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先心病超声诊断
- 格式:pptx
- 大小:41.58 MB
- 文档页数:88
心脏常见疾病超声诊断心脏疾病,又称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发生病变的疾病总称,由心脏结构受损引起,可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
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其症状、严重程度各有差异,要引起充分重视。
1 疾病类型通过病因,可以将其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
(1)先天性心脏病。
也被称为先心病,由胎儿时期心脏发育异常导致;(2)后天性心脏病。
专门指由获得性因素引起的心脏病,比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2 病因心脏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大致可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类别。
其中先天因素主要为基因缺陷;后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等。
2.1基本病因(1)家族遗传。
如果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5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65岁,提示可能由遗传因素导致;(2)先天发育缺陷。
除了遗传之外,以下因素会导致先天发育缺陷:一是母亲有流产史,下一次怀孕时,胎儿患先心病的可能性会更高;二是母亲本身患有糖尿病,而且分娩时年龄过大;三是孕早期的产妇,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或是长期吸烟、喝酒、吸毒;四是受职业和生活环境影响,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受刺激较为严重;(3)感染因素。
口腔疾病的部分细菌会导致心内膜炎,呼吸道病毒会引起心肌炎等。
2.2诱发因素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其结构十分复杂,这也决定了心脏病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
(1)年龄。
随着年龄增加,动脉会慢慢变得狭窄,心脏肌肉有增厚、变薄等风险;(2)性别。
通过对大量病例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男性心脏病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而且女性在绝经之后,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3)药物。
长期服用避孕药、糖皮质激素、部分保健品或中药,也会对心脏造成损伤;(4)精神压力。
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情绪不稳定;(5)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高血压得不到控制,血糖和血脂高于正常范围,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脏结构与功能造成影响;(6)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过度吸烟、喝酒、熬夜、缺乏运动、吸毒,或是饮食上以高脂肪、高糖为主,体重严重超标,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先心病超声检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发布时间:2021-07-01T01:19:28.75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3期作者:谢其燕[导读] 先心病,又叫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期就已存在,其发病率占出生活婴 0.7%~0.8%,儿童期因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人数约占同期死亡人数的50%。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各项疾病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空气问题的日益加重,先心病患儿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先心病患儿属于出生缺陷,对于母体来说,生产时可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谢其燕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300先心病,又叫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期就已存在,其发病率占出生活婴 0.7%~0.8%,儿童期因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人数约占同期死亡人数的50%。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各项疾病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空气问题的日益加重,先心病患儿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先心病患儿属于出生缺陷,对于母体来说,生产时可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此外,较严重的先心病患儿在生长过程中将面临各种危险,甚至危及生命,需要长期治疗才能维持正常生活。
因此,为了有一个健康的宝宝,我们需要尽早检查其心脏。
而对于先心病的检查,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其最常用的诊断工具。
一、什么是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简称为先心病。
也就是说,是胎儿期或者婴儿期心脏发育缺陷而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
先心病是一个非常大的疾病种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种类,从医学上讲,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和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说的通俗点就是没有氧气的血液通过异常通道直接进入全身从而引起一系列缺氧症状就叫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反之就叫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有复杂的,有难治的,有通过手术治愈的,也有无法治疗的,当然也有不需要治疗的,比如单纯的卵圆孔未必等。
