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无线领域十大热门新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这里列举出10种重要的能够完善无线应用程序的技术·之一:WAP技术·之二:移动标示语言·之三:多模式标示语言·之四:短信传送·之五:SyncML·之六:802.11b无线局域网·之七:新一代无线电话网络·之八:无线应用中的安全性·之九:蓝牙技术·之十:JavaPhone API之一:WAP技术和开发要点移动设备(诸如智能电话和PDA)正在被充分应用到企业应用架构之中。
这种想法最初是逐渐潜入人心的,但是发展趋势却显而易见:企业用户正在将移动设备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
这就是结构设计者在勾画应用于整个企业的程序结构时需要考虑将Java运用到电话中(甚至给手机配备基本的上网功能)的原因。
基于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技术的具有浏览网页功能的手机在北美和欧洲一带逐渐流行起来。
WAP是由无线应用协定论坛(the WAP Forum)发展并流传开来的,该论坛是由一群无线和通讯产业的公司组成,发布了能够在无线设备上所使用Web内容和应用的“产业标准” 规范。
于近期被认可的WAP 版本是2.0版,但要到2003年我们才可能看到支持该版本的手机批量问世。
目前,WAP1.1和WAP1.2.1版本是最为流行的。
WAP开发要点:在企业Web应用程序中将诸如电话和PDA等基于WAP的设备作为最终用户。
虽然通过使用HTTP和HTML等著名的协议会使WAP2.0开发更容易些,但近期内我们仍需要以WAP1.x 为途径进行开发。
编写服务器端代码使其可以生成HTML和WML,同时也要考虑屏幕大小和数据流量。
虽然有可用的代码转换器及HTML和WML间的转换器,但很少能够将设计漂亮的HTML页面转换成同样漂亮WML页面。
你需要有特殊设计的中间件或使用系统自带的XML/XSL解决方法。
WAP Forum 在设计1.x版本的时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它和我们熟知和喜爱的3W协议(比如HTTP, SSL 和HTML)并不兼容。
1、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
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
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
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2、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定位的内容不包括( )。
A.目标对象概念细分B.项目市场细分C.产品概念锁定D.项目SWOT分析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定位内容。
房地产开发项目SWOT分析属于房地产项目的项目定位,不属于市场定位的内容。
3、“甲写字楼位于火车站的北侧”表示的是甲写字楼的( )。
A.环境B.方位C.距离D.朝向标准答案: B解析:考察方位的概念。
方位是指方向和位置,例如,某写字楼位于火车站东南侧。
4、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
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
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
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5、按照房地产市场调查问卷设计( )原则的要求,调查问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设计问题。
2015年科技领域将有十大重大突破,以云存储发展最为迅猛科技改变世界,科技造福人类!2015年即将来临,新的一年里科技行业将会有十大重大突破:新技术将贡献100%的增长(包括移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无线数据将成为电信行业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领域,平板手机将成为移动设备增长引擎,新的合作关系将重塑云计算格局,DaaS将驱动新的大数据供应链,物联网仍将将继续推动传统IT行业的扩张,云服务提供商(个人网盘&企业网盘)将成为新的数据中心重塑IT格局,行业专用数字平台快速扩张,新的安全和印刷创新普及,中国无处不在。
1、新技术将贡献100%的增长2015年的全球IT和电信行业开支将增长3.8%,超过3.8万亿美元。
几乎所有的新增开支和三分之一的总开支都将以移动、云计算(以云存储发展最为迅猛)、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为重点。
2、无线数据将成为电信行业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领域无线数据将成为电信行业开支规模最大(5360亿美元)、增速最快(13%)的领域。
“网络中立”将在美国强制推行,成为所有服务的基本准则。
3、平板手机将成为移动设备增长引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将较最近几年有所放缓,总量达到4840亿美元,约占全部IT开支的40%。
中国厂商将拿下15%甚至更多的全球移动增长份额。
平板手机销量将增长60%,蚕食平板电脑市场。
可穿戴设备将令人失望,2015年的销量“仅为”4000万至5000万台。
腕式手机将会推出,但却会失败。
移动应用下载量增速将在2015年放缓,达到1500亿次,中国的独立应用商店占比达到18%。
但企业移动应用开发将实现翻番。
4、新的合作关系将重塑云计算格局规模较大的云计算生态系统(公共云、私有云、授权IT和服务)开支将达到1180亿美元(2018年将接近2000亿美元),其中有700亿美元(2018年为1260亿美元)将花在公共云上。
