生。
最佳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的口腔医生来判断与选择。
牙根脓肿治疗方法牙根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牙髓组织受到感染引起的。
一旦出现牙根脓肿,患者往往会感到牙齿疼痛、牙龈肿胀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及时治疗牙根脓肿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牙根脓肿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治疗牙根脓肿的关键是根除感染源。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通过清除牙髓组织、消毒根管、填充根管等步骤,彻底清除感染源,阻止脓液继续积聚,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是目前治疗牙根脓肿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次,患者在进行根管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帮助抑制感染,减轻炎症,加速痊愈。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抗生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除了根管治疗和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外,患者还需要加强口腔卫生护理。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有助于防止感染的扩散,促进愈合。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避免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等,以免刺激牙龈,加重炎症。
保持饮食的清淡和规律也有助于治疗牙根脓肿。
总的来说,治疗牙根脓肿的方法主要包括根管治疗、抗生素治疗、口腔卫生护理和饮食调理等方面。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牙根脓肿的发生,避免过度进食甜食、及时治疗龋齿等,保持口腔的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患有牙根脓肿的患者更加了解这一疾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促进康复。
同时也提醒大家,口腔卫生非常重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祝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牙齿和口腔。
颌骨囊肿【病因】本病的病因需考虑以下的几个因素:(一)牙源性颌骨囊肿源性颌骨囊肿发生于颌骨而与成牙组织和牙有关。
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根尖囊肿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参残余增生。
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逐渐形成囊肿,故亦可称根尖周囊肿。
2、始基囊肿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或损伤刺激后,成油器的星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其中而形成囊肿。
3、含牙囊肿含牙囊肿又称过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
可来自1个牙胚(含1个牙),也来自多个牙者。
含牙囊肿是最常见的牙源性颌骨囊肿之一,占18%,仅次于根尖囊肿。
4、牙源性角化囊肿角化囊肿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有人认为即始基囊肿。
角化囊肿有典型的病理表现,囊壁的上皮肌纤维包膜均较薄,在囊壁的纤维包膜内有时含有子囊(或称卫星囊腔)或上皮岛。
囊内为白色或黄色的角化物或油脂样物。
占牙源性颌骨囊肿的9.2%。
(二)非牙源性囊肿非牙源性嫩中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故亦称非牙源性外胚叶上皮囊肿。
1、球上颌囊肿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牙常被排挤而移位。
X线片上显示囊肿阴影在牙根之间,而不在根尖部位。
牙无龋坏变色,牙髓均有活力。
2、本腭囊肿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来自切牙管残余上皮)。
X线片上可见到切牙管扩大的囊肿阴影。
3、正中囊肿位于切牙孔之后,腭中缝的任何部位。
X线片上可见缝间有圆形囊肿阴影。
亦可发生于下颌正中线处。
4、鼻唇囊肿位于上床底和鼻前庭内。
可能来自鼻泪管上皮残余。
囊肿在骨质的表面。
X线片上骨质无破坏现象。
在口腔前庭外侧可扪出囊肿的存在。
【症状】【临床表现】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2.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什么是牙根囊肿
囊肿可以说是一种增生物,这也是让很多人非常困扰的一种疾病问题。
身体很多部位都可能会出现囊肿,因此在治疗方面一定要积极处理。
牙根囊肿也是比较常见的囊肿类型,牙根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是也有很多人并不了解牙根囊肿,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容易出现误区,甚至还可能会将牙根囊肿和其他口腔疾病相混淆。
