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进口商品海关预警_1
- 格式:docx
- 大小:17.79 KB
- 文档页数: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查验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规范查验作业,提高查验效率,加强监督制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查验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进出口货物查验(以下简称查验)指海关为确定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进出口货物的真实情况相符,或者为确定商品的归类、价格、原产地等,依法对进出口货物实际核查的执法行为。
第三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查验适用本操作规程。
转关运输货物、进出境快件等的查验参照本规程进行。
第四条海关总署监管司及直属海关监管通关部门是海关查验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
Dfs vsADFVBwaegv(一)总署监管司负责全国海关的查验职能管理,主要包括:起草全国海关的查验规章制度井组织卖施;组织开展对全国海关查验工作的动态监控、检查和绩效评估,指导全国海关动态调整查验率等查验量化指标;组织开展全国海关查验相关岗位关员的业务技能等培训;组织开展查验风险分析和风险趋势调研,整理井发布典型通关监管案例和风险趋势预警等。
(二)直属海关监管通关部门负责本关区的查验职能管理,主要包括:起草本关区的查验规章制度井组织卖施;开展对本关区查验工作的动态监控、检查和绩效评估,动态调整查验率等查验量化指标;组织开展本关区查验相关岗位关员的业务技能等培训;组织开展查验风险分析和风险趋势调研,上报和发布典型通关监管案例及风险趋势预警等;视情研究提出不同类型报关单的随机查验比例,提交风险管理部门统筹设定。
查验绩效评估主要包括选择查验效能评估、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等查验设备使用效能量化考核、人工查验效能评估、查验时效监控等。
第五条对于危险品或者鲜活、易腐、易变质等不宜长期保存的货物,以及因其他特殊情况确需紧急验放的货物,经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请,海关可以优先安排查验。
第六条查验应由海关查验关员或海关查验关员带领武警执勤官兵组织实施。
进出口货物海关风险预警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海关监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对于企业而言,了解进出口货物可能面临的海关风险并及时预警,是保障贸易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损失的关键。
海关风险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货物申报不准确、归类错误、原产地申报不实、价格申报偏差等。
货物申报不准确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企业在填写报关单时,如果对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等关键信息描述不清或有误,可能导致海关查验时出现问题,延误通关时间,增加物流成本。
归类错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
不同的商品归类对应着不同的税率和监管条件。
如果企业将货物错误归类,可能会被海关认定为逃税或违规,从而面临罚款、补税甚至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原产地申报不实同样会带来麻烦。
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原产地的货物可能享受不同的关税优惠待遇。
企业若为了获取优惠而故意虚报原产地,一旦被海关查出,不仅优惠待遇会被取消,还可能受到处罚。
价格申报偏差也是海关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货物的成交价格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其价值。
如果企业故意低报或高报价格,以达到避税或其他不当目的,海关会进行价格核查和调整,并对违规行为予以处理。
除了上述常见的风险,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可能给进出口企业带来潜在风险。
各国海关的政策法规并非一成不变,可能会根据经济形势、贸易关系等因素进行调整。
企业若未能及时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可能会在进出口业务中陷入被动。
为了有效应对海关风险,企业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对报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确保报关资料的准确、规范。
同时,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对进出口业务进行全程监控和审核。
在进行货物归类时,企业应当认真研究海关的归类规则和相关解释,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归类机构或向海关申请预归类。
对于原产地的确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并保留好相关的证明文件。
在价格申报方面,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价格评估机制,确保成交价格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进出口贸易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一、《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报关对象:第八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
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经过未设立海关的地点临时进境或者出境的,必须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并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海关手续。
报关企业及报关员:第十一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必须依法经海关注册登记。
报关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
