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沉练习题2
- 格式:doc
- 大小:242.50 KB
- 文档页数:2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9长春.中考模拟) 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
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____在液体中;(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
用ρ水、ρ液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__ρ水(选填“>”、“<”或“=”),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________;(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 0.9、 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
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米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
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
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________。
2、(2016黄浦.中考模拟) 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块进入液体的体积V液与物块密度ρ物、液体密度ρ液的关系,某小组同学选取体积V物相同、ρ物不同的物块进行实验,测出其漂浮在水和酒精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体积V浸,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水ρ液(克/厘米3)实验序号ρ物(克/厘米3)V浸(厘米3)1.0 1 0.4 40表二:酒精物浸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________时,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中ρ物、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3)进一步分析实验序号2和4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合理猜想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________时,V浸是相同的.3、(2016淮安.中考模拟) 小明利用18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1)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50mL的量筒和400mL的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________.(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实验改进后,小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10.8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________cm,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9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ρ水=1.0×103kg/m3)(3)小明的同学也用吸管制作看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 . 换大的容器做实验B . 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 . 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D . 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4、(2017苏州.中考模拟) 小明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时,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块浸没在水中后上浮.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找来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铁块 A、塑料块B和塑料块C(B 与A体积相同,C与A质量相同).(1)他按图甲和乙进行了实验,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并与重力比较,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2)实验时,他无意中发现增大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某一时刻测力计的示数会突然变小,示数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3)为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他选择了合适的塑料块,利用现有器材在题中(1)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就完成了探究.①选择的塑料块是________(B/C).②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③当满足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条件时,物体上浮.5、(2019锦州.中考模拟) 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
物体的沉浮条件与应用基础练习知识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_______力和_______力的大小.浮重2.鸡蛋放在清水中会下沉,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它的重力;在清水中倒人适量的浓盐水,鸡蛋就会上浮,这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_______它的重力;当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时,鸡蛋就会处于_______状态或_______状态.小于大于悬浮漂浮3.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相对于水面将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变大不变上浮4.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5×10-4m3,将它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取g为10N/kg),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放开手后,小球将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5 竖直向上悬浮5.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物体的密度_______液体的密度,物体上浮至漂浮;如果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到容器底;如果物体的密度_______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于大于等于6.一块蜡放在水中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那么,在下列提供的液体中,放入_______中悬浮;放入_______中下沉;放入_______中也是漂浮.(参考数据,ρ蜡=0.9×103kg/m3,ρ植物油=0.9 ×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ρ酒精=0.8 ×103kg/m3) 植物油酒精海水7.