亚马逊将在很多方面抵挡进攻,保持甚至增加市场份额。
十大无线网络技术对比目前,无线网络连接技术按照传输距离远近可分为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和长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下面分别列举了各自的5种主要技术,包括蓝牙,Wi-Fi,NFC,ZigBee,UWB以及GPRS,5G,NB-IoT,LoR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
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人们生活的便利度已经被极大的提高。
在家有Wi-Fi,出门有4G,定位有GPS等等,似乎网络已经成为继衣食住行之后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万物互联时代,网络连接技术需要进一步迭代。
物联网架构一般被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层处于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枢纽位置,在物联网设备连接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物联网的最终目标仍然是服务于人,因此,具有更高便携性的无线网络连接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发展出一大批无线网络技术,面向万物互联,无线网络连接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云里物里科技目前,无线网络连接技术按照传输距离远近可分为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和长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下面分别列举了各自的5种主要技术,包括蓝牙,Wi-Fi,NFC,ZigBee,UWB以及GPRS,5G,NB-IoT,LoR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
下面就随着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了解下这十大无线网络技术的优缺点。
一、短距离无线连接1.蓝牙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
蓝牙可连接多个设备,克服了数据同步的难题。
从音频传输、图文传输、视频传输,再到以低功耗为主打的物联网传输,蓝牙应用的场景也越来越广。
前两代蓝牙技术都是技术的塑形阶段,将蓝牙技术发展成为一种可靠、安全、实用的传输通信技术。
随着3G时代的到来,蓝牙技术也迈入高速率传输的第三代。
第三代蓝牙技术传输速率高达24Mbps,核心是使用AMP技术,允许蓝牙协议栈针对任一任务动态地选择正确射频。
且是即时回答。
这款名为“Sproutling”的婴儿专用脚环能够戴在宝宝的脚腕上,监测宝宝的心律、体温、位置等信息,让父母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宝宝的活动状态。
如果需要报警,则会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醒父母。
Sproutling 脚环所面向的用户群是0到2岁的婴儿。
整个设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非常柔软的白色医用硅胶材质的腕带和红色桃心形状的传感器组合模块,其内部放置了能够监测室内温度、婴儿心跳和动作的感应器;第二部分则是一个无线充电底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近日盘点了2015年的年度最佳发明,这些发明涵盖医疗、工程、计算机、环保、建筑、交通等领域,致力于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更智能、更有趣。
12.Sproutling脚环:婴儿的保护神产品:Sproutling脚环购买渠道:可在提前预定“我的孩子没事吧?”这正是Sproutling公司推出的首个产品要回答的问题,并座,该底座可以为脚环进行无线充电,同时还内置了环境噪音传感器,可以对婴儿所处房间的环境进行监控。
在了解婴儿的习惯之后,Sproutling还可以提供有帮助的预测,比如婴儿小睡何时会醒来。
Sproutling 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布鲁斯说:“我们想要从整体上来了解婴儿的行为模式,这是‘圣杯’。
”13.微软全息眼镜:将全息影像带入现实生活产品:全息眼镜——2015年最佳科技发明文/ 聂双制造商:微软包括大名鼎鼎的oculus Rift等在内的虚拟现实头盔让人可以逃离现实,戴上这种设备,用户能与海豚一起在水中嬉戏,或在滑铁卢战役中大显身手。
相比较而言,正如其发明者亚历克斯·基普曼所说,微软的这款全息眼镜(Hololens)则是对现实进行扩充——将全息影像和数据投射到现实环境,如此一来,用户就不会局限在虚拟世界中。
想象一下游戏者抵抗机器人入侵自己的住所、工程师们操控三维模型、外科医生跟随指令进行手术的情景。
初步的实验表明,所有这些都是可能的。
2015年全球10大突破性技术1. Magic Leap虚拟现实技术Magic Leap 是一家研究增强现实(或者又称混合现实)技术的初创公司,目前投入超过五亿美元开发一种新的炫酷3D图像显示产品。
Magic Leap 产品和现在的头戴设备有点像,能将虚拟世界投射在真实的环境中。
技术成熟时间:1到3年重要意义:这一技术将给电影、游戏、旅行和电信等行业带来全新的机会。
关键参与者:Magic Leap和微软。
2. 纳米架构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微型晶格,使材料结构可以得到精密订制,从而确保强度和弹性,同时重量非常轻。