牙根囊肿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对人们的身体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因此对于牙根囊肿的情况一定要及早治疗。
★1.病因
起因于牙根感染、牙髓坏死,进而根尖形成肉芽肿或脓肿,以后上皮细胞长入其内作为衬里而形成囊肿内膜,病牙根尖突入囊肿腔内。
囊壁为结缔组织构成,上皮为鳞状上皮。
囊液黄色浆液性或粘液性,含胆固醇结晶。
囊肿继发感染则纤维化。
牙根感染,牙髓坏死,根尖形成肉芽肿或脓腔,以后上皮长入脓
腔内膜,病牙的根尖突入囊腔内或与囊腔隔绝。
内含黄色浆液性或粘液性液体,内有胆固醇结晶,囊肿增大可是面颊隆起,X线或CT片病牙根尖部小圆形囊影,周围有吸收现象。
★2.症状
牙根囊肿初期无自觉症状。
若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根据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如面颊、口腔前庭、硬腭及牙槽突等处隆起,由于张力的作用使眼球向上、向外移位,或膨胀向鼻腔发生鼻塞。
★3.治疗
如果是牙齿根尖囊肿,需要做根管治疗,一般囊肿不消失需要做手术。
如果是切牙,做手术会更容易一些,切牙牙龈,凿除牙槽骨,切除根尖组织,用挖勺去除囊壁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缝合牙龈。
根管治疗是把牙齿根管内的病灶治疗好,牙齿根管外的比如根尖囊肿是不能通过根管治疗治好的。
牙龈肿物健康宣教
牙龈肿物是指牙龈出现异常肿胀的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在牙龈肿物的形成过程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口腔中的细
菌繁殖过多时,会导致牙龈红肿疼痛,并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口腔疾病,
如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等。
因此,了解和预防牙龈肿物对于保持牙齿和口腔
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预防牙龈肿物的关键。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
每次刷牙约2分钟。
刷牙时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地按摩牙龈和牙齿表面,避免使用过大力度的刷牙方法,以防刺激牙龈。
此外,使用含氟牙膏可以
有效清除细菌,保持口腔清洁。
其次,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也是预防牙龈肿物的重要步骤。
口腔卫
生检查由牙医或口腔卫生师进行,他们会帮助清除牙齿和牙龈上的牙垢和
菌斑,并检查是否存在牙龈疾病的征兆。
如果发现牙龈肿物,他们可以提
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如局部清洁术、用药等。
除此之外,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对预防牙龈肿物有一定的帮助。
过
多的糖分摄入会加速细菌的生长,容易导致牙龈疾病,因此要尽量减少糖
分的摄入。
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
素的摄入,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口腔的抵抗力。
此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预防牙龈肿物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
表明,吸烟和酗酒会降低口腔组织的免疫力,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进而
导致牙龈肿物的形成。
因此,如果有吸烟和酗酒的习惯,应尽量戒掉或限
制其摄入。
口腔囊肿治疗方法口腔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于口腔组织内的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在包膜内积聚而形成的囊肿。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口腔囊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药物治疗是口腔囊肿治疗的一种常见方式。
对于一些较小的、良性的口腔囊肿,可以尝试口服一些消炎药物,如布洛芬等,以减轻疼痛和消炎。
此外,口腔外用药物也是治疗口腔囊肿的有效手段,例如一些口腔药膏和漱口水,能够有效地缓解口腔囊肿引起的不适症状。
其次,手术治疗是治疗口腔囊肿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较大的、恶性的口腔囊肿,如囊肿体积较大或者有恶变的风险,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口腔内或口腔外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下,口腔外科手术更为常见。
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囊肿内的积聚物质,预防囊肿再次形成,对口腔囊肿的治疗效果较好。
此外,中医中药治疗也是治疗口腔囊肿的一种选择。
中医认为口腔囊肿的形成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有关,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来治疗口腔囊肿。
中医中药治疗口腔囊肿的方法多样,如中药煎剂、中药口服液、中药外敷等,针对不同病情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总之,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口腔囊肿的类型、大小、位置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接受治疗时,建议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避免因个人主观原因造成治疗的不彻底。
