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与征途网络战略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917.00 KB
- 文档页数:11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从中国“首负”踏上“征途”一、案例描述巨人集团的发展史,便是史玉柱的创业史,史玉柱其人:1962年9月12日,史玉柱出生于安徽怀远。
1989年,史玉柱从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学研究生毕业,随即下海创业。
推出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赚进了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巨人集团发展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
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大厦设计一变再变,从最初的3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预算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
1993年7月,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38个,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年初,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动土,计划三年内完工。
同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纷纷上门要求退款。
大厦在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老“巨人”的资金链断裂,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
1999年注册建立生产保健类产品的生物医药企业——“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0年,史玉柱自称和原班底人马在上海及江浙创业,做的是“脑白金”业务。
表示:“老百姓的钱,我一定要还。
”2001年1月史玉柱通过“珠海市士安有限公司”收购巨人大厦楼花还债。
同时新巨人在上海注册成立。
2004年11月18日,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史玉柱任董事长。
2005年11月15日,《征途》正式开启内测。
2007年11月1日,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上市首日融资10.5亿美元。
这使得巨人网络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网游公司。
巨人集团掌门人史玉柱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福布斯》排名大陆富豪第八位;从负债2.5亿元之巨的全国“首负”,迅速崛起,成长为身家500亿元的内地新首富。
史玉柱的东山再起令世人瞩目,他也被称为“可怕的商业奇才”。
二、案例分析(一)是什么导致了巨人集团的衰落?巨人倒塌的原因不能浅显的归纳为投资的失误。
史玉柱的“征途”作者:张书乐来源:《西部论丛》2007年第10期似乎永远没有人摸得透史玉柱的生意经,且不说他从巨人倒下后又凭借“今年过节不收礼”的号召爬起来的传奇经历,单是看他这两年在网络游戏产业中折腾的那些事,就足以让人跟不上他的步伐。
在网游还普遍收费之时,他鼓捣出了免费的《征途》,让一个无论是从画面还是内核都已经显得过时的2D网游短时间内杀入游戏十强,而他也通过买卖游戏道具赚取了他网游产业的第一桶金:当大家都开始免费了,他又开始考虑给玩家们发工资,用实实在在的物质诱惑使得《征途》的同时在线人数瞬间飙升到45万;等到大家跟着也开始发工资了,他却突然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推出《征途》时间版,又将游戏拉回到点卡付费模式中来,而这一次,也许又是网游界新的转折,毕竟史玉柱创造的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的“征途模式”所发生的三次转变就好像一个透视镜,可以让我们看到游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免费征途史老板的共“富”尝试“史老板的《征途》真的很‘社会主义’,先富(付)带动后富(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玩家溪少如是说,“既然免费了,那就应该完全免费下去,为什么还在暗中设置不平等条件?通过这些人为设置的条件,玩家只有选择要么付钱,从而使自己的装备先‘富’起来:要么就花费大量的时间获取一些比‘付’钱得来的还要差劲的装备。
其结果将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只能用金钱来铺平前往新的‘征途’的康庄大道,成为游戏中的虚拟‘富翁’,游戏厂商则在现实中实现共同富裕。
”从溪少的言论中可以看出,这个所谓的“共富”理论,其实是玩家对以征途为代表的免费游戏的一种情绪。
当然,并非一切免费游戏都适用这一共同富裕理论,而是需要从其免费的真正意图来探究。
随着征途掀起的免费大潮,免费网络游戏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并由过去的旁门左道成为了时下网游的主要形式。
时下免费网游大致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全心全意为玩家免费,如《传奇》之流,已然功成名就,其免费也地地道道。
