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情况调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业现状调查及启示家庭经济困难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学业困难,这也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业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以下是调查结果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业上面临许多困难。
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因经济原因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学业成绩。
他们普遍感到缺乏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参考书籍和课外教育辅导等。
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不得不在校外找工作以补贴家用,而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还有一些被调查者表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必修课或对就业有帮助的选修课程,从而导致学习计划的延迟或受限。
调查还指出,大学生对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渴望和努力。
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他们非常努力地学习,以获得高成绩和奖学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一些被调查者还积极寻找家庭经济困难的帮助和支持,包括申请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参加校外打工。
他们的努力和积极性值得鼓励,也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如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一个共同的任务。
学校和社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
学校可以加强助学金的发放,并设立特殊奖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兼职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社会也可以提供一些渠道和机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家庭经济困难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应该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业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学生资助家庭经济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学校的一名老师,我负责学生资助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对
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所负责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家庭。
这些家庭的经济状况
非常困难,生活水平较低,家庭收入主要靠务工或临时工维持。
由于父母的收入有限,他们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给孩子,因此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受到了影响。
其次,还有一些学生的家庭虽然不属于贫困家庭,但家庭经济状况也并不宽裕。
父母的工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难以承担额外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这些学生的家庭虽然不至于生活贫困,但也需要我们的资助帮助。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比如家庭遭遇意外灾难、父母患病、家庭成
员失业等,这些情况都给学生的家庭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各有不同,但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
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对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
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我也将积极争取更多的资助和支持,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共同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谢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XX学校资助工作人员。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家庭经济调查报告3篇尊敬的校领导:我叫,是*班的一名学生。
家住在,家乡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没有其他的经济作物。
由于家中有病重的爷爷,所以父母都不能出外打工,家庭条件不太好。
所以本学年我希望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以减轻家庭经济一时之负担。
家乡是平原地区,既没有什么天然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也没有什么名牌产品商家在那落户。
大部分地区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产作物,有些县乡以种植苹果、桃子等果树为主要经济作为。
我们村所在的只是种植玉米和小麦,由于它们比较好管理,大多数的村民都出外打工,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不愿出外打工的,也都在城里找到了工作,村里所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
由于我们家所在村镇很偏僻,交通十分不便。
要进城必须走二三里地的土路才能到达油路,让后搭车。
一遇到下大雨的时候,因为我们村地势很低,村四周向外通的道路都会被水淹没,出入很不方便。
因此即使想种植一些时令的经济作物,往外运卖都是个问题,更不要说是种植果树了。
我们家因为爷爷常年重病在身,不能参加任何的劳动,否则支气管炎就会发作,而且平常也不能断药,必须经常到医院检查治疗,因此父母能不能出远门打工。
前些年家里种植了些番茄、茄子等夏季蔬菜,再加上卖一些粮食的钱,就可以维持爷爷医药费和我的初、高中的学费以及家庭的其他轻微的消费了。
由于父亲左眼有角膜炎,看东西很模糊,天气一热就完全看不见了,而且还会有些疼痛。
前年父亲因为太过于劳累,右腿脚后跟突然疼痛的厉害,近半年都不能干重活,所以母亲就到城里的一个学校餐厅帮人做饭,每月工资只有x元,家里只剩下父亲和爷爷了。
由于父亲的身体不允许,从那以后家里就不再种植蔬菜了。
就单单靠种植小麦、玉米地收入来算:一亩地小麦平均按1000斤,八亩地是斤,一斤小麦按平均偏高的价钱0.80元来算,一年所收的小麦全部卖掉收入是x元。
算上种地的投资,化肥、农药、种子、庄稼播种和收割的农机使用费,满打满算不过剩余x元。
这是卖掉所有收获的小麦的价钱,在加上留下一部分自己吃的呢?能卖的最多是斤,也就是x元,也就是说,仅仅是种植小麦的所获得额外经济收入是x元左右。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高校学生拖欠学费现象日趋严重,学生经济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参考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对改进和完善助学体系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标签:高校特困生助学贷款经济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推行,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逐年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
从1999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但是在实施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困难学生比例太大,拖欠学费现象严重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在农村,许多来自贫困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日常生活都存在很大困难,更无力承担每年几千元的学费。
学费不能按时收缴,直接影响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各省市都建立了学生贷款工作领导和管理机构,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并建立完善了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和举报等措施,但催缴学费和催还贷款难度仍然很大。
2.学校的助学体系无力完全解决困难生的经济问题为了体现国家对困难学生的关怀,目前,各高校都形成了基本完善的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
但是,尽管学校提供的奖学金、贷款及困难补助比例较大,但额度小,适合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和资金也少。
而只面向特困生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尽管额度大,但比例低,不能满足占学生总数20%的困难学生。
3.国家助學贷款条件苛刻,不能满足困难生要求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银行认为风险较大,积极性不高。
特别对于一般院校、专科学生和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银行经常不予放贷或采取债权保护措施,而贫困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因为教学资源落后,往往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很难贷到。
