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22.50 KB
- 文档页数:32
计算机病毒知识及防范措施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最早出现在70年代David Gerrold 科幻小说《When H.A.R.L.I.E. was One》。
最早的科学定义出现在1983年,Fred Cohen(南加大)的博士论文《计算机病毒实验》中,将计算机病毒定义为“一种能把自己(或经演变)注入其他程序的计算机程序”。
启动区病毒、宏(macro)病毒、脚本(script)病毒也是相同概念,传播机制同生物病毒类似。
一、计算机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之所以称为病毒是因为其具有传染性的本质。
传统渠道通常有以下几种:1.通过软盘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
例如,不同渠道的系统盘、来历不明的软件、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
由于使用带有病毒的软盘,使机器感染病毒发病,并传染给未被感染的“干净”的软盘。
大量的软盘交换,合法或非法的程序拷贝,不加控制地随便在机器上使用各种软件造成了病毒感染、泛滥蔓延的温床。
2.通过硬盘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3.通过光盘因为光盘容量大,存储了海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
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责任,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
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4.通过网络这种传染扩散极快,能在很短时间内传遍网络上的机器。
随着Internet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它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
计算机病毒知识共32张PPTcontents •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分类与识别•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与防范策略•计算机病毒检测与清除方法•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问题探讨•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计算机病毒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等特点,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如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电子邮件等。
发展历程与趋势发展历程趋势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影响范围计算机病毒分类与识别常见病毒类型介绍通过网络传播,占用系统资源,导致网络拥堵或系统崩溃。
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窃取用户信息或远程控制用户计算机。
感染Office等文档文件,通过文档传播并破坏数据。
加密用户文件并索要赎金,严重影响用户数据安全。
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勒索病毒识别方法及技巧观察计算机异常行为检查系统资源占用情况查看网络流量异常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扫描和清除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安全防护建议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与防范策略网络传播方式及特点01020304电子邮件附件恶意网站即时通讯工具网络共享U 盘/移动硬盘手机/数码相机等光盘030201移动存储介质传播方式及特点防范策略与建议安装杀毒软件不打开未知来源邮件安全浏览网站限制移动存储设备使用计算机病毒检测与清除方法检测工具及使用技巧杀毒软件使用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盘扫描,如Norton、McAfee等,定期更新病毒库,确保最新病毒也能被检测到。
在线检测工具利用一些在线病毒检测平台,上传可疑文件进行检测,如VirusTotal等。
系统监控工具利用系统自带的监控工具或第三方工具,实时监控系统进程、网络连接等,发现异常行为及时进行处理。
清除步骤及注意事项隔离病毒清除病毒恢复系统注意事项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案例进行分析,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危害程度以及清除方法。
实践操作在虚拟机或沙箱等安全环境中进行病毒清除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病毒攻击的能力。
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推荐文章计算机病毒排行榜前十热度: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有什么趋势热度:计算机病毒特点发展现状热度:常见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热度:新型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介绍热度: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病毒的历史自从1946年第一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ENIAC出世以来,计算机已被应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然而,1988年发生在美国的"蠕虫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