史玉柱的成功不是靠忽悠编者按:20年,中国经济演绎了一轮壮观的"大牛市",史玉柱无疑是这轮超级行情中屈指可数的"大牛股"之一。
今天,史玉柱坐拥数百亿元资产,但他成功的路径、他的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产品却屡遭质疑。
他的成功被人们用市场、商业、道德的尺度反复丈量,却很少有人真正走近他,走近他一起打拼多年的伙伴,用事实这把最简单的尺子来做出度量。
9月下旬,新浪科技专访了史玉柱与他的团队,试图通过"直面"的方式还原一个真实的史玉柱。
保健品成功非偶然在中国,不一定很多人都知道史玉柱,但一定很少人不知道脑白金。
它一度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被人斥为"恶俗",它的产品本身被舆论质疑"无用",这一"骂"一"疑"就是十年。
十年前的冬天,史玉柱在安徽黄山召集20多名"亲信"开会,确定了"脑白金"的构思。
此前几个月,史玉柱还深陷巨人大厦停工、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追债的泥潭;几个月之后,脑白金在江阴试销成功,并迅速铺向全国市场。
凭借脑白金,史玉柱摘掉"中国首负"的帽子,还清巨人大厦所有债务,并完成了新一轮资本积累,直接为后来进军最感兴趣的网游市场铺平道路。
但在决定要做脑白金之前,史玉柱在珠海经历了从"中国富豪"到"中国首负"的迅速转变,负是负债的负。
前后落差实在太大,脑白金出来的时候,史玉柱把自己藏的很深,像一个忍者。
低调是心理需要,但工作却没少做。
做脑白金的这段时间里,史玉柱跟一些商场柜员、农村大姐大妈混的很熟。
史玉柱认为,脑白金的成功没有一丁点的偶然因素,归根于他本人带领的团队对目标消费群的调查与研究。
脑白金的几位主要干部都是当初在珠海时期的"老巨人",92、93年到公司的。
征途的盈利模式市场运作为什么成功网络游戏征途同时在线突破100万。
有宣称正式版上线,借色炒作,史玉柱主动申请“三级”,史玉柱高调宣传3200万注册用户,最高100万人同时在线,月利润就达亿元。
征途的凭什么这么牛?究竟凭借什么独霸一方?征途的盈利模式是如何打造的?市场运作为什么成功?从最早的单机版开始,史玉柱自称拥有超过20年的游戏经验这点无从考证,但是其当年对《传奇》的热爱是我曾经见识过的。
《征途》是以传奇为蓝本,魔兽的操作界面、暗黑的装备系统的集合体。
其游戏品质在最初内测的时候看不出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但史玉柱凭借其几年刻苦的玩网游经验,从一个门外汉开始吃透了"免费"模式。
《征途》绝对不像史玉柱所言是"有钱人消费的游戏"。
事实上堆积起《征途》巨大收入来源的恰恰是那些没什么钱,但可以不顾一切投入金钱的玩家。
史玉柱和他的研发团队在"装备系统"、"升级系统"和"任务系统"等方面费尽了心机。
就拿升级来说,在一般的游戏设定中,级别和装备是平衡的,多少级打什么样的怪物获得什么样的装备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其它游戏中不易获得的"经验值"在《征途》中却很容易获得:回答问题、智力竞赛、种植养殖等任务会获得大量"经验值",导致级别迅速上升。
一个50级的人物还拿着20级的装备自然会在游戏中受人耻笑,接下来冲值、换银子、买装备成了大部分玩家的选择。
《征途》在设置上相当科学,开局没有任何门槛,轻松、人性化、易上手,但随着游戏的深入,让玩家欲罢不能。
《征途》将人性的虚荣和欲望淋漓尽致的嵌入了游戏中,任何一个玩家只要能投入金钱,便能满足爱恨情仇,就可以轻松的将一个比自己高出很多级的玩家砍倒在地。
这是一款用金钱竞赛的游戏。
另一个让《征途》迅速崛起的是其独一无二的推广团队。
《脑白金》的推广团队在全国二、三级城市的巷战中为《征途》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
史玉柱案例分析史玉柱是中国知名的企业家,著名的互联网游戏公司巨人网络的创始人。
他的成功经历曾被许多人视为创业的楷模,然而他的个人案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史玉柱的成功源于他的勇气和决断力。
在巨人网络成立之初,互联网游戏还没有得到普及,而传统游戏公司也面临着市场饱和的问题。
然而,史玉柱敢于冒险,决定投身于互联网游戏行业。
他坚信互联网游戏的未来潜力巨大,因此带领团队积极开发游戏产品,并大胆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这种勇气让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先机,成功创造了巨人网络的辉煌。
然而,史玉柱的案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他被许多人批评为“作秀型”创业家,很多时候更注重个人形象和宣传,而忽视了公司的长期发展。
他曾多次以打赢业界竞争者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公开的商业争端和宣传战。
这种行为让他在业界留下了负面印象,并引发了一些舆论的质疑。
另外,史玉柱也曾因公司管理不善,导致巨人网络的营收和市值大幅下滑,公司一度陷入困境。
这表明他在管理层面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资源运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史玉柱的案例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作为创业者,要具备勇气和决断力。
要敢于冒险,抓住时机,不畏艰难,迎接挑战。
其次,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公司的长期发展。
不能只注重个人形象和短期利益,要重视公司的整体发展和未来潜力。
