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94.71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风险评价作者:纪文贵王珂蒙建波郑金德周林基赵华荣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年第05期摘要:为了解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状况,本文基于305篇已发表论文,利用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结果表明:(1)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为清洁、尚清洁、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比例分别为64.59 %、9.84 %、13.12 %、1.64 %和10.82 %,潜在生态危害等级为轻微、中等、强和很强生态危害的比例分别为92.13 %、2.30 %、0.94 %和4.59 %。
(2)305个点位中8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点位超标率为:Cd=25.10 %、Cr=3.19 %、Hg=5.11 %、As=8.61 %、Pd=2.14 %、Cu=8.51 %、Zn=7.14 %、Ni=0.71 %。
(3)四大地理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西部>中部>东北>东部;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东北>西部>中部>东部。
关键词: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中图分类号:X53;X825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China, we made an assessment on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by consulting 305 published literatures and usingNemerow index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levels are clean, slight clean, light, moderate and severe, respectively at64.59%, 9.84%, 13.12%, 1.64%, and 10.82%, and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hazards are slight, medium, strong and strong, respectively at 92.13%, 2.30%, 0.94% and 4.59%. (2)The over-standard rates of 8 soil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305 sites are: Cd=25.10%, Cr=3.19%,Hg=5.11%, As=8.61%, Pd=2.14%, Cu=8.51%, Zn=7.14%, Ni=0.71%. (3)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levels in the four geographical regions are as follows: west > middle > northeast > east;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harm degrees are: northeast > west > middle > east.Key words: China;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Nemero index method; potential ecological hazard index method;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旧工业企业的淘汰和搬迁遗留下大量土壤污染问题,耕地、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质量问题突出,土壤环境质量下降[1]。
化工厂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发布时间:2022-06-23T06:18:14.30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27卷4期作者:王树伟、李婷[导读]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国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城郊周边的化工企业或关停或搬迁,由此产生了大量遗留场地。
王树伟、李婷潍坊市滨海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国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城郊周边的化工企业或关停或搬迁,由此产生了大量遗留场地。
这些遗留场地在化工企业存续期间因化工生产、存储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等,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并在土壤中大量累积,造成遗留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超标或过高。
因此,需要及时做好化工遗留场地的土壤污染物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化工遗留地污染物种类及其含量,并根据污染物种类及其含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切实发挥化工遗留地应有价值。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化工厂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厂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地发展,遗留了大量被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污染的场地。
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了约10万个潜在污染场地,在各种土壤污染物中,重金属因其毒性的可积累性和持久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它们可以通过呼吸吸入、经口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威胁人类健康,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甚至癌症。
地统计学与多元统计分析组合用以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趋势。
将污染物浓度、暴露参数的概率分布带入评价模型的概率分析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蒙特卡罗模拟是实用性较强的概率分析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该化工厂遗留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337.4mm,土壤属红色和深红色粘土。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土壤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是土壤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如铅、锌、镉等。
由于工业发展、人类活动以及农药使用等原因,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逐渐累积,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土壤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可以通过采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品,并进行化学分析来研究。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不均匀,呈现出局部污染和点源污染的特征。
一般来说,重金属含量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工业区、交通路段和农业用药区等。
土壤重金属的分布还与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也对其生态风险评价起到重要作用。
重金属主要以可溶态、活性态和吸附态存在。
可溶态和活性态的重金属容易被植物吸收并富集在其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类。
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态则对其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针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存在形态、迁移性以及植物吸收等因素进行分析。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毒性特征值、生态风险指数、健康风险值等。
毒性特征值是描述土壤中重金属毒性效应的指标,生态风险指数则综合考虑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迁移性和生态影响等因素,可以用于评价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在进行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时,还应考虑不同土壤类型、地区以及不同种类农作物对重金属的适应性和累积能力。
不同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也有所差异,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保护土壤环境和人类健康。
寿光市设施土壤现状及土壤盐分累积效应分析作者:郎文培高晓东潘文杰于田利王丽杰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8年第04期摘要利用2年时间在寿光市各大乡镇设施土壤调研检测,结果表明寿光设施土壤普遍存在养分富集现象,速效NPK含量超过评价上限2~3倍,有机质含量普遍偏高,土壤存在酸化和盐渍化现象,并对设施土壤超量施肥、秸秆还田引起的有机质和盐分过量累积等现状,以及改良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设施土壤;盐分累积;秸秆还田;寿光市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11.094近年来,潍坊市寿光市设施蔬菜栽培面积持续扩大,到2018年,有近5.9万hm2。
设施蔬菜投入大、效益高,但是盲目、超量施肥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蔬菜生产主体的农民,由于不了解土壤质量状况,加上施肥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土壤盐分富集,土壤盐渍化,已严重制约了蔬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1-2]。
