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消火栓布置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要求1.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1)建筑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2)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l0L/s~15L/s 计算。
3)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4)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
5)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15m。
6)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经罐罐区等构筑物的室外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数量应根据每个罐的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距罐璧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7)工艺装置区等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场所,其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数量应根据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应大于60.0m。
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0m 时,宜在该装置区内的路边设置室外消火栓。
8)当工艺装置区、罐区、堆场、可燃气体和液体码头等构筑物的面积较大或高度较高,室外消火栓的充实水柱无法完全覆盖时,宜在适当部位设置室外固定消防炮。
9)当工艺装置区、储罐区、堆场等构筑物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外消火栓处宜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
工艺装置休息平台等处需要设置的消火栓的场所应采用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规范室内消火栓的的有关规定。
10)室外消防给水引入管当设有倒流防止器,且火灾时因其水头损失导致室外消火栓压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在该倒流防止器前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
2. 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及安装要求一、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要求1.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1)建筑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2)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 l0L/s~15L/s 计算。
3)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4)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
5)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15m。
6)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经罐罐区等构筑物的室外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数量应根据每个罐的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距罐璧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7)工艺装置区等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场所,其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数量应根据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应大于60.0m。
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0m 时,宜在该装置区内的路边设置室外消火栓。
8)当工艺装置区、罐区、堆场、可燃气体和液体码头等构筑物的面积较大或高度较高,室外消火栓的充实水柱无法完全覆盖时,宜在适当部位设置室外固定消防炮。
9)当工艺装置区、储罐区、堆场等构筑物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外消火栓处宜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
工艺装置休息平台等处需要设置的消火栓的场所应采用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规范室内消火栓的的有关规定。
10)室外消防给水引入管当设有倒流防止器,且火灾时因其水头损失导致室外消火栓压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在该倒流防止器前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
2. 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城市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配置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特别是在火灾事故方面,消防设施的配置成为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要素。
市政工程规范具体要求了城市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配置标准和要求,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筑布局设计在城市公共场所的建筑布局设计中,必须按照消防规范进行合理布置。
首先,在场所主入口附近应设置消防通道,以便消防车辆进入并疏散人员。
其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在不同楼层设置消防设备间、疏散楼梯和避难层,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及时疏散。
最后,在建筑物外墙或楼顶设置应急逃生设施(如防火楼梯、逃生门等),方便人员安全撤离。
二、消防设备配置城市公共场所的消防设备配置包括消防水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器材。
消防水系统主要由消火栓、喷淋系统、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等组成,用于灭火和控制火势蔓延。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用于监测和及时报警,可以实现对火灾的早期发现和警示。
此外,城市公共场所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不同种类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钥匙等,以备紧急使用。
三、疏散通道设置为了确保市民在火灾事故中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城市公共场所必须合理设置疏散通道。
首先,主要疏散通道应宽敞、明亮、无阻碍,方便人员快速撤离。
其次,主通道与辅助通道之间应有足够的交通指示标识,指引人员正确疏散。
此外,楼梯、通道与出口之间的疏散距离不能超过允许范围,确保疏散的安全性和效率。
四、应急照明和排烟系统在城市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配置中,应急照明和排烟系统也需要重视。
应急照明系统要求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自动亮起,保障疏散通道的照明,避免因电力故障导致的黑暗和混乱。
排烟系统用于排除火灾现场的烟雾,以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
五、建筑消防用水、电和气体系统在城市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配置中,建筑消防用水、电和气体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
建筑消防用水系统应设置合理的供水设备,并确保供水管道无堵塞,能够满足消防灭火的需求。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及安装要求1.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1)建筑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2)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l0L/s~15L/s 计算。
3)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4)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
5)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15m。