同时,口腔囊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因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口腔囊肿的再次发生。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获健康的口腔。
根尖囊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为根尖囊肿(ICD-10:K04.802);2.行:根尖囊肿摘除术或者根尖囊肿摘除+骨粉植入术(24.4;24.4+76.920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1.病史:早期没有症状,囊肿缓慢肿大,随着囊肿增大,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根据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
合并急性感染时出现疼痛。
2.体检:根尖部的龈黏膜呈半球形隆起,手压时像有乒乓球感,有弹性。
囊肿压迫邻近牙时,有松动或移动。
3.影像学检查:X线片上呈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影像,周围有一狭窄的白色条状边缘。
囊肿与深度龋齿或残根牙相伴。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1.肿物的大小,位置。
2.肿物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3.病人的全身情况。
4.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0天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1.无急性感染的根尖囊肿。
2.无严重合并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等。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完善根管治疗。
5.囊肿未涉及上颌窦。
六、术前准备 1-2 天,术前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大便常规+OB;2.住院生化、免疫3项、乙肝两对半(根据患者意愿酌情选择);血型鉴定;3.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全景片;4.CT或MR(必要时)。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为第一、二代头孢类+抗厌氧菌类抗生素;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3 天九、麻醉方式:1.局部麻醉;2.局部麻醉加强化麻醉;3.气管插管全麻.十、术中用药:无输血:无病理:常规病理十一、术后用药:术后预防用抗生素 6-8 天十二、术后住院恢复: 5-7天十三、术后必须复查的项目:无十四、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出院后一周门诊复诊拆线);3.无手术并发症。
牙源性角化囊肿(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牙源性角化囊肿是来源于原始的雅牙胚或牙板的良性囊性肿瘤。
旧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WHO于2005年将其更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多发生于青壮年。
二病因角化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来自于牙板和牙板残余,也有人认为来自于口腔黏膜基底细胞之错构,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于始基囊肿,但不能解释为什么其含牙率高达25%~43%。
囊内的黄白色油脂样物与始基的清亮液体不同。
因此,不少学者认为角化囊肿常表现为始基囊肿,但并非所有始基囊肿都是角化囊肿。
三临床表现1.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及下颌升支。
2.肿瘤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
若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
肿瘤进一步发展,表面骨质变得很薄,扪诊时有乒乓球样感觉,可发出羊皮纸样脆裂声。
当肿瘤将表面骨质吸收殆尽,则扪诊有波动感。
肿瘤周围骨质破坏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3.大多向颊侧膨胀,也有部分向舌侧膨胀,穿破舌侧骨壁。
4.上颌骨角化囊性瘤可进入上颌窦和鼻腔,导致邻近器官压迫移位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如上颌窦上壁受压可使眼球移位,产生复视,影响视力。
5.肿瘤区域及邻近的牙可受压,根周骨质可吸收,使牙松动、移位。
6.角化囊性瘤可伴缺牙或多生牙。
如果肿瘤区域牙松动脱落或被拔除,拔牙创内可见皮脂样物质。
7.可单发或多发,以单发多见。
8.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又称“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多发性角化囊性瘤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癌,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症状。
如临床上仅为多发性角化囊性瘤并无基底细胞痣(癌)等症状时,也可称为“角化囊性瘤综合征”。
