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78.50 KB
- 文档页数:17
曝气设计规范(总1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Design standard of aeration blowing systemCECS 97 : 97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审查单位: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批准日期:1997年12月30日前言现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 97 :97为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推荐给有关单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XX和平街北口中国XX工程公司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邮编:100029),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XX、XXXX建设标准化协会1997年12月30日1 总则1.0.1 为使生物处理曝气系统设计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包括曝气器、供风管道、风机的选型及机房设计。
1.0.3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或工业污水处理工程中的生物处理鼓风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
1.0.4鼓风曝气系统设计除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曝气器 aerator 用于水中充氧兼搅拌的基本器具或设备。
2.0.2 微孔曝气器 fine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多孔介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小于3mm的高效曝气器。
2.0.3 中大气泡曝气器 middle and large air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曝气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大于3mm以上的曝气器。
2.0.4 可张中、微孔曝气器 openable middle and fine bubble aerator 空气通过具有弹性材质的微孔曝气器或软管时,其上孔缝张开,停止供气时孔缝闭合的一种曝气器。
2.0.5 双环伞型曝气器 double rings umbrella aerator 一种具有双环类似伞状的,在水中产生中大气泡的曝气器。
如何计算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曝气量活性污泥工艺曝气量计算方法探讨摘要:对新、旧规范和给排水设计手册所菜用的活性污泥工艺曝气量的计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所谓的“三分法”。
1前言活性污泥工艺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氧化需要的氧量,通过曝气的方法使空气和污水强烈地接触,并将空气中的氧溶于水中而获得。
因此,曝气过程是活性污泥法的中心环节,也是污水处理过程中能耗最大的工序。
而活性污泥法工艺曝气量计算方法在旧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给排水设计手册》均有阐述,但在实际设计计算中发现,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悬殊,且理论上都有一定的缺陷。
新版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对曝气量计算方法己进行部分修正,但仍不完善,致使计算结果更不合理。
而曝气量计算方法不同造成的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不同,直接关系到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水平、基建投资和处理可靠性。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和设计中的一些体会,对两种方法进行一次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种“三分法”和“经验法”,供大家探讨。
2规范法旧版规范《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1997年版)对污水曝气量的计算方法有如下规定曝气池的污水需氧量应根据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等计算确定。
设计需氧量可按下列公式1计算:AOR=0.024aQ(L+b)+b[0.024Q(Nj-Nah)-0.12式中:AOR――设计需氧量(kgO2/d);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S计时,a为1.47;b――常数,为4.57kgO2/kgN,其含义为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c――常数,为1.42,其含义为细菌细胞的氧当量:L――曝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ch――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Ni――进水凯氏氮浓度(mg);Nch――出水凯氏氮浓度(mg);N――曝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vss/L);e――设计污泥龄(d)Q――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h)。
有机肥发酵池曝气设计规范概述有机肥发酵池曝气是一种技术,用于改善有机肥发酵池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提高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有机肥发酵池曝气设计规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确定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的设计要求,以保证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曝气系统的设计1. 曝气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有机肥发酵池的大小、结构、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等因素,以确保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曝气系统的安装应考虑有机肥发酵池的位置、结构、水质等因素,以确保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曝气系统的控制应考虑有机肥发酵池的污染物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曝气设备的选择1. 曝气设备的选择应根据有机肥发酵池的污染物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曝气设备,以确保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曝气设备的安装应考虑有机肥发酵池的污染物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并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以确保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曝气系统的运行1. 曝气系统的运行应根据有机肥发酵池的污染物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确定曝气系统的运行参数,以确保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曝气系统的维护应定期检查曝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及时维护和修理,以确保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安全措施1. 应设置曝气系统的安全防护装置,如气体检测器,以确保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系统的安全性。