未依法经海关注册登记的企业和未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报关业务。
报关企业和报关人员不得非法代理他人报关,或者超出其业务范围进行报关活动。
报关时机:第二十四条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和有关单证。
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没有进出口许可证件的,不予放行,具体处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十四日内,出口货物的发货人除海关特准的外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二十四小时以前,向海关申报。
保税货物:第三十二条经营保税货物的储存、加工、装配、展示、运输、寄售业务和经营免税商店,应当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注册手续。
保税货物的转让、转移以及进出保税场所,应当向海关办理有关手续,接受海关监管和查验。
加工贸易:第三十三条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和加工贸易合同向海关备案,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料量由海关按照有关规定核定。
加工贸易制成品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复出口。
其中使用的进口料件,属于国家规定准予保税的,应当向海关办理核销手续;属于先征收税款的,依法向海关办理退税手续。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制成品因故转为内销的,海关凭准予内销的批准文件,对保税的进口料件依法征税;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还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经营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业务:第三十八条经营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业务的企业,应当经海关注册,并按照海关规定,办理收存、交付手续。
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2018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18.04.28•【文号】海关总署令第238号•【施行日期】2018.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货物监管正文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2002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39号发布根据2018年4月28日海关总署令第23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工作,规范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和监督管理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进出口商品是指按照《商检法》规定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以外的进出口商品。
第三条抽查检验重点是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国内外消费者投诉较多,退货数量较大,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以及国内外有新的特殊技术要求的进出口商品。
第四条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工作,确定、调整和公布实施抽查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的种类。
主管海关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工作。
第五条海关总署根据情况可以公布抽查检验结果、发布预警通告、采取必要防范措施或者向有关部门通报抽查检验情况。
第六条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项目的合格评定依据是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海关总署指定的其它相关技术要求。
第七条海关实施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不得向被抽查单位收取检验费用,所需费用列入海关年度抽查检验专项业务预算。
第八条各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海关的抽查检验工作。
被抽查单位对抽查检验应当予以配合,不得阻挠,并应当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海关按照便利外贸的原则,科学组织实施抽查检验工作;不得随意扩大抽查商品种类和范围,否则企业有权拒绝抽查。
第九条海关有关人员在执行抽查检验工作中,必须严格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并对拟抽查单位,抽查商品种类及被抽查单位的生产工艺、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天津海关(原天津检验检疫局)关于对天津地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实施风险监测的公告正文:----------------------------------------------------------------------------------------------------------------------------------------------------天津海关(原天津检验检疫局)关于对天津地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实施风险监测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质量提升和完善风险预警监管体系的部署要求,强化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见》(国发〔2017〕4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决定于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对天津地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实施风险监测。