为此,对寿光市设施土壤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科学测土配方提供理论依据。
1 寿光市设施土壤现状分析2016—2018两年时间里,对设施蔬菜种植规模较大的孙家集街道、稻田镇、古城街道、洛城街道、侯镇、纪台镇等各大乡镇调研取样,每个乡镇自然村和蔬菜种植基地采集,土壤样品共计2 960余份,土壤样品按照国家标准,由潍坊农科院土壤理化实验室检测化验,土壤评价标准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分析[3]。
从化验结果来看,寿光设施蔬菜土壤总体上养分高度富集,速效NPK含量超过评价上限2~3倍,有机质含量普遍偏高,土壤存在酸化和盐渍化现象,各乡镇土壤养分具体数据见表1。
对寿光地区设施土壤总体分析为:有机质含量为42.19 g·kg-1,属于一级水平;全氮为3.28 g·kg-1,属于一级水平;碱解氮为240.53 mg·kg-1,属于一级水平;全磷为103.97 mg·kg-1,属于一级水平;有效磷为83.44 mg·kg-1,属于一级水平;全钾为66.87 mg·kg-1,属于一级水平;速效钾含量为430.22 mg·kg-1,属于一级水平;pH值为6.45,属于微酸性土[4-6]。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重金属污染是指在自然界中,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环境容许值,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通常指的是具有相对较大原子质量和较高密度的金属元素,如铅(Pb)、镉(Cd)、汞(Hg)、铬(Cr)等。
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土壤来源是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岩石、矿石和土壤类型中含有不同的重金属元素,从而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差异。
气候条件对重金属分布也具有一定影响。
气候因素如降水量、温度和湿度等,会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迁移和转化过程。
降水过程中的酸雨可促进重金属的释放与迁移。
人类活动也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
工业活动、农药使用、废弃物处理等都会导致重金属进入土壤中并积累。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健康和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程度。
生态风险评价通常是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生物有效性来进行的。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生物积累系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是通过比较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与环境质量标准,评估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生物积累系数是指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积累程度,可用于评估重金属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是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和生物积累系数的综合评价指标,可用于评估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整体风险。
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可用于制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措施和环境管理政策。
对于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土壤修复技术、合理利用农田和建设用地等措施,减少重金属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了解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是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重要基础。
通过科学评估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可以有效采取措施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2012年山东省寿光市农村环境卫生现况调查摘要:为掌握寿光市农村居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政府制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改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2012年8月-10月份,寿光市疾控中心对部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现况调查【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78-01为掌握寿光市农村居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政府制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改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2012年8月-10月份,寿光市疾控中心对部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抽取5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抽取村庄4个,每个村抽取5户居民进行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并记录,对抽取的20个村庄进行土壤检测。
1.1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包括对村庄基本情况与居户的基本卫生、厕所与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与污水、病媒生物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并记录。
1.2土壤卫生。
每个村采集农田土壤1份。
采集5-20cm深表层土壤,在1m2范围内按照5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混合为一个样品,检测寄生虫和重金属污染等情况。
1.3检验、监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蛔虫卵测定方法采用饱和硝酸盐漂浮法,参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1987)进行。
重金属测定土壤铅、镉含量,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进行。
土壤ph采用电位法测定。
2结果2.1基本情况。
寿光市地处平原,辖16处镇(街道),973个行政村,总人口104.0146万人,其中农村25.1864万户,87.5630万人。
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1253万元。
全市有垃圾处理厂1个,污水处理厂8个。
2.1.1抽取的20个项目村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饮水全部实现了集中式供水,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所占比例为90.51%,养殖业占5.36%,其余4.13%为当地零散务工。
寿光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作者:宗丹丹黄智刚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02期摘要:为了解寿光市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Pb、Zn的基本统计特征、污染程度与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寿光市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对重金属来源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变异系数与ArcGIS地统计分析功能对寿光市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统计分析与空间布局分析。
结果表明:寿光市表层土壤中Cr、Pb、Zn均值分别高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27.0%、13.0%、9.5%,As、Cd、Cu、Hg元素的均值虽低,但其最大值已超过背景值;As、Cd、Cr、Cu、Hg、Pb、Zn的变异程度总体为中等或中等偏下,重金属Cr与Cu、Zn与Pb的来源具有相似性,少量区域受Cr、Hg、Pb、Zn轻度污染,土壤整体状况良好,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度。
土壤中各重金属的分布呈现东部、中部、西南部等区域浓度高,北部、西北部与东南部等地浓度低的特征。
关键词:寿光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中图分类号:S158.4:X82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20)02-0083-07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pollution degre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As, Cd, Cr, Cu, Hg, Pb and Zn in the surface soil of Shouguang City, the soil quality was evaluated by the Nemero index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the heavy metal sources was analyz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surface soil of Shouguang City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the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function of ArcG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of Cr, Pb and Zn in surface soil of Shouguang City were 27.0%,13.0% and 9.5%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value of soil elem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respectively. The mean of As, Cd, Cu and Hg elements were lower, but their maximum values exceeded the background values. The degree of variation of As, Cd, Cr, Cu, Hg, Pb and Zn were generally moderate and lower, and the source of Cr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u, Zn and Pb. A few areas were slightly polluted by Cr, Hg, Pb and Zn, and the overall soil condition was good,so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level was slight.