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物体表面消毒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2
时间物品名称用药用量消毒方式执行者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处理和废弃物处理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安全,规范实验室消毒灭菌工作,防止实验室污染物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消毒处理和废弃物处理两个方面。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从事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实验器材和废弃物品处理的控制。
三、实验室消毒处理1. 室内空气的消毒(1)使用洁净室/阳性菌前后用紫外线灯照射对室内空气消毒,照射时间30分钟,并填写《洁净室/阳性菌使用记录表》。
(2)定期对实验室空气进行细菌总数监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2. 实验室表面消毒(1)地面消毒:实验室地面可用0.2%~0.5%的消毒剂喷洒,喷洒消毒剂的用量不得少于100ml/m²。
(2)物体表面消毒:实验室台面、桌椅、橱柜、门把手等物品的表面可用消毒剂喷洒、擦拭,并填写《洁净室/阳性菌消毒记录表》。
3. 实验器材的消毒处理(1)检测人员将检测过程使用的器材和实验废液作好标识,及时处理。
(2)使用过的玻璃器皿应立即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3)洁净室/阳性菌室穿着的被污染衣物检测人员予以121℃、30分钟高温高压处理后方可洗涤。
四、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 生物活性实验材料的处理实验废弃的生物活性实验材料,特别是细胞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必须及时灭菌和消毒处理。
2. 固体培养基等处理固体培养基等要采用高压灭菌处理,未经有效处理的固体废弃物不能作为日常垃圾处理。
3. 液体废弃物处理液体废弃物如细菌等需用15%次氯酸钠消毒30分钟,稀释后排放,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议使用废液回收工作站统一处理。
4. 动物尸体或被解剖的动物器官处理动物尸体或被解剖的动物器官需及时进行妥善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须按要求消毒,并用专用塑料袋密封后冷冻储存,统一送有关部门集中焚烧处理。
5. 实验器材与耗材处理吸头、吸管、离心管、注射器、手套及包装等塑料制品应使用特制的耐高压超薄塑料容器收集。
医院PCR实验室消毒规范实验结束后,应立即关闭试剂柜、生物安全柜等设备,清理工作台、设备表面及周围环境。
使用0.2%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所有操作台面进行消毒处理,将废弃物、试剂、标本等分类处理,放置相应的垃圾袋中。
同时,对实验室内所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的发生。
六、终末消毒PCR实验室的终末消毒应在实验室内所有操作结束后进行,使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浸泡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60min。
消毒结束后,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至少30min,确保实验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同时,对消毒剂的浓度、使用时间、使用方法等进行记录,以备查验。
1、在实验室无人状态下,可以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空气消毒。
在试验前照射30-60分钟,在实验结束后照射30-60分钟,必要时可以延长照射时间。
2、对于工作区域的物体表面,包括桌子和椅子以及地面,每天实验后都需要使用0.2%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进行消毒。
如果使用含氯消毒剂,需要在30分钟后再次使用无菌水进行擦拭。
地面需要使用0.2%含氯消毒剂进行拖拭。
3、在使用生物安全柜结束后,需要先运行5分钟以净化内部空气,然后使用适宜的消毒剂(如75%乙醇)擦拭生物安全柜的台面和内壁(不包括送风滤器的扩散板)一次。
之后关闭生物安全柜,进行30分钟的紫外灯消毒。
4、对于塑料或有机玻璃材质的物品,可以使用0.2%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
废弃标本和实验污物需要分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5、工作服需要每天更换,如果有明显的病原体污物污染,需要随时更换并进行消毒灭菌。
拖鞋需要每天使用0.1%含氯消毒剂浸泡。
所有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布、)需要各室专用,并使用后使用0.1%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洗净晾干。
6、最后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可以使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实验室器械消毒记录
摘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实验室器械消毒记录的模板和要求,以确保实验室器械的安全和卫生。
背景
实验室器械的消毒是保证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器械消毒记录能够追踪每一个器械的消毒情况,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靠性。
模板
实验室器械消毒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器械名称:记录器械的名称和编号。
2. 消毒日期:记录消毒操作的日期。
3. 消毒方法:记录使用的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4. 消毒剂浓度和浸泡时间:记录使用的消毒剂的浓度和浸泡时间。
5. 消毒人员:记录进行消毒操作的人员姓名。
6. 检验结果:记录器械的消毒效果,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要求
为了确保实验室器械的卫生安全,以下要求应注意:
1. 消毒前应先清洗器械,确保器械表面没有残留物。
2. 消毒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 消毒剂的使用应遵循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标准。
4. 对于易受污染的器械,消毒频率应增加。
5. 消毒记录应保持完整和可追踪,便于监管和检查。
结论
在实验室中进行器械消毒是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器械消毒记录有助于追踪和管理器械的消毒情况,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验室消毒制度是指对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进行定期消毒的规定和流程。
