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相关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46
除颤仪的相关知识一.电除颤的定义二.适应症三.禁忌症四.目的五.并发症六.技术操作(略)七.注意事项早起除颤的重要性♦心脏骤停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绝大部分是心室颤动(VF)♦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没有及时的救治,除颤成功概率迅速下降,几分钟内VF即转化为心电静止(直线)及时CPR的重要性♦室颤发生后每过一分钟,VF致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机会下降7%-10%♦及时CPR,则每分钟只下降3%-4%,使患者生存率增加2-3倍。
♦CPR可以为脑和心脏输送一定的血液和氧分,延长可以进行除颤的时间窗♦心脏骤停4-5min以上开始抢救者应先做CPR2min (5个30:2CPR);心脏骤停即刻开始抢救者应该优先除颤,如果除颤仪未到现场或未准备好应先做CPR,一旦准备完毕立即除颤需注意♦仅有基本CPR不可能终止VF和恢复有效灌注心律♦作为急救人员必须能够迅速联合运用CPR和除颤仪♦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必须采取以下步骤为病人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呼叫EMSS系统立即CPR尽早除颤一.电除颤的定义利用除颤仪发出的高能量、短时限脉冲电流通过心肌,使所有的心肌纤维瞬间同时除极,造成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是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电除颤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技术。
二.适应症• 1.非同步电除颤: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 2.同步电除颤:房颤持续时间在一年以内.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术后1-2月房颤不消失者.房扑者同步于非同步区别•非同步电除颤:放电时间有操作者决定,与患者自身R波不同步•同步电复律:实施放电时,只有出现R波才会有放电脉冲,R波控制除颤脉冲的发放,使电击脉冲刚好落在R波的降支,与患者自身R波同步三.禁忌症• 1.低钾血症• 2.慢性房颤,病史五年以上• 3.洋地黄中毒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4.心力衰竭未控制者• 5.年龄过大、体制衰竭、胸部严重畸形无法放置电极板• 6.心脏明显扩大、联合瓣膜病变者。
电除颤基本知识考题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技术,应用广泛。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电除颤的基本知识及其操作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电除颤的基本知识考题。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电除颤?电除颤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这些心律失常的特点是心率快、心律不整、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严重症状。
二、电除颤的操作流程是什么?电除颤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认患者心跳停止,确诊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2. 确认无禁忌症,包括患者正在接受心肺复苏、有胸膜电极或食管多导管、已有输液或给药等。
3. 给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以维持氧合和血流灌注。
4. 让同行医生给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
5. 将电除颤仪开关设为“电流传输”,连接电极,将电极分别贴在患者的胸前。
6. 点击电除颤仪按钮,发出电流用以恢复心律。
7. 持续观察患者心率和血压等情况,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救治。
三、电除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电除颤的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在操作前首先要明确患者的情况、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以确保治疗效果。
2. 操作需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
3. 操作人员需要配备手套、面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4. 注意电极位置的选择,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5. 操作时要注意准确按照电除颤仪的提示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四、电除颤的并发症有哪些?电除颤的并发症包括:1. 电击后心律恢复不正常。
2.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3. 心律失常的加重或再次发作。
4. 成功的除颤后发生人体的不良反应。
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电除颤时,需要非常谨慎,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操作无误。
