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稷坛是严格遵照古制而 筑的,坛上层铺五色土: 中黄、东青、南红、西白、 北黑,象征五行。坛中央 原有一方形石柱,为“社 主”,又名“江山石”, 象征江山永固。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 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 “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 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 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 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 着可贵的泥土。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 变态。 费孝通:《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
(二) 地理环境决定论
•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决 定意义,是因为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它为 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 了物质基础。
•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不是绝对的, 这是因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 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 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方式也迥然不同, 而且,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 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三)省的出现及演变。 元朝行省制。
二、民族、人口 、语言
• (一)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的融合与演 化状况
• 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与观念。
(二) 人口的变迁
• 中国历史上就是 一个多民族的国 家,人口数量一 直居世界前列。
• 特点是分布不均 衡,人口迁移频 繁。
• 南北人口构成比例 的变化。
• 公元初,60%的人口分布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 是京畿地区人口密度大, 而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 人口稀少.以后随着南方 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 逐渐南移和人口的南迁, 南方所占全国人口比例 逐渐增大,以至超过北 方.10世纪以后,主要的 人口稠密区已经转到了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