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习题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1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染色体变异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2.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A、a、B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3. 如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③过程能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该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基因突变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4. 如图①①①①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b仅有图①所示片段的差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只有①①B.①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①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①①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5.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前期时纺锤体的形成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对染色体(质)染色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的酒精D.该实验的目的是理解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6. 下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四倍体植株和二倍体植株是两个物种B.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不能形成种子D.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7. 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XO等,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Y等。
染色体变异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其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状况为:AB CDE 。
则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A.AB CB.AB CDEEC.BA CDED.Ab cde2、右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A.基因重组和易位B. 易位和易位C.易位和基因重组D.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3、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4、四倍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C.三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单倍体水稻是由配子不经过受精直接形成的新个体,是迅速获得纯合体的重要材料5、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A.六倍体、单倍体B.六倍体、三倍体C.二倍体、三倍体D.二倍体、单倍体6、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7、对于下图所示育种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④方向所示的途径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⑦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③、⑦过程都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⑤过程一般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具有遗传性8、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列简图所示:根据上述图解,结合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由三倍体种子发育成无子西瓜,与中心体有密切的关系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D.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9、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状)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病抗倒状小麦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方法最快,原理是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D.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10、如图A B C D(1)各细胞图染色体组和每组染色体条数A: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 (2)对于有性生殖生物而言,如果 D细胞所代表生物体是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该生物体是二倍体;如果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该生物体是单倍体。
染色体变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DNA中某个基因的缺失引起的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C.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属于基因自由组合D.酵母菌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六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六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三个染色体组B.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C.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D.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3.科研人员以红鲫为母本、团头鲂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最终培育出新品系鲫鱼(基本流程如图所示,R、M、R′表示染色体组,数字表示染色体总数)。
新品系鲫鱼具有较高的孵化率和存活率,在生产实践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远缘杂交产生的受精卵有4个染色体组、37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分裂时,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R′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来自M染色体组的基因D.据图可知,卵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育为完整的个体4.如图,2018年中国科学家通过过程甲创建出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SY14酵母菌)。
端粒是线型染色体末端的保护结构,天然酿酒酵母(一倍体)具有32个端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Y14酵母菌只有1个端粒B.过程甲只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C.SY14酵母菌的染色体DNA不含多对等位基因D.过程甲说明染色体三维结构改变,故基因无法表达,染色体发生了巨变5.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
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有三条。
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如图所示(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易感病基因;①~④为四种配子类型)。
已知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雌配子能参与受精作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配子①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一直为13B.正常情况下,配子②④可由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而来C.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父本,与易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中抗病∶感病=5∶1D.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易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抗病个体中三体植株占3/56.某种异源六倍体小麦(6N=42W)变异可产生单体(缺失一条染色体)和缺体(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单体可用40W+E(E代表携带蓝麦粒基因的染色体)表示。
染色体变异练习题【基础达标】1.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B.21三体综合征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答案】A【解析】21三体综合征可通过观察细胞染色体组成来进行判断;猫叫综合征可根据新生儿的染色体结构的变化来进行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根据患者红细胞的形状来进行判断;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无法通过组织切片观察。
因此选A。
2.下列情况中,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是()A.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B.正常夫妇生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孩子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而导致的不育【答案】C【解析】A、B项均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数目变异,D项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结构变异;C项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因此选C项。
3.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⑤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答案】B【解析】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①正确;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也为单倍体,②错误;单倍体指的是个体,而不是细胞,③错误;若aaaBBBCcc的植株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④错误;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般是单倍体,⑤正确。
4.如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Aa、Bb、Cc、Dd代表四对同源染色体。
下列各选项中,可能是该植物染色体组成的是()A.ABCd B.AaaaC.AaBbCcDd D.AaaBbb【答案】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植物属于四倍体,因此其同源染色体应出现四次。
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染色体变异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猫叫综合征是人类(2n=46)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断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某表现型正常女性的5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断裂后,短臂部分与8号染色体连接。
