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我是中国娃-课件(互动版)
- 格式:pptx
- 大小:13.52 MB
- 文档页数:3
大班社会《我是中国娃》(社会文化) 大班社会活动:我是中国娃(社会文化)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小朋友,了解中国人的外貌特征和语言文字等。
2.能说出中国的特色优势,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3.积极参与讨论,体验表达的快乐。
重点:了解中国人的外貌特征和语言文字和优势特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难点:较清楚地说出中国的优势特色。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经在父母的帮助下对中国已经有了大部分的了解,知道自己在中国,认识中国国旗,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2.物质准备:白板、国旗、国歌、英语自我介绍录音;地球仪、中国地图;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图片;有关中国大好河山的视频;幼儿的旅游照片。
活动过程:一、观察“国旗”图片设问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都认识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咦,这里怎么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呢?哦!多了几个字母对吗,那请小朋友们来猜猜看这几个字母可能是什么意思呢?2.小结:对啦,这几个字母就是中国的意思,是中国的英语单词,这个是一种外国语,跟小朋友们平时看到的中文呢是不一样的。
二、图片展示情境,比较中国小朋友与外国小朋友的不同。
1.出示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发现皮肤、眼睛、头发、语言不同点。
师:今天呢有几个外国的小朋友来班上跟小朋友们做朋友,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边来观察一下,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2.小结:对,我们是黄皮肤,黑眼睛和黑头发,我们说的是中国的通用语言普通话。
所以我们是中国人。
三、幼儿自主动手操作探索,了解中国的地大物XXX。
1.观察地球仪,寻找中国位置,感受中国很大。
2.展示中国地图,交流自己知道的中国。
1)师:仔细观察一下,你有一些什么发现?2)小结:中国地图的轮廓像鸡,中国很大人口很多,是世界上人口数最多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等。
3)分享旅游照片,交流体会,将照片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师:哇,中国这么大,请小朋友们带着自己出去旅游拍的照片跟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是去哪里玩,欣赏到了些什么景色吃了些什么好吃的看到了些什么人。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习俗。
2.培养幼儿尊重自己的文化、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意识。
3.发展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4.继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其进行适当的启发。
5.引导幼儿了解祖国的基本国情。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以幼儿大班为对象,内容为《我是中国娃》。
三、教学步骤1.情境营造生活课间,音乐响起,篝火熊熊燃起,贴着寨子里的一棵大树,随着乐曲的起伏,一支翩翩起舞的舞龙轻轻跃过、“红旗飘呀飘”,孩子们满怀激动地等待着精彩的开始。
2.导入看,这是一幅中华神韵的画面,舞龙在篝火前跳舞,我们的中国节日里都有舞龙的活动,你们知道为什么吗?3.正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介绍中国的传统习俗,如舞龙、舞狮、中国结等。
并讲述相关的民间传说及代表意义,生动形象的描述节日场景,加深幼儿对节日文化的印象及理解。
4.师生互动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人,我们要有爱国情怀。
引导孩子们讲述自己理解的祖国及国旗、国歌。
5.情感体验通过唱国歌,跟随节奏舞蹈动作,展示爱国情感和节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6.达成共识让孩子总结本次活动,通过交流分享对于亲近祖国及传统文化习俗的理解。
并通过画画、唱歌等多元化手段,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对祖国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课件介绍文化背景2.实物呈现栩栩如生的文化场景3.手工制作传统文具,发挥孩子的创造力4.合唱、合舞体验爱国情感及节日文化五、教学评价要点1.幼儿有认识、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传统习俗的意识。
2.能根据人们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民间传说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3.能区分西方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差异,表达浅显的爱国情感。
4.能通过交流和表达的方式展示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识和感情,树立热爱中国的个人情感。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中国娃》教案主题:《我是中国娃》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风俗。
2. 提升幼儿对中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音乐、图片和视频资源:用于展示中国的风景、民族服装、传统音乐等。
2. 中文歌曲:选择一些简单明快的中文歌曲,如《两只老虎》、《小星星》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师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音乐和展示图片,带领幼儿们感受中国的美丽风景和多姿多彩的文化。
引出主题《我是中国娃》,告诉幼儿们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更好地了解中国。
2. 了解中国的地理(10分钟):展示中国地图,介绍中国的概况,如面积、人口等。
然后指出我们所在的地方,引导幼儿们认识家乡,介绍家乡的特点。
3.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15分钟):展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式服装、传统音乐、书法等。
通过观看视频和展示图片,让幼儿们了解中国的独特文化,并配合简单的解释进行讲解。
4. 欣赏中文歌曲(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欣赏中文歌曲,并教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幼儿们感受中文的韵律和音乐的美感。
5. 学习中文(15分钟):教师使用拼音和中文字卡教授幼儿们简单的中文词汇,如“你好”、“谢谢”、“再见”等。
并通过情景操练的方式,让幼儿们熟悉和运用这些词汇。
6. 制作中国娃娃(20分钟):提供纸张、彩纸、剪刀等材料,让幼儿们制作自己的中国娃娃。
可以选择一种中国传统服饰,或者自由发挥创造。
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
7. 中国美食品尝(20分钟):准备一些中国传统美食,如汤圆、包子、春卷等,让幼儿们品尝。
在品尝过程中,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这些中国美食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8. 活动总结(10分钟):教师帮助幼儿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一些问题,检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程度。
并鼓励幼儿们谈论自己对中国的感觉和认同。
教学延伸和拓展:1.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故事和神话故事。
大班社会活动:我是中国娃第一篇:大班社会活动:我是中国娃大班社会活动:我是中国娃(社会文化)【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解中国人的外貌特征和语言文字。