总之,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熟悉电除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了解电除颤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电除颤的相关知识,共同为保护生命做出贡献。
除颤的试题及答案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复苏技术,用于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了解除颤试题及答案是对心脏急救知识的重要补充。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常见的除颤试题,并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题目一:什么是除颤?答案:除颤是一种通过向心脏施加电击来恢复其正常跳动的技术。
它主要用于治疗心跳骤停或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向心脏输送电能,使心脏回到正常的节律状态。
题目二: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除颤?答案:以下情况下需要进行除颤:1. 心跳骤停:当患者心脏停止跳动时,即属于心跳骤停,需要立即进行除颤。
2. 心室扑动/颤动:心室扑动/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通过除颤来纠正。
3. 严重的心室速率失常:某些心室速率过快或过慢的情况下,如果患者症状明显或心功能受损,可能需要进行除颤。
题目三:除颤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答案:在进行除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患者的安全:在施行除颤前,应确保患者身体干燥,周围没有液体或杂物,并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使用合适的电能: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除颤电能。
成人常用能量范围为150-360焦耳,儿童和婴儿则根据体重来确定相应的能量。
3. 与心电监护仪配合:在进行除颤时,应与心电监护仪配合工作,确保电能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机的合适性。
题目四:如何正确使用除颤器?答案:正确使用除颤器需要以下步骤:1. 打开除颤器:按下开机按钮,打开除颤器电源。
2. 贴上电极:将除颤器电极贴在患者胸部,一个贴在右侧胸骨中段,另一个贴在左侧胸部腋中线的位置。
3. 分析心律:除颤器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确保是否需要进行电击。
4. 充电:如果需要进行电击治疗,除颤器会自动充电,此时应远离患者。
5. 电击:按下电击按钮,向患者施加电击。
6. 继续心肺复苏:在进行电击后,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的进一步处理。
题目五:除颤中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有哪些?答案:常见的除颤中错误及解决方法包括:1. 电极贴位不正确:确保电极贴在患者胸部正确的位置上,避免误贴导致除颤失败。
除颤相关知识一、定义电除颤是用高压强电流短时间通过心脏(经胸壁),使心肌组织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心阻断折返激动,终止快速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适应症1、非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1)心室颤动(2)心室扑动(3)无脉性室速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1)心房颤动(2)心房扑动(3)室上性心动过速(4)室性心动过速三、禁忌症(1)洋地黄过量所致的心律失常(2)严重低钾血: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3)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四、可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1、同步电复律同步电复律需要分析心电图形,自动检索QRS波群,由R波的电信号激发放电。
与R波同步。
2、非同步电复律无须用R波激发放电,在在心动周期的任何时间都能放电。
五、能量选择1.2. 电击能量成人第1次为200j,第2次为200」~300J,第3次360J儿童第1次2J/kg,以后按4j/kg计算,电除颤后,一般需要20~30s才能恢复正常窦性节律,因此电击后仍应继续进行CPR(心肺复苏),直至能触及颈动脉搏动为止。
六、除颤部位右电极板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电极板位于左腋中线平第五肋间七、注意事项1、放电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床,避免触电。
2.两电极板之间与电极板手柄之间应保持干燥,间隔至少10cm。
电极板用后擦干,以免锈蚀。
3、导电糊涂抹充分均匀。
两电极板充分紧密接触皮肤,避免烧伤皮肤,电极板手柄压力以11-14kg为宜。
4、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5、如病人的室颤波为细颤,一定要将细颤变为粗颤再行电击6.电极板用后先用干纱布擦拭再用酒精纱布擦拭7.除颤器应定时充电、定期检查、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包括要备齐导电糊或纱布、生理盐水以及心电图纸。
八.并发症及其预防1.心律失常(一)临床表现电除颤后可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律过缓和房室交界逸搏、窦性停搏。