2. 应定期对曝气系统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系统的安全性。
结论有机肥发酵池曝气设计规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确定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的设计要求,以保证有机肥发酵池曝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和《关于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2〕130号)、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苏政发〔2010〕8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和《关于印发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大气办〔2012〕2号),进一步规范我省化工行业废气治理工作,防治化工行业废气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推动我省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我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规范为指导性文件,供我省化工园区(集中区)及化工企业在环评、设计、建设、生产、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参照采用。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化工行业所有废气产生和排放企业,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0]第32号)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 50051-2002 烟囱设计规范GB 50234-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HG 20640-97(A)、HG 20640-97(B) 塑料设备HJ 2000-201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27-2013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6-2013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T 387-2007 工业废气吸收处理装置HJ/T 397-200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第18号)《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第3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Design standard of aeration blowing systemCECS 97 : 97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审查单位: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批准日期:1997年12月30日前言现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 97 :97为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推荐给有关单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XX和平街北口中国XX工程公司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邮编:100029),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XX、XXXX建设标准化协会1997年12月30日1 总则1.0.1 为使生物处理曝气系统设计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包括曝气器、供风管道、风机的选型及机房设计。
1.0.3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或工业污水处理工程中的生物处理鼓风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
1.0.4 鼓风曝气系统设计除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曝气器aerator用于水中充氧兼搅拌的基本器具或设备。
2.0.2 微孔曝气器fine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多孔介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小于3mm的高效曝气器。
2.0.3 中大气泡曝气器middle and large air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曝气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大于3mm以上的曝气器。
2.0.4 可张中、微孔曝气器openable middle and fine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具有弹性材质的微孔曝气器或软管时,其上孔缝张开,停止供气时孔缝闭合的一种曝气器。
2.0.5 双环伞型曝气器double rings umbrella aerator一种具有双环类似伞状的,在水中产生中大气泡的曝气器。
2.0.6 曝气器标准状态充氧性能oxygenc transfer performance指单个曝气器在大气压力为0.1Mpa、水温为20℃时,对清水的充氧性能。
5 曝气氧化池本设计采用常规曝气的推流式曝气池。
5.1 曝气氧化池体积计算 5.1.1 曝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S 0指扣除预处理及一级处理后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流沉砂去除率为15%估算); S 0=180×(1−15%)mg/L =135mg/L 5.1.2 曝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4.2.1.1中的表1得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的一级标准的A 类标准为10mg/L ,B 类标准20mg/L ,本次设计采用一级标准的B 类标准,因此Se=20mg/L 。
