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归纳法语法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167.22 KB
- 文档页数:2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原则与方法新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指出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在这个理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过分强调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过分追求教学过程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英语语法,有的根本不讲语法,有的教师想讲不敢讲,使学生对语言规律性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使语言学习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笔者认为,《牛津初中英语》从新的角度处理语法项目。
首先,语言结构尽量用图表的形式表达,让语法结构一目了然。
其次坚持在尽量真实的语境中呈现和练习语法项目。
再次从分步呈现、分步练习到综合运用,层次清晰,循序渐进。
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自己总结语言规律,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语言的意义、情景和实际运用放在首位,不苛求系统性和完整性,防止死抠语法,生搬硬套。
一、新课程标准下语法教学的原则1. 把握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牛津初中英语》是一套“功能+结构”的教材,是一套把结构与交流整合到一起的使“知”与“做”统一的教材。
它不再以语法为例为纲,而使语法成为一条暗线,贯穿始终,既不能细讲,又不能不讲,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语法教学的度,不可延伸过多,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在实践体验中学习语法。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话题创设与所学语法内容相似的语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实践中体会所学语法项目。
3.以归纳法为主,归纳与演绎并用。
以归纳的方法教学语法就是让学生先接触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语言结构的形式和意义,再通过生生和师生之间的讨论,归纳出语法项目的结构特征和使用规则。
如,《牛津初中英语》8AUnit4Wildanimals语法项目:用条件句来谈论可能的行动。
上课前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把if 引导的句子全部找出,并板书在黑板上:If hunters catch a giant panda, they will kill it for its fur. / If farmers cut down trees and forests, giant pandas will have nowhere to live. / If people find baby pandas alone, they will often take themaway./ If we do nothing, soon there will be no giant pandas in the world!让学生们在寻找这些句子的过程中产生感性知识,然后引导他们分析、归纳、总结出:用if条件从句谈论可能情况时,主句时态为一般将来时,从句时态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译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并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语法课充满趣味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平时所观察到的某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暂提出以下几种具体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善设情景,使语法学习更生动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演出等,使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答的时候要求学生辅以适当的动作。
以第一个情景“get up”为例,可以这样设计:学生a问what do you do at 6 a.m. every day?学生b一边做动作一边回答:i get up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a再问其他学生:what does he/she do at 6 a.m. every day?其他同学再做出回答:he/she gets up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a再提问学生c问题:do you get up at 6 a.m. every day?学生c按实际情形作答。
“get up”以下的情景,还可以适当变换练习方式,比如分成4人小组先练习,然后请小组到台上表演情景等。
这样,在整个问答中,辅以时间、动作,并且联系实际地创设了合理的情景,同时,把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以及非第三人称单数,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都练到了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一语法点。
可见,情景教学,使语法学习变得真实生动,学生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1.巧设话题,为语法学习添活力。
归纳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魏晓玲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05期摘要: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提高语法课的实效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笔者尝试运用归纳法在语法教学中,学生参与语言项目的体验、思考、探究,从而提炼总结语法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目标语法项目。
关键词:归纳法语法教学过去,我们错误地认为语法课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语法规则,机械套用一些基本句型,认为学生记住了这些规则和句型,也就会用该语法项目了。
然而,学生记了大量的规则,到头来还是不会运用。
事实上,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认知、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语法项目。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改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
归纳法正是在课改背景下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
笔者将归纳法应用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一、归纳法概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教授说:“你不能对一个小学生或是初一的学生讲语法现在进行时,一上来就给出现在进行时的定义,因为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所以他们应该足够多地接触它,才能上升到语法现象。
”采用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学时,先让学生接触、感知包含该语法项目的实例或句子,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归纳出这些句子共同的特征,再抽象成语法规则。
归纳法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思考、探究,从语言材料到语法现象再到语法规则,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该语法项目的目的,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1]二、归纳法用于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
设以下问题情境:在教室中做开窗、关窗的活动,然后演示之后就给学生提问,刚才我们所做的动作属于哪一类的变化形式?采用这些日常可以看见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思考问题。
并且,通过问题情境的设定,教师可以轻松的将学生的平移概念和一些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可以提高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师采用问题情境的方式教学是现在必须掌握的技能,教师应该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再有效的结合高中数学内容,转变成为比较有价值性的问题,使得学生领悟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既可以认识学生学习,同时还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师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性和兴趣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小学生,游戏都是他们喜欢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果通过做游戏获得知识就是愉快的,而且印象也会加深。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活跃气氛,使得学生既可以动手又可以动脑,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
并且通过做游戏,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领域,陶冶情操,促使学生可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简单的游戏带给学生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小学生享受的只是娱乐,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需要将高深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活动方式,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说,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具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力,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环节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创设故事教学情境,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率高低。
因此,想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某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使得学生在听取故事中学习知识,提高自身注意力。
在具体创设中,教师应该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故事情境,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习的知识与故事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故事感兴趣的同时集中注意力,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英语--语法教学介绍本文档旨在介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中的语法部分。
通过研究语法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内容1. 词汇和句型- 本册中的词汇和句型包括基础的名词、形容词、动词等,以及简单句、疑问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等。