进出口商品风险监测包括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内进出口商品的后续监管和《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
风险监测商品品种和要素详见附件。
进口商品抽查地点是进口口岸、进口商品集散地、收用货单位所在地和流通领域;出口商品抽查地点是生产企业、出口口岸和出口商品集散地。
特此公告。
附件:天津海关2018年进出口商品风险监测品种和要素天津海关2018年5月8日附件天津海关2018年进出口商品风险监测品种和要素商品一级类别商品二级类别商品描述进出口抽样数量(不含备样数量)检测项目检验标准监测类型抽查类型备注机电类家用电器电饭锅进口每批2台标志和说明、电气安全、能效(能效项目仅适用于常压电饭锅)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19-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 12021.6《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仅适用于常压电饭锅)目录外监督抽查国抽专项风险监测机电类家用电器空气净化器进口每批2台全项目GB 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 4706.45-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GB/T 18801-2015 《空气净化器》目录外监督抽查国抽专项风险监测机电类家用电器电子坐便器进口每批2台全项目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53-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坐便器的特殊要求》目录外监督抽查国抽专项风险监测汽车类汽车配件汽车用制动器衬片进口每批2-8片外观质量、摩擦性能(摩擦系数、指定摩擦系数的偏差、磨损率)、剪切强度、冲击强度、标志、包装GB 5763-2008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目录外监督抽查国抽专项风险监测医疗器械类医疗器械类安全套进口每批160-2400只(流通领域抽查与口岸抽查数量不同)尺寸、未经老化爆破体积和爆破压力、针孔、可见缺陷、包装完整性、包装与标志GB/T 7544-2009《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目录外监督抽查国抽专项风险监测机电类照明用具节日灯串出口每批4件欧盟、日本:标记、结构(灯座、接线端子和电源连接件、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机械强度、视网膜蓝光危害)、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防触电保护、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耐久性和热试验、耐热耐火和耐起痕美国:结构(过电流保护、材料、外壳、带电部件的可触及性、灯座、灯、室外用产品)、串联连接灯串/并联连接灯串、性能(潮湿试验后的泄漏电流试验、输入试验、温度试验、耐压试验、应力释放试验、导体连接可靠性试验、灯座触点可靠性试验、淋雨试验、额定值、标记美国:UL588 19th《季节性和节日装饰产品》欧盟:EN 60598-1:2015《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EN 60598-2-20:2015《灯具-第2-20部分:灯串》日本:JIS C8105-1:2016 《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JIS C8105-2-20:2011《灯具-第2-20部分:灯串》其他国家:IEC 60598-1:2014《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IEC 60598-2-20:2014《灯具-第2-20部分:灯串》目录外监督抽查国抽机电类照明用具LED照明光源出口每批10件欧盟、日本:标志、互换性、意外接触带电部件的防护、潮湿处理后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机械强度、耐热性、故障条件、蓝光危害、防护等级美国:电气结构、环境位置、输入测量、泄漏电流试验、温度试验、介电耐压试验、跌落试验、标记美国:UL 1993 5th《自镇流灯和灯用适配器》 UL 8750 2nd《用于照明产品的发光二极管(LED)设备》欧盟:EN 62560:2012+A1:2015《普通照明用50V以上自镇流LED灯安全要求》日本:JIS C8156-2011 《普通照明用50V以上自镇流LED灯安全要求》其他:IEC 62560:2011+A1:2015《普通照明用50V以上自镇流LED灯安全要求》目录外监督抽查国抽机电类电池充电宝出口每批26件振动,外部短路,自由跌落,防火防护外壳的材料IEC 62133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或蓄电池组-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要求、IEC 60950-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录外监督抽查国抽机电类电池电源适配器出口每批4件电击和能量危险的防护,电气绝缘,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耐异常热,防火防护外壳的材料IEC 60950-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录外监督抽查国抽轻纺类仿真饰品仿真饰品出口每批3件(耳钉耳环穿刺类每批5件)美国:总铅;总镉;镉溶出量;7种重金属溶出量;镍释放量;增塑剂;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欧盟:镍释放量;总镉;日本:小部件的可溶出铅中国:镍释放量;总铅、总汞、总砷、总镉;六价铬;8种特定元素迁移加拿大:总铅;可溶性铅;总汞;增塑剂;锑、砷、镉、硒、钡、汞溶出量 1.美国US 16 CFR 1303 要求对其中的油漆及类似表面涂层和材料进行铅总量测试;ASTM F2923-2014 儿童首饰的消费品安全规范;CPSIA H.R.4040;US 16 CFR 1303 。
第二章货物监管本章主要阐述从企业向海关申请办理货物进出境通关手续,海关审核企业申报数据和报关、征收税款、查验、准予货物进口或出口的全部过程设计的主要业务环节,包括通关数据备案、进出口货物申报、集中审单、接单审核、查验、税款征收、放行,结关。
第一节通关备案数据一、定义通关备案数据是指职能部门应用h2000系统设置通关管理参数、风险布控、应用系统操作授权、以及各类审批、注册、备案数据等,为通关作业预备基础业务标准数据和建立通关作业的底账。
二、通关管理参数(一)定义通关参数是根据海关管理的需要,结合h2000系统特点,将国家对进出口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海关征减免税规定、海关统计要求,以及海关各项业务管理规定、通关流程控制等转换为计算机系统可执行的数据监控标准。
(二)主要内容通关参数设为总署参数和直属海关参数二级。