如图7.5-1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在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人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A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8.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人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二现象的原因是( B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9.体积为50cm3、质量为48g的生橡胶块放人足够深的水中静止后,水对它的浮力是多少N?(g取10N/kg) 0.48N知识点二浮沉条件的应用1.潜水艇的上浮、下沉、悬浮是靠改变________来实现的.它在加速下潜的过程中,艇重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潜水艇的排水量.自重大于2.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________空气密度,导致灯笼受到的浮力________灯笼的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小于大于3.漂浮和悬浮是物体在液体中时所能处的两种状态,它们的相同点是________;而从V排和V物的关系上来区别,物体漂浮时V排________V物,而物体悬浮时V排______V物;从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上来区别,能漂浮的物体,ρ物________ρ液,而悬浮的物体,ρ物________ρ液.(填“>〞、“<〞或“=〞) G物=F浮< = < =4.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全家欢聚,常常煮汤圆以示庆贺,园园在帮姥姥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中由于浮力________重力,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气体受热膨胀,使浮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致使浮力大于重力,汤圆________.小于增大上浮5.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实心的铁球不可能浮在液面上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浮力越大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与深度有关2.一个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B、C和D中保持静止,情况如图所示。
容器内液体密度最大的是()A.B.C.D.3.一小球质量是260g,体积是300cm3,把它浸没在水中,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A.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为3N B.悬浮在水中,所受浮力为2.6NC.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3N D.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2.6N4.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家中做的一个小实验,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发现鸡蛋会下沉到杯底,然后逐渐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看到鸡蛋慢慢的向上浮起,最终浮出液面,处于漂浮状态。
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鸡蛋在清水中沉底时,鸡蛋没有受到浮力B.鸡蛋上浮是因为向水中加盐使鸡蛋受到的重力减小C.鸡蛋上浮是因为向水中加盐使其受到的浮力大于受到的重力D.鸡蛋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时,鸡蛋受到的盐水作用力大于鸡蛋受到的重力5.将质量是200g的物体缓慢地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共溢出160g的水,放手后,物体最终会()A.上升B.不变C.下降D.无法判断6.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相同容器,装有不同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长方体物块A,B,C 分别放入三种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F浮C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C.放物体之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D.放物体之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A<F′B<F′C8.如图所示,将一个空心铁球浸没入水中,放手后铁球恰好悬浮,若沿虚线方向将铁球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A.大块的将下沉,小块的将上浮B.大块的将上浮,小块的将下沉C.两块都将上浮D.两块都将下沉8.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实心铁块A 放在木板B 上,它们一起漂浮在水面上,若将铁块A 从木块B 上拿下并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则容器中的水面会 ( )A .上升B .保持不变C .下降D .无法判断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4210m -,将一体积为43210m -⨯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15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用一根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细线把容器底和木块底部中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小明把一枚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盆中,鸡蛋沉在盆底。
当他向清水中不断加盐并搅拌时,鸡蛋又会上浮至悬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对整个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鸡蛋所受重力逐渐减小,所以上浮B.液体密度一直增大,鸡蛋漂浮后继续加盐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增大C.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先不变后减小,鸡蛋所受浮力先不变后减小D.鸡蛋沉在清水中所受浮力最小,悬浮、漂浮状态下所受浮力相等2.将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圆柱体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
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A.ρ1>ρ2,F1>F2B.ρ1<ρ2,F1<F2C.ρ1<ρ2,F1=F2D.ρ1>ρ2,F1=F23.将重力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实心)放入水中静止后,则(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B.铁块受到的浮力大C.木块和铁块所受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判断谁受到的浮力大4.三个体积相同,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体放入同一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
(1)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2)它们自重的大小关系是( )A.G甲=G乙=G丙B.G甲<G乙<G丙C.G甲<G乙=G丙D.G甲=G乙<G丙(3)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D.ρ甲=ρ乙<ρ丙5.(多选)把体积相等的A、B两个实心小球浸没于水中,放手后A上浮、B下沉。