6)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经罐罐区等构筑物的室外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数量应根据每个罐的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距罐璧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7)工艺装置区等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场所,其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数量应根据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应大于60.0m。
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0m 时,宜在该装置区内的路边设置室外消火栓。
8)当工艺装置区、罐区、堆场、可燃气体和液体码头等构筑物的面积较大或高度较高,室外消火栓的充实水柱无法完全覆盖时,宜在适当部位设置室外固定消防炮。
9)当工艺装置区、储罐区、堆场等构筑物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外消火栓处宜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
工艺装置休息平台等处需要设置的消火栓的场所应采用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规范室内消火栓的的有关规定。
10)室外消防给水引入管当设有倒流防止器,且火灾时因其水头损失导致室外消火栓压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在该倒流防止器前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
2. 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
消火栓系统实务部分知识点消火栓系统:湿式消火栓系统:市内环境温度不低于4℃,不高于70℃的场所;干式消火栓系统:市内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
建筑高度≤27m的多层住宅建筑设置湿式消火栓系统有困难时。
严寒地区的城市隧道及其它构筑物。
干式系统充水时间不大于5min。
一、室外消火栓系统设置范围: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等的规划、建筑设设中,必须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城镇应沿可通行消防车的街道设置市政消火栓系统。
民用建筑,厂房,储罐,堆场应设室外消火栓。
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应设室外消火栓。
可不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体积≤3000m3的戊类厂房或居住人数不超过500人,且不超两层的居住区。
二、市政消火栓设置要求:1、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严寒地区采用干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并加设消防水鹤。
采用地下式,地下消火栓井直径不宜小于1.5米,且当取水口在冰冻线以上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2、宜在道路一侧布置,并靠近十字路口,当市政道路宽度超过60米,应在道路两侧较差错落设置市政消火栓。
3、市政桥桥头和交通隧道出入口等处,应设置市政消火栓。
4、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间距不大于120米。
5、市政消火栓布置在消防车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绿地,距路边不小于0.5米,不大于2米。
距外墙不小于5米。
三、室外消火栓:除符合以下规定,还应符合市政消火栓规定。
1、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每个消火栓出流量按10—15L/S计算,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不宜集中在建筑物一侧,建筑物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小于2个。
2、人防工程等地下建筑的出入口设室外消火栓,距离不小于5米,不大于40米。
停车场宜沿周边设置,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米,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小于15米。
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室外消火栓,设在防火墙外,距罐壁15米的消火栓,不计算在可使用范围内。
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范围:1、占地面积大于300㎡的厂房、仓库。
消火栓设计规范1. 引言消火栓是城市防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灭火和救援的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消火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需要制定一些设计规范。
本文将讨论消火栓的设计规范,包括选址、布置、连接方式、材料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2. 选址2.1 消火栓应位于易于发生火灾的场所附近,例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等。
2.2 消火栓的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距离消防队驻地和消防车道的距离不宜超过300米。
2.3 消火栓的选址还应注意避开地下管道、电缆等设施,以免影响正常运行。
3. 布置3.1 每个消火栓应有明确的标识,并设置在易于发现的位置,避免被误用或遮挡。
3.2 消防栓宜布置在开放场地或宽敞的道路上,以便消防车辆停靠和操作。
3.3 消火栓之间的间距不宜超过30米,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可以迅速找到并使用。
4. 连接方式4.1 消火栓应与市政自来水供应系统相连,以保证有足够的水源供应。
4.2 消火栓与供水系统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漏水或松动。
4.3 消火栓连接处应设置阀门,以便在使用和检修时进行控制。
5. 材料选择5.1 消火栓的主要材料应具有耐腐蚀、抗压力、耐高温等特性,常用材料包括铸铁、不锈钢等。
5.2 消火栓的阀门和连接件应选用耐用的材料,确保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5.3 消火栓周围的地面材料应选择防滑、耐磨损的材料,以确保消防车辆的行驶和操作安全。
6. 检修与维护6.1 消火栓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6.2 检修包括清洗水管、阀门、连接件等,以防止堵塞和损坏。
6.3 维护包括定期更换损坏部件、检查连接是否紧固等,确保消火栓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7. 总结消火栓的设计规范对于城市防火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选址、布置、连接方式和材料选择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此外,定期检修与维护也至关重要,以确保消火栓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灭火能力。
以上是消火栓设计规范的要点,涉及了选址、布置、连接方式、材料选择以及检修与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消火栓布置间距一、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二、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罐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
但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三、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四、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如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五、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六、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七、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并有明显的标志。
第8.6.2条室内消火栓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其各层(无可燃物的设备层除外)均应设置消火栓;二、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时,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库房,可采用1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应由计算确定,一般不应小于7m,但甲、乙类厂房、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内,不应小于10m;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内,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3m水柱;三、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应不超过80m水柱,如超过80m水柱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