最后,要加强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公司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史玉柱的案例既是成功的典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对于创业者来说,要在他的案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坚持正确的创业理念,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和经营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史玉柱事例剖析1.史玉柱主要的要素是他开发的产品对市场极大的吸引力和它的产品不停更新赐予他在市场上足够的立足点。
他开发的软件能够取代四通打字机24点阵更美丽的 64点阵,编写屏幕比四通打字机大好多,并且他的产品向来处于投入期和成长远,此时产品销售额快速增添,收益大批增添。
他推出的M-6401M-6402 M-6403 几种产品之间在设计技术,市场营销和生产设施上的关系性很大,所以公司的经营非常稳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产品技术性高,拥有独到性,是一般人不可以够模拟而来的,所以它能够成功的中心竞争力是他和团队自研发的新产品,他的中心竞争力拥有了竞争中心力应有的全部特点:1)价值性,他开发的软件在市场上很有优势很热销,所以价值性很高2)难以模拟性,这类软件的技术性很高,一般人不行能模拟出来3)难以代替性,这套软件很好的代替了四通打字机,在短暂的期间内不会有产品代替它的功能4)独到性,他创建的这套软件很新奇,能够说在很大的程度上开辟了新的领域,拥有很高的独到性。
并且他的公司内部不停增强自己的科研力量,完美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合理地配置了公司的资源。
2.运用的是多元化战略。
巨人公司主要以保健品为主家产,真实的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原由不在意有这几点:1)此时他的脑白金已经获得较强竞争优势,能够进行多层次战略经营领域的开发,进而展开了多样化经营。
2)为了在各个事业部之间产生范围经济来获取共同效应。
公司将知识,技术诀窍,商标和中心竞争力从一种业务转移到另一种业务,产生整体效益的提升。
3)把公司的财产分别到互相独立且收益流相互不有关的多个业务中。
这样各业务也之间的收益流不有关,风险就相对较小。
它与中心资源不相般配,因为他的大多数收入不是都来自于这几个主导业务,没有合理地充足运用了中心资源,它发展了太多的副家产,管理杂乱,一些副家产不可以很好的创建价值,所以资源控制不合理,也所以史玉柱的事业走向了低谷。
想赢就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投资网游,一直被人们视作一种"豪赌",甚至有人预言了《征途》的死期。
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征途》安然地为史玉柱赚来了大把钞票。
《征途》的成功,印证了"投资家"史玉柱总是不断在寻找最后一个暴利行业,而卖掉"脑白金",则说明他懂得了全身而退、见好就收。
除去投向银行业不需要自己管理的资金之外,史玉柱投资的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快速敛财型。
1998年"脑白金"进入市场时,保健品市场的同类产品处于相对空白状态;而当维生素产品"黄金搭档"进入市场时,这个市场基本是被国外同类产品占据,只是缺乏国内同类产品;当《征途》游戏公开露面之时,网络游戏市场已经进入群雄争霸之时,市场培育已经完全成熟,但暴利本色未褪,培养了一批富豪。
史玉柱的理性,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对于自己的投资思路,也有着非常清醒的独到见解,"任何一个行业今年赚钱明年未必能赚钱。
回过头来看这十年来的洗衣机、电视机行业里,当时是很赚钱的,但是目前来看,没有一个成为朝阳产业,最后搞得大家都不赚钱,所以一个企业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但是搞多元化也不行,最少我认为自己不行。
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结合比尔·盖茨与李嘉诚的路子:集中几乎全部的人力投入到主营产业,集中一半的财力投入到主营产业,留一半的财力做其他方面的投入,容易变现且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的。
当主营业务出现危机时,可以通过这一块在现金流量方面给予支撑支持。
"比尔·盖茨做专业领域的纵,李嘉诚做投资规模的横。
前者死认准一个产业,在一个产业做透,使股价迅速增值,而后者是看什么行业赚钱便做什么,他涉及的行业有几十个。
李嘉诚是以投资家的身份,通过高明的投资手段、严密的项目论证,使其集团规模扩大。
这两个人,都是史玉柱一直在研究的企业人物,也是他一直在学习的。
史总策划心得邓昆:今天是我们巨人策划高级课堂第一堂课,我们有请史总来给我们上第一堂课。
史总:今天我和大家谈一下我从事网游行业尤其是策划这方面的体会,我相信,这些都来自于实践的体会绝大部分都是正确的,但也难免有错误,如果有错的地方,希望会后大家可以给我提一提,也让我能够不断的提高。
我的体会还是基于MMORPG类,因为我们过去所开发的两个项目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的观点和论点不一定适合其他类别的游戏,如休闲类等,其他类别的游戏可以作为参考。
作为一款网络游戏,它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的结论是它的游戏性。
一款网游,最终能获得多少利润,最终能获得多少在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游戏性。
其他的因素如营销等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游戏性。
一款游戏的游戏性只要到了一定程度,它就一定会成功。
也就是说一款游戏的游戏性就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
所以我们在游戏性上面的思想一定要统一,不能有欺骗消费者的想法。
