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学》第一章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B 琴弦学校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尔文B.布厄迪尔C.勒图尔诺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A.聘任制度B.科举制C.录用制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A.主体教育观B.精英主义价值观C.知识主义价值观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A.社会化B.民主化C.大众化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A.道家B.发家C.墨家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A.康德B.裴斯秦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A. 豫时孙摩 B.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C.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D. 敬孙务时,此之谓也正确答案是:C.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2、下列哪一项不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A. 实行普及化、义务化教育 B. 提出“泛智”教育 C. 提出“班级”授课制 D. 提出“师道尊严”正确答案是:D. 提出“师道尊严”。
3、下列哪一项不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A. 教育即生长 B. 教育即生活 C. 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D. 教育即向学生传授知识正确答案是:D. 教育即向学生传授知识。
二、判断题4、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教育史。
()答案:正确。
41、《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的思想著作。
()答案:错误。
411、陶行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影响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7、简述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
答案: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对我国教育做出了以下贡献:(1)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广收门徒;(2)提出启发式原则和因材施教的方法;(3)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学生“循循善诱”;(4)总结出了学习过程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步骤。
71、请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民主化。
教育不再只是精英教育,而是逐渐走向大众化,教育机会更加均等,教育过程更加民主化。
(2)教育多元化。
教育不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培养。
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也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3)教育个性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教育不再是“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B 琴弦学校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着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着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着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实践答案:B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实践答案:A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比较研究D. 所有选项答案:D4.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 揭示教育规律B. 指导教育实践C. 解决教育问题D. 所有选项答案:D5.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在于()。
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学生发展C. 推动教育改革D. 所有选项答案:D6.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阶段。
A. 古典教育学B. 现代教育学C. 后现代教育学D. 所有选项答案:D7.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
A. 教育本质论B. 教育目的论C. 教育方法论D. 所有选项答案:D8.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论包括()。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混合研究D. 所有选项答案:D9.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涉及()。
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
A. 教育历史B. 教育心理C. 教育技术D. 教育哲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比较研究D. 历史研究答案:ABCD2.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包括()。
A. 揭示教育规律B. 指导教育实践C. 解决教育问题D. 预测教育趋势答案:ABCD3.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涉及()。
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D. 教育评价答案:ABCD4.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
A. 教育本质论B. 教育目的论C. 教育方法论D. 教育评价论答案:ABCD5.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包括()。
A. 古典教育学B. 现代教育学C. 后现代教育学D. 当代教育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是()A.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B. 教育的方法和手段C. 教育的对象和主体D.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答案:A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活动B. 教育学说C. 教育原理D. 教育事实答案:A3.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A. 研究教育的规律B. 研究教育的方法C. 研究教育的理论D. 研究教育的实践答案:A4.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A. 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B. 教育科学、教育思想、教育管理C. 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手段D. 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答案:A5.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证研究、理论研究B. 实证研究、实践研究C. 实证研究、比较研究D. 实证研究、统计研究答案:A二、填空题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 ___________ 的科学。
答案:教育活动2.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的 ___________ 。
答案:规律3.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 ___________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
答案:哲学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 ___________ 研究。
答案:理论5.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答案:目的;任务三、简答题1.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的规律,揭示教育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即人类通过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个体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教导的过程。
教育活动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
3.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学科?答: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
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的心理过程和规律,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B.儿童中心C.课堂中心D.教材中心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二、填空题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 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C. 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D. 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答案:A2.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
A.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卢梭的《爱弥儿》D.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答案:B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 揭示教育规律B. 指导教育实践C. 培养教育人才D. 制定教育政策答案:A5. 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
A. 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B. 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法学C. 教育学原理、教育实践、教育政策D. 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史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夸美纽斯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3.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
答案:揭示教育规律4. 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5.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答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其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培养教育人才、制定教育政策等。
2. 简述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答案: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法学等。
3. 简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历史法、逻辑分析法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题一:请简述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其改革与发展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价等内容。
题二:请简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其中,实证研究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基于实际数据、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并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描述和分析教育问题。