1、总署一级参数维护管理总署负责维护的参数表主要包括商品综合分类表、商品归类表、关税协定税率表、进口附加税率表、国别证件商品表、监管方式证件表、监管方式代码表、征免性质代码表、国别(地区)代码表、国内地区代码表、货币代码表、关区代码表、逻辑检查表、决策条件表等90余个业务参数表。
总署一级参数有总署政法司根据总署各业务司局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统一维护,并在文件规定时间内下发各直属海关,直属海关通过h2000系统,接收总署一级维护的参数表,使总署维护的参数统一适用于全国海关。
目前,太原、南昌、郑州、贵阳、兰州、西宁、银川、拉萨等20个海关实现了除《条件表描述》和《条件表详情》外所有参数表的自动接收和转化,其他直属海关需在下方维护通知后手工接收。
2、直属海关二级参数维护管理直属海关二级参数由直属海关根据本关区的业务管理要求进行维护,适用于直属关区内,主要包含外汇折算汇率表、缴款期限、缴款银行、报关单删除修改原因代码表、区域通关适用企业表、岗位代码表、状态决策表、现场开关表、企业等级划分表、企业开关表、派单条件、优先决策条件、逻辑检查条件(地方关)、可靠性检查条件、批准机关代码表、关区与地区代码对应表、舱单类型代码表、卸货地点代码表、运抵报告船舶备案表、系统变量表、审核状态字代码表、重点审批商品表、岗位代码表、审核岗位表、审核中心代码表、审核中心定义表、审核中心派单条件、现场派单条件、查验率、查验派单参数、理单参数、全局变量参数(地方关)等业务参数表。
不钢美国进口规定香港及中国内地制造的产品输往美国,一律须缴纳进口税。
其他常用的规管措施还有进口证、配额制度、反倾销关税、产品证明书及其他文件要求。
下列产品进口美国须附有进口证:o含酒精饮品o动物及动物产品o某类药物o枪械及弹药o水果、果仁o肉类及肉类产品o奶类、乳品及芝士产品o植物及植物产品o家禽及家禽产品o石油及石油产品o商标产品o蔬菜由1998年12月17日起,凡从内地及香港输往美国实木包装材料货物,在付运前必须先经热处理、熏蒸、蒸熏后曝气或防腐处理,而在进口美国时,须附有经认可政府机构签署的证明书,证明所有的实木包装材料已经过处理。
不含实木包装材料的货物则须附有出口商的声明书,陈明该批货物没有使用实木包装材料。
在香港,由渔农处负责批署熏蒸证明书。
有关美国个别进口限制的最新资料,可向在首都华盛顿的美国新闻署查询,电话: (202) 619 612,或浏览其网址:h t t p://w w w.u s i a.g o v/.有关美国海关总署的网上服务详情,请浏览美国海关总署网址:h t t p://w w w.c u s t o m s.u s t r e a s.g o v/。
美国协调关税计划的详情也可在网上查阅,网址:h t t p://w w w.c u s t o m s.u s t r e a s.g o v/i m p-e x p/r u l i n g s/h a r m o n i z/i n d e x.h t m有关美国国家标准及规例的详情,请向下列机构查询:国家标准及检定资讯中心-提供资料包括美国、海外及国际性非法定性的产品标准(只限非农产品)、政府条例及其他标准的符合。
(National Center for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Information, NCSCI)地址: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820 (NIST North), Rm 64, Gaithersburg, Maryland 20899, USA电话: (301) 975 4040/ 4038/ 4036/ 5155传真: (301) 926 1559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独立机构联邦产品标准管理局,主要保障公众免受消费品所导致的无理伤亡。
进出口货物海关风险预警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海关作为国家的门户和经济安全的守护者,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至关重要。
然而,在进出口货物的流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国家的经济秩序和安全。
因此,了解和防范进出口货物海关风险是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
一、进出口货物海关风险的类型1、归类错误风险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的重要环节,错误的归类可能导致关税税率的适用错误,从而引发少缴或多缴税款的风险。
例如,将应归入高税率类别的商品误归入低税率类别,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补税和罚款的处罚。
2、估价不准确风险货物的估价直接影响关税的计算,估价过低可能导致关税少缴,而估价过高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海关通常采用多种方法对货物进行估价,如成交价格法、相同货物成交价格法等,如果企业不能提供准确的价格资料或交易信息不透明,就容易引发估价风险。
3、原产地认定错误风险原产地规则对于确定货物能否享受优惠关税待遇至关重要。
错误的原产地认定可能使企业无法享受应有的关税优惠,增加贸易成本。
例如,某些国家之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对来自特定原产地的货物给予关税减免,如果企业对原产地规则理解有误,就可能错失优惠。
4、单证申报不实风险进出口货物需要向海关提交一系列单证,如报关单、发票、合同、提单等,如果单证中的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存在虚假内容,如货物数量、规格、价格等申报不实,将面临海关的处罚。
5、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在进出口贸易中,如果企业未能对所交易的货物进行知识产权审查,可能会出现侵权商品的进出口,从而引发海关的查扣和法律责任。
6、贸易管制违规风险国家对某些货物的进出口实施贸易管制,如限制进出口货物、两用物项和技术等。
企业如果未了解或违反相关贸易管制规定,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二、进出口货物海关风险的成因1、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海关法规和政策了解不足,未设立专门的海关事务岗位或人员,导致在货物进出口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和违规行为。
海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进出口货物的监管风险时的预警和防控措施在现代国际贸易中,海关工作人员承担着关键的角色,他们负责监管进出口货物并预防潜在的风险。
有效的货物监管可以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保护国家的安全与经济利益。
因此,海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预警与防控措施,以应对各种监管风险。