5.1.3 污泥去除负荷e 2rs S K q N ==式中N rs ,q ——BOD —污泥去除负荷,mg/L ; K 2——有机基质降解速率常数,L/(mg ·d);S e ——处理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量(BOD 5值),mg/L ;查《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第170页得,对城市污水,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K 2值介于0.0168~0.0281之间,在实际应用上,推流式曝气池可以近似地使用通过完全混合式推导的计算式,因此本次设计取0.0224,且S e =20mg/L ; N rs =q =K 2S e =0.0224×20mg /L =0.448mg /L 5.1.4 去除率e0ηS S S -=式中η——有机底物降解率,%;S 0——原污水中有机污染物(BOD 5)的浓度,mg/L ; S e ——处理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量(BOD 5值),mg/L ;η=S 0−S e S 0=135−10135×100%=85.19% 5.1.5 污泥负荷ηfS K Ns e 2=式中 N s ——BOD —污泥负荷,BOD —SS 负荷率,mg/L ;f——X v/X r比;其中,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05期.城镇排水》中第314页的6.2.2中的公式(6—5)得,f一般为0.7~0.8,在本次设计中,f取0.7;N s=K2S e fη=0.0224×20×0.70.8519[kgBOD/kgMLSS∙d]=0.37[kgBOD/kgMLSS∙d]本次设计按阶段曝气考虑,查表5-3曝气池主要设计依据,阶段曝气的NS在0.2~0.4[kgBOD/kgMLSS∙d]的范围,符合要求,处理城市污水的曝气池的主要设计数据见表5-3:表5-3处理城市污水的曝气池的主要设计数据类别Ns(接纳)[( kg/( kg· d )]X( g / L )Nv[kg /(m3·d )]污泥回流比R(%)总处理效率(%)普通曝气0.2~0.4 1.5~2.50.4~0.925~7590~95阶段曝气0.2~0.4 1.5~3.00.4~1.225~7585~95吸附再生曝气0.2~0.4 2.5~6.00.9~1. 850~10080~90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0.25~0.5 2.0~4.00.5~1.81100~40080~90延时曝气(包括氧化沟)0.05~0.1 2.5 ~ 5.00.15~0.360~20095以上高负荷曝气 1.5~3.00.5 ~ 1.5 1.5~3.010~3065~75 5.1.6 SVI(污泥容积指数)查《排水工程下册》(第五版)第114页得图4—7,如图5-1;图5-1 SVI值与BOD—污泥负荷之间的关系由Ns=0.37[kgBOD/kgMLSS∙d ],经查图得SVI=115。
第一章概述设计背景一般情况下,含油污水的含油量为几十到几千mg/L。
根据其存在形式的不同,污水中的油类可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4种:(1)浮油,其粒经一般大于100μm,以连续相的形式漂浮于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层;(2)分散油,以微小的油滴悬浮于水中,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通常变成浮化油,油滴的粒经一般介于10~100μm之间;(3)乳化油,当污水中含有某种表面活性剂时或油水混合物经转数为3000r/min左右的离心泵高速旋转后,油滴便成为稳定的乳化液分散于水中;(4)溶解油,以一种化学方式溶解的微粒分散油,油粒直径一般小于μm。
由于油品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约为5~51mg/L),故这部分的比例一般在%以下。
[1]含油污水被排到江河湖海等水体后,油层覆盖水面,阻止空气中的氧向水中的扩散;水体中由于溶解氧减少,藻类进行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使水生动植物有油味或毒性,甚至使水体变臭,破坏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如果牲畜饮了含油污水,通常会感染致命的食道病;如果用含油污水灌溉农田,油分及其衍生物将覆盖土壤和植物的表面,堵塞土壤的孔隙,阻止空气透入,使果实有油味,或使土壤不能正常进行新陈代谢和微生物新陈代谢,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死亡。
另外,由于溢油的漂移和扩散,会荒废海滩和海滨旅游区,造成极大的环境危害和社会危害。
但更主要的危害是石油中含有致癌烃,被鱼、贝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对石油和石化等行业产生的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是极其必要的。
目前,含油污水处理一般是在老三套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即隔油—气浮—生化处理。
本设计主要工艺流程为隔油—气浮—A/O法。
[2]设计资料与依据设计资料(1)污水来源:炼制原油、油品水洗等。
(2)进水水质:COD=1600mg/L,BOD5=200mg/L,SS=500mg/L,油=800mg/L,NH3-N=100mg/L;ph = 6~9,水温20℃。
1.曝气管及安装1.1.设备清单1.2.曝气系统1.2.1.供货范围承包人应按本技术规范附图中生化池设计图纸,提供生化池完整的可正常运行的管式微孔曝气系统,包括管式微孔曝气器,所有管式微孔曝气器应配备安全有效可靠运行所需的附件、紧固件、备品备件;进气竖管离池底以上1米之内的所有管路系统及配件(包括与空气竖管连接的法兰、螺栓、垫片);其它备品、备件、必须品;承包人提供的管式微孔曝气器等所有设备及安装材料应由一个厂商提供,供货商对整个曝气系统负责,所提供的设备必须是制造商的最终产品。
应包括连接管道、配件、支架、备品备件的供货。
供货商应负责所提供产品的安装及调试工作。
应保证曝气器的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标准等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
对于本标书未列出,但如果是必须的其它材料,也应由卖方提供,其费用包括在总价中。
1.2.2.技术要求1、设计说明微孔曝气器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内生化池好氧池。
生物反应池的功能是通过微生物的好氧氧化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
为保证处理效果,生化反应池设置微孔曝气器作为供氧设备,总供气量为176m3/min。
生物反应池共2座,处理能力为3万m3/d,尺寸及布置见工艺图,微孔曝气器布置在池底,采用均布的方式布置曝气器,鼓风机前已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保证空气清洁。
2、主要技术参数供货商提供的微孔曝气器应适用在农安县海格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条件下工作,曝气器必须保证气流在其整个表面的均匀分布,在橡皮膜片开孔的数量应符合充氧性能的要求。
性能参数:总供气量:176m3/min曝气器尺寸:直径65mm单个曝气器的供气量:3.0~7.0 m3/h气泡直径:1~3mm服务面积:1~1.5m2/套氧利用率:35%以上(清水,水深6m,通气量6 m3/h)动力效率:≥6.0kgO2/kw·h(清水,水深6m,通气量6 m3/h)充氧能力:>0.6kgO2/h(清水,水深6m,通气量6 m3/h)阻力损失:≤3500pa(清水,水深6m,通气量6 m3/h)橡胶膜:外径允许误差±0.5mm,厚度2.0±0.2mm;曝气器与空气支管连接后其平面与管轴线水平误差不超过5mm。