二、先心病超声检查的优势为什么医学界认为超声检查是判断先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呢?这是因为超声检查在先心病的诊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章心脏超声检查常规一、剑突下切面1.剑突下大血管横断及长轴切面·心房位置判断·下腔静脉内径测量·腹主动脉血流2.剑突下大血管长轴切面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连接3.剑突下四腔心切面·心脏位置、心尖方向·房室连接·房室瓣位置、活动、血流流速、反流4.剑突下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左心室长轴及升主动脉·右心室流入道及三尖瓣5.剑突下右心室额状切面显示右心室的三部分结构(流入道、小梁部及流出道)。
6.剑突下双心房切面·房间隔的连续性·肺静脉回流情况7.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上、下腔静脉汇入右房,8.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显示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二尖瓣前叶水平的短轴9.剑突下主动脉弓切面显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部分降主动脉。
10.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显示左室内乳头肌、肌部室间隔及左、右心室。
进一步将探头向心尖平扫用于显示左室心尖及心尖部室间隔。
二、心尖透声窗的基本切面1.心尖四腔切面·心室形态、大小·心房大小·房室瓣位置、启闭活动、反流·房隔、室隔连续性及形态2.心尖五腔切面·显示流出道部室间隔·左室流出道3.心尖二腔切面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三、左侧胸骨旁切面1.左心室长轴切面·左心房大小·二尖瓣(形态、彩色多普勒、反流)·室间隔·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冠状窦大小、回流部位2.右心流入道切面显示膜部室间隔、三尖瓣、右心房及右心室流入道。
3.右心流出道切面显示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主肺动脉。
4.大动脉短轴切面·右室流出道形态及反流·三尖瓣位置·主动脉瓣形态·冠状动脉起源及分支·肺动脉总干及分支5.左心室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的左室短轴切面:显示二尖瓣口及左室流入道短轴·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显示两组乳头肌·心尖部左室短轴切面:显示心尖部室间隔6.高位短轴切面·肺动脉总干及分支·主、肺动脉间隔·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嵴)·肺静脉四、右侧胸骨旁透声窗的基本切面1.右胸骨旁长轴切面显示升主动脉,判断有无主动脉瓣上狭窄2.右胸骨旁上腔静脉长轴切面·右侧上腔静脉回流情况·房间隔连续性五、胸骨上窝切面1.胸骨上窝横切面·右侧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左侧上腔静脉·右肺动脉长轴及主动脉弓横部短轴2.胸骨上窝矢状切面·右肺动脉远端·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分支第二章心功能评估一、左心室功能1.收缩功能·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心率校正的平均短轴缩短速度注意:若室隔偏向异常或室壁运动异常,应用辛普森双平面法。
先天性心脏病之肺动脉口的超声诊断(全文)先天性肺动脉口狭窄是常见的先心病,约占先心病的10%~20%,通常指发生于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主肺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其中大多数为瓣膜狭窄。
可单处或多处发生,也可与其他心脏畸形并存,如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房间隔缺损等。
现仅就肺动脉瓣狭窄加以介绍。
一、病理解剖1.单叶化肺动脉瓣狭窄瓣膜呈隔膜状或漏斗状,瓣叶难以区分,其中部有一小孔。
2.二瓣化肺动脉瓣狭窄瓣膜呈二叶状,两交界处互相融合。
3.三叶肺动脉瓣狭窄瓣膜仍为三叶,但交界区粘连、融合。
4.肺动脉瓣环发育不良二、血流动力学由于右室射血受阻,右室腔压力增高,负荷增大,右心室壁继发性肥厚,最终可导致右室扩大、右心衰竭。
肺动脉内压力正常或降低,右室与肺动脉之间有显著的压力阶差。
三、超声检查方法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长轴、大动脉短轴及剑突下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肺动脉瓣膜活动及血流状况。
四、超声心动图表现1.二维及M型超声肺动脉瓣增厚、粘连、回声增强,瓣叶开放受限,呈“圆顶”征,远端肺动脉内径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后扩张。
右室壁肥厚、搏幅增强,右室扩大等。
2.多普勒超声彩色及频谱多普勒于肺动脉瓣上见收缩期沿肺动脉外侧壁走行以蓝色为主的彩色血流,并在肺动脉分支前可见沿肺动脉内侧壁逆行的、流向肺动脉瓣的红色漩流。
肺动脉内探及收缩期负向高速射流频谱,测定最大流速及压差,估测狭窄程度,轻度<50mmHg,中度50~80mmHg,重度>80mmHg。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1)二维超声发现肺动脉瓣增厚,开放受限,瓣口狭窄。
(2)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在肺动脉内见以蓝色为主的收缩期彩色血流,并探及收缩期高速负向射流频谱。
2.鉴别诊断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如房缺、室缺等,可引起右心室血容量增多,从而导致肺动脉血流增多,流速增高,但肺动脉瓣无异常。
・专家笔谈・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筛查及诊断严英榴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所有胎儿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生率约为8‰,其中严重先心病的发生率约为4‰[1]。
由于产后手术的复杂及困难,导致了极高的死亡率及婴幼儿患病率。
据统计,死胎死产中严重先心病占20%,先天性缺陷新生儿死亡中严重先心病占30%,儿童期死亡病例中先心病超过半数。
故产前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干预处理非常重要。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虽然先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但是大部分先心病为散发性,无明显高危因素(占所有先心病的85%~90%),因此心脏畸形的筛查已被列为常规[1唱2]。
