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光线与色彩第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4
⾊彩基础知识概括⾊彩设计基础第⼀章绪论⼀、⾊彩的意义形成⼈们审美观的主要途径⾊彩既是⼀种感受,⼜是⼀种信息⾊彩美已经成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种享受⼆、颜⾊感觉的形成⼈的⾊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物体、眼睛和⼤脑,也就是⼈们⾊彩感觉形成的四⼤要素。
这四个要素不仅使⼈产⽣⾊彩感觉,⽽且也是⼈能正确判断⾊彩的条件。
在这四个要素中,如果有⼀个不确实或者在观察中有变化,就不能正确地判断颜⾊及颜⾊产⽣的效果。
光源的辐射能和物体的反射是属于物理学范畴的,⽽⼤脑和眼睛却是⽣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彩永远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彩感觉总包含着⾊彩的⼼理和⽣理作⽤的反映,使⼈产⽣⼀系列的对⽐与联想。
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度学委员会曾经把颜⾊定义为:颜⾊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膜⽽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获得的景象。
在我国国家标准GB5698-85中,颜⾊的定义为:⾊是光作⽤于⼈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根据这⼀定义,⾊是⼀种物理刺激作⽤于⼈眼的视觉特性,⽽⼈的视觉特性是受⼤脑⽀配的,也是⼀种⼼理反映。
所以,⾊彩感觉不仅与物体本来的颜⾊特性有关,⽽且还受时间、空间、外表状态以及该物体的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各⼈的经历、记忆⼒、看法和视觉灵敏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章⾊彩的形成原理第⼀节⾊彩现象的⼼理性质不同波长的光作⽤与⼈的视觉器官以后,⼤脑必然导致对不同的⾊彩产⽣某种情感活动,不同的⾊彩会影响⼈们的情绪、性情和⾏动,这是⾊彩的⼼理性质。
⼏种常⽤⾊彩的情感功能红⾊:兴奋、激动、欢乐、危险、紧张、恐怖等橙⾊:渴望、健康、跃动、成熟、向上、等黄⾊:光明、轻快、丰硕、温暖、轻薄、颓废等绿⾊:⽣命、青春、成长、安静、满⾜等蓝⾊:深远、纯洁、冷静、沉静、悲痛、压抑等紫⾊:庄严、幽静、伤痛、神秘等⿊⾊:深沉、庄严、阴森、沉默、凄凉等⽩⾊:纯洁、朴素、轻盈、单薄、哀伤等灰⾊:平淡、沉闷、寂寞、含蓄、⾼雅、安适等1.红⾊红⾊是热烈、冲动、强有⼒的⾊彩,它能使肌⾁的机能和⾎液循环加快。
《摄影色彩学》授课课件 (一)《摄影色彩学》授课课件是现代摄影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课件之一。
这个课件包含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从基础的颜色理论到高级的后期处理技巧,为学生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
下面将一一介绍这个课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颜色理论。
介绍了颜色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如原色、辅助色、互补色等。
同时还涉及到颜色的心理学效应,即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这对于拍摄人像、情感类题材的照片非常有用。
第二部分:光线与颜色。
解释了自然光和人工灯光对颜色产生的影响,包括色温和亮度等方面。
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不同光线的特性来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效果,比如夕阳的暖色调、月光的冷色调等。
第三部分:色彩搭配。
介绍了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原则,如对比、相似、补色等。
还讲解了如何利用色彩搭配来创造出有趣的画面效果,比如鲜艳的颜色对照、柔和的色彩渲染等。
第四部分:后期处理。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授课课件中也给出了很多实用技巧,如调节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
同时也介绍了如何运用图层、滤镜等工具来实现复杂的色彩调整。
总体来说,这个课件非常全面,内容涵盖了摄影色彩学的各个方面。
它的设计非常合理,所属模块非常清晰,课件界面也非常整洁,学生们可以轻松地理解和吸收课件中的内容。
此外,该课件还提供了很多实例,方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所学知识。
最后,虽然这个课件是面向摄影学生的,但无论是从美术、设计、影视等领域的角度来看,它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掌握这个课件,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第五章彩色摄影第一节色彩与彩色摄影的原理一、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与光线“有光才有色”,自然界中的景物是在光的作用下才显示出其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
按光谱成分来分,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色光。
(1)、光源色: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太阳。
光源产生的色光,即为光源色。
不同的发光源有不同的颜色,。
由于光源的颜色不同,所以对同一被摄体的拍摄会形成不同色彩效果。
正常照明时间的太阳光呈现出白色的混合光,利用这种光线照明能使物体的固有色得到充分的表现,获得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
早晚的太阳光色温偏低,呈现不同程度的橙红色,在这种光线下拍摄能获得暖调的效果。
(2)、物体的固有色物体本身具有不同的颜色,但只有在白光的照明下,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离开了这个基本条件,固有色就会发生变化。
如黄色光照射到品红色的物体上,变为了红色,青色光照射到品红色物体上,变成了绿色。
人工光源因色温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偏色现象。
闪光灯:其色温与正常照明的太阳光基本相同,能使色彩还原。
荧光灯:偏青色。
白炽灯、烛光:偏红橙色。
霓虹灯:因其本身的色光变化而影响物体颜色的变化。
2、三原色光与三补色光三原色光:三原色光是指光谱中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三种。
三补色光:三补色光是指光谱中的青色光、品红色光、黄色光。
将两种色光相加,能够得到白光,这两种色光则互为补色光。
红色光+青色光 =白光绿色光+品红色光 =白光蓝色光+黄色光 =白光三原色、三补色、在彩色负片的反应,黑白摄影中的作用 ps的色彩平衡调整二、光源色温的影响1、光源色温(1)、色温的概念光源色温是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用绝对温标K来表示。
色温的高低表示光源光谱成分中所含的不同色光的成分。
如光源光谱成分含红色光成分多,其色温低;光源光谱成分含蓝色光成分多,其色温就高。
(2)、常见光源的色温光源色温值(K)晴天阴影7500K左右阴天6500K左右直射阳光中午日光5500左右日出后、日落前一小时3500左右日出后、日落前半小时2400左右电子闪光灯5500左右普通灯泡2900左右(3)、对光源色温的调控在彩色摄影中,光源色温的变化常常影响到被摄体表面色彩的准确再现,这种现象称为偏色。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章节课题:第一章色彩课时:4学时书写时间:2016 年1月教师:范秉海
本章节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本章是本次课程的第一章,起到了阐述基础理论知识引出后续知识的作用。
德育目标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色彩。
知识、技能传授目标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了解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色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解决方法:
■学习重点
色彩
■学习难点
■解决办法
教学方法手段实施设计:
多媒体教学、案例展示、案例分析
作业与辅导设计:
教案续页
黑白灰有彩色
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1]
基本特性编辑
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
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
色彩色环、色相、冷暖、明度、对比度
色相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
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如玫瑰红、桔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
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
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纯度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
当一种颜色参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
当参入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的参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感觉出来了。
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
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