静止时比较重力、浮力和物体的密度,正确的是( )A.G A<G B B.G A=G BC.F浮A=F浮B D.ρA<ρB6.有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缓慢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其状态如图所示,其中c球沉在容器底部。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关系为G a=G b>G cB.密度关系为ρa=ρb<ρcC.所受浮力关系为F a=F b=F cD.排开水的质量关系为m a=m b<m c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物体的浮沉条件》习题一、填空题1、一个实心物体,放在水中静止时,有2/5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 /m 3。
2、有一个木块,把它浸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 水,若把它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会从杯中溢出______g 酒精(酒精密度是0.8×103kg/m 3,水的密度是1.0×l03kg/m 3,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 3)3、如图10-4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 ,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 ,则:小球质量是________g ,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 :ρ乙________4 :5(选填“>”“=”或“<”=)4、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10-5所示,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 甲F 乙,两球的密度ρ甲 ρ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选择题5、如图10-6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 ),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 )。
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 甲和F 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可以确定正确的是( )A 、F 甲 = F 乙,ρ甲 = ρ乙B 、F 甲 = F 乙,ρ甲 < ρ乙C 、F 甲 < F 乙,ρ甲 = ρ乙D 、F 甲 > F 乙,ρ甲 > ρ乙6、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0-7所示、其中标有W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 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1ρ和2ρ的关系,有( )A 、浮力增大,1ρ=2ρB 、浮力减小,1ρ=2ρC 、浮力不变,1ρ>2ρD 、浮力不变,1ρ<2ρ 7、两实心球a 、b 的密度之比为4∶3,体积之比为1∶2,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2∶3,则可能是( )A 、两球均沉入水底B 、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图10-4图10-5图10-6图10-7C 、a 球下沉,b 球漂浮D 、a 球漂浮,b 球下沉8、如图10-8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熔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A 、上升B 、下降C 、保持不变D 、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9、三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铜球,分别在如图10-9所示的水、盐水、水银三种液体中静止,所受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F 甲= F 乙>F 丙B 、F 甲<F 乙<F 丙C 、F 甲= F 乙<F 丙D 、F 丙<F 甲<F 乙图10-8 图10-9。
一、选择题下,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B.F2C.F3D.F4()2、如图所示,分别将三个体积相等的泡沫球、空心铝球和空心铁球粘合在一起(已知ρ在水中,发现三个球静止时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则三个球所受的浮力大小A.泡沫球最大B.空心铝球最大C.空心铁球最大D.三球一样大()3、同一艘轮船从长江航行驶入东海的过程中,若排开江水和海水的体积分别为V江、V海,排开江水和海水的质量分别为m江、,m海(ρ江<ρ海),则A.V江=V海,m江<m海B.V江>V海,m江<m海C.V江>V海,m江=m海D.V江<V海,m江<m海()4、将塑料块、铁块、冰块和空心铁球放入一盛有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它们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冰完全熔化后,空心球处于悬浮状态C.在水中加盐,铁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D.在水中加盐,塑料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会减小驶入海中。
它们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A.甲、乙均不变B.甲不变,乙变大C.甲变大,乙不变D.甲、乙均变大二、填空题密度为ρ的液体中,长方体b上下表面的液体压强差为_________。
若两长方体a、b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Fa_____Fb(选填“>"“<”或“=”)。
果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片(如图所示),再将小片放入水中。
发现小片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大块的密度_______小片的(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密度。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8、如图所示,小明用不同材料做成粗细大小都一样的甲、乙两支密度计并放在水中,水面刚好与甲的最上端刻度相齐,与乙的最下端刻度相齐。
由图可知甲、乙密度计的重力G甲______G乙(选填“>”“< "或“=”)。
备考2024年中考科学三轮复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6黄浦.中考模拟) 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块进入液体的体积V液与物块密度ρ物、液体密度ρ液的关系,某小组同学选取体积V物相同、ρ物不同的物块进行实验,测出其漂浮在水和酒精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体积V浸,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水ρ液(克/厘米3)实验序号ρ物(克/厘米3)V浸(厘米3)1.010.44020.55030.660表二:酒精ρ液(克/厘米3)实验序号ρ物(克/厘米3)V浸(厘米3)0.840.45050.562.560.675(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ρ物、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________时,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中ρ物、V浸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3)进一步分析实验序号2和4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合理猜想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________时,V浸是相同的.2、(2016淮安.