题三:请简述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构建主义和人本主义等。
行为主义认为教育是外界刺激对学生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认知主义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知识获取;社会构建主义强调学生在社会互动中的学习和发展;人本主义关注个体的综合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题四:请阐述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具有社会性、个别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
这些观点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并提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题五:请简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三个阶段。
古代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学开始关注教育的实践问题,建立了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教育学则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教育的各个方面。
试题答案:一、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其改革与发展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价等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等方面。
教育学的内容涉及到教育的哲学基础、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以及教育评价等多个学科领域。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得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得生物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 )A.达尔文B.布厄迪尔C.勒图尔诺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就是教育得生物起源说得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A.聘任制度B.科举制C.录用制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就是在教育中贯穿 ( )A.主体教育观B.精英主义价值观C.知识主义价值观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就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得地位得主张,称为 (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就是教学过程得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得教育家就是 (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精析】A孔子就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得提出者,题干中得话反映得正就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得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得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7、现代得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就是日益走向 ( )A、社会化B、民主化C、大众化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得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得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得就是 ( )A、道家B、发家C、墨家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得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就是最好得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得口号,为近代教育学得创立作出贡献得就是 ( )A、康德B、裴斯秦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得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得空格中填入正确得内容)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得目得在于按照自然得法则全面地、与谐地发展儿童得一切天赋力量。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环境答案:B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D. 进行教育评价答案:C二、填空题1.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2.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阶段。
答案: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2. 教育学与心理学有何区别?答案: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关注教育的实践和应用;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更侧重于个体的内在心理状态。
四、论述题1. 论述教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教育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有助于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其中体现的教育学原理。
案例:某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入了“项目式学习”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以报告或展示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答案:该案例体现了教育学中的“学生中心”和“探究式学习”原理。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 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 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 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 B 琴弦学校 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斯巴达 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 B中等 C 高等 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 B 非政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 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教育学》第一章学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提高人的素质D. 促进人类和谐2. 狭义的教育是指()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个人教育D.社会教育3.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B. 学校C. 理论知识D.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4.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5.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A. 《教育学》B. 《民主主义与教育》C. 《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7.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8.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9.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10.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B. 社会发展的需要C. 文化传承的需要D. 维持国家稳定11.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是()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B. 社会发展的需要C. 文化传承的需要D. 维持国家稳定12.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A. 社会需要B. 人类劳动的进行C. 语言的形成D.文字的出现13.标志着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形态,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的是()A. 学校出现B.班级授课制的出现C. 教师出现D.痒、序的出现14.在中国,根据文献在夏朝的学校,称为()A. 私塾B. 乡学C. 小学D.“庠序”15.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A.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B. 人的发展需要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16.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B. 人的发展需要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17.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A. 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B. 人的发展需要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18.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A. 人类的教育实践B. 人类的发展C. 教育理论的逐渐完善D.教育思想家的出现19.《理想国》的作者是()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和亚里士多德D. 黑格尔E.夸美纽斯20.《教育过程》的作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杜威D. 布鲁纳21.倡导发现学习观点的是()A. 杜威B. 布鲁纳C. 夸美纽斯D. 洛克22.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教育论》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尔》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
A、杜威B、斯宾塞D、克鲁普斯卡娅 C、布鲁纳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斯宾塞的《教育论》 ,、洛克的《教育漫话》,、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
A、凯洛夫 ,、赞可夫 C、马卡连科 D、苏霍姆林斯基1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
A.教育学B.教育科学C.普通教育学D.教育原理1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C.语言的形成D.教育起源于劳动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 )A.生产劳动B.家庭活动C.交往活动D.社会现象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 )A.学校教育B.义务教育C.学年教育D.基础教育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 )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夸美纽斯D.赫拉克利特18.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 )A.裴斯泰洛奇B.康德C.杜威D.夸美纽斯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 )A.卢梭的观点B.杜威的观点C.康德的观点D.华生的观点20.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B 琴弦学校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 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 )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 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 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 )学校。
