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物理《热学·气体动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443.05 KB
- 文档页数:12
⽓体动理论(附答案)⽓体动理论⼀、填空题1.(本题3分)某⽓体在温度为T = 273 K时,压强为p=1.0×10-2atm,密度ρ = 1.24×10-2 kg/m3,则该⽓体分⼦的⽅均根速率为____________。
(1 atm = 1.013×105 Pa)答案:495m/s2.(本题5分)某容器内分⼦密度为1026m-3,每个分⼦的质量为3×10-27kg,设其中1/6分⼦数以速率v=200m/s垂直向容器的⼀壁运动,⽽其余5/6分⼦或者离开此壁、或者平⾏此壁⽅向运动,且分⼦与容器壁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的。
则(1)每个分⼦作⽤于器壁的冲量ΔP=_____________;(2)每秒碰在器壁单位⾯积上的分⼦数n0=___________;(3)作⽤在器壁上的压强p=_____________;答案:1.2×10-24kgm/s×1028m-2s-14×103Pa3.(本题4分)储有氢⽓的容器以某速度v作定向运动,假设该容器突然停⽌,⽓体的全部定向运动动能都变为⽓体分⼦热运动的动能,此时容器中⽓体的温度上升0.7K,则容器作定向运动的速度v=____________m/s,容器中⽓体分⼦的平均动能增加了_____________J。
(普适⽓体常量R=8.31J·mol-1·K-1,波尔兹曼常k=1.38×10-23J·K-1,氢⽓分⼦可视为刚性分⼦。
)答案::1212.4×10-234.(本题3分)体积和压强都相同的氦⽓和氢⽓(均视为刚性分⼦理想⽓体),在某⼀温度T下混合,所有氢分⼦所具有的热运动动能在系统总热运动动能中所占的百分⽐为________。
答案:62.5%5.(本题4分)根据能量按⾃由度均分原理,设⽓体分⼦为刚性分⼦,分⼦⾃由度为i,则当温度为T时,(1)⼀个分⼦的平均动能为_______。
《大学物理》第8章气体动理论练习题及答案练习1一、选择题1. 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B、C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
A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1,它产生的压强为p1,B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1,C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n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为( )A. 3p1;B. 4p1;C. 5p1;D. 6p1.2.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尔兹曼常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 pVm⁄; B. pVkT⁄; C. pV RT⁄; D. pV mT⁄。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pV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B. 将降低;C. 不变;D. 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1. 解释下列分子动理论与热力学名词:(1) 状态参量:;(2) 微观量:;(3) 宏观量:。
2. 在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中,体现统计意义的两条假设是:(1) ;(2) 。
练习2一、选择题1.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p 1>p 2;B. p 1<p 2;C. p 1=p 2;D. 不能确定。
2. 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为n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为E k V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为ρ,分别有如下关系 ( )A. n 不同,E k V ⁄不同,ρ不同;B. n 不同,E k V ⁄不同,ρ相同;C. n 相同,E k V ⁄相同,ρ不同;D. n 相同,E k V ⁄相同,ρ相同。
3. 有容积不同的A 、B 两个容器,A 中装有刚体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刚体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 A 和E B 的关系( )A. E A <E B ;B. E A >E B ;C. E A =E B ;D.不能确定。
第十一章气体动理论习题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根据速率分布函数()f v的统计意义即可得出。
()f v表示速率以v为中心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而dvvNf)(表示速率以v为中心的dv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A解:根据()f v的统计意义和pv的定义知,后面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对的,而只有A不正确,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不是pv,而可能是趋于无穷大,所以答案A正确。
3、答案:Armsv=据题意得222222221,16H O H HH O O OT T T MM M T M===,所以答案A正确。
4、由理想气体分子的压强公式23kp nε=可得压强之比为:Ap∶Bp∶Cp=n A kAε∶n B kBε∶n C kCε=1∶1∶15、氧气和氦气均在标准状态下,二者温度和压强都相同,而氧气的自由度数为5,氦气的自由度数为3,将物态方程pV RTν=代入内能公式2iE RTν=可得2iE pV=,所以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5 : 6,故答案选C。
6、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RTν=,内能2iU RTν=(0mMν=)。
由两式得2U iPV=,A、B两种容积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A中,3i=;B中,5i=,所以答案A正确。
7、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mpV RTM=可知正确答案选D。
8、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NkT=可得气体的分子总数可以表示为PVNkT=,故答案选C。
9、理想气体温度公式21322k m kTευ==给出了温度与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关系,表明温度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因此,温度反映的是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由于k ε是统计平均值,因而温度具有统计意义,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对个别分子或少数分子是没有意义的。
故答案选B 。
10、因摩尔数相同的氢气和氦气自由度数不同,所以由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2i E RT ν=可知内能不相等;又由理想气体温度公式21322k m kT ευ==可知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必然相同,故答案选C 。
第6单元 气体动理论 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一 选择题[ C ]1.在标准状态下, 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2121=V V ,则其内能之比21/E E 为: (A) 1/2 (B) 5/3 (C) 5/6 (D) 3/10[ B ]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 pV/m (B) pV/(kT)(C) pV/(RT) (D) pV/(mT)[ D ]3.若)(v f 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N 为分子总数,m 为分子质量,则 )(21221v Nf mv v v ⎰ d v 的物理意义是 (A) 速率为v 2的各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与速率为v 1的各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之差。
(B) 速率为v 2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与速率为v 1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之和。
(C)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v 1~ v 2之内的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D)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v 1~ v 2之内的分子平动动能之和。