电除颤一、电除颤原理:电除颤时高能量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由于电流量强大而足以使大部分(约75%以上)心肌同时除极,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控制心脏,而达到除颤的目的。
二、电除颤分类:1.同步除颤:可以控制放电时间,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中发放,使电击脉冲刚好落在R波降支上,避免放电时击中心室易颤期(T波顶点前20-30ms)而引起室颤的可能。
2.非同步除颤:电击时能量立即释放,与心脏细胞的反应周期无关。
3.单相波除颤:单方向释放电流。
4.双相波除颤:释放的电流在一个特定时限是正向的,而在剩余的数毫秒内其电流方向改变为负向。
除颤所造成的心肌损伤主要取决于波形的峰值电流而不是使用能量的焦耳数。
双相波除颤平均电流比单相波高,峰值电流比单相波低。
双相波除颤120J相当于单相波除颤200J的能量目前认为双相波比单相波更有效,且用的能量低三、适应症:同步电除颤:房颤、房扑、室速、室上速等。
非同步电除颤:室颤、室扑或无脉性室速(R波不可辨别)。
四、电除颤禁忌症:1、洋地黄中毒者:因洋地黄使心肌应激性增高易诱发室颤,故此时电刺激可引起不可逆的心跳停止2、室上性心律失常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房颤、房扑伴缓慢心室率和病态窦房结综合症4、尖端扭转型室速或多形性室速伴有低血钾者,Q-T间期延长者需慎用电复律五、常见并发症1. 心律失常(1)常见为房性或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交界区逸搏,多为暂时性,一般不需处理;(2)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原有窦房结功能低下或房室传导系统有病变者,静脉滴注异丙肾或阿托品有助于提高心室率。
2. 低血压:多发生于高能量电击后,可持续数小时,也可自行恢复;如血压下降明显可用多巴胺阿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静滴。
3. 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由于电复律后左房机械性功能受到抑制,或受到肺栓塞的影响而出现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可使用扩血管药物及利尿剂治疗,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4. 心肌损伤:高能量电击后血清CK、LDH、AST升高,大多可在5—7天恢复正常。
除颤仪相关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除颤仪相关知识点》①基本定义:除颤仪这东西啊,简单说就是能发出电流来救心跳不正常的人的设备。
心脏有时候会乱跳,像发疯似的不好好干活,除颤仪释放电能到心脏,就像给心脏来个“电击疗法”,让它重新乖乖正常跳动。
②重要程度:在医学急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
心脏骤停的时候,时间就是生命,除颤仪能快速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武器。
③前置知识:得大概知道点心脏工作原理,比如说心脏怎么泵血啦,正常心跳节奏是什么样的。
还得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像心肺复苏术(CPR),这样用除颤仪的时候能更好配合。
④应用价值:在医院急诊啊,或者像马拉松这种人多还容易出现突发状况的大型活动现场,除颤仪说不定就能一下子拉回一条生命。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除颤仪在急救医学这块就像一颗很闪亮的星星。
它跟心肺复苏术、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等都紧密相连。
②关联知识:跟心脏生理知识、急救的黄金时间这些都有关系。
没有这些相关知识,就不好恰当地使用除颤仪。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难。
因为要很精准地使用,不能乱放电,像要确定什么时候可以用,用多少能量。
举个例子,就像开枪,不能瞎开。
- 关键点:得快速判断心脏的状态,设置正确的能量参数,电极板或者电极片还要贴得正确。
④考点分析:在医学相关的考试里,可能会出判断除颤仪操作正误的题目,或者给个场景问你除颤仪是不是该用这种类型的题目。
三、详细讲解【实践应用类】①准备工作:- 得有除颤仪这个关键家伙,还有电极板或者电极片。
电极板要保证干净、导电膏得抹好,就像抹油似的让它能更好导电。
- 周围环境要安全,别有人触电。
我有次见到急救场景,旁边有人拿着没有擦干的金属杆子,很危险,差点碰到除颤仪的电极。
②操作流程:- 首先打开除颤仪电源,选择合适的能量模式。
对于成人和孩子能量不同,成人一般开始会用较高能量。
- 贴电极板或者电极片。
右胸上那个在锁骨下方胸骨右缘,左胸那个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就像在心脏的旁边安上两个小雷达似的。
除颤技术一、定义又称心脏电复律,是利用短促而强烈的电能使心脏各部分的心肌同时去极化,中断原有的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二、除颤的意义1、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体外非同步除颤是基层医疗急救机构医务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急救措施。
2、医学界普遍认为电除颤是治疗室颤的最有效方法,愈早实施成功率愈高,主张进行早期电除颤。
3、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均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现在正在努力推广于全员使用。