技术成熟时间:3到5年重要意义:更轻的结构材料将非常节能,且用途很广。
关键参与者:加州理工学院的朱利亚·格利尔(Julia Greer)、HRL Laboratories 的威廉·卡特(William Carter)、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可拉斯·方(Nicholas Fang),以及劳伦斯-利物莫国家实验室的克里斯托弗·斯帕达奇尼(Christopher Spadaccini)。
3. 汽车间通信通过这种简单的无线技术,汽车可以相互通信,从而减少车祸事故。
技术成熟时间:1到2年重要意义: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由于车祸而身亡。
关键参与者:通用汽车、密歇根大学、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
4. 谷歌Project LoonProject Loon利用高空气球提供了可靠的低成本互联网接入服务,能覆盖全球偏远地区。
技术成熟时间:1到2年重要意义:互联网连接能给全球43亿尚未联网的人口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新的经济机会。
关键参与者:谷歌和Facebook。
5. 液态切片技术一种通过DNA测序仪器的验血方式,有助于尽早发现癌症。
技术成熟时间:现在重要意义: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每年导致约800万人死亡。
关键参与者:香港中文大学的丹尼斯·洛(Dennis Lo)、Illumin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波特·沃格尔斯腾(Bert Vogelstein)。
科技改变世界:2015年全球十大创新技术用眼睛控制计算机、一滴样品检测出所有病毒、小型聚变反应堆…………2015年依然不乏能够改变世界的科技创新,它们不仅会改善人们的生活,还有望拯救身处危机中的地球。
眼控机器软件把眼动转换为设备的控制命令为瘫痪患者带来希望很久以前,科学家就知道眼睛可以透露出人们的目标————他们想去哪里,想干什么,想和谁接触。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专攻神经技术的副教授奥尔多·费萨尔希望能用人的眼动来控制轮椅、计算机和电子游戏。
费萨尔和同事用电子游戏摄像头做了一副眼镜,用来记录用户的眼动,并将眼动数据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里的软件随后会把数据转换成机器命令。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这一技术,而系统的搭建成本还不到50美元。
在一次科学展览上,数千名志愿者试用了这一技术。
大多数人在无须指导的情况下,只需要15秒就能熟练地用它玩乒乓球游戏。
费萨尔和同事利用70年来针对眼动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开发出了一套能把眼神转换成控制轮椅的命令的算法,把眨眼转换成鼠标点击,把瞳孔的快速移动转换为游戏手柄的摇动。
为了预测使用者的意图,这套算法需要用真实世界中的数据进行训练,研究人员会收集到他们的眼动数据。
通过不断训练,软件系统就可以逐渐识别出用户的意图。
(雷切尔·纽尔)微波火箭微波束驱动的火箭可以让人类以更低廉的成本进入太空人类搭载火箭进入太空已经有50多年了。
在这50多年中,让火箭到达预定轨道仍然需要极高的成本。
火箭重量的90%是燃料和推进剂,留给货物的空间很小。
1924年,苏联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一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建议用地面信号发送器发出的微波束作为火箭升空的动力。
齐奥尔科夫斯基建议,使用抛物面镜将“短波电磁射线的平行光束”引导至火箭的腹部,加热推进剂产生推力,而无须在火箭舱内携带大量燃料。
这个创意一直无人问津。
直到最近,技术的进步才终于跟上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远见。
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
这是自1997年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以来,科学家们经过18年努力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量子光学专家Wolfgang Tittel教授在同期《自然》杂志撰文评论:“该实验实现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个最深远和最令人费解的预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可以作为未来量子网络的一个强大的基本单元。
”该成果已被欧洲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度物理学重大突破”。
2、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3月30日,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颗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这颗卫星由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入轨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
这颗卫星实现了多个首创:首次使用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次采用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方式,首次验证相控阵星间链路与自主导航体制,首次大量使用国产化器部件以实现自主可控。