本文将探讨海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进出口货物的监管风险时所采取的预警与防控措施。
一、风险预警措施1. 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海关工作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收集与分析海关数据,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和比对,海关工作人员可以确定不同进出口货物的风险程度,并做出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
这种数据驱动的风险预警措施可以帮助海关工作人员更加准确地识别问题货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智能技术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智能系统来加强风险预警。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海关工作人员可以对进出口货物的数据进行自动检测和分析。
这种智能化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在减少人为差错的同时,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海关工作人员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实现风险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这种合作可以通过建立跨国的风险预警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来实现。
海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获取其他国家的风险信息,从而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预警。
二、风险防控措施1. 检查与筛查:海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进出口货物时进行检查和筛查是常见的风险防控措施。
他们可以对货物进行X光扫描、开箱检查、抽样检验等各种手段,以确保货物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此外,海关工作人员也会利用现场查验和流程监控等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风险管理与许可证申请:对于一些具有潜在风险的商品或行业,海关工作人员可以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风险管理计划和许可证明。
这样可以确保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并加强对这类货物的监管和防控。
3. 需求侦查与情报分析:海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如药品监管部门、环保部门等)的合作,对某些特定领域的进出口货物进行需求侦查和情报分析。
海关部门的进出口监管措施进出口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确保贸易安全与公平,各国都设立了海关部门,并实施了相应的进出口监管措施。
本文将探讨海关部门的进出口监管措施的重要性、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进出口监管措施的重要性海关部门的进出口监管措施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进出口监管措施有助于保护本国产业。
通过加强对进出口商品的监管,国家可以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保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其次,进出口监管措施有助于维护贸易安全。
海关部门负责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安全检查和审批,以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进入国家。
这包括对恐怖主义活动、走私、违禁品等进行有效打击和控制,维护国家边境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进出口监管措施有助于促进公平竞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关部门的监管措施可以防止不公正的贸易行为,如倾销、补贴、关税壁垒等。
通过规范贸易行为,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各国企业能够在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竞争,提高整个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二、进出口监管措施的主要目标海关部门的进出口监管措施的主要目标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确保商品的合法性:海关部门根据国家法律和国际贸易规范,对进出口商品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和认证。
只有符合法规要求并能提供合法证明的商品,才能获准进出口。
2.保护消费者权益:海关部门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认证,确保进入国内市场的商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3.打击偷税漏税和走私行为:海关部门对进出口商品进行严格的税收征管和监督,打击偷税漏税和走私活动,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公平。
4.防止潜在安全风险:海关部门负责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安全检验和评估,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进入国家。
这涉及到对恐怖主义、毒品、危险化学品等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范。
