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登记卡
- 格式:xls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福建省全员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目录===★系统登录与退出一、登录 (11)二、退出 (12)★软件内置菜单一、系统 (12)(一)用户管理 (13)(二)用户组管理 (14)(三)权限管理 (14)(四)镇办工作点设置 (14)(五)两委片区设置 (14)(六)协会小组设置 (14)(七)修改用户密码 (15)(八)维护系统字典数据 (16)(九)系统设置 (22)(十)系统升级 (22)(十一)数据库维护 (22)(十二)数据备份与恢复 (22)(十三)区划代码维护 (22)(十四)系统操作日志 (25)二、人口管理 (26)(一)人口登记 (26)(二)信息变更登记 (29)(三)常住业务交接 (29)(四)人口信息卡 (37)(五)信息报告单 (42)(六)区域拆分合并 (47)(七)家庭拆分合并 (53)(八)人口注销结转 (55)(九)注销恢复 (56)三、综合服务 (61)(一)育妇三查服务 (62)1、查环查孕轮次维护 (62)2、确定育妇查环查孕名单 (64)3、追加查环查孕育妇名单 (66)4、育妇查环查孕登记 (69)5、育妇查病登记 (73)6、育妇查环查孕查病查询 (75)(二)服务信息登记 (77)(三)生育证登记 (82)(四)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登记 (84)(五)其它证表 (87)四、信息查询 (94)(一)基本查询 (95)(二)专项查询 (106)(三)育妇信息查询 (109)(四)服务信息查询 (111)(五)证表信息查询 (113)(六)自定义查询 (113)(七)迁入迁出通报查询 (113)五、信息反馈 (121)(一)计生工作完成情况 (121)(二)计生工作完成情况(综合) (121)(三)例会信息反馈 (124)(四)例会信息反馈(综合) (127)六、统计报表菜单 (130)(一)统计报表 (131)(二)WIS报表审核 (131)(三)综合分析报表 (135)(四)图表 (139)(五)自定义报表 (141)七、数据交换 (153)(一)全量数据上传 (154)(二)全量数据上传查询 (157)(三)全量数据接收查询 (158)(四)增量数据上传(前台) (154)(五)增量数据上传查询 (157)(六)增量数据接收查询 (158)(七)处理管理重复数据 (158)(八)地址码数据变更 (158)(九)公文交换 (158)(十)数据检查 (158)(十一)信息质量检查 (158)(十二)外部数据导入 (161)(十三)国统表生成 (161)(十四)调查个案数据导出 (161)★系统登录与退出一、登录点击桌面快捷方式图标,出现如下图1所示的用户登陆界面:图1输入用户号,输入对应用户密码,然后点击“确定”,即可登陆系统,首先“确定当前系统日期”,若发现系统时间有错,可直接在此窗口修改,如图2所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篇一: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培训手册入户调查———信息卡登记填写篇以下几个率,我们各级检查中是要考核的,数据库的建设必须达到如下指标:1、全员人口个案信息覆盖率要求达到95%以上全员人口个案信息覆盖率=去除重复个案后数据库包含人口数/应纳入全员库人口总数×100%应纳入全员库人口包括本地户籍人口(含流出人口)与流入人口。
2、准确率(已采集信息正确的人数占已采集所有人数的比例)(具体计算可能要通过逻辑审核或者是实地调查核与信息卡数据库核对结果计算)95%以上。
3、项目完整率(每人约有50项采集内容,其中每人已采集项目与总项目数的比例)(在实际计算中可能选择其中几项必须填写项来计算,如逻辑审核中重点核实的缺少必填写项目审核)4、数据库更新及时率(出生或者是四术发生变动时,数据库是否及时变更,数据库中出生和四术的上报日期与实际的出生日期和实际避孕措施开始日期的变更不应超过三个月或者是更短日期,否则视为不及时)以上各项指标的高低是关系到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只有信息采集达到上述标准要求,才能为下一步全员录入奠定基础。
下面将全员人口信息采集步骤详细叙述如下:一、全员人口数据库要求实现以房管人,内蒙采集规范对房屋的编码要求如下:内蒙至村级编码示意图:(系统中已经固定编码)村级至户级示意图:(小区至户未固定编码)二、具体到平房或楼房中编码规则如下:如图:这个平房小区共有三排:第一排共一列,这一列有三院,一院大门向东开,一院里有三户人家,二院大门向南,院内有两户人家,三院有一户人家;第二排共两列,第一列共一院,院内有两户人家,第二列共有两院,第一院有两户人家,第二院有一户人家;第三排共一列,这一列有两院人家,第一院有两户,第二院有一户。
那么这个小区内的房屋编码依次为:注:平房小区内的排是按从南到北,列是从东到西的,院也是从东到西,院内户是由大门起逆时针方向编号,暂时无人居住的房屋要预留编号。
全员信息系统操作说明书系统概述《安徽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是继《安徽省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之后的又一主导性信息系统,该系统集全员人口采集信息与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于一体,形成数据覆盖面更宽、业务范围更广的全员人口信息库。
该系统以户为单位对全省人口进行管理,运行过程中通过及时、准确、有效的整合计生、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信息,达到实时监控全省人口最新动态,全面提高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提供更可靠决策依据的目的。