中考模拟) 小明利用18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1)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50mL的量筒和400mL的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________.(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实验改进后,小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10.8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________cm,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9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ρ水=1.0×103kg/m3)(3)小明的同学也用吸管制作看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 . 换大的容器做实验B . 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 . 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D . 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3、(2017邗江.中考模拟) 王老师在学校的物理社团活动中,组织学生制作“浮沉子”实验.器材:塑料瓶1个(含瓶盖),吸管1根,回形针1枚,剪刀1把,烧杯1只,适量水.制作与原理:(1)剪一小段吸管,长约3厘米,再对折,将回形针套进对折的吸管管口,使吸管不会张开,就完成了浮沉子,如图甲.吸管受力能对折说明________,剪刀能剪断吸管说明剪刀的________比吸管的大.(2)将烧杯装水,把做好的浮沉子轻轻放入.调整浮沉子,使浮沉子漂浮在水面上,只露出水面一点点如图乙.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1和F1;在塑料瓶中装水(接近瓶盖下沿),把调好的浮沉子放进塑料瓶里,盖紧盖子,用手挤压瓶子,可以会看到浮沉子下沉并能悬浮在图丙中的位置,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2和F2,则G1________G2,F1________F2(>/</﹦).(3)在制作过程中,小陈同学盖紧了盖子,用很大的力也未能使浮沉子下沉.王老师说,你轻轻地摇晃几下瓶子,再用力试试.果然,小陈轻轻地摇晃了几下瓶子后,微微用了点力就使浮沉子下沉了,摇晃后浮沉子易于下沉是因为________.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请说出你的方法________.4、(2019河北.中考模拟) 现有水、量杯、石块(足够重)、细绳(质量忽略不计)、待测木块(密度比水的密度ρ水小且不吸水),请你用给出的器材测出木块的密度。
七、物体的浮沉条件知识清单1.物体的浮沉条件: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1)若F浮< G,即ρ液____ ρ物,物体下沉,最终_______,此时F浮____ G,V物____V排(2)若F浮= G,即ρ液____ ρ物,物体________,此时F浮____ G,V物____V排(3)若F浮> G,即ρ液____ ρ物,物体上浮,最终______,此时F浮____ G,V物____V排2.浮力的计算方法:平衡法:当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时,根据二力平衡,则F浮= G,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在物体所受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排开液体的_________,增大浮力,从而实现漂浮。
(2)潜水艇: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气球:是靠通过改变自身的________,从而改变浮力来实现升降的。
(4)密度计:是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根据物体漂浮时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理制成的。
课堂检测 1.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2. 如下图所示,完全浸没在水中乒乓球,放手后,乒乓球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C )A. 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B. 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C. 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力不变,静止时浮力等于重力D. 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3. a 、b 两球放入水中,a 球下沉,b 球上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b 球比a 球的体积大B. a 球比b 球受到的重力大C. b 球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D. b 球比a 球受到的浮力大4. 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到的浮力 ( B )A. 变小B. 不变C. 变大D. 不能确定5. 放在水中的一只鸡蛋,由于鸡蛋受到的_______力大于______力,鸡蛋下沉。
物理浮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时,其浮力等于()。
A. 物体的重力B. 物体的重力减去液体的重力C. 物体的重力加上液体的重力D. 液体的重力答案:A2.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
A. 重力B. 质量C. 体积D. 密度答案:A3. 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其浮力()。
A. 大于物体的重力B. 小于物体的重力C. 等于物体的重力D. 与物体的重力无关答案:B二、填空题1. 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______。
答案:上浮2. 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______。
答案:下沉3.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是______。
答案:F_buoyant = ρ_liquid * V_displaced * g三、简答题1. 为什么船可以在水上漂浮?答案:船可以在水上漂浮是因为它的形状使得它可以排开更多的水,从而产生足够的浮力来平衡其重力。
2. 为什么铁在水中会下沉,而铁制的船却可以漂浮?答案:铁在水中会下沉是因为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铁制的船可以漂浮是因为船的形状使得它可以排开足够的水,产生足够的浮力来平衡其重力。
四、计算题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9.6N。
求物体的体积。
答案: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buoyant = ρ_liquid *V_displaced * g。
已知浮力F_buoyant = 19.6N,水的密度ρ_liquid = 1000 kg/m³,重力加速度g = 9.8 m/s²。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解得:V_displaced = F_buoyant / (ρ_liquid * g) = 19.6N / (1000kg/m³ * 9.8 m/s²) = 0.002 m³所以物体的体积为0.002立方米。
2. 一个物体的体积为0.005立方米,它的密度为800 kg/m³。