2.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中国国旗、国徽的图片各一张,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小镜子、图书若干录有汉语和英语的录音;数字资源《我是中国娃》。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出示中国国旗和国徽的图片,引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一)引导语:小朋友们,中国的全称是什么?你们认识我们的国旗、国徽吗?(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知道国旗、国徽代表中国。
二、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及外国小朋友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小朋友。
(一)请幼儿照镜子,说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重点引导幼儿知道自己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小朋友(二)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资源《我是中国娃》中外国小朋友的外貌特征说说外国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的不同。
重点引导幼儿从头发、眼睛、皮肤等方面进行比较。
三、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中国及自己生活地区的地理位置。
(一)引导幼儿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出中国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观察中国在地图上的轮廓。
引导语:请小朋友们找找中国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的位置。
中国的版图像什么?(二)引导幼儿在地图上寻找福建的位置。
四、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一)分别放一段汉语和英语录音,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进一步感知中国的通用语是普通话。
(二)引导幼儿观察数字资源《我是中国娃》中的中国文字和外国文字,进一步感知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汉字.五、组织信息发布会。
(一)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中国最有名的人物、风光或事件。
引导语:谁能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中国的名人、风光与事件?【活动延伸】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欣赏亲子手册《美丽的福建》的福建风光图片,以此增强幼儿对福建的认同感。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中国娃》及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中国娃》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中国娃》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3、通过对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重难点:1、重点: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难点: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图片,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1、导入激趣:看图引趣。
观察图片让幼儿观察自己及外国幼儿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小朋友。
(1)请幼儿照镜子,说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引导幼儿知道自己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
(2)PPT出示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引导找出图片上中国小朋友。
(3)中国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还有谁?(4)启发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2、寻找发现中国的位置。
(1)PPT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哪里"为题,请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
(2)共同认识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某些外国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
3、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1)分别放一段汉语和英语录音,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进一步感知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2)让幼儿观察PPT图片上的文字,进一步感知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汉字。
4、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活动延伸:让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中国最有名的人物、风光或事件。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3、通过对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重难点:1、重点: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难点: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图片,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中国娃》含PPT课件2、寻找发现中国的位置。
(1)PPT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哪里为题,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师请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
(2)共同认识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某些外国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
3、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1)分别放一段汉语和英语录音,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进一步感知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2)让幼儿观察PPT图片上的文字,进一步感知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汉字。
4、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活动延伸:让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中国最有名的人物、风光或事件。
活动反思运用了各国小朋友的照片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充分感受到中国娃娃和其他国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处,从而揭示课题--我是中国娃。
这样能把握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趣,为幼儿兴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础。
尽管活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只要我能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进,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大班社会教案:我是中国娃教案及教学反思PPT课件[/]91美折[/url] /小好跟像很多孩子,喜欢问让大人觉得尴尬的问题,例如:因为有小伙伴,还有它们如果一味地把教育孩子这件事都托付给幼儿园和学校,父母自身既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家庭教育的紧迫感,是一种非常低级而愚蠢的做法!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