4.学生困难程度难以衡量和评价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物价指数存在较大差异,用同一标准衡量并不科学合理。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能够有效帮助这部分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的问题1.经济困难许多家庭无法承担高额的大学学费和生活开支,导致一些学生在经济上非常困难,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的学习生活。
2.心理压力由于金钱方面的困难,一些贫困学生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3.学业受挫由于经济困难,一些学生不得不放弃学业,或者因为兼职工作而耽误了很多学习时间,导致学业受挫,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的对策分析1.提供经济援助学校和社会应当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资助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心理辅导学校应当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岗位推送学校可以积极推送一些适合贫困学生的兼职岗位,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来解决部分经济问题,同时也不影响正常的学习。
4.建立资助体系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包括奖学金、助学贷款、临时救助等,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贫困学生的需求。
5.加大社会帮扶力度社会应当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积极面对学业。
三、结语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社会可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力度,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关心他们的处境;家庭也要充分支持孩子的学业,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学习。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更多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光明的未来。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业现状调查及启示家庭经济困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这些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困难,包括学业上的挑战、经济上的压力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业现状的调查,旨在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以及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帮助。
以下是调查结果及相关启示。
一、调查结果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业挑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业压力大: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许多大学生需要兼职工作来补贴家用,导致学习时间不足,学业压力大。
(2)经济负担重: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需要自己打工挣钱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这会让他们在学业上分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缺乏学习资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许多大学生无法购买所需的学习用具和课外书籍,缺乏学习资源。
除了学业上的困难,我们还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心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困扰:(1)焦虑和压力:担心自己无法完成学业,无法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导致焦虑和压力。
(2)自卑感: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会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与他人有所差距。
二、相关启示1. 政府应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包括提高助学金的发放标准,增加奖学金名额等。
这样可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减轻经济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2.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资助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帮助,包括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
学校还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 大学生应该寻求心理辅导和支持。
面对学业上的挑战和心理上的困扰,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以寻求心理辅导和支持。
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增强自信心。
119教育智库高校辅导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案例分析案例基本情况小丽是2019年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入学后就向学院递交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申请办理了助学贷款。
小丽的申请表信息:单亲,弟弟妹妹上学,父亲打工,家里还有年迈的奶奶,建档立卡家庭、低保户家庭。
小丽本人:第一次跟辅导员谈话的过程中,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看出了她心里的辛酸。
小丽表示家庭虽然贫困了些,已经积极争取了助学贷款,希望不要给父亲和家庭带来更大的生活压力。
表示学习上自己会更加刻苦,争取更好的成绩。
老师眼里的小丽:小丽学习认真刻苦,穿着朴素,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但是跟老师交流过程中,总是表现的很含蓄,自卑感较强。
寒假家访情况:小丽家是砖房,房门和窗户是木制的,一点也不严实,冬天室内和室外温度几乎相同。
地面是用砖铺的,特别简陋,一张小床搭在那里,就是晚上休息的地方,床边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姐弟三人的奖状。
奶奶和爸爸描述:小丽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母亲因突发疾病去世,六岁的弟弟幼儿园在读,十三岁的妹妹小学六年级在读;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地,平常父亲会出去打零工,来维持正常生活。
但由于父亲常年劳累,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经常需要吃药缓解疼痛。
父亲表示不管生活有多辛苦,都会支持小丽读书。
组织实施过程及时做好调查工作。
开学后,我第一时间拿到班里同学上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尽快了解班级同学的家庭经济状况。
明确小丽的家庭经济状况后,我首先联系小丽同学本人,与其谈心谈话,家庭困难只是临时的,鼓励小丽在学校做一名健康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大学生。
接着联系小丽同宿舍的同学,了解了小丽平时学习、生活的状况。
认真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辅导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意识,无论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如何,都要有一颗公平的心,来落实资助育人工作。
为了能更好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我认真学习国家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同时明确2019年学生工作手册中学校的资助政策,让学生也充分了解。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国家在2007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免、贷、助、补等全方位的学生资助政策,为推进我国教育公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后,学前教育师资的社会需求巨增,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迅猛扩大。
为此,我们对本校2010、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为解决学前教育专业贫困大学生的就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2
1 调查的意义及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我国在2007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免、贷、助、补等全方位的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我国推进教育公平奠定坚实基础,使众多贫困学子实现了大学梦。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事业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学前教育专业也越来越受广大学子的青睐。
作为广西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高等学校,承担了大量的广西幼教师资培养培训任务。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较大,多数农村家庭地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缓,收入较低,经济承受力不强,为全面了解我校学前