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
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
已知具有完整的染色体组的配子可育,具有缺失或重复的染色体不可育,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
下列关于该女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次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有46条染色体B.某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可能都不育C.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D.用光学显微镜可镜检该女性染色体是否变异2.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检测识别区间的任意片段,并形成杂交信号。
某探针可以检测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特定DNA区间。
某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部分区段发生倒位,如图所示。
用上述探针检测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上“—”表示杂交信号),结果正确的是()A.B.C.D.3.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和e~f段曲线变化的原因相同,且均能发生基因突变B.b~d和f~h过程中细胞内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且细胞中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C.一般情况下,f~g能发生基因重组,b~c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图示整个过程细胞质一共分裂3次4.研究人员将马铃薯(2n=24)的一个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的DNA用3H标记,另一个染色体组用32Р标记,然后放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互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有12条染色体带32P标记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2个有放射性,2个没有放射性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均含有3H和32P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3个有放射性,1个没有放射性5.如图是某个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局部),三个细胞均来自于同一个动物个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B.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哺乳动物的卵巢中观察不到丙细胞D.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的细胞是甲和丙6.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具有稀有性有害性等特点B.染色体变异仅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为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需授以二倍体花粉完成受精7.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非基因序列。
染色体变异练习题染色体变异练习题1、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A、7条B、14条C、28条D、56条2、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或ab或Ab或aB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C、AB、ab、Ab、AbD、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3.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对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N/4B.N/8C.N/16D.04.普通小麦为六倍体,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养(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小麦幼苗是( )A.三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B.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C.六倍体,含六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D.单倍体,含一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5.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
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A.三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6.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A.二倍体B.四倍体C.六倍体D.八倍体7.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杂交种8.与杂交育种比较,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原因是( )A.单倍体的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单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后不发生性状分离C.单倍体高度不孕不发生性状分离D.单倍体育种免去了费时的杂交程序9.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幼苗,可以达到培养多倍体植株的目的。
秋水仙素的诱导机制是( )A.使前期细胞染色体复制而加倍B.使前期细胞不能形成纺锤体C.使后期细胞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D.使分裂细胞不能进入新的细胞周期10.普通小麦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分别是A.6组和3组B.6组和1组C.12组和3组D.12组和6组1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不利D.在显微镜下都可看到变异状况13、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②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③单倍体是指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④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⑤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A.③⑤B.④⑤C.①④D.①⑤4、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A. B. C. D.⑴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是。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不一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数目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C.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不改变基因数量和种类,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胎儿出生前可通过普通显微镜观察确定其是否患红绿色盲【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B、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导致基因数目增加,而基因种类并不会增加,B错误;C、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不改变基因种类和数量,属于染色体变异,对个体性状往往会产生影响,C错误;D、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用显微镜看不到,应通过基因诊断进行检测,D错误。
故选A。
2.下图表示染色体变异的几种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a图可用来表示细胞中增加了一个染色体组B.b图所示变化一般发生在四分体时期C.c图是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D.d图的变化将导致染色体上基因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a图为三体,该细胞中表现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加,A错误;B、b图为染色体变异中的重复,可发生在任意时期,在联会形成四分体时可被观察到,B错误;C、c图是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或者是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C错误;D、d图为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该变化将导致染色体上基因减少,D正确。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专题训练A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同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B.每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都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C.一个染色体组中无等位基因D.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不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解析:选B。
有一些生物无性别之分,如水稻、小麦等无性染色体。
2.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染色体中发生了如图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
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A.缺失B.重复C.易位D.倒位解析:选B。
分析题图可知,棒眼和超棒眼的出现是该染色体上的b片段重复导致的,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重复,B符合题意。
3.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解析:选D。
D图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符合题意。
4.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关于染色体“倍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与二倍体水稻相比,单倍体水稻植株弱小、籽粒较小B.三倍体和三倍体杂交,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都能得到三倍体C.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不一定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都叫单倍体D.高原地区经常低温,容易出现多倍体和二倍体“嵌合”为一体的植株解析:选D。
与二倍体水稻相比,单倍体水稻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不能形成籽粒,A项错误;三倍体不育,所以三倍体和三倍体不能正常杂交,B项错误;单倍体育种经过了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不一定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C项错误;“嵌合体”是指一个机体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细胞群同时存在,彼此能够耐受,不产生排斥反应,相互间处于嵌合状态,高原地区经常低温,容易出现多倍体和二倍体“嵌合”为一体的植株,D项正确。
5.以四倍体泥鳅(4n=100)为母本,二倍体泥鳅(2n=50)为父本杂交产生三倍体F1。
研究人员对某F1个体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图。