三、除颤的发展1、1933年就有了胸内电击除颤一说;2、1947年,德国的贝克医生首次在开胸手术中,用交流电电击室颤的心脏而使室颤停止;3、20世纪50年代(1956—1957年),德国的佐尔医生发明体外除颤仪;4、60年代佐尔又将电除颤的应用范围,由室颤扩大至其他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此后,除颤被广泛使用。
四、除颤原理心室纤颤(某些异位心律失常)→心室排血量锐减→心室没有收缩能力→心脏无法排血→心脏处于循环中断→外加的短暂的强大电流→通过心脏→心脏电活动暂时停止→ 最高自律性起搏(窦房结)重新发出冲动→心脏恢复节律性收缩五、为什么电除颤广泛应用于心跳骤停病人?因为室颤是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在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人中,约80%为室颤引起。
六、非同步除颤的最佳时机n 发生心脏骤停的3~5min内。
n 由于电除颤成功与否与发病的最初数分钟密切相关,每延迟1min,被抢救者的生存率就降低7%~10%。
七、早期电除颤救治心脏骤停的理由1、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2、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3、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1分钟内除颤生存率能达到90%,5分钟时为50%,7分钟的生存率为30%,9—11分钟为10%,12分钟后仅2—5%。
4、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跳停止,因此,尽早快速除颤是生存链中最关键的一环。
八、除颤仪的种类单向波形除颤仪:利用高能量的单向电流来终止室颤等心律失常的仪器。
电除颤基础知识考题
电除颤基础知识考题
1.电除颤的原理是恢复患者正常血流。
2.电除颤的工作模式包括同步和非同步。
3.室颤时采用的工作模式为非同步。
4.电除颤的适应症不包括心肌缺血。
5.电除颤的禁忌症不包括抢救突发的心脏骤停。
6.除颤仪不包括自动开关机按钮。
7.对于室颤患者,单向波电击能量应为360J。
8.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
9.电击后显示器心电图转为窦律时,心电图上可见P波。
10.电除颤的并发症不包括头部损伤。
11.对于室颤患者,双向波电击能量应为200J。
12.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的是两电极片位置距离>15cm。
电除颤是一种重要的心脏抢救措施,通过电击恢复患者正常血流,是其原理。
电除颤的工作模式包括同步和非同步,而室颤时采用的工作模式为非同步。
电除颤的适应症包括室颤、室扑,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速、室速,而不包括心肌缺血。
电除颤的禁忌症不包括抢救突发的心脏骤停。
除颤仪不包括自动开关机按钮。
对于室颤患者,单向波电击能量应为360J,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
电击后显示器心电图转为窦律时,心电图上可见P波。
电除颤的并发症不包括头部损伤。
对于室颤患者,双向波电击能量应为200J。
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的是两电极片位置距离>
15cm。
除颤仪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选)1.双相波除颤仪,如何对成人患者进行手动首选能量等级?O[单选题]A每公斤4焦耳B150焦耳起C直接360焦耳D200焦耳起(正确答案)2.设备自检功能在普美康XDXe系列设备中是什么时间段?()[单选题]A每天8:00AMB每月一号8:00AMC没有自检D可以自己设定E每天8:00PM(正确答案)3.电池(已经噢醒)放在设备内,不使用(包括不开机)建议多久充电一次?()[单选题]A.1年B.1周C.2周D.1个月(正确答案)屏幕出现这个表示什么?()[单选题]A.电池还有99%的电量B.电池已用了99%的电量C.存储卡已用99%的容量D.存储卡还有99%的容量(正确答案)5.使用除颤仪为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时间小时?()[单选题]A≥3.5B≥5.5C≤3.5(正确答案)D<5.56.异步除颤时按放电键前,需确保双手加压约多少公斤?()[单选题]A.4-8公斤B.5/0公斤(正确答案)C.6-12公斤D.7-14公斤7.充电后能量在()秒内可用,超过()秒未按键除颤,仪器将自动内部卸载能量。
O[单选题]A.15秒(正确答案)B.18秒C.20秒D.25秒8.在金属电极上均匀涂抹适量导电膏几mm?()[单选题]A.约2mm厚8.约3mm厚(正确答案)C.约4mm厚D.约5mm厚9.同步除颤时,需(),直到放电结束?[单选题]A.同时按下双侧把手电极上的按键B.需长时间按住双侧按键不放(正确答案)C按压一侧把手电极上的按键D.无需按按键io.如图所示个状态代表什么意思?()[单选题]A.蓄电池电量低,仪器故障(正确答案)B.电池电量低C.电池电量充足,仪器故障D.内部缓冲电池电量不足二、选择题(多选)1.手动除颤中同步除颤适用于?()A.房颤(正确答案)B.房扑(正确答案)C室上速(正确答案)D室速(正确答案)2.手动异步把手除颤操作流程。
()A.确认除颤仪心电图导联状态(正确答案)B.确认把手导联(正确答案)C.施加压力双手同时按下按键放电(正确答案)D.开机(正确答案)E.充电完成(正确答案)F.涂导电膏(正确答案)G.选择能量(正确答案)H.等待打印(正确答案)I.放到病人身上(正确答案)J.按下面板充电按键K.单击单侧把手充电(正确答案)1..按下面板绿色大的放电键3.除颤仪可以用什么做除颤?()A.一次性除颤电极贴片带线SavepadsB.重复使用除颤把手PaddleC一次性心电电极贴片(正确答案)D.一次性除颤电极电极片不带线SavepadsConneet(正确答案)4.N-*这个状态代表什么意思?()A.电池电量50%主机OKB.电池过期主机0K(正确答案)C.电池电量低主机OK(正确答案)D.没有电池主机0K(正确答案)5.通过什么状态能客观的判断手动除颤是的有效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