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Design standard of aeration blowing system CECS 97 : 97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审查单位: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批准日期:1997年12月30日前言现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 97 :97为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推荐给有关单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XX和平街北口中国XX工程公司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邮编:100029),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XX、XXXX建设标准化协会1997年12月30日1 总则1.0.1 为使生物处理曝气系统设计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包括曝气器、供风管道、风机的选型及机房设计。
1.0.3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或工业污水处理工程中的生物处理鼓风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
1.0.4鼓风曝气系统设计除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曝气器 aerator用于水中充氧兼搅拌的基本器具或设备。
2.0.2 微孔曝气器 fine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多孔介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小于3mm的高效曝气器。
2.0.3 中大气泡曝气器 middle and large air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曝气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大于3mm以上的曝气器。
2.0.4 可张中、微孔曝气器openable middle and fine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具有弹性材质的微孔曝气器或软管时,其上孔缝张开,停止供气时孔缝闭合的一种曝气器。
2.0.5 双环伞型曝气器double rings umbrella aerator一种具有双环类似伞状的,在水中产生中大气泡的曝气器。
2.0.6 曝气器标准状态充氧性能oxygenc transfer performance指单个曝气器在大气压力为0.1Mpa、水温为20℃时,对清水的充氧性能。
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Design standard of aeration blowing systemCECS 97 : 97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审查单位: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批准日期:1997年12月30日前言现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 97 :97为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推荐给有关单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XX和平街北口中国XX工程公司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邮编:100029),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XX、XXXX建设标准化协会1997年12月30日1 总则1.0.1 为使生物处理曝气系统设计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包括曝气器、供风管道、风机的选型及机房设计。
1.0.3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或工业污水处理工程中的生物处理鼓风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
1.0.4 鼓风曝气系统设计除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曝气器aerator用于水中充氧兼搅拌的基本器具或设备。
2.0.2 微孔曝气器fine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多孔介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小于3mm的高效曝气器。
2.0.3 中大气泡曝气器middle and large air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曝气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大于3mm以上的曝气器。
2.0.4 可张中、微孔曝气器openable middle and fine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具有弹性材质的微孔曝气器或软管时,其上孔缝张开,停止供气时孔缝闭合的一种曝气器。
2.0.5 双环伞型曝气器double rings umbrella aerator一种具有双环类似伞状的,在水中产生中大气泡的曝气器。
2.0.6 曝气器标准状态充氧性能oxygenc transfer performance指单个曝气器在大气压力为0.1Mpa、水温为20℃时,对清水的充氧性能。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3)《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12月)(6)《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1年12月)2标准规范2.1工艺专业(1)《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7)《埋地塑料排水管施工》(04S520)(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中、微孔曝气器》(HJ/T252-2006)(10)《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11)《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1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1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2002)(14)《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15)《水解酸化池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47-2015)(16)《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2011)2.2建筑专业(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2)《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4)《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6)《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