染色体变异测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染色体变异?A.染色体数目增加B.染色体缺失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复制异常2、下列哪个基因突变不会引起染色体变异?A.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B.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数目改变C.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位置改变D.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复制异常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A.引起遗传疾病B.引起遗传特征改变C.引起生物性状改变D.引起基因突变二、简答题1、请简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2、请阐述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和。
3、请举例说明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染色体变异测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染色体变异?A.染色体数目增加B.染色体缺失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复制异常2、下列哪个基因突变不会引起染色体变异?A.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B.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数目改变C.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位置改变D.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复制异常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A.引起遗传疾病B.引起遗传特征改变C.引起生物性状改变D.引起基因突变二、简答题1、请简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2、请阐述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和。
3、请举例说明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属于染色体变异?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出现差错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D. DNA分子上基因数目发生改变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正确的是:A.前期:出现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形态。
B.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是形成螺旋管状;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C.前期:出现纺锤丝;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15-16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改变所引起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B.染色体变异区别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能够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C.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引起染色体中基因的增加或减少D.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也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答案] C[解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引起染色体中基因的增加或缺少。
2.在自然界中( )A.多倍体在植物中常见而在动物中极少见B.多倍体在动物中常见而在植物中极少见C.多倍体在植物和动物中都很常见D.多倍体在植物和动物中都很少见[答案] A[解析] 多倍体在植物中常见,而在动物中少见。
3.人工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常用的方法是( )A.用紫外线照射发芽的种子或幼苗B.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对花药进行离体培养D.诱导多倍体之间杂交[答案] B[解析] 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下列生物属于单倍体的是( )A.雄蜂B.无子西瓜C.骡子D.小黑麦[答案] A[解析] 雄蜂属于单倍体生物,是由卵细胞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而成。
5.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
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
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
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该育种方案是将第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易位到W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6.下列哪项不是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A.茎秆粗壮B.果实、种子比较大C.营养物质含量高D.结实早、发育快[答案] D[解析] 多倍体植物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7.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答案] C[解析] 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应为C项。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1.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株F1中,有2株表现为aa。
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A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缺失杂合裂,丢失了具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a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体植株会表现出a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
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⑴.细胞学方法鉴定:①.缺失圈;②. 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⑵.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⑶.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显性:1隐性。
2.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
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
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C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从而产生带有10%C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c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12·36547("· "代表着丝粒)。
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⑴.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⑵.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⑶.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涉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4.某生物有3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分别为:ABCDEFGHIJ、ABCHGFIDEJ、ABCHGFEDIJ。
染色体变异》经典试题附解析1、下列是对a~h所示的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2、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3、图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图中字母所示)。
试判断图2中列出的(1)、2)、(3)、(4)如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5、如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B中的字母代表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C、D代表细胞中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6、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①染色体结构变异②染色体数目变异③基因重组④基因突变A.①①④③B.①③④①C.④②④①D.②③①①4、下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断增长、三倍体、染色体片断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7、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首要区此外叙述中,毛病的选项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交流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份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能够发生基因突变,但只要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布局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8、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或卵细胞肯建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肯定不是单倍体⑤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平日为单倍体A.③④⑤。
精选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在栽培二倍体水稻(2N)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单体可出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来B.该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D.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答案】A2.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答案】A3.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第5号染色体短臂的部分基因缺失B.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部分结构D.多一条21号染色体【答案】C4.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是二倍体(2n=32),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n=16)。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蜜蜂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B.由于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可以产生多种配子C.雄蜂是单倍体,因此高度不育D.雄蜂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答案】D5.下图有关生物变异来源概念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④的改变B.图中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C.表中的①②可分别表示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③的结构改变不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答案】B6.如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C7.某植物株色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不含pl、PL 基因的植物株色表现为白色。