一:系统结构:二:全员信息管理(一)全员信息查询与修改查询的范围默认在本辖区内,可以通过选择管理地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查询,在本辖区范围内查询,可以对全员个案信息进行修改、增加户成员、新建户、注销等操作,如果在本辖区外进行查询,只能对信息进行浏览,不能进行变更和其它操作。
主要通过人员的姓名、证件号码、性别、出生日期、拼音简码、婚姻状况等条件进行查询,查询名单后,可以对查看家庭人员信息、还可以对信息进行修改、增加户成员和注销。
可根据选择的条件筛选出所要查询人员名单按照与户主关系的不同,分别显示不同的操作选项。
如果“与户主关系”是“户主”,操作内容有:修改户信息、注销该户、查看户成员、重复户主注销;“与户主关系”非户主时,操作内容有:修改与户主关系、加入已存在户、退出该户、查看户成员。
修改户信息:点击“修改户信息”按钮,弹出修改界面,重新选择户类型或填写户别名,可对户信息进行修改;注销该户:点击“注销该户”按钮,弹出确认对话框,经确认后弹出注销户界面,选择注销原因,填写注销日期后可对户信息进行注销,如果本户中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将不允许进行注销,必须是家庭户只有户主一人,才可以进行注销。
注销后,户主的信息仍然可通过全员进行查询,该功能只是注销了户信息,并不是对户主的全员人口信息进行注销。
查看户成员:点击“查看户成员”按钮,查询当前家庭户所有家庭成员信息。
重复户主注销:当全员中存在与该户重复户主时,可以通过该功能注销该户,如果不存在与该户重复的,将会给出不需要注销的提示。
河北省流动人口操作系统使用说明河北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年7月文档修订记录河北省流动人口操作系统使用说明文档目录河北省流动人口操作系统 (1)文档修订记录 (2)河北省流动人口操作系统使用说明文档 (3)第一章总体工作流程图 (5)第二章信息录入 (6)2.1录入内容 (6)2.2录入方式 (6)2.3流动人口信息录入具体操作说明 (7)2.3.1乡级录入操作流程图 (7)2.3.2录入操作详细说明 (7)2.4 流出人口的修改 (17)2.5录入规则 (20)2.5.1 男性人口的校验规则 (20)女性人口的校验规则 (21)2.5.2 子女的校验规则 (21)2.5.3妊娠的校验规则 (22)2.5.4 手术服务的校验规则 (22)第三章信息查询 (23)3.1 精细条件查询 (23)3.2固定条件查询 (24)3.2.1 流入人员查询 (24)3.2.2 流出人员查询 (26)3.3 组合条件查询 (26)3.3.1 流入人员查询 (26)3.3.2 流出人员查询 (29)第四章监控管理 (30)4.1 协查信息交换情况 (30)第五章报表统计 (34)5.1 生成流向分布报表 (34)5.2 自定义报表 (37)第六章环渤海协作 (39)6.1生成避孕节育通报单 (39)6.1.1避孕节育通报流程图 (39)6.1.2生成避孕节育通报单具体操作 (40)6.1.3查询生成的避孕节育信息 (44)6.2 生成婚育证明 (46)6.2.1 生成婚育证明流程图 (46)6.2.2 生成婚育证明具体操作 (47)6.2.3查询婚育证明 (52)6.3 第一子女登记卡操作说明 (54)6.3.1 生成第一子女登记卡流程图 (54)6.3.2 生成第一子女登记卡具体操作说明 (55)6.3.3.省外生成第一子女登记卡操作说明 (61)6.3.4.查询一孩子女信息 (61)第七章返乡人员操作说明 (62)7.1 返乡流程图 (62)7.1.1返乡操作流程图 (62)7.1.2 查询返乡人员操作流程图 (63)7.2返乡操作步骤 (63)7.3 查询返乡人员操作步骤 (65)第八章退出系统操作 (67)第九章跨省padis协查通报操作 (69)9.1跨省padis协查信息 (69)9.2现居住地与户籍地工作说明 (69)9.2.1现居住地工作 (69)9.2.2户籍地工作 (70)9.3 padis协查信息处理 (70)9.4我省发送padis人口协查操作说明 (70)9.4.1 发送协查操作 (70)9.4.2接收回执信息操作 (74)9.5 回馈外省发送的padis协查操作说明 (76)第十章处理国家批量数据协查的操作说明 (78)10.1、国家批量数据流入人员协查 (78)10.2国家批量数据流出人员协查 (81)10.3查看已处理的国家批量数据人员协查 (81)第一章总体工作流程图图1-1 省、市、县工作流程图图1-2 乡、村级工作流程图第二章信息录入2.1录入内容流动人口子系统数据交换数据表及代码表格中,(见“全员表”),信息录入时,户籍地和居住地根据各自权限分别录入信息,其中流入地录入项目见“流入地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即附件一,流出地录入项目见“流出地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及附件二,户籍地和居住地,首先录入的拥有全部录入权限,通过协查,对方对自己拥有录入权限的项目进行更正。