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50m水柱时,应有减压设施;四、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五、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
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六、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七、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
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30m;其他单层和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50m。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管网设计的一般要求和阀门设计的考点管网设计的一般规定一、当市政给水管网设有市政消火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有市政消火栓的市政给水管网宜为环状管网,但当城镇人口小于2.5万人时,可为枝状管网。
2. 接市政消火栓的环状给水管网的管径不应小于DN150,枝状管网的管径不宜小于DN200。
当城镇人口小于2.5万人时,接市政消火栓的给水管网的管径可适当减少,环状管网时不应小于DN100,枝状管网时不宜小于DN150o二、下列消防给水应采用环状给水管网:1. 向两栋或两座及以上建筑供水时。
2. 向两种及以上水灭火系统供水时。
3. 采用设有高位消防水箱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
4. 向两个及以上报警阀控制的自动水灭火系统供水时。
三、向室外、室内环状消防给水管网供水的输水干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输水干管应仍能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四、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2. 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
2. 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IOOo3. 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五、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大于20L/S,且室内消火栓不超过20个时,可布置成枝状(规范要求应布置成环状的除外参见第二点的1~4)。
2. 当由室外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系统直接供水时,合用系统除应满足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以及生产和生活最大小时设计流量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和压力要求。
3. 室内消防管道管径应根据系统设计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室内消火栓竖管管径应根据竖管最低流量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IOOo六、室内消火栓环状给水管道检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室内消火栓竖管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停用的竖管不超过1 根,当竖管超过4根时,可关闭不相邻的2根。
室外消火栓设置及安装要求一、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要求1.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1)建筑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2)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 l0L/s~15L/s 计算。
3)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4)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筑应在出入口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
5)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与最近一排汽车的距离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油库不宜小于15m。
6)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经罐罐区等构筑物的室外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数量应根据每个罐的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距罐璧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7)工艺装置区等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场所,其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数量应根据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应大于60.0m。
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0m 时,宜在该装置区内的路边设置室外消火栓。
8)当工艺装置区、罐区、堆场、可燃气体和液体码头等构筑物的面积较大或高度较高,室外消火栓的充实水柱无法完全覆盖时,宜在适当部位设置室外固定消防炮。
9)当工艺装置区、储罐区、堆场等构筑物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外消火栓处宜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
工艺装置休息平台等处需要设置的消火栓的场所应采用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规范室内消火栓的的有关规定。
10)室外消防给水引入管当设有倒流防止器,且火灾时因其水头损失导致室外消火栓压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在该倒流防止器前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
2. 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1)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两路消防供水时应采用环状管网,但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时可采用枝状管网。
市政道路消防栓标准一、消防栓位置1. 消防栓应设置在马路边、街道上或其他公共场所,确保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供消防车辆停靠。
2. 消防栓应设置在明显的位置,易于发现和取用,同时不影响行人和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
二、消防栓型号1. 消防栓的型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水压稳定、水量充足、维修方便等特点。
2. 根据不同的消防需求,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消防栓,如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墙壁式消火栓等。
三、消防栓水压1. 消防栓的水压应满足灭火时所需的水压要求,保证水流充足、稳定。
2. 水压应根据不同的消防需求和场所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灭火效果。
四、消防栓数量1. 消防栓的数量应根据消防需求和场所的特点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满足灭火需求。
2. 对于大型公共场所、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域,应适当增加消防栓的数量,并合理分布,以便于取用。
五、消防栓布局1. 消防栓的布局应合理规划,根据不同的场所和建筑特点进行布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取用。
2. 对于大型建筑或公共场所,应设置多个消防栓,形成有效的消防供水网络,以便于灭火操作。
六、消防栓安装方式1. 消防栓的安装应牢固稳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不会出现脱落或损坏等情况。
2. 消防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避免影响行人和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
3. 消防栓的安装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便于取用和操作。
4. 消防栓的安装应配合相应的管道和配件进行施工,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消防栓的安装应考虑到防冻、防晒、防水等措施,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6.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消防栓内部的清洁和完好,避免损坏或污染。