由于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按照功能链设计理念,整星分为有效载荷、结构和热控、电子学和姿态轨控等功能链,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密度。
3、“长征六号”首飞“一箭多星”创纪录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此次“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发射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开拓一号、希望二号、天拓三号、纳星二号、皮星二号、紫丁香二号等20颗微小卫星,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对于促进我国微小卫星发展和新技术试验验证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十大新兴技术世界经济论坛今日发布2015年度十大新兴技术,飞行机器人、仿人脑芯片等十大突破性的科技进展入选。
此榜单每年发布一次,由世界经济论坛新兴技术跨界理事会选出该年最有潜力解决全球长期挑战的技术成果,旨在促使人们关注新兴技术的潜力及蕴藏的风险。
今年的十大新兴技术体现了创新在改善人们生活、推动行业变革和维护地球生态方面的巨大力量,我们接下来为您一一介绍:1、燃料电池汽车以氢气为燃料的零排放汽车,让蓝天更近与电动汽车不同的是,燃料汽车电池无需从外接设备获取电力,而是由燃料直接转化成电力驱动汽车。
每一箱压缩氢气可以驱动汽车行驶650公里左右,而加满则只需3分钟。
最重要的是,它零排放无污染,给了渴望蓝天白云的我们一丝希望。
现在已经有汽车公司开始向消费者出售该汽车,欲了解它详细的应用现状和潜在威胁请关注达沃斯博客即将推出的详细报道。
2、下一代机器人实时在线的移动机器人,能够处理从农业到医疗等各领域的工作任务随着传感器的不断进步,机器人的应用已经不再限于大型制造业的流水线。
从农业除草到照料病人,它们如今可以从事的工作更加细致和灵活。
3、可循环利用的热固性塑料可以减少填埋场垃圾的新型塑料普通的塑料的无法降解一直使它成为最让人头疼的白色垃圾,而这种新型塑料因为其独特的结构,能够循环利用,减少垃圾场对土地的污染,对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
4、精密基因工程技术够改善农作物质量、减少各方争议的突破性技术与传统转基因技术不同的是,精密基因工程技术是在物种现有的基因序列上进行调整。
这项技术在农业,特别是在小户农业上有巨大的增收潜力。
5、增材制造技术代表制造业的未来,从可打印的人体器官到智能服装等这是一种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
大家所熟悉的3D打印便是这种技术最为人知的别名。
和批量生产不同,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产品可达到最大限度的个性化,美国牙齿矫正公司隐适美(Invisalign)便是使用这种技术已达到最合乎病人牙齿构造的矫正仪。
2015年无线领域十大热门新技术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而使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性增长。
在未来的技术演进中,更丰富的通信模式、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广泛的应用拓展,都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为了应对海量流量的挑战,移动网络正向无容量限制的无线网络,即大管道方向发展,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在面向未来的无线技术演进中,适应应用场景、满足用户体验成为决定因素。
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盘点无线领域最为的关注十大热点新技术,与业界广大朋友共同交流。
一、新多址接入方式
未来5G应用已经聚焦到移动宽带和物联网,对广覆盖、高容量、低时延、海量连接提出更高需求,5G势必需要引入新的多址接入方式。
较之目前主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正交/准正交多址方案(TDMA/CDMA/OFDMA),中兴通讯首推的新多址技术MUSA (MulTI-User Shared Access)基于更先进的非正交多用户信息理论。
MUSA上行接入通过创新设计的复数域多元码以及基于串行干扰消除(SIC)的先进多用户检测,让系统在相同时频资源上支持数倍用户数量的高可靠接入;并且可以简化接入流程中的资源调度过程,因而可大为简化海量接入的系统实现,缩短海量接入的接入时间,降低终端能耗。
MUSA下行则通过创新的增强叠加编码及叠加符号扩展技术,提供比主流正交多址更高容量的下行传输,并同样能大为简化终端的实现,降低终端能耗。
二、新编码调制与链路自适应技术
面对5G的核心需求,传统链路自适应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而新的编码调制与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系统容量、减少传输延迟、提高传输可靠性、增加用户的接入数目。
中兴通讯提出了软链路自适应(soft link adaptaTIon,SLA)、物理层包编码(physical layer packet coding,PLPC)、吉比特超高速译码器技术(Gbps high speed decoder,GHD)等。
软链路自适应技术提高了信道预测和反馈方法的准确性,解决了开环链路自适应OLLA的周期较长、干扰突发对性能的影响,以及5G各种新场景对QoS的差异化需求(低延迟/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