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与编码(1)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0
第一节商品分类的原则与作用1、是按照分类标志或属性、特征归纳,概括成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集合体。
(如行业、生产、流通范围、成份、用途、加工工艺、材料、产地、特色、规格等)。
直到划分成最小单元集合体的过程。
主要是: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品种、细目(花色、规格、质量、等级)祥见图2-1,15页。
2、划分出来的范围相对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集合体,称为类目。
3、分类既要考虑分类对象的属性,也要考虑分类对象管理方面的需要和要求,有时又要兼顾传统上和历史上已经的习惯的管理范围和方法。
如五金制品、日用百货。
4、商品大类、中类、小类等较高层次类目的划分,一般是根据在生产、流通消费上的特征或特质逐步细化进行的,如行业(产业)、市场范围的细化、消费需求的细化等。
5、商品细类(或品类)是对于若干共同特征的商品品种的类群的归类。
6、商品品种是商品的具体名称所对应的商品。
7、商品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尽区分,包括商品的规格花色、质量等级等。
更能具体反映商品的特征。
例1,商品类目名称应用实例1.商品门类销费品销费品2.大类商品食品日用工业品3.中类商品饮料家用化学品4.小类商品茶叶洗涤剂5.细类商品绿茶肥皂6.品种商品龙井茶香皂7.细目商品特级龙井茶纯白清香型香皂8.我国商品大部类五个,部类40个,大类2089个(1).农林(牧)渔业产品中药,(部类5个)。
(2).矿和矿物.电力.可燃气体和水,(部类8个)。
(3).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部类9个)。
(4).除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外的其它可运输制品,(部类9个)。
(5).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部类9个)。
第二节商品分类的方法和标志一.商品分类的方法主要有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一).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上一级类目称为上位类;下一级类目称为下位类;同一级类目称为同位类,构成并列关系;上位类和下位类之间构成隶属关系.线分类法应用比较广泛,见图表2—2,线分类法实例,17页。
商品编码的概念和分类
商品编码是用于标识、组织和管理各种商品的一种系统,它可以是一组数字、字母或符号的组合。
商品编码的目的是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便商品的识别、分类、售卖和统计。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需求,商品编码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国际通用商品编码(GTIN):GTIN是全球贸易标准组织(GS1)制定的一种国际编码体系,主要用于商品的标识和跟踪。
其中最常见的是条形码(UPC、EAN),用于销售和物流环节。
2. 零售商品编码(SKU):SKU是指零售商为了管理商品库存而分配给每个独特商品的一个唯一编码。
通常由字母、数字或符号组成,用于内部管理和跟踪商品。
3. 行业商品分类编码系统:不同行业会根据其特定的需求和规范制定自己的商品编码系统。
例如,医疗行业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标识符(UDI)用于追踪和识别医疗器械。
4. 国家或地区特定的商品编码系统:某些国家或地区会制定自己的商品编码系统,用于符合其特定的法规和需求。
例如,中国的商品编码系统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编码法》制定的。
无论采用何种商品编码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管理和识别商品,并提供准确和一致的商品信息,方便商品交易和管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商品分类及编码的原则
商品分类及编码的原则、方法
1.商品分类的原则、方法
商品的分类是指为满足某种目的和需要,根据商品的特征、特性,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商品划分为不同类别和组别的过程。
(1)商品分类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可扩性原则;
兼容性原则;
惟一性原则。
(2)商品分类的方法:
①按商品的用途分类:可将全部商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 若将生活资料继续按用途分类,又可分为食品、医药用品、纺织品等等。
②按商品的原材料分类:这种分类适用于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对商品的性能和品质影响较大,或起决定作用的情况。
③按商品的加工方法分类:若生产工艺不同,生产出的商品特性、品种也就不同的商品可使用这种分类方法。
④按商品的主要成份或特殊成份分类:有的商品其特性、质量、用途,往往是由其主要成份或特殊成份所决定,则可采用该种分类方法。
⑤按其他特征分类:譬如按商品的形状、尺寸、颜色、重量、产地、产季等分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第一章商品分类与编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概念以及国内外主要的商品分类与编码标准;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掌握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及其正确使用;熟悉商品条码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商品分类的作用、原则和方法2、商品分类标志3、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4、商品条码5、物流条码6、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一、商品分类1、商品分类的概念(1)分类所有的事物、现象及概念都是概括一定范围的集合总体。
分类就是将某集合总体根据一定的标志和特征,按照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的原则,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归纳成若干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局部集合体,直至划分成最小的单位集合体的过程。
分类的意义:分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地分类使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深化人们的认识能力,更有效地认识和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商品分类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的过程。
对商品进行分类,既要考虑分类对象的属性、特征,也要考虑对分类对象管理上的需要和要求,有时还要兼顾分类对象在传统上和历史上已经习惯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方法2、商品分类的层次在不同的时期,商品的范围、分类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商品分类的层次也不一样。
我国通常将商品划分成门类、大类、中类、小类、细类或品类、细目等。
门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类别。
商品大类、中类、小类:一般根据商品生产和流通经济活动类型的逐步细化来划分,如产业(行业)的细化。
商品细类或品类:具有若干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品种的总称,它包括若干商品品种商品品种:按商品的性能、成分等方面的特征来划分,是指具体商品的名称。
商品编码与分类1、商品编码商品编码是将商品按其分类内容进行有序编排,并用简明文字、符号或数字来代替商品的“名称”、“类别”。
对商品的编码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高效率管理,并可实现整个仓储作业的标准化管理。
(1)、商品的代码结构商品代码通常应用阿拉伯数字、字母或便于记忆和处理的符号形成一个或一组字符串,其基本结构包括:①、代码长度:一个代码中所包含的有效字符的个数;②、代码顺序:代码字符排列的逻择顺序;③、代码基数:编制代码时所选用的代码字符的个数,如阿拉伯数字代码的字符为0-9,基数为100(2)、商品编码的方法商品编码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无含义编码和有含义编码。
无含义编码通常可以采用流水顺序码来编排;有含义编码是在对商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序列顺序码、层次码等方法编排。
在仓库管理中可以采用以下六种编码方法进行编排。
①、流水编码方法,又称顺序码和延伸式编码。
编码方法是将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按顺序往下编排。
流水编码的优点是代码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延伸,对编码对象的顺序无任何特珠规定和要求。
缺点是代码本身不会给出任何有关商品的其他信息。
流水编码多用于账号或发票编号。
②、数字分段法。
把数字分段,每一段代表一类商品的共同特性。
③、后数位编码法。
利用编号末尾数字,对同类商品进一步分类编码。
④、分组编号法。
这种编号方法是按商品特性分成多个数字组,每个数组代表商品的一种特性。
例如,第一组代表商品类别,第二组代表商品形状,第三组代表商品的供应商,第四组代表商品的尺寸。
分组编码方法代码结构简单,容蚤大,便于计算机管理,在仓库管理中使用较广。
⑤、暗示编码法。
用数字与文字组合编码,编码暗示商品的内容和有关信息。
暗示编码法容易记忆,又可防止商品信息外泄。
⑥、实际意义编码法。
根据商品的名称、重蚤、尺寸、分区、储位、保存期限等其他实际情况来对商品进行编码。
应用实际意义进行编码的特点是通过商品编号能够迅速了解商品的内容及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