三、进出口监管措施的具体措施海关部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进出口监管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税政策:海关部门负责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并根据国家的贸易政策进行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查验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规范查验作业,提高查验效率,加强监督制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查验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进出口货物查验(以下简称查验)指海关为确定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进出口货物的真实情况相符,或者为确定商品的归类、价格、原产地等,依法对进出口货物实际核查的执法行为。
第三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查验适用本操作规程。
转关运输货物、进出境快件等的查验参照本规程进行。
第四条海关总署监管司及直属海关监管通关部门是海关查验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
Dfs vsADFVBwaegv(一)总署监管司负责全国海关的查验职能管理,主要包括:起草全国海关的查验规章制度井组织卖施;组织开展对全国海关查验工作的动态监控、检查和绩效评估,指导全国海关动态调整查验率等查验量化指标;组织开展全国海关查验相关岗位关员的业务技能等培训;组织开展查验风险分析和风险趋势调研,整理井发布典型通关监管案例和风险趋势预警等。
(二)直属海关监管通关部门负责本关区的查验职能管理,主要包括:起草本关区的查验规章制度井组织卖施;开展对本关区查验工作的动态监控、检查和绩效评估,动态调整查验率等查验量化指标;组织开展本关区查验相关岗位关员的业务技能等培训;组织开展查验风险分析和风险趋势调研,上报和发布典型通关监管案例及风险趋势预警等;视情研究提出不同类型报关单的随机查验比例,提交风险管理部门统筹设定。
查验绩效评估主要包括选择查验效能评估、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等查验设备使用效能量化考核、人工查验效能评估、查验时效监控等。
第五条对于危险品或者鲜活、易腐、易变质等不宜长期保存的货物,以及因其他特殊情况确需紧急验放的货物,经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请,海关可以优先安排查验。
第六条查验应由海关查验关员或海关查验关员带领武警执勤官兵组织实施。
海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进出口货物的监管风险时的预警和防控措施海关作为国家的门户,承担着进出口货物的监管任务。
为保障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海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进出口货物的监管风险时,需要做好预警和防控工作。
本文将从海关预警系统、风险评估、查验技术和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论述,全面介绍海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进出口货物监管风险时的预警和防控措施。
一、海关预警系统海关预警系统是海关工作人员处理进出口货物监管风险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海关能够实时监测进出口货物的流向和信息变化,提早察觉潜在风险。
预警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数据分析能力:海关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分析和挖掘海量的进出口货物信息,检测异常情况和风险信号。
2. 实时监控功能:预警系统能够对进出口货物的状态、数量和价值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预测能力:通过对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预警系统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采取措施应对。
二、风险评估海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进出口货物监管风险时,需要进行全面而准确的风险评估。
通过对货物的品类、来源、价值等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具体的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货物分类评估:根据国际贸易法规和海关编码,将货物进行分类,并判断其是否属于高风险品类。
2. 来源评估:对进出口货物的来源国家或地区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贸易制裁、偷逃关税等风险。
3. 价值评估:对货物的价值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虚报价值、逃避关税等风险。
4. 目的地评估:根据货物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评估是否存在贸易限制、涉嫌走私等风险。
三、查验技术海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进出口货物监管风险时,需要借助先进的查验技术,对货物进行全面且高效的检查。
查验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 无损检测技术:利用X射线、红外线等无损检测技术,对货物进行成像和检测,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禁止物品。
2. 样品取样技术:对疑似违禁品或高风险货物进行取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货物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2005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7号公布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订根据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海关总署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海关总署设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进出口商品的口岸、集散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所负责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第三条海关总署应当依照商检法第四条规定,制定、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公布实施。
目录应当至少在实施之日30日前公布;在紧急情况下,应当不迟于实施之日公布。