2. 时态- 学生应掌握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的构成和用法,包括动词的时态变化和时间状语的运用。
3. 名词和代词- 学生需要了解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及其用法,以及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形式。
4. 形容词和副词- 学生应熟悉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以及其修饰位置和用法。
5. 语态- 学生需要理解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构成和运用,以及两者之间的转换。
6. 引导词- 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引导词,如连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副词性物主代词等。
7. 从句- 学生应了解主从复合句的构成和连接词的使用,包括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法教学,如课堂讲解、例句分析、语法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
-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的练和作业,以巩固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总结通过系统研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英语的语法教学内容,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能够正确运用于日常英语交流中。
语法教学应注重实践和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 注意:本文档为简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语法教学的教学方法一、引言语法是一门语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掌握语法知识,以便正确地使用语言。
因此,教师在语法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语法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二、直接法直接法是最常见的语法教学方法之一。
它强调通过直接教授语法规则和结构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语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通常会使用课堂讲解、示范、练习和纠正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语法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示范正确的语法用法,并安排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三、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的语法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会通过给学生一些例句,引导他们观察和总结语法规则。
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句子,让他们观察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律,并总结出相应的语法规则。
四、对比法对比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语言的语法差异来教授语法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对比母语和目标语的语法规则,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目标语的语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对目标语语法的干扰,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目标语的语法规则。
例如,对于中文学生学习英语中的时态,教师可以对比中英两种语言的时态用法,指出差异和注意事项。
五、交际法交际法是一种强调语言交际功能的语法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会通过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和真实交际等方式来教授语法。
这种方法强调语法的实际运用,帮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灵活运用语法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六、游戏法游戏法是一种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来教授语法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会设计一些趣味性高的语法游戏和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语法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译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并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语法课充满趣味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平时所观察到的某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暂提出以下几种具体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善设情景,使语法学习更生动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演出等,使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中,可以以每天的作息活动为情景,给出提示动词:get up—have breakfast—go to school—have lessons—have lunch—chat with classmates—have lessons—do after-school activities—go home—do homework—go to bed,同时利用道具钟,进行问答。
在学生和学生之间问答前,可以先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并且板书主要句型:What do you do...?What does she/ he do...? Do you...?问答的时候要求学生辅以适当的动作。
以第一个情景“get up”为例,可以这样设计:学生A问What do you do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B一边做动作一边回答:I get up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A再问其他学生:What doeshe/she do at 6 a.m. every day? 其他同学再做出回答:He/She gets up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A再提问学生C问题:Do you get up at 6 a.m. every day? 学生C按实际情形作答。
如何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一、语法的重要性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的框架,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是口头表达能力,强调语法教学的核心是交际,语法教学应与听、说、读、写能力紧密结合。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初中英语淡化语法,导致许多学生连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都没能掌握,不懂词性,不知道句子基本成分主谓宾,不知道五种基本句型,更不用说比较复杂的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
因此,语法教学的争议不是要不要教,而是如何有效的进行。
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法,即“归纳法”和“演绎法”。
二、两种语法教学法――“归纳法”和“演绎法”1.归纳法归纳即概括,就是从具体上升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采用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学,就是学习者在进行特定结构使用前,先让他们接触一些例子,然后从中概括出该结构的相关规则,这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采用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学,可以避免抽象枯燥的语法讲解,学习者可以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实例,从中找出规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些结构和规则。
学习者一旦养成寻找语言规律的方法,他们便将其运用到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这将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归纳法是主要的方法,简单易学的语法项目,用归纳法较好。
归纳法语法教学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观察――比较――归纳”。
采用此方法讲解语法时,让学生多观察一些目标例子,并进行仔细比较,最后得出规律或语法规则。
例如,在讲解“be”动词的正确形式时,让学生观察以下例子,特别是“be”动词前面的主语。
例1:I am a teacher./He is a boy./She is my sister./The car is lovely./We are friends./You are my students./They are classmates.通过观察,让学生意识到主语不同,“be”动词的形式也不一样,从而发现“be”三种不同形式及其变化规律。
初中全部语法整合教案人教版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教版初中英语全部语法知识点,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语法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冠词、数词、量词。
2. 句子结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
4. 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
5. 情态动词:can、may、must、should、will、would、ought to。
6. 疑问词:who、whom、whose、which、what、where、when、why、how。
7.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
8. 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分词、独立主格结构。
9. 句型转换: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陈述句与疑问句的转换、祈使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英语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英语语法的学习氛围。
2. 新课导入:分别讲解每个语法知识点,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3. 课堂练习:针对每个语法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每个语法知识点的应用场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5. 总结提升:对所学语法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语法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复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正确率: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