四生物学行为角化囊性瘤可转变为或同时伴有成釉细胞瘤,有较明显的复发性和癌变能力。
国内报道癌变率为2.65%。
癌变病例的特点是: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有反复感染史,为多囊性,病理呈典型鳞癌变,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显著增强。
口腔囊肿知识点口腔囊肿是一种在口腔内形成的囊性肿块,通常由于某些因素引起的黏液、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在口腔组织中积聚而形成。
虽然大多数口腔囊肿是良性的,但一些特定类型的囊肿可能会对口腔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口腔囊肿的常见类型、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口腔囊肿的常见类型1.蓄积性囊肿:这种类型的囊肿是由于黏液在腺体或导管中堵塞而形成的。
最常见的蓄积性囊肿包括:唾液腺囊肿、牙根囊肿和根尖囊肿。
2.上皮样囊肿:这种类型的囊肿起源于上皮组织的异常增殖。
最常见的上皮样囊肿包括:牙源性囊肿、角化囊肿和鳞状上皮囊肿。
3.其他类型的囊肿:除了上述两种类型的囊肿外,口腔中还可能出现一些罕见的囊肿,如血管性囊肿、炎性囊肿和混合性囊肿等。
口腔囊肿的症状口腔囊肿的症状可以因囊肿的类型、大小和位置而有所不同。
然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口腔内的肿块或肿胀:口腔囊肿通常会在口腔内形成可触及的肿块或肿胀。
2.疼痛或不适:一些囊肿可能会导致疼痛或不适,尤其是当囊肿破裂或感染时。
3.口腔功能障碍:较大的囊肿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咀嚼、吞咽和说话功能。
4.口腔黏膜异常:一些囊肿可能会导致口腔黏膜的异常变化,如颜色改变或溃疡形成。
口腔囊肿的诊断诊断口腔囊肿的关键是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准确的鉴别。
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1.临床检查:口腔专业人员会仔细检查口腔内的肿块、肿胀和黏膜异常,并询问病史和症状。
2.X光检查:X光片、CT扫描或MRI可以提供关于囊肿的大小、位置和形态的详细信息。
3.活检:对可疑囊肿进行活检以确定其组织学类型和良恶性。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治疗口腔囊肿的方法会根据囊肿的类型、大小和位置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对于较大或有症状的囊肿,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通常会在局麻下进行,并且会移除囊肿及其周围的组织。
2.囊肿穿刺和引流:对于某些类型的囊肿,如蓄积性囊肿,医生可能会选择穿刺囊肿并引流液体。
牙源性颌骨囊肿【概述】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
临床上分为根端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和角化囊肿。
【临床表现】颌骨内的囊性肿物,一般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逐渐增大可使颌骨膨隆造成面部畸形,同时骨质受压变薄,触诊时可有乒乓球样感。
根端囊肿系因龋坏致根尖肉牙肿演变而形成,囊肿部有失活牙齿(牙已拔除者称残余囊肿)。
始基囊肿为造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星形网状层发生变性,液体渗出、蓄积形成的囊肿,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及升支部,可伴有缺牙。
含牙囊肿为牙冠和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和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的囊肿,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及上颌尖牙区,可有缺牙。
角化囊肿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
该囊肿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及升支部。
特点是较其他颌骨囊肿有更大的侵袭性,易继发感染,在口腔内形成瘘。
约1/3病例囊肿向舌侧发展。
角化囊肿如伴有皮肤基底细胞痣、肋骨畸形、小脑镰钙化、蝶鞍融合可诊断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或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如仅为多发性角化囊肿而无基底细胞痣(癌)等症状时,称角化囊肿综合征。
穿刺可得草黄色液体,内含胆固醇结晶;但角化囊肿内容物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质。
【诊断要点】颌骨内有一含液体、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的囊性肿物。
骨质受压变薄,触诊时可有乒乓球样感。
穿刺液为草黄色液体,内含胆固醇结晶;但角化囊肿内容物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质。
根端囊肿增口腔内可发现深龋、残根或死髓牙;其他牙源性囊肿可能伴缺牙。
X线片见圆形或卵园形透光阴影(可为单房或多房),周围可有一白色骨质反应线(骨白线)。
根尖囊肿为单房阴影,根尖在囊腔内;始基囊肿单房或多房,不含牙;含牙囊肿单房或多房阴影,含牙,牙冠在囊腔内;角化囊肿单房或多房阴影,一般不含牙,常表现为沿颌骨长轴呈轴向生长。
应特别注意与成釉细胞瘤等牙源性肿瘤鉴别。
【治疗原则及方案】手术摘除囊肿。
囊腔内的牙根据具体情况拔除或行根管治疗。
角化囊肿易复发、可恶变,手术不应过于保守。