海关总署制定、调整目录时,应当征求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等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四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他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以下称法定检验)。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出口商品,根据国家规定实施抽查检验。
第五条进出口药品的质量检验、计量器具的量值检定、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监督检验、船舶(包括海上平台、主要船用设备及材料)和集装箱的规范检验、飞机(包括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的适航检验以及核承压设备的安全检验等项目,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机构实施检验。
第六条进出境的样品、礼品、暂时进出境的货物以及其他非贸易性物品,免予检验。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免予检验条件的,由收货人、发货人或者生产企业申请,经海关总署审查批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免予检验。
进出口管理制度一、总论进出口贸易是国民经济外部联系的主要形式之一。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进出口贸易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严格的进出口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进出口管理制度可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保证进出口贸易的公平、公正和有序。
二、进出口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进出口贸易的管理机构进出口贸易管理机构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主管部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在境内的外商投资活动进行管理、监督、指导和协调。
每个国家都设有相应的进出口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往往是由政府部门或者是国家商务主管机构来担任。
较为常见的进出口管理机构有:国家贸易部门、统计局、海关总署等。
这些管理机构的职责是负责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活动,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相应的统计、监察和管理。
2. 进出口贸易的许可证制度进出口贸易许可证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许可证制度不仅可以监督进出口企业依法经营,还可以防止进出口贸易中的违规行为。
在国家实施的进出口许可证制度中,进出口企业需要获得相应的进出口许可证才可以进行进出口贸易活动。
而且,对于特定的商品,可能需要额外的相关的进出口许可证。
3. 进出口贸易的备案制度对于一些国家实施的进出口备案制度,是指进出口企业进行进出口贸易活动时,需要在相关管理机构备案,并填写相应的备案申请表。
在备案制度下,管理机构会对备案企业进行审核,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4. 进出口贸易的报关和报检制度进出口贸易的报关和报检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商品进行关务和质量检验和监管的重要手段。
报关是指进出口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在货物的进出口发生时,向海关申报并提交相关的进出口货物的单证资料,以便海关依法进行货物的监管和管理。
报检则是指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关境时,需要经过质量检验和卫生检疫等相关检验,以确保货物的质量、安全和卫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5. 进出口贸易的关税和征税制度对于进出口商品所需缴纳的关税和征税,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管理手段。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进口商品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降低损失,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进口商品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进口商品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管理工作。
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X、XXX2. 有关部门职责(1)采购部:负责进口商品的采购、验收工作,确保商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仓储部:负责进口商品的仓储管理,确保商品储存安全。
(3)物流部:负责进口商品的运输、配送工作,确保商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4)客服部:负责处理消费者投诉,及时反馈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
(5)法务部:负责提供法律支持,协助处理突发事件。
三、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1)当发现进口商品存在安全隐患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2)采购部、仓储部、物流部等相关部门立即进行自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 应急响应(1)应急领导小组接到预警报告后,立即召开会议,分析事件原因,制定应对措施。
(2)根据事件性质,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
3. 处置措施(1)商品召回: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进口商品,立即停止销售,并通知供应商进行召回。
(2)隔离处理:对召回的商品进行隔离处理,防止进一步扩散。
(3)调查分析: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问题根源。