蠕虫病毒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研究生莫里斯编写。
虽然并无恶意,但在当时,"蠕虫"在INTERNET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连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
在国内,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病毒是80年代末出现的"黑色星期五","米氏病毒","小球病毒"等。
因当时软件种类不多,用户之间的软件交流较为频繁且反病毒软件并不普及,造成病毒的广泛流行。
后来出现的word宏病毒及win95下的CIH病毒,使人们对病毒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
最初对病毒理论的构思可追溯到科幻小说。
在70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利用通信进行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二、病毒的产生那么究竟它是如何产生的呢?那么究竟它是如何产生的呢?1、开个玩笑,一个恶作剧。
某些爱好计算机并对计算机技术精通的人士为了炫耀自己的高超技术和智慧,凭借对软硬件的深入了解,编制这些特殊的程序。
这些程序通过载体传播出去后,在一定条件下被触发。
如显示一些动画,播放一段音乐,或提一些智力问答题目等,其目的无非是自我表现一下。
这类病毒一般都是良性的,不会有破坏操作。
2、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
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环境中,但总有人对社会不满或受到不公证的待遇。
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大全科普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 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电脑病毒的主要特点如下。
(1)隐蔽性电脑病毒的隐蔽性使得人们不容易发现它,例如有的病毒要等到某个月13日且是星期五才发作,平时的日子不发作。
一台电脑或者一张软盘被感染上病毒一般是无法事先知道的,病毒程序是一个没有文件名的程序。
(2)潜伏性从被感染上电脑病毒到电脑病毒开始运行,一般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
当满足病毒发作的指定环境条件时,病毒程序才开始发作。
(3)传染性电脑病毒程序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能够将自身的程序复制给其他程序(文件型病毒),或者放入指定的位置,如引导扇区(引导型病毒)。
(4)欺骗性每个电脑病毒都具有特洛伊木马的特点,用欺骗手段寄生在其他文件上,一旦该文件被加载,就会让病毒发作并破坏电脑的软、硬件资源,迫使电脑无法正常工作。
(5)危害性病毒的危害性是显然的,几乎没有一个无害的病毒。
它的危害性不仅体现在破坏系统,删除或者修改数据方面,而且还要占用系统资源,干扰机器的正常运行等。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2.1按传染方式分类病毒按传染方式可分为:1).引导区电脑病毒2).文件型电脑病毒3).复合型电脑病毒4).宏病毒5).木马6).蠕虫1).引导区电脑病毒:隐藏在磁盘内,在系统文件启动以前电脑病毒已驻留在内存内。
这样一来,电脑病毒就可完全控制DOS中断功能,以便进行病毒传播和破坏活动。
那些设计在DOS或Windows3.1上执行的引导区病毒是不能够在新的电脑操作系统上传播。
2).文件型电脑病毒又称寄生病毒,通常感染执行文件(.E__E),但是也有些会感染其它可执行文件,如DLL,SCR等。
详细电脑病毒知识介绍电脑病毒介绍:一、电脑病毒及其特点1、寄生性。
病毒程序一般不单独存在,而是依附或寄生在其他媒体上,如磁盘、光盘的系统区或文件中。
侵入磁盘系统区的病毒称为系统型病毒,其中较常见的是引导区病毒,如大麻病毒、2078病毒等。
寄生于文件中的病毒称为文件型病毒,如以色列病毒黑色星期五等。
还有一类既寄生于文件中又侵占系统区的病毒,如“幽灵”病毒、Flip病毒等,属于混合型病毒。
2、传染性。
传染性是计算机最基本的特征,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通过自我复制到内存、硬盘和软盘,甚至传染到所有文件中。
3、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长时间地潜伏在文件中,很难发现。
在潜伏期中,它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只是秘密地进行传播、繁殖、扩散,使更多的正常程序成为病毒的“携带者”。
一旦满足某种触发条件,病毒突然发作,才显露出其巨大的破坏威力。
4、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随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不同而差别极大。
有的计算机病毒占用CPU时间和内存资源,从而造成进程阻塞;有的仅干扰软件数据或程序,使之无法恢复;有的恶性病毒甚至会毁坏整个系统,导致系统崩溃和硬件损坏,给我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电脑病毒的种类根据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特性,计算机病毒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传染方式分类的病毒1、引导型病毒。
引导型病毒主要是用计算机病毒的全部或部分来取代正常的引导扇区的内容,而将正常的引导扇区的内容转移到磁盘的其他存储空间。
2、系统型病毒。
系统型病毒利用操作系统中提供的一些程序而寄生或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3、应用程序型病毒。
应用程序型病毒寄生于一般的应用程序中,并在被传染的应用程序执行时获得执行权,且驻留在内存中并监视系统的运行情况,随时寻找可以传染的对象进行传染。
按照表现性质分类的病毒1、良性病毒。
良性病毒是指那些只表现自己而不破坏系统数据,不会使系统瘫痪的一种计算机病毒。
但在某些条件下,比如交叉感染时,良性病毒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