其实消费者是最难欺骗的。
在脑白金的时候我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从猿进化到人,最难欺骗的就是消费者,消费者是最精明的。
哪怕只是临时的一次欺骗,作为企业也是会最终得到报应的。
比如脑白金,没吃的人会说我们骗人等等语言性的攻击,但真正吃的人是真的觉得有效,他当天就能睡的很香,这就是产品的基础。
脑白金已经卖了11年了,每年的销量还在上升,它靠的就是产品好,的确有效。
对于我们游戏来说,它的游戏性就相当于脑白金的产品。
因此游戏性是决定性因素,我们的这个思想要统一,不要把精力放在其他的地方。
只要你把游戏性做起来了,很自然的,你的产品就会获得成功。
策划的地位问题我们公司程序和美术中有人提意见,说太重视策划了。
比如我召集的会议,只要是和产品有关的,参加的大部分至少90%以上都是策划。
其实,我并不认为策划比程序和美术重要。
但为什么我召集的会议基本上都是策划呢?如果把一个网游产品比作一个大楼的话,程序就相当于基础,它的土建结构,它的桩基、平台、梁、柱子,如果没有这些,这个大楼就撑不起来。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摘要: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
纵观这个案例,巨人倒塌有很多原因,投资失误也是其中得一个方面。
正确的投资决策是企业生产、存在和发展壮大的直接动力,是企业调整产品方向和产品生产结构的物质保证力量,企业投资对宏观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有积极的巨大的影响,但是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某些因素,企业家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使企业从此没落,巨人大厦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盲目的投资,盲目的跟随政策导向,讲真个巨人大厦拖垮。
了解清楚企业投资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保持投资产业的资金供应充足,这样不至于产业迅速瘫痪,是企业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字:巨人大厦投资风险资金1.巨人集团的发展1989年,赚到自己第一桶金的史玉柱,注册建立了“巨人新技术公司”,以电脑软件为支柱产业,在当时由于中国的时代背景,公司发展迅速,到1991年,公司实施战略转移,将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很快“巨人新技术公司”升为“巨人高科技有限公司”。
此时在巨人集团旗下已经涉足三大领域,电脑软件,房地产和生物工程。
在这一时期巨人发展很好,发展速度很快,公司迅速扩张,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并开发出更多的软件产品,销售额不断上升,巨人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到了1993年,由于国际著名电脑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中国电脑也受到重创,巨人集团的依靠软件发展是有限的,加上正值当时房地产热,巨人集团也卷如何股热浪,进军房地产行业。
此举从建巨人大厦开始,然而整个巨人集团的危机也从此开始。
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
2.巨人集团的投资2.1关于投资2.1.1投资定义投资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
网络营销炒作成功的案例分析(2)网络营销炒作成功的案例分析三病毒式营销:口耳相传的力量“口耳相传”,一种历史悠久,长久以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最原始、也是最普遍的传播手段,虽然通过这一方式建立起来的品牌美誉度最为牢固,但由于传播速度过慢,一直未受到重视。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一方式因为一跃进入主流营销手段的行列,并被冠以“病毒式营销”的美名,表示某种产品和服务通过互联网能像病毒在人群中传染一样快速传播到庞大人群中去。
微软I‘m计划:以公益的名义3月初的一天,刘岩像往常一样走进自己的工位,开电脑、登陆MSN、打水,一切和往常一样,但似乎有些什么不同。
当回到电脑前,刘岩突然发现了MSN上一个小小的差别:在MSN上的联系列表上,不少好友的名称前多出了一个“I‘m”绿色的小标识,很明显地挂在每个人的呢称前,像一面小旗帜。
她忍不住问上面一位挂旗的人,这个“I’m”是什么意思我的MSN上也可以有吗几乎每个人都会告诉她这样一个答案:这是微软的i‘m Initiative慈善计划,每位MSN用户(必须使用的是Windows Live Messenger 8.1版本以上)只要在自己的呢称前输入指定的九家慈善组织的代码,如*sierra(地球环境协会),那么自己的呢称前就会出现“I’m”小旗帜,乍一看就让人以为是:I‘m XXX,一点都也不突兀。
每次MSN用户使用 i m 进行交谈时候,微软都将把这次活动的广告收入中的一部分捐赠给由这名客户自己选择的参与i m 活动的组织。
每家社会事件组织在本次活动中获得的资金不设上限,同时微软做出承诺:将在本次活动的第一年里对这9 家组织中的每一家做出至少 100,000美元的捐赠。
“这是近年少见的病毒式营销。
”一位长期研究互联网的营销人士这样说。
记者接触的很多做公关和市场的人士也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很牛的创意!显然,这个活动,微软想要推广自己新推出的新版本MSN,却以公益的名义,让原来的老MSN用户在热心公益的大旗下,一个接一个地告知了新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