(4)整改措施:针对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信息发布(1)通过公司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事件信息,告知消费者。
(2)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四、应急恢复1. 恢复生产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恢复正常生产。
2. 恢复销售在确保商品质量的前提下,恢复正常销售。
主要进口商品海关预警
关于《主要进口商品海关预警》,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载论文网
丙烯酸酯:自2006年9月我国丙烯酸酯进口价格开始走高以来,今年除5月和7月外,每月进口均价均在1700美元/吨以上。
而进口量走势则自今年1月以来呈现每月高低相隔的波浪形态。
9月份我国丙烯酸酯的进口价格创下年内新高,达到1795美元/吨,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4.3%;进口量亦较8月有大幅提升,达到7.7千吨,预警系统显示,9月丙烯酸酯进口量、值均保持在绿灯区间。
原木:截至今年9月,我国原木进口量已连续4个月保持下跌,9月进口量为279万立方米,环比下降3.1%,虽然降幅有所放缓,但进口量萎缩势头不减。
同时,原木进口均价仍在高位稳定运行,9月均价为147美元/立方米,与上月基本持平,保持了5月以来在147美元/立方米左右微幅波动的趋势。
9月的进口量、
值均在绿灯区间运行。
预计原木进口价格将稳定上扬。
腈纶: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腈纶28.7万吨,同比下降15.2%。
在经历了3、4月份的大幅攀升之后,腈纶进口量在7月环比小幅上升了2.5%,但在其它月份又保持了环比下降态势,9月当月仅进口2.3万吨,同比下降29.5%,单月进口量创下年内新低。
同时,9月均价创下2726美元/吨的年内新高,每吨比上个月提高了15.1美元,同比增长6.9%。
进口量、值均稳定在绿灯区间运行。
氧化铝:前9个月我国氧化铝进口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但已走出震荡局面。
在3月和5月陆续出现历史低点后,氧化铝进口量在6月和7月有所回升,但在8月又下降了40.4%,单月降幅在年内仅次于5月,9月进一步下降29.2%,但降幅比8月少了11.2个百分点,进口量恢复到绿灯区间运行。
近3个月的进口均价基本持平,均在绿灯区间运行。
其中9月均价为380美元/吨,同比下降3.2%。
铜矿砂及其精矿: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346.3万吨,价值6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9%和48.7%。
9月单月进口量大幅下降,为27.2万吨,价值5.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8.7%和26.8%,环比分别下降51.2%和53.7%,进口量出
现浅蓝灯预警提示。
进口价格方面,9月均价与前几个月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为1897美元/吨,环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肥料:今年前3季度我国共进口肥料939.5万吨,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21.8%。
进入9月份,随着秋播用肥季节的来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肥料市场交易开始活跃,由于国际市场上氯化钾价格涨势未停,拉动我国肥料进口均价不断上扬,其中9月单月我国肥料进口均价为258.5美元/吨,创年内单月进口均价峰值。
此外,9月单月我国进口肥料86.4万吨,下降20.3%,虽然单月进口大幅下降,由于进口肥料价格处于高位,国内市场购肥意愿不强,抑制了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因此进口量在预警系统中的灯区仍维持在绿色灯区。
集成电路:今年第3季度我国累计进口集成电路358亿个,同比增长47.4%。
其中9月进口增速较前2个月出现小幅回落,结束了连续2个月的进口量黄灯预警,再次回到绿灯区间,但单月进口量再次创下新高,达到128亿个,同比增长43.7%。
9月均价虽同比减少11.6%,却已回归到1美元/个之上,达到1.05美元/个,环比小幅上升7%,高于本季度的平均水平。
预计第4季度的进口量将继续走高。
葡萄酒:受进口关税下调及国内消费增长等因素影响,今年
我国葡萄酒进口量、价呈现上升趋势。
前9个月我国葡萄酒进口量达到1.2亿升,同比增长52.2%;进口价格为1.5万美元/万升,同比增长36.3%。
单月进口量波动明显,9月更是大幅降低,为776万升,环比下降40.7%,同比下降30%;单月均价则大幅上涨,9月达到3美元/升,创下历史新高,进口值已连续4月进入黄灯区间。
肉鸡:今年前9个月我国肉鸡进口量价齐增。
累计进口量为59.6万吨,同比增长43.2%;单月进口量保持了8月开始的回落态势,为6.3万吨,环比减少4.7%,同比增长48.7%。
9月进口均价再次创下新高,达到1354.1美元/吨,同比增长60.7%,增速保持了前4个月的放缓态势,每吨仅比上月高出80美元。
预警系统显示,肉鸡进口量保持在绿灯区间运行,但进口值已连续7个月出现黄灯警示。
大豆:2007年前9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价齐增,进口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169万吨,同比小幅增长2.1%;大豆进口价格快速增长,前9个月的进口均价为339美元/吨,同比增长29.9%。
大豆的单月进口价格保持稳步上扬态势,9月进口价格达到37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2.9%;9月进口量则迅速萎缩,当月进口189万吨,环比下降35.5%;进口量、值仍运行在绿灯区间。
铁矿砂:前3季度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砂2.84亿吨,同比增长14.9%,在经历了第1季度的振荡和第2季度的下行局面后,铁矿砂进口又在第3季度呈现出盘整态势。
9月单月进口3324万吨,环比增长13.5%,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绿灯区间。
同时,9月均价又创新高,突破90美元/吨大关,同比上涨36.6%。
现货市场价格的高企将对10月的新一年度国际铁矿石谈判产生较大压力。
小轿车:今年9月,除大排量小轿车进口量同比猛增外,其余车型的进口量均有下降。
受其影响,9月仅进口小轿车0.9万辆,同比下降5.2%,单月进口量连续6个月跨上万辆台阶的纪录自此止步,9月也由此成为前3季度中进口量同比净减的唯一月份。
9月大排量轿车独占半壁江山,拉动当月均价攀至4.3万美元/辆的年内最高点,同比涨幅超过3成,列各月之首。
进口量、值仍在绿灯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