7)《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10)《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SYJ4007-86)(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2)《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2014)(1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14)《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1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3电气及控制专业(1)《2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6)《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8)《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HG/T20507-2014)(9)《仪表供电设计规范》(HG/T 20509-2014)(10)《控制室设计规范》(HG/T20508-2014)(11)《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范》(HG/T20513-2014)(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14)《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CJJ120-2008)2.4结构专业(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9)《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10)《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技术规范》(T/CECS 117-2017)(11)《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CECS86:2015)(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4)《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15)《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16)《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1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8)《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西南05G701(一)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加气混凝土填充墙西南05G701(二)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填充墙西南05G701(三)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复合板西南05G701(四zd) 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烧结空心砖填充墙2.5暖通专业(1)《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3)《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97:97) ;(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3基础资料(1)业主提供的数据资料信息。
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Design standard of aeration blowing systemCECS 97 : 97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审查单位: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批准日期:1997年12月30日前言现标准《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 97 :97为XX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推荐给有关单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XX和平街北口中国X X工程公司XX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邮编:100029),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XX建筑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XX、XXXX建设标准化协会1997年12月30日1 总则1.0.1 为使生物处理曝气系统设计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包括曝气器、供风管道、风机的选型及机房设计。
1.0.3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或工业污水处理工程中的生物处理鼓风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
1.0.4鼓风曝气系统设计除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曝气器 aerator用于水中充氧兼搅拌的基本器具或设备。
2.0.2 微孔曝气器 fine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多孔介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小于3mm的高效曝气器。
2.0.3 中大气泡曝气器 middle and large air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曝气器在水中产生气泡直径大于3mm以上的曝气器。
2.0.4 可张中、微孔曝气器 openable middle and fine bubble aerator空气通过具有弹性材质的微孔曝气器或软管时,其上孔缝张开,停止供气时孔缝闭合的一种曝气器。
2.0.5 双环伞型曝气器 double rings umbrella aerator一种具有双环类似伞状的,在水中产生中大气泡的曝气器。
2.0.6 曝气器标准状态充氧性能 oxygenc transfer performance指单个曝气器在大气压力为、水温为20℃时,对清水的充氧性能。
2.0.7 鼓风曝气系统 aeration blowing system指由风机、管路、曝气器、除尘器为主组成的系统。
3鼓风曝气器一般规定3.1.1 根据污水性质、环境要求、管理水平、经济核算,工程设计中可选用鼓风曝气、机械表面曝气、射流曝气等方式,一般宜选用鼓风曝气式。
3.1.2 选用鼓风曝气系统时曝气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某一特定曝气条件下,既能满足曝气池污水需氧要求,又能达到混合搅拌,池内无沉淀的要求;2、曝气器既要有较高充氧性能,又应有较强混合搅拌能力。
同时还应有不易堵塞、耐腐蚀、坚固、布气均匀、操作管理及维修简便,成本低、阻力小和寿命长等性能;3、选用曝气器所组成的鼓风曝气系统,从整体上应具有节约能量、组成简单、安装及维修管理方便,易于排除故障等优点。
3.1.3 鼓风曝气器分为微孔曝气器及中大气泡曝气器。