通过筛查,划分出先心病的高危人群,再对这些病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一、先心病的高危因素1畅先心病高危病史或家族史:(1)有先心病家族史的孕妇,胎儿心脏异常的风险率为1∶50;如果夫妇之一有先心病,或曾经分娩过心脏畸形儿,再次怀孕胎儿心脏畸形的风险率为1∶10。
(2)孕妇本人或家族内存在与心脏畸形有关的综合征或异常。
(3)孕妇患有某些内科疾病,如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孕妇,其胎儿患先心病的机会为5%;孕妇有结缔组织病,其胎儿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患有苯丙酮尿症孕妇的胎儿,易患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法乐四联症。
(4)妊娠期接触某些物质或药物,如酒精、锂、维生素A、抗惊厥药、反应停、类固醇、苯丙胺、麻醉药及口服避孕药,胎儿心脏畸形的机会是1∶50。
大剂量的辐射、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均可能造成胎心畸形。
2畅临床或实验室检查提示先心病高危:(1)常规超声难以获得正常胎心切面图像,应怀疑心脏有缺陷。
(2)心血管异常症状如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translucency,NT)增厚及静脉导管(ductusvenosus,DV)血流异常、中孕期颈项软组织层(nuchalfold)增厚、心律失常、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等。
早孕期NT越厚,胎心畸形的发生率就越高。
先天性心脏病之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全文)室间隔缺损(室缺)是常见先心病,可为单独畸形,占所有先心病的25 %;也可为其他复杂型心血管畸形的组成部份,约占所有先心病的50 %,包括法洛四联症、永存动脉干、大动脉转位、心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房室间隔缺损等。
或合并于其他先心病,如主动脉缩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一、病理解剖1.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约占室缺的70%~80%,在室间隔膜部及其附近,缺损的中心位于室间隔膜部。
该型室缺可向肌部室间隔的流入道、心尖和流出道部延伸,根据其延伸方向,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又分为三种亚型:(1)膜周流出道缺损缺损由室间隔膜部向前上方延伸至右室流出道肌部。
(2)膜周流入道缺损缺损由室间隔膜部向后下方延伸至右室流入道肌部。
(3)膜周小梁部缺损缺损由室间隔膜部向前下方延伸至肌小梁部。
2.肌部室间隔缺损约占室缺的5%~10%,缺损位于室间隔较低部位,四周均为肌肉组织,也分为三种亚型:(1)流出道肌部缺损缺损位于右室流出道肌部。
(2)流入道肌部缺损缺损位于三尖瓣隔叶下的右室流入道肌部。
(3)小梁部肌部缺损缺损位于肌小梁部。
3.双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又称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约占室缺的20%~30%,位于两条大动脉瓣环下,缺损上缘无肌性组织,由主动脉瓣环和肺动脉瓣环的纤维连接构成,是最高位的室缺。
4.混合型室间隔缺损指以上三种基本类型的缺损中有两型以上合并存在。
二、血流动力学小的室间隔缺损其缺口对左向右分流有限制作用,由于缺损小,分流量少,左房室大小多属正常。
较大的室隔缺损患者,缺口对左向右分流无限制作用,左房流入左室的血液一部分由主动脉进入体循环,另一部分经室间隔缺损处大量入右室及肺动脉,然后经肺循环流入左房、左室,致使左心因血容量增加而扩大。
而右室不仅接受腔静脉血液,也接受左室分流到右室的血液,致使右室容量增加,右室也可扩大。
长期持续的肺循环血流量增加,首先导致容量性肺动脉高压,最终发展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心室压力逆转,右室压力高于左室压力,出现心室水平右向左分流——艾森曼格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指南一、房间隔缺损【概述与分型】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简称房缺,是指原始心房间隔在发生、吸收和融合时出现异常,左右心房之间仍残留未闭的房间孔。
根据房间隔缺损发生的部位,分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位于心房间隔下部,其下缘缺乏心房间隔组织,而由心室间隔的上部和.共尖瓣与二尖瓣组成;常伴有二尖瓣前瓣叶的裂缺,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少数有三尖瓣隔瓣叶的裂缺。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系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房间隔吸收过多,或继发性房间隔发育障碍导致左右房间隔存在通道所致。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根据其发生的部位,通常可分为4型:1.中央型:又称卵圆孔型,最常见,发病率占总数的75%以上;绝大多数病例,缺损为单发性的,呈椭圆形,长1-3cm,位于冠状窦的后上方,相当于卵圆窝的部位,周围有良好的边缘。
缺损距离传导系统较远,术后良好。
但个别病例的缺损,可呈筛孔形。
2.下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的后下方,位置较低,呈椭圆形,下缘缺如,与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左心房的后壁构成缺损的后缘,有时伴有下腔静脉瓣,手术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3.上腔型:又称静脉窦型,位于房间隔的后上方,紧靠上腔静脉的入口,缺损下缘为明显的新月型房间隔,上界缺如,常和上腔静脉连通,常合并有部分性右肺静脉异位引流。
4.混合型:即同时兼有上述2种以上的房隔缺损。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一)临床表现:根据缺损的大小及分流量的多少不同,症状轻重不一。
缺损较小者,可长期没有症状,一直潜伏到老年。
缺损较大者,症状出现较早,婴儿期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反复发作性肺炎。
一般。
房间隔缺损儿童易疲劳,活动后气促。
心悸,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
患儿容易发育不良.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在儿童时期,房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栓寒和心力衰竭发生极少见。
随着右心容量负荷的长期加重。
病程的延长,成年后,这些情况则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