7. 安装完毕后,应对消防栓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符合相关标准。
七、消防栓标识与维护1. 消防栓应配有明显的标识牌,标识牌上应注明消防栓的位置、型号、编号等信息。
2. 标识牌的设计和制作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字迹清晰、易于识别。
3. 消防栓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保证其正常工作和寿命。
消防栓配置要求火灾种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带电类火灾:指带电体燃烧的火灾。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
当道路宽度大于60m 时,宜在道路两边设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
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 范围内的消火栓,或防护墙外.距罐壁15m 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量内;3、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4、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 以内,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 时,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5、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 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 计算;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在5~40m 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内;6、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地上式消火栓应有1 个DN150 或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DN100 和2 个DN65 的栓口。
的栓口. 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时,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DN100 和DN65 的栓口各1 个。
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7、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8、工艺装置区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工艺装置的周围,其间距不宜大于60m。
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m 时,宜在该装置区内的道路边设置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 单元式、塔式住宅的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的首层和各层楼层休息平台上, 当设2 根消防竖管确有困难时,可设1 根消防竖管,但必须采用双口双阀型消火栓。
消防栓安装规范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消防栓设计及施工规范一、室外消火栓布置的消防要求1、设置的基本要求。
室外消火栓设置安装应明显容易发现,方便出水操作。
2、市政或居住区室外消火设置。
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铺设,超过60m时,宜两侧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布置间隔不应大于120m,距离道路边缘不应超过2m,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距离高层建筑外墙不宜大于40m,距离一般建筑外墙不宜大于150m。
3、建筑物室外消火栓数量。
室外消火栓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流量和室外消防用量综合计算确定,每只流量按10――15L/S。
对于高层建筑,40m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建筑物室外消火栓数量之内;对,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范围内,如消防用水量不大于15L/s,建筑物可不设室外消火栓。
4、工业企业单位内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要求。
对于工艺装置区,或储罐区,应沿装置周围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宜大于60m,如装置宽度大于120m,宜在工艺装置区内的道路边增改消火栓,消火栓栓口直径宜为150mm。
对于甲、乙、丙类液体或液化气体储罐区,消火栓应改在防火堤外,且距储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储罐区可使用的数量内。
二、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与最大布置间距的设计1、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室外低压消火栓给水的保护半径一般按消防车串联9条水带考虑,火场上水枪手留有10m的机动水带,如果水带沿地面铺设系数按0.9计算,那么消防车供水距离为(9×20-10)×0.9=153m。
所以,室外低压消火栓保护半径为150m。
室外高压消火栓给水的保护半径按串联6条水带考虑,同样计算,其保护半径为(6×20-10)×0.9=99m。
所以,室外高压消火栓保护半径为100m。
2、室外消火栓的最大布置间距。
室外消火栓间距布置的原则,是保证城镇区域任何部位都在两个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之间。
摘要:针对在消防设计中设计人员经常遇到的室内、外消火栓的具体布置问题,依据规范加上自己的理解,做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室外消火栓间距室内消火栓保护半径1 关于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对于室外消火栓的布置经常听到这样的困惑:是否也和室内消火栓一样,需要两个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到达建筑物任一点。
首先看一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8.2.8.3条所述: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
规范条文解释是:我国城市街区内的道路间距一般不超过160m,而消防干管一般沿道路设置。
因此,2条消防干管之间的距离亦不超过160m。
本条规定主要保证沿街建筑能有2个消火栓的保护(我国城市消防队一般第一出动力量多为2辆消防车,每辆消防车取水灭火时占用1个消火栓)。
国产消防车的供水能力(双干线最大供水距离)为180m,火场水枪手需留机动水带长度10m,水带在地面的铺设系数为0.9,则消防车的实际供水距离为(180-10)x0.9=153(m)。
若按街区两边道路均设有消火栓计算,则每边街区消火栓的保护范围为80m。
当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53m,竖边长为80m,则底边为123m。
故规定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
从以上可以看出,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主要是针对被保护建筑物需要在两个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建筑物的任一点的情况下确定的。
如果按建筑物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计则为不超过30L/s(按规范1个消火栓的出水量为10~15L/s,则2个消火栓的出水量为不超过30L/s)。
而从《建规》表8.2.2-2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一次灭火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表7.2.2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表中可以看出:厂房和仓库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绝大多数不超过30L/s,仅有极少数超过30L/s;而民用建筑无论高层还是低层则全部不超过30 L/s。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已满足了绝大多数厂房和仓库以及所有民用建筑物室外消防用水量的需要。
消防栓安装标准消防栓是城市建筑消防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提供灭火用水,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消防栓的安装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消防栓的安装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安装消防栓,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首先,消防栓的安装位置应当符合相关规定。