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宜选用微孔曝气器,接触曝气器氧化法宜选用中大气泡曝气器。
3.1.4 工程中选用的曝气器,应有该曝气器在不同服务面积、不同风量、不同曝气水深时标准状态下的充氧性能曲线及底部流速曲线。
3.1.5 鼓风曝气器可满池布置,也可在池侧布置。
推流式曝气池的曝气器宜沿池长方向渐减布置。
微孔曝气器3.2.1 工程中常用微孔曝气器有:1、可张中、微孔曝气器;2、平板式微孔曝气器;3、钟罩式微孔曝气器;4、聚乙烯棒状微孔曝气器。
3.2.23.2.33.2.4 在不连续曝气的污水生物处理中,当使用微孔曝气器时,应采用可张中、微孔曝气器。
中大气泡曝气器3.3.1 工程中常用的中大气泡曝气器有:1、双环伞型曝气器;2、穿孔散流曝气器;3、网状膜中微孔曝气器;4、固定螺旋曝气器;5、动态曝气器;6、盆型曝气器;7、穿孔管曝气器。
3.3.2 双环伞型曝气器技术性能应符合《双环伞型曝气器》CJ/ 的 要求,其充氧性能见附录,选用中大气泡曝气器时,宜选用双伞型 曝气器。
3.3.3 选用固定螺旋曝气器时,曝气池水深不宜小于4.0m ,曝气池底部流速不宜小于0.5m/s 。
3.3.4 选用盆型曝气器时,曝气器启动阻力约为,运行阻力约为。
3.3.5 选用穿孔管曝气器时,应根据污水性能确定孔径。
一般宜为3-10mm 。
曝气器数量计算3.4.1 曝气池容积计算曝气池容积可按下列方法之一计算:1、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公式计算详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第6.6.22、按下述公式计算1) 污泥负荷F W =K · L e (3.4.1-1)2) 曝气池容积ww e i N F L L Q V ⋅⋅-⋅⋅=1000)(24 (3.4.1-2)式中 F W – 曝气池的五日生物需氧量污泥负荷(kgBOD 5/kgMLSS ·d );K -- BOD 5降解常数由试验确定(l/d );L e – 曝气池出水五日生物需氧量(mg/L );Q -- 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 3/h );L i -- 曝气池进水五日生物需氧量(mg/L );V -- 曝气池的容积(m 3);N W – 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l )。
3.4.2 曝气池面积按下式计算 HV F = (3.4.2-1) 式中 F – 曝气池面积(m 2);H – 曝气池水深(h );V – 由3.4.1算得的曝气池容积(m 3)。
3.4.3 曝气池污水需氧量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计算:1、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公式计算详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第6.7.2条。
2、按下述公式计算O 2=24·Q ·(L i -L e )·a ’ + V ·N W ·b ’ (3.4.3-1)式中 O 2 – 曝气池污水需氧量(kgO2/d );a ’ -- BOD5降解需氧量(kgO2/kgBOD5);b ’ -- 活性污泥内源呼吸耗氧量(kgO2/kgMLSS ·d );a’、b’3.4.4 曝气池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按下式计算 )(024.1)(20202t T s T s c C C P C O O -⋅⋅⋅⋅⋅⋅=-ρβα (3.4.4-1) 式中 O C – 标准状态下曝气池污水需氧量(kgO 2/d );O 2 – 由3.4.3算得的曝气池污水需氧量(kgO 2/d );C S20-- 20 C 蒸馏水饱和溶解氧值〈mgO 2/L 〉;α – 曝气设备在污水与清水中氧总转移系数之比值;β – 污水与清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之比值;α、β—温度修正系数;T – 曝气池内水温,应按夏季温度考虑(C );C S (T )-- 水温T C 时蒸馏水中饱和溶解氧值(mg O 2/L 〉;Ct – 曝气池正常运行中应维持的溶解氧浓度值(mg O 2/L 〉;ρ – 不同地区气压修正系数 PaPa 510013.1)⨯=所在地区实际气压(ρ (3.4.4-2) P – 压力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42206.0t b O P P += (3.4.4-3) 式中 P b – 空气释放点处绝对压力,按下式计算 100H P P a b +=(Mpa ); (3.4.4-4) 式中 P a – 当地大气压力(Mpa );H – 曝气池空气释放点距水面高度(m );O t – 空气逸出池面时气体中氧的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1(2179100)1(21εε-⋅+⋅-⋅=t O (3.4.4-5) 式中 ε – 曝气池氧的利用率,以%计。
(由附录A.0.13.4.5 风机总供风量按下式计算 ε⋅=28.0c O Q (3.4.5-1) 式中 Q – 风机总供风量(m 3/d );– 标准状态(,20C )下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量(kgO 2/m 3);O c 、ε—见3.4.4。
3.4.6 曝气器数量计算曝气器所需数量,应从供氧、服务面积两方面计算。
1、 按供氧能力计算曝气器数量cc c q O h ⋅=24 (3.4.6-1) 式中 h 1 — 按供氧能力所需曝气器个数(个);O c – 由式(3.4.4-1)所得曝气器污水标准状态下生物处理需氧量(kgO 2/d );q c – 曝气器标准状态下,与曝气器工作条件接近时的供氧能力(kgO 2/h ·个 );(见附录A.0.12、 按服务面积计算曝气器数量 fF h =2 (3.4.7-1) 式中 h 2 – 按服务面积所需曝气器个数(个);F – 由式(3.4.2-1)所得曝气器面积(m 2);f – 单个曝气器服务面积(m 2);(见附录A.0.1当算得h1与h2二者相差较大时,应经调整f 或qc 重复上述计算,直至二者接近时为止。
曝气搅拌能力验算3.5.1 为满足曝气池混合搅拌需要,曝气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污水生物处理供风量立方米污水还不应小于3m3;2、曝气池底部水流速不应小于0.25m/s。
4供风管道及计算供风管道一般规定4.1.1 供风管道系指风机出口至曝气器的管道。
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小管道局部阻力损失,并使各曝气器处压力相等或接近。
4.1.2 大中型处理厂曝气池供风总干管应从鼓风机房引出两条供气管或采用环状布置、或总干管上设气体分配罐,一组池设置一供风干管。
4.1.3 供风管路宜采用钢管,并应考虑温度补偿措施和管道防腐处理。
4.1.4 供风干管上应设置适量的伸缩节和固定支架。
4.1.5 供风管道应在最低点设置排除水份或油份的放泄口。
4.1.6 供风管道应设置排入大气的放风口,并应采取消声措施。
4.1.7 供风支、干管上应装有真空破坏阀,立管管顶应高出水面0.5m以上,管路上所装阀门应设在水面之上。
微孔曝气器供风管路4.2.1 水面以上供风干、支管可采用UPVC-FRP复合管(加强聚氯乙烯+2mm 玻璃布)或FRP管、钢管。
水下供风支管也可采用加强聚氯乙烯UPVC 管。
4.2.2 供风管道为钢管时,必须对管道内进行严格防腐处理,管道外也宜做防腐处理。
管内防腐可采用厚δ=150μ的铝合金热喷涂或其它方法。
4.2.3 布气支管允许水平高度误差值±10mm。
4.2.4 微孔曝气器底盘与布气支管连接后,底盘平面与管轴线水平误差不应大于5mm。
4.2.5 微孔曝气器固定支架应可调。
调整后同一曝气池内曝气器盘面标高最大误差不应大于5mm,两曝气池之间的曝气器盘面标高,最大误差不应大于10mm或按设计要求。
4.2.6 供风支管的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0.5m。
4.2.7 为便于检修和更换曝气头,也可采用可提式微孔曝气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