浮沉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浮沉原理中,物体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物体完全浸没时,浮力最大B. 物体部分浸没时,浮力小于其完全浸没时的浮力C. 物体浮在水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D. 物体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密度无关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什么?A. 物体的重力B. 物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C.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D. 液体的重力二、填空题3. 当物体的密度_______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
4.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 F_{buoyant} = \rho_{liquid} \times g \times V_{displaced} \],其中\( \rho_{liquid} \)代表_______,\( g \)代表_______,\( V_{displaced} \)代表_______。
三、简答题5. 请简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内容。
四、计算题6. 一个木块的体积为0.02立方米,密度为0.6×10^3千克/立方米。
如果将它放入水中,请计算木块受到的浮力,并判断木块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二、填空题3. 小于4. 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三、简答题5.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四、计算题6. 首先计算木块的质量:\( m = \rho_{wood} \times V = 0.6\times 10^3 \times 0.02 \) kg。
然后计算木块的重力:\( G = m \times g = 60 \times 9.8 \) N。
由于木块的重力小于其在水中的浮力(\( F_{buoyant} = \rho_{water} \times g \timesV_{displaced} = 1000 \times 9.8 \times 0.02 \) N),木块会浮在水面上。
1、一个鸡蛋沉没在一杯清水中,选择下列何种添加物(足量)加入杯内的水中经搅拌后,最终可以使鸡蛋浮起来()
A、水
B、食盐
C、酒精
D、食用油
2、在抗洪救灾中,许多战士穿上黄色的厚厚的“背心”,它的主要作用是()
A.有类似棉衣的御寒作用
B.减少相互之间碰撞时受到的伤害
C.有同伴之间的识别作用
D.有被风浪卷到河里时增加人的浮力,起救生作用
3、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大于重力
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
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
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小于重力
4、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5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5、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逐渐变大
D.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6、如图所示,用力挤压大塑料瓶的侧面,观察到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瓶(浮沉子)下沉,松开手后,小瓶重新浮上水面.有关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挤压大塑料瓶,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将小瓶压沉水底
B.松手后,小瓶体积增大,浮力小于重力,小瓶上浮
C.松手后,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小瓶重新浮出水面
D.挤压大塑料瓶,水进入小瓶,重力大于浮力小瓶下沉
7、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 A、F B、F C表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大。
8、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 N的物体,使其一半的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2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为m3,松手后,物体将(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取10 N/kg)
9、小明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麦管(或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当潜水
艇模型悬浮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自身的重力.为了使潜水艇下沉,
则必须从进气管处 (吹气/吸气),此时潜水艇受到的浮力
(增大/不变/减小),自身的重力 (增大/不变/减小).可见,潜水艇是
通过改变来实现下沉和上浮的.
10、小华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
图5所示,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甲杯液体
的密度乙杯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
力计示数为2 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N,小球的体积为cm3.剪
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N.(g取10 N/kg)
1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用吸管制作一简易密度计.将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测出浸
入水中的深度H,若漂浮在另一液体中,浸入的深度为h,则该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用
ρ水、H、h表示),若h小于H,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小
明发现,所制的密度计两刻度线间的距离偏小,请你写出一条增大两刻度线间距离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吸管、细铅丝、橡皮泥、烧杯、水、待测盐水等.
实验步骤:
a.吸管的一端塞入适量细铅丝,并用橡皮泥将这段密封制成土密度计;
b.用刻度尺测出吸管的长度L;
c.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吸管的长度h1(如图所示);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 g/cm3,F浮=p液g V排)
(1) 在吸管的一端塞入适量细铅丝,并用橡皮泥将这段密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在液面以下的深度就__________。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p盐水=_____________.
(4)小明把刚做好的土密度计放入水中时发现它的低端碰到杯底了,接下来他可以才能使土密度计不碰到杯底;
(5)小明还发现密度计上的刻度线之间距离是不等的,特点是上下,数字是上下。
14、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小球,示数为4.2 N.当把小球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7 N.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小球所受的浮力为多大?(2)小球的总体积为多大?
(3)把小球从弹簧测力计取下,浸没在水中后放手,请通过计算判断小球是上浮还是下沉?
15、一个物块浮在水面上,它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0cm3,露在水面上的部分体积是25cm3。
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物块的质量是多大?(3)物块的密度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