人口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口个案信息管理,提高信息质量,建立标准统一、管理规范、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优质服务要求的人口数据库,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根据《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闽委发〔2014〕17号)、《福建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闽人口领办发〔2014〕5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卫生计生部门的全员人口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PIS)、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FPIS)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分级负责、规范应用、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数据库采取省、市二级部署,省级集中管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时取消市级库,实现省级集中建库.省卫生计生委计生基层指导处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处分别负责PIS和FPIS 的需求设计、业务管理、数据维护、数据库质量监管和用户管理等工作,规划与信息处负责PIS和FPIS的系统规划设计、部署和技术支持保障等工作。
第五条设区市和县(市、区)的PIS和FPIS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一)落实和检查PIS和FPIS管理办法的相关责任;(二)负责制定和实施本辖区PIS和FPIS管理的工作计划;(三)负责本辖区各级PIS和FPIS的数据运用,提高数据质量;(四)运用PIS和FPIS指导开展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五)组织PIS 和FPIS培训工作;(六)指导并评估本辖区各级PIS和FPIS建设工作。
第六条乡(镇、街道)的PIS和FPIS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一)落实PIS和FPIS管理办法的相关责任;(二)运用PIS和FPIS 开展计划生育信息采集、变更、反馈、统计,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三)运用PIS和FPIS的信息引导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已经 2022 年 6 月10 日国家人口计生委第 26 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学习培训、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工作。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二日为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依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特制定本规范。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服务管理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行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等对待,做到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
(二)营造宣传教育氛围,深入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广泛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繁殖健康科普知识,引导流动人口树立新型婚育观。
(三)坚持分类指导,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新机制和”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
(四)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工作制度,落实户籍地和现居住地责任,促进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做好 PADIS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施流动人口信息化服务管理。
二、工作机制(一)统筹管理.1.建立健全各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保障机制,确保各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能够满足工作要求.2.协调与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工商、统计、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形成人口计生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合力。
3.加强人口计生部门内部及人口计生系统工作的统筹协调,坚持属地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形成本部门、本系统”一盘棋”的良好工作局面。
4.立足社区,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依法提供服务,强化服务功能,夯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层基础。