染色体变异课后练习1.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 .第五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段B.第五号染色体缺失了一段C. 第五号染色体一段颠倒了D.第五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条2.下列与多倍体形成直接有关的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C.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D.着丝粒的分裂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内部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4.下列哪项杂交结果是错误的()A.二倍体ⅹ四倍体→三倍体B. 二倍体ⅹ四倍体→二倍体C. 三倍体ⅹ三倍体→三倍体D. 二倍体ⅹ四倍体→四倍体5.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体植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A.18+XXB. 18+XYC. 18+XX或18+YYD. 18+XX或XY 6.先天愚型又名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为47条,与正常人相比,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故又名21三体综合征。
该类型个体的产生一般是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而形成的。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 B.异常精子不可能与正常的卵细胞结合C.卵细胞较小,运动性强,易选择与正常精子受精D.异常精子运动性比正常精子弱,不太可能最先到达卵细胞处与卵细胞结合7.四倍体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A.7条 B.56条 C.28条 D.14条8.马和驴分属两个物种,马的体细胞中有64条染色体,驴的体细胞中有62条染色体。
马和驴杂交的后代是骡,骡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是( )。
A.64、32B.63、0C.62、31D.63、319.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B.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C.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后,营养成分必然增加D.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10.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能为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三、综合题(题型注释)1.玉米植株的抗锈病(T)和不抗锈病(t)的基因以及籽粒的非甜(A)和甜(a)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有人以纯合的不抗锈病非甜玉米甲为材料,用射线处理其种子获得了抗锈病非甜个体乙;用射线处理其花药并进行相关培养,获得了可育的不抗锈病甜粒个体丙。
(甲、乙、丙均为二倍体)请回答:(1)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在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的育种方法有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乙与甲相比只有一个基因发生改变,若将乙于丙杂交,理论上,F1有______种表现型,从F1中选择抗锈病非甜个体自交,F2抗锈病甜粒个体中抗锈病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所用玉米甲为非糯性,将甲的种子用射线处理后单独隔离种植,发现有两株植株所结的籽粒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非糯性∶糯性=3:1。
现要研究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两对不同的基因上,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设计思路:选取两株植株的糯性籽粒种植并相互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两对不同的基因上。
【答案】(1)ttaa 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2)2(2分)2/3(3)若F1全为糯性(突变)(2分)若F1全为非糯性(2分)【解析】试题分析:(1)射线处理是诱变育种的措施,经过相关培养获得可育不抗锈病甜粒个体为单倍体育种。
(2)乙的基因型为TtAA,丙的基因型为ttaa,杂交后F1的表现型为不抗锈病非甜和抗锈病非甜两种性状,F1抗锈病非甜个体基因型为TtAa,F1抗锈病甜粒个体的基因型为TTaa,Ttaa,概率分别为1/3、2/3,计算可知抗锈病基因频率为2/3。
(3)若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F1均为糯性,若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两对不同的基因上,F1均为非糯性。
主要内容:染色体变异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5分,共60分)1.如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2.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3.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变化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4.四倍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含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C.三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单倍体水稻是由配子不经过受精直接形成的新个体,是迅速获得纯合体的重要材料5.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①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②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③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④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相比,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⑤多倍体的形成可因为有丝分裂过程异常造成⑥多倍体的形成可因为减数分裂过程异常造成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⑦ D.②⑤⑥6.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C.由生物的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都是单倍体D.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7.下列各杂交组合中,果实中没有种子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的幼苗,获得的纯合子自交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正常西瓜的幼苗,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多倍体自交C.没有用秋水仙素处理的二倍体不同品种的西瓜幼苗,生长发育成熟后杂交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长成的个体作母本,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后自交8.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D.用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9.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对其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中,其基因型是()A.Ab、aB、AB、ab B.AAbb和 AABB或 aaBB和 aabb C.AAbb、AABB、aaBB、aabb D.AABB或 AAbb或 aaBB或 aabb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中含两对同源染色体B.四倍体西瓜植株自交可获得无子西瓜C.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西瓜植株D.二倍体西瓜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11.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C.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结出种子,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DNA分子上发生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换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12.下列有关事项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某些生物称作二倍体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而不是23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的原因是,X与Y 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3.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
二、染色体变异
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其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状
况为:AB CDE 。
则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A.AB C
B.AB CDEE
C.BA CDE
D.Ab cde
2、(09上海)右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
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 重组和易位
B. 易位和易位
C. 易位和重组
D. 重组和重组
3、如图
A B C D
(1)各细胞图染色体组和每组染色体条数
A: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 (2)对于有性生殖生物而言,如果 D细胞所代表生物体是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该生物
体是二倍体;如果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该生物体是单倍体。
(3)假如D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基因型分别为AAaaBBbbCCcc及Ab的体细胞,其染色体组数依次是。
4、已知玉米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杆抗病
和矮杆感病的玉米植株,如果你是育种专家,如何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玉米植株?
5、(07江苏)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
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6、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
()
7、(06理综)四倍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含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
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
C.三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D.单倍体水稻是由配子不经过受精直接形成的新个体,是迅速获得纯合体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