一般来说,消防栓应当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或者庭院内,且位置应当明显、易于寻找。
在设置消防栓的位置时,应当考虑到消防车辆的通行情况,确保消防栓可以被消防车辆顺利接近并使用。
此外,消防栓的设置位置也应当远离易燃物品,以免在火灾发生时造成二次灾害。
其次,消防栓的安装高度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般来说,消防栓的出水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当在1.2米至1.5米之间,这样可以方便消防人员接驳水带进行灭火作业。
同时,消防栓的出水口应当设置在明显的位置,以便消防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
另外,消防栓的安装应当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在进行消防栓的安装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消防栓的安装质量和使用效果。
同时,消防栓的管道连接和阀门的安装也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以确保消防栓在使用时能够正常供水并且能够方便快捷地关闭。
最后,消防栓的安装应当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测试。
在安装完成后,应当进行水压测试和漏水测试,以确保消防栓的管道连接和阀门的密封性能良好。
同时,还应当对消防栓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和演练,让相关人员熟悉消防栓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火灾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综上所述,消防栓的安装标准是确保消防设施正常使用的重要保障,相关人员在进行消防栓的安装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消防栓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帮助,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栓配置要求火灾种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带电类火灾:指带电体燃烧的火灾。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
当道路宽度大于60m 时,宜在道路两边设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
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
范围内的消火栓,或防护墙外。
距罐壁15m 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量内;3、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4、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 以内,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 时,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5、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 计算;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在5~40m 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内;6、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地上式消火栓应有1 个DN150 或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DN100 和2 个DN65 的栓口。
的栓口。
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时,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DN100 和DN65 的栓口各1 个。
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7、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8、工艺装置区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工艺装置的周围,其间距不宜大于60m。
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m 时,宜在该装置区内的道路边设置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
市政消火栓布置要求7.2市政消火栓7.2.1 市政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但寒冷地区可采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也可采用干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鹤。
7.2.2 市政消火栓宜采用直径DN150的室外消火栓,并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2.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
7.2.3 市政消火栓应设置在消防车易于接近的人行便道和绿地等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7.2.4 市政高架桥、隧道出入口和桥头等市政公用设施处应设置市政消火栓;当市政高架桥长度超过3000m时宜设置市政消火栓。
7.2.5 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侧设置,但当市政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应在道路的两侧设置市政消火栓, 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7.2.6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间距不应大于120m。
7.2.7 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7.2.8 市政消火栓应设置避免撞击的地点,当必须设置在此处时应设置防撞措施。
7.2.9 市政给水管道上阀门的设置应便于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维护,并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
7.2.10 市政消火栓应有明显的标志,地下式消火栓应有永久性标志。
7.2.11 设有市政消火栓的给水管网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18MPa,消防时最不利消火栓的给水压力应经计算或测试确认能满足消防时的设计流量,且供水压力不应低于0.10MPa(压力从地面算起)。
7.2.12 寒冷地区消防水鹤的布置间距宜为1000m,且市政供水干管的管径不宜小于DN200。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7.2市政消火栓
7.2.1 市政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但寒冷地区可采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也可采用干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鹤。
7.2.2 市政消火栓宜采用直径DN150的室外消火栓,并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
2.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
7.2.3 市政消火栓应设置在消防车易于接近的人行便道和绿地等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7.2.4 市政高架桥、隧道出入口和桥头等市政公用设施处应设置市政消火栓;当市政高架桥长度超过3000m时宜设置市政消火栓。
7.2.5 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侧设置,但当市政道路宽度超过60m 时,应在道路的两侧设置市政消火栓, 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7.2.6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间距不应大于120m。
7.2.7 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7.2.8 市政消火栓应设置避免撞击的地点,当必须设置在此处时应设置防撞措施。
7.2.9 市政给水管道上阀门的设置应便于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维护,并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
7.2.10 市政消火栓应有明显的标志,地下式消火栓应有永久性标志。
7.2.11 设有市政消火栓的给水管网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应低于
0.18MPa,消防时最不利消火栓的给水压力应经计算或测试确认能满足消防时的设计流量,且供水压力不应低于0.10MPa(压力从地面算起)。
7.2.12 寒冷地区消防水鹤的布置间距宜为1000m,且市政供水干管的管径不宜小于DN200。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