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showed high concentrations in eastern, central and southwestern regions of Shouguang City, and low concentrations in northern, northwestern and southeastern regions.Keywords Shouguang City; Heavy metals in soil; Spatial distribution;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隨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土地利用强度越来越大,交通尾气与工业废气排放、农业活动、工矿开采、工业废水灌溉等,都造成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存。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土壤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衡量土壤污染程度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土壤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土壤地球化学评价是通过对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该方法以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为参照,确定元素的超标浓度,从而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等,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富集系数法、污染指数法等。
2.土壤微生物评价方法: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析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和活性等指标,可以评价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健康程度。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微生物群落结构、呼吸活性、酶活性等。
评价方法包括磷酸盐络合物酶活性法、碳酸酺酶活性法等。
3.土壤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土壤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价土壤中有害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和脆弱性的方法。
通过对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种类、生物毒性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生态风险程度。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风险背景值等,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系数法、环境风险指数法等。
4.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土壤质量评价是评价土壤作为农田、园林等利用的基础能力和适宜程度的方法。
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状况、水分保持能力等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价土壤的质量和适宜性。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渗透性、有机质含量、PH值等,评价方法包括等级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
综上所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土壤地球化学评价、土壤微生物评价、土壤生态风险评价和土壤质量评价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多种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环境保护和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dB《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第8期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治对策吴锡(葫芦岛市南票区环境保护局辽宁葫芦岛125027)摘要:现阶段,工业发展的不断加快,极大地促进J了经济增长,也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
工业废水的灌溉、废气的排放以及重金属超标制品的使用,导致土壤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积极的做好污染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其次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评估;防治对策々引言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而且会威胁人体健康。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不断积累,会被各种植物富集并通过食物链转入人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复杂的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重金属元素不断地向土壤深层迁移转化,可能引发地下水重金属污染。
虽然我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是当前土壤环境质量问题重重、依然不乐观,亟待弓I起足够的重视。
1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分析1.1危害识别土壤重金属的危害识别,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查,并对土地使用功能进行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收集土壤介质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包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和合适的重金属监测技术,并对污染物类型以及暴露途径进行辨别,实现危害识别目的。
1.2暴露评估暴露评估指的就是评价敏感对象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暴露量及暴露途径,并结合污染物的毒性评估,确定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迁移模型以及敏感对象中的污染物暴露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敏感对象摄取的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暴露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健康遭受不同污染物的危害。
1.3毒性评估毒性评估指的是根据重金属污染物的危害识别结果,深入研究分析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参与的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人体健康带来的一系列危害效应,从而明确污染物的毒性参数,为毒性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4风险表征风险表征指的是充分结合重金属污染物的暴露、毒性评估结果,借助合适的风险评估模型,得出重金属污染物的风险值和危害指数,直接以风险值和危害指数为表征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大小进行概率估计。
典型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风险评价黄霞;李廷轩;余海英【期刊名称】《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年(卷),期】2010(016)004【摘要】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设施栽培地山东寿光的部分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选取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u、Cr、Pb在设施栽培土壤耕层(0-20 cm)的含量达最大值,显著高于露地土壤;而设施栽培土壤中Zn和Cd的含量分别在20-40cm和40-60 cm 的土层达到最大值,其中Zn含量在0-20 cm和60-80 cm的土层显著高于露地土壤,Cd含鼍在0-20 cm,40-60 cm,60-80 cm和80-100 cm的土层显著高于露地土壤.从不同使用年限设施栽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看出,重金属在设施栽培2~4年的土壤中含量最高.对研究区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估及分级发现,山东寿光没施土壤耕层主要受到重金属Cd的污染.【总页数】7页(P833-839)【作者】黄霞;李廷轩;余海英【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3【相关文献】1.近20年山东省典型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及积累速率估计 [J], 成杰民;张丽娜2.典型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风险评价 [J],3.冶炼制造企业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污染风险评价 [J], 周向红;王平山;王定华;成小玲4.浙江中部典型黑色岩系分布区土壤-作物富硒特征与重金属风险评价 [J], 成晓梦;吴超;孙彬彬;贺灵;曾道明5.铝矿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污染风险评价 [J], 聂兴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