[ D ]4.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 、B 、C 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 1n ,它产生的压强为 1p ,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 12n ,C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n 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 为(A)31p (B)41p(C)51p (D)61p二 填空题1.在定压下加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使其温度升高1K 时,它的体积增加了0.005倍,则气体原来的温度是_________200k__________。
2.用总分子数N 、气体分子速率v 和速率分布函数f(v),表示下列各量:(1)速率大于0v 的分子数= ⎰∞0)(v dv v Nf ;(2)速率大于0v 的那些分子的平均速率=⎰⎰∞∞00)()(v v dv v f dv v vf ;(3)多次观察某一分子的速率,发现其速率大于0v 的概率=⎰∞0)(v dv v f 。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8-1 目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为Pa 1033.111-⨯,,求此真空度下3cm 1体积内有多少个分子?(设温度为27℃)[解]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kT P =得 kT V NP =,kT PV N =故 323611102133001038110110331⨯=⨯⨯⨯⨯⨯=---...N (个)8-2 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V p -图中的曲线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图线的BC 段是以横轴和纵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1)已知气体在状态A 时的温度是K 300=A T ,求气体在B 、C 、D 时的温度。
(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 T V -图(T 为横轴)中画出来,并标出状态变化的方向。
[解] (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恒量,可得:由A →B 这一等压过程中BBA A T V T V = 则 6003001020=⋅=⋅=A AB B T V V T (K) 因BC 段为等轴双曲线,所以B →C 为等温过程,则==B C T T 600 (K)C →D 为等压过程,则CCD D T V T V = 3006004020=⋅=⋅=C CD D T V V T (K) (2)8-3 有容积为V 的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为m 的分子1N 和2N 个, 它们的方均根速率都是0υ,求: (1)两部分的分子数密度和压强各是多少?(2)取出隔板平衡后最终的分子数密度和压强是多少?010203040[解] (1) 分子数密度 VNV N n VN V N n 2222111122====由压强公式:231V nm P =, 可得两部分气体的压强为 VV mN V m n P VV mN V m n P 3231323120220222012011====(2) 取出隔板达到平衡后,气体分子数密度为 VN N V N n 21+==混合后的气体,由于温度和摩尔质量不变,所以方均根速率不变,于是压强为:VV m N N V nm P 3)(31202120+==8-4 在容积为33m 105.2-⨯的容器中,储有15101⨯个氧分子,15104⨯个氮分子,g 103.37-⨯氢分子混合气体,试求混合气体在K 433时的压强。
第11单元 气体动理论一、选择题【C 】1.在标准状态下, 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2121=V V ,则其内能之比21/E E 为: (A) 1/2 (B) 5/3 (C) 5/6 (D) 3/10【B 】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 pV/m (B) pV/(kT) (C) pV/(RT) (D) pV/(mT)【D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A) m kT v x 32= (B)m kT v x 3312= (C) m kT v x 32= (D)mkT v x =2 【解析】m kT v 32=,222231v v v v z y x ===,故mkT v x =2。
【变式】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内,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
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分量的平均值为( ) 0 D. π38 . C π831 B. π8 A.==⋅==x x x x mkT m kT m kT v v v v 解:在热平衡时,分子在x 正反两个方向上的运动是等概率的,故分子速度在x 方向分量的平均值为零。
所以答案选D 。
【D 】4.若)(v f 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N 为分子总数,m 为分子质量,则)(21221v Nf mv v v ⎰ d v 的物理意义是(A) 速率为v 2的各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与速率为v 1的各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之差(B) 速率为v 2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与速率为v 1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之和(C)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v 1~ v 2之内的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D)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v 1~ v 2之内的分子平动动能之和 【D 】5.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 、B 、C 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1n ,它产生的压强为1p ,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12n ,C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n 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 为(A)31p (B)41p 1p (D)61p【A 】6.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若它们的最概然速率相等,则它们的(A) 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 (B) 平均速率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C) 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相等 (D) 平均速率不相等,方均根速率不相等.【解析】根据nkT p =,321n n n n ++=,得到1132166)(p kT n kT n n n p ==++=。
大学物理测试卷(气体动理论)text6一、选择题(共24分)1.(3’)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B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C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D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
2.(3’)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时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λ,当气体温度升高为4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平均碰撞次数z 和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A )v =40v ;z =40z ;λ=40λ(B )v =20v ;z =20z ;λ=0λ(C )v =20v ;z =20z ;λ=40λ(D )v =40v ;z =20z ;λ=0λ3.(3’)有容积不同的A 、B 两个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ΑV E )/(和ΒV E )/(的关系(A )为ΑV E )/(<ΒV E )/((B )为ΑV E )/(>ΒV E )/((C )为ΑV E )/(=ΒV E )/((D )不能确定4.(3’)给定理想气体,从标准状态(p 0 , V 0 , T 0 )开始作绝热膨胀,体积增大到3倍,膨胀后温度T 、压强p 与标准状态时T 0 、p 0之关系为(γ为比热比)(A )T=0)31(T γ;p=01-)31(p γ (B )T=01-)31(T γ;p=0)31(p γ(C )T=0-)31(T γ;p=01-)31(p γ (D )T=01-)31(T γ;p=0-)31(p γ5.(3’)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2A v :2B v :2C v =1:2:4,则其压强之比p A : p B : p C 为(A )1:2:4 (B )4:2:1 (C )1:4:16 (D )1:4:86.(3’)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15℃升高到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