A文法学校 B 琴弦学校 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斯巴达 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 )教育延伸。
A初等 B中等 C 高等 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
A有教无类 B 非政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 )的。
A社会 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教育学》第一章学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提高人的素质D. 促进人类和谐2. 狭义的教育是指()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个人教育D.社会教育3.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B. 学校C. 理论知识D.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4.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5.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A. 《教育学》B. 《民主主义与教育》C. 《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7.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8.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9.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10.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B. 社会发展的需要C. 文化传承的需要D. 维持国家稳定11.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是()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B. 社会发展的需要C. 文化传承的需要D. 维持国家稳定12.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A. 社会需要B. 人类劳动的进行C. 语言的形成D.文字的出现13.标志着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形态,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的是()A. 学校出现B.班级授课制的出现C. 教师出现D.痒、序的出现14.在中国,根据文献在夏朝的学校,称为()A. 私塾B. 乡学C. 小学D.“庠序”15.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A.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B. 人的发展需要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16.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B. 人的发展需要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17.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A. 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B. 人的发展需要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18.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A. 人类的教育实践B. 人类的发展C. 教育理论的逐渐完善D.教育思想家的出现19.《理想国》的作者是()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和亚里士多德D. 黑格尔E.夸美纽斯20.《教育过程》的作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杜威D. 布鲁纳21.倡导发现学习观点的是()A. 杜威B. 布鲁纳C. 夸美纽斯D. 洛克22.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23.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A.《论语》B. 《大学》C. 《孟子》D.《学记》24.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是()A.《大教学论》B. 《教育学》C. 《普通教育学》D. 《爱弥尔》25.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的是()A. 传统教育B. 实用主义教育C. 试验主义教育D.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26.“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提出者是()A. 赫尔巴特B. 布鲁姆C. 杜威D.赞科夫27.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 )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C.夸美纽斯D.亚里斯多德28.“教育即生长”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杜威C.陶行知D.卢梭二、多选题1. 到目前为止,关于教育起源问题,较有影响的说法有()A. 生物起源论B. 心理起源论C. 劳动起源论D.人类起源论2.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是()A. 社会需要B. 人类劳动的进行C. 语言的形成D.文字的出现3.在周朝,为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学校已普遍建立,学校分为A. 国学B. 省学C. 乡学D. 殿学E. 地方学4.在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周朝,国学可分为()A.大学B. 省学C. 乡学D. 殿学E.小学5. 在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周朝,乡学可以分为()A. 塾B. 庠C. 序D.校E.舍6. 古埃及的学校分为()A. 宫廷学校B. 职官学校C. 寺庙学校D. 文士学校E. 骑士学校7.首创“实验教育学”的是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是( )A. 梅伊曼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拉伊E. 卢梭8.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A. 认知目标B. 情感目标C. 动作目标D. 意志目标E. 思维目标9.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四阶段是()A.明了B.引入C. 联想D. 系统E. 方法三、改错题1.作为单独学科的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教育科学总称)2.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单独学科)3.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是以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4.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的需要。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5.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条件是语言的形成。
(人类劳动的进行)6. 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是《大教学论》。
(普通教育学)7. 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夸美纽斯。
(赫尔巴特)8. 学校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9. 发现学习观点的倡导者是夸美纽斯。
(布鲁纳)10.《理想国》的作者是苏格拉底。
(柏拉图)11. 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理论的逐渐完善。
(人类的教育实践)12. 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13. 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人的发展需要。
(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14.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15.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杜威。
(赫尔巴特)16.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赫尔巴特。
(杜威)17.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18. 狭义的教育是指个人教育。
(学校教育)19.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理论知识。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20.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
(夸美纽斯)21.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普通教育学》。
(《大教学论》)2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杜威。
(夸美纽斯)23.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杜威。
(赫尔巴特)24. 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杜威)四、简答题1.学校教育是什么,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学校教育有什么不同。
(P9第二段)2.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阐述教育学的含义。
(P15中间)3.简述教育起源问题的集中有影响的看法,并简析其优缺点(P15下面)4.简述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P16-17)5.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特点。
(P18)6.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P20)7.简述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家柏拉图教育思想及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P23-24)8. 简述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P26中间)9. 简述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P28-29)10.简述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P26-28)11.简述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P30-31)12.简述“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P29)五、论述题1.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谈谈你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看法(P26-28)冲淤变化图制图要点注意:在研究一个新的区域的冲淤变化时,最好首先去确定冲淤变化的研究范围,根据这个范围取点、白化等,这很重要1、原始数据的处理:水深点、背景底图目的是得到可以在surfer中处理的数据,主要包括水深数据和工程图(范围、建筑、标记,用作背景)原始数据:一般为各种cad工程图(如果有处理过的水深点数据就可以直接用),其中用到的主要数据是各时间段某个区域的水深数据处理方法:(1)检查cad图中水深点数据的属性(特性),有时有些数据点的属性中没有水深值,则必须提取出图中标记在点上的那个值,此时可用韩志远给的插件提取,得到TXT文件,如图1所示。
(2)如果是用作背景的工程范围图,则可直接另存为dxf格式的数据,然后在surfer中作为背景图直接使用。
图1 用插件从dwg数据中提取的水深点数据2、用水深数据生成网格源数据:水深点数据,dat、txt等格式处理方法:(1)打开surfer,点击Grid->Data,弹出后选择水深数据文件。
(2)根据水深文件的具体情况及制图的需求对数据进行网格化,保存为.grd网格数据,如图2、图3所示。
(3)对各个时期各个工程区域的水深数据都进行网格化注意:sufer计算冲淤变化时要求参与计算的两个grd文件有相同大小和数量的网格,即他们的xy坐标范围和节点数量(node)都相同,根据此设置图3中的参数。
(可参考网格化文件夹中的参数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