5.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基层组织网络,开展时常性活动,引导流动人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口径与统计报表的规定为进一步明确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重点,强化统计业务管理,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促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决策提供客观、真实数据,根据《统计法》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2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统计原则(一)人口数字档案唯一性原则确保建立的全员人口数据库人口个案数字档案具有唯一性。
全员人口数据库的入库对象为本省户籍人口和外省籍流动人口。
本省户籍人口全员人口个案数字档案由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以下简称户籍地)负责建立,现居住地人口计生部门(以下简称现居住地)负责对本省户籍人口个案数字档案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
外省籍流动人口个案数字档案由现居住地负责建立。
确保入库对象的人口数字档案资料不重、不漏。
(二)统计属地唯一性原则确保各类统计对象的统计属地具有唯一性。
本省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由户籍地统计上报;外省籍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由现居住地统计上报。
现居住地还应统计上报省内流动人口在当地的生育、节育及其它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情况。
(三)统计责任与服务管理责任适当分开的原则坚持统计责任与服务管理责任适当分开的原则。
本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统计则以户籍地为主。
现居住地也要按规定将当地流动人口统计上报。
流入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还要作为常住人口统计上报。
二、统计区域(一)以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级行政区域为界作为统计区域。
省内户籍人口在县内流动,视为县内户籍人口的人户分离对象,不作为流动人口。
(二)同一地级以上市的市辖区之间视为同一行政区域。
省内户籍人口在同一地级市辖区跨区居住的仍视为当地户籍人口,不作为流动人口。
(三)东莞市和中山市视同为县级统计区域。
本文所称“本地”均指上述统计区域。
福建省全员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目录===★系统登录与退出一、登录 (11)二、退出 (12)★软件内置菜单一、系统 (12)(一)用户管理 (13)(二)用户组管理 (14)(三)权限管理 (14)(四)镇办工作点设置 (14)(五)两委片区设置 (14)(六)协会小组设置 (14)(七)修改用户密码 (15)(八)维护系统字典数据 (16)(九)系统设置 (22)(十)系统升级 (22)(十一)数据库维护 (22)(十二)数据备份与恢复 (22)(十三)区划代码维护 (22)(十四)系统操作日志 (25)二、人口管理 (26)(一)人口登记 (26)(二)信息变更登记 (29)(三)常住业务交接 (29)(四)人口信息卡 (37)(五)信息报告单 (42)(六)区域拆分合并 (47)(七)家庭拆分合并 (53)(八)人口注销结转 (55)(九)注销恢复 (56)三、综合服务 (61)(一)育妇三查服务 (62)1、查环查孕轮次维护 (62)2、确定育妇查环查孕名单 (64)3、追加查环查孕育妇名单 (66)4、育妇查环查孕登记 (69)5、育妇查病登记 (73)6、育妇查环查孕查病查询 (75)(二)服务信息登记 (77)(三)生育证登记 (82)(四)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登记 (84)(五)其它证表 (87)四、信息查询 (94)(一)基本查询 (95)(二)专项查询 (106)(三)育妇信息查询 (109)(四)服务信息查询 (111)(五)证表信息查询 (113)(六)自定义查询 (113)(七)迁入迁出通报查询 (113)五、信息反馈 (121)(一)计生工作完成情况 (121)(二)计生工作完成情况(综合) (121)(三)例会信息反馈 (124)(四)例会信息反馈(综合) (127)六、统计报表菜单 (130)(一)统计报表 (131)(二)WIS报表审核 (131)(三)综合分析报表 (135)(四)图表 (139)(五)自定义报表 (141)七、数据交换 (153)(一)全量数据上传 (154)(二)全量数据上传查询 (157)(三)全量数据接收查询 (158)(四)增量数据上传(前台) (154)(五)增量数据上传查询 (157)(六)增量数据接收查询 (158)(七)处理管理重复数据 (158)(八)地址码数据变更 (158)(九)公文交换 (158)(十)数据检查 (158)(十一)信息质量检查 (158)(十二)外部数据导入 (161)(十三)国统表生成 (161)(十四)调查个案数据导出 (161)★系统登录与退出一、登录点击桌面快捷方式图标,出现如下图1所示的用户登陆界面:图1输入用户号,输入对应用户密码,然后点击“确定”,即可登陆系统,首先“确定当前系统日期”,若发现系统时间有错,可直接在此窗口修改,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