教育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现状,评估现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运行效果,我们开展了这次学前教育专业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情况调查。
本次调研主要对我校2010级和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抽样学生分别来源于广西、河南、云南等地区。
调查内容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及收入情况和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及支
出等方面。
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86份,有效率为98%。
2 调查分析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构成
我校2010级和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共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54人,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总数的49.6%,可见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比例比较大;在受调查的686学生中,农村户口为467人,占被调查总体的67%;乡镇户口者为128人,占被调查总体的19%;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来自西部省份,占受调查学生总数的80%,但也有12%的学生来自东部省份,8%的学生来自中部省份。
这说明我国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够平衡,区域经济落后是造成家庭贫困的基本原因。
2.2 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困难的因素
从调查数据来看,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农村户口居多,多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可以肯定的说,家庭贫困是导致经济困难大学产生的最直接原因。
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
在受调查学生中,家庭成员3
人的有108人,占总体的16%;5-6人的有430人,占总体的63%;家庭成员中劳动力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占调查学生总数的94%,整体家庭社会负担较重。
(2)家庭收入渠道单一,家庭经济收入总体水平不高。
根据调查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多为依靠农业收入(59%)、外出务工(31%)和工资收入(7%)三个方面。
家庭总体年收入相对比较低,在调查中,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有421人,占调查总体的61%;在5000~10000元之间的学生有211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31%。
(3)同时,在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中,还有其他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因病致贫(21%)、父母下岗(12%)、自然灾害(19%)等也成为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
2.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来源及支出状况
大学生作为纯消费者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她们的特殊身份也就决定了其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学习和生活
状况。
2.3.1 学费来源
近年来,由于国家推动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和发放,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人数在逐年
增多,2010年有56人办理了国家生源地贷款,约占当年学前专业学生总数的9.8%;2011年则增至306人,约占40.5%,由此可见,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有力支撑,让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学期间中不再为学费发愁,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学
业。
但调查也表明,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来源于家庭收入和积蓄的有386人,占总体的56%;可见,当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主要依赖于家庭收入和国家生源地贷款
两种方式。
2.3.2 生活费来源及支出状况
在受调查的学生中,多数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依靠父母提供的有425人,占调查总数的61.9%;借助国家助学贷款169人,占总数的24.6%;借助国家奖助学金的226人,占总数的32.8%;借助勤工俭学的85人,占总数的12.4%;而依靠亲友资助的仅有76人,占11%。
以上由国家财政资助的共占总数的69.8%,依靠其他社会资源的甚至是零。
这说明,国家财政资助正逐渐成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贫困生生活费的重要来源,且其比重在逐年增加。
虽然有家庭、国家和学校等各方的资助,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却不容乐观。
根据调查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月生活消费在200~400元之间的有352人,占受调查学生总数的51%;还有128位学生月生活费在200元之下,占总数的19%,这值得学校和社会关注。
2.4 资助学生评选发放使用情况及对其求学的支撑作用
国家奖助学金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对学生使用国家奖助学金调查显示,用于缴纳学费的有325人,占总数的47.4%;用于生活费的有380人,占学生总数的55.3%;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用于娱乐消费等,占总数的3.2%。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国家财政资助体系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贫困学生求学期间起到了
经济上难以替代的支撑作用,它基本提供了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5 对现行资助管理政策认识及意见
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353位学生表示一般了解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占总数的51.5%;但也有22.5%的同学表示对国家资助政策不了解。
同时,有423位学生表示当前贫困生和奖助学金资助比例不合适,占总数的61.7%,她们认为当前学校贫困生人数日益增多,但资助数量相对较少,需要国家不断加入投入力度,扩大资助的范围。
通过访谈,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表示,定期走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了解其具体困难;创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流平台,并对其进行相应心理辅导;要拓展勤工俭学等渠道,加强培训和扶植,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实现自助。
3 对策选择
3.1 不断加大资助力度,拓展多元化的资助体系
面对目前高校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仅靠财政性投入设立的国家奖助学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和
生活上面临的巨大困难和
压力。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西部高校贫困生完成学业所遇到的经济上困难,维护教育公平,国家财政需加大资助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对西部地区资助的财政投入,努力提高国家奖助学金覆盖面和资助额度。
统筹各方面资源,建立健全多元资助体系,如积极鼓励和引
导和鼓励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基金会、民间助学组织等)和个人参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拓宽财源,使资助资金结构多元化,以期解决更多贫困大学生上学难题。
3.2 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大学生“差别资助”的资助制度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差异化将客观存在并有扩大趋势,高校所处地区不同,上学成本也不尽相同,国家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类别学校生源构成情况,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大学生“差别资助”政策,根据变化适时调整资助配置比例,在资助方式、金额、资助结构等方面差别对待。
同时,国家也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财力状况,结合当地实际消费水平和物价状况,逐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尊严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龙晓凡,滕兵,李嘉斌.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情况的分析报告[m].中国林业教育,2011.
[2] 雷娜,卞艳艳,赵晓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效果的实证研究[m].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 殷盈.新时期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思考[m].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