实验室消毒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预防交叉感染和实验结果受污染的风险。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实验室消毒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消毒目标范围及频率1. 实验室区域:(1)实验操作台面: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操作台面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2)实验室地面: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室地面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3)实验室储存柜:每月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室储存柜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2. 实验器材:(1)试剂瓶口: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2)试管和培养皿:使用前、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3)传递器具: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3. 实验材料:(1)供试物品表面:每次使用前、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2)供试物品容器: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二、消毒方法1. 实验室区域消毒:(1)实验操作台面: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浸湿清洁布进行擦拭,确保整个操作台面均匀受到消毒。
(2)实验室地面:使用消毒液进行拖地清洁,消毒液的浓度根据职业病防护要求进行配制。
(3)实验室储存柜: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浸湿清洁布进行擦拭,确保整个储存柜均匀受到消毒。
2. 实验器材消毒:(1)试剂瓶口: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擦拭,确保试剂瓶口受到消毒。
(2)试管和培养皿: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时间为15-30分钟。
然后用清水进行冲洗,确保试管和培养皿没有残留的消毒剂。
(3)传递器具: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擦拭,确保传递器具表面受到消毒。
3. 实验材料消毒:(1)供试物品表面: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擦拭,确保供试物品表面受到消毒。
(2)供试物品容器: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时间为15-30分钟。
然后用清水进行冲洗,确保供试物品容器没有残留的消毒剂。
三、消毒操作规范1. 操作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实验室消杀流程
1、规范实验的消毒工作,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内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生物因子对
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姜苗造成危害。
2、室内空气消毒使用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使实验室里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避免
为部病菌的污染。
3、每天用紫外线灯对室空气消毒,照射时间≥30分钟。
4、地面消毒,实验室地面要湿式拖扫。
用84消毒液或新洁而灭溶液等进行拖
扫,实验室拖把应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
使用后,将拖把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水洗净,悬挂晾干,最好放在阳光下晾晒后备用。
5、物体表面消毒,实验室台面、桌椅、橱柜、运输工具、门把手、实验记录夹
等物品的表面可用84消毒液,新洁而灭溶液或75%的酒精等进行喷酒、擦拭。
6、对于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应妥善保管,确保在使用前不被污染,否则应重新消
毒。
7、必须选择合适的消杀方式及消毒剂,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机械及消毒剂,应
在消毒剂有效期内使用。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为防止疫情输入校园从而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确保新学期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平稳运行,需要做好校园重点场所防控工作。
清扫和消毒所有场所,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调整清洁和消毒频率,按照不同场所特点开展预防性消毒,对门房、教室、办公室、运动场所、实验室、食堂、宿舍、公共浴室、卫生间、生活垃圾箱、教职工宿舍等重点区域加强防控监管。
一、门房1、门房每天两次预防性消毒。
时间上午7:00下午2:00;2、每次消毒必须有负责人登记签字;3、门房保持开窗通风,室内保持清洁;4、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门岗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
二、教室、办公室成立学校疫情防控教学区工作小组,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监管到位。
确保所有进入人员均经过体温检测和登记;确保区域环境清洁通风,进行教室、厕所等环境消毒;保障开水供应,确保洗手设施充足。
1. 返校前(1)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连续2天—班主任负责(拍照反馈);(2)教室、厕所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连续2天—班主任负责(拍照反馈)。
2. 返校后(3)预防性消毒工作加强通风:保持教室、厕所等部位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负责人:班主任安排一位老师负责消毒;各班由班主任负责,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消毒须有记录。
三、活动场所1. 保持室内运动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确保室内有足够新风量;天气适宜时,室内运动场所全天候开窗通风;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运动场所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两次;负责人:活动室白中华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消毒必须有记录。
四、实验室实验室通风、消毒管理同教室。
富顺县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紫外线消毒空气登记年月
记录说明:1、此表格适用于紫外线灯管分区域固定安装消毒的登记;
2、“累计时间”按小时累加;
3、“灯管擦拭”记录具体操作时间,如果当日只擦拭某1个区域的灯管,需注明区域;
4、“备注”栏用于记录紫外线灯强度检测、更换灯管等特殊事项.
富顺县人民医院科室紫外线消毒空气登记
记录说明:1、此表格适用于使用同一根移动式紫外线灯管消毒多个地方的登记;
2、“累加时间"按小时累加;
3、“灯管擦拭”记录具体操作时间;
4、“备注”栏用于记录紫外线灯强度检测、更换灯管等特殊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