牙根囊肿手术护理知识一、背景介绍牙根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于牙齿根尖部发生炎症引起的。
对于严重的牙根囊肿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牙根囊肿手术中,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疼痛感,降低感染风险。
二、牙根囊肿手术护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牙根囊肿手术护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1.患者的病史摸底: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既往疾病史等,方便评估手术风险和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2.手术相关设备和药品的准备:确保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和消毒材料已经准备齐全,并处于有效状态。
3.手术室环境的准备:手术室需要保持清洁、整洁,确保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
三、牙根囊肿手术护理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在牙根囊肿手术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操作要点:1.术前皮肤消毒:在手术区域进行皮肤消毒,使用消毒剂彻底清洁手术区域,以减少感染风险。
2.术前药物准备: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术前镇痛药、抗生素等药物,以减轻疼痛感和预防感染。
3.仔细观察术区情况: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仔细观察术区的情况,包括出血情况、手术创面状况等,及时向医生反馈。
4.控制出血:若术中出现出血情况,应立即使用纱布等物品进行压迫止血,保持术区清洁。
5.术后伤口护理:术后应及时进行伤口护理,清洁伤口,更换敷料,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6.术后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术后疼痛。
7.术后饮食指导:术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硬质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可以选择软食或流质饮食。
四、牙根囊肿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计划1.术后定期复查:患者术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是否有感染迹象等。
2.注意口腔卫生:患者应定期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3.饮食指导: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促进伤口愈合。
4.小心咀嚼食物:术后患者应小心咀嚼食物,避免用力咀嚼或吃硬质食物,防止对伤口产生压力。
1111
根端囊肿也叫根尖囊肿、根尖周囊肿,是一种牙源性的颌骨囊肿,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一种慢性病变,由根尖肉芽肿或慢性牙槽脓肿发展导致。
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有牙齿变色、反复出现牙龈脓包和牙龈隆起等表现。
医生根据口腔检查、牙髓活力检查、X线检查诊断本病。
治疗原则为囊肿刮治术,手术除去除囊壁外,还需拔除含于囊内的受累牙。
但对于儿童萌出期含牙囊肿,当估计患牙可能萌出到正常位置,可打开囊腔,去除上部囊壁,保留患牙,让其自然萌出。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什么是牙根囊肿
文章导读
囊肿可以说是一种增生物,这也是让很多人非常困扰的一种疾病问题。
身体很
多部位都可能会出现囊肿,因此在治疗方面一定要积极处理。
牙根囊肿也是比较常见的囊
肿类型,牙根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是也有很多人并不了解牙根囊肿,因此在治疗的
时候容易出现误区,甚至还可能会将牙根囊肿和其他口腔疾病相混淆。
牙根囊肿的问题
是比较严重的,对人们的身体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因此对于
牙根囊肿的情况一定要及早治疗。
1.病因起因于牙根感染、牙髓坏死,进而根尖形成肉芽肿或脓肿,以后上皮细胞长入其内作为衬里而形成囊肿内膜,病牙根尖突入囊肿腔内。
囊壁为结缔组织构成,上皮为鳞状上皮。
囊液黄色浆液性或粘液性,含胆固醇结晶。
囊肿继发感染则纤维化。
牙根感染,牙髓坏死,根尖形成肉芽肿或
脓腔,以后上皮长入脓腔内膜,病牙的根尖突入囊腔内或与囊腔隔绝。
内含黄色浆液性或
粘液性液体,内有胆固醇结晶,囊肿增大可是面颊隆起,X线或CT片病牙根尖部小圆形
囊影,周围有吸收现象。
2.症状牙根囊肿初期无自觉症状。
若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根据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的局部
症状,如面颊、口腔前庭、硬腭及牙槽突等处隆起,由于张力的作用使眼球向上、向外移位,或膨胀向鼻腔发生鼻塞。
3.治疗如果是牙齿根尖囊肿,需要做根管治疗,一般囊肿不消失需要做手术。
如果是切牙,做手术会更容易一些,切牙
牙龈,凿除牙槽骨,切除根尖组织,用挖勺去除囊壁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缝合
牙龈。
根管治疗是把牙齿根管内的病灶治疗好,牙齿根管外的比如根尖囊肿是不能通过根
管治疗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