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分析三亚
- 格式:pptx
- 大小:8.34 MB
- 文档页数:14
生态修复理念下的城市基础设施设计探索———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叶秋霞,周一帆[落境景观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摘要: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生态修复工程为例,探讨如何应用生态修复理念将G98高速公路转化为绿色市政基础设施。
在G98高速公路改造工程完工后,对其上盖景观及地表进行修复,以实现生态恢复和环境美化。
同时,通过打造贯穿整个城市的绿色廊道,创建城市生态绿脉,有效降低城市热耗,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项目还强调将公共空间注入活力,使其成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地下高速公路的生态修复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展现了新型绿色市政基础设施设计的可能性和潜力。
关键词: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城市公园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22-0184-030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等数量急剧增加,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在确保基础设施功能需求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议题。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生态修复工程为实例,深入探讨了如何将传统的市政基础设施———G98高速公路,通过生态修复理念转化为绿色生态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市政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此外,项目还强调将公共空间注入活力,使之成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城市公共空间。
本项目将高速公路的生态修复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相结合,以生态为基底,不仅满足了基础设施的功能需求,同时也实现了环境的保护和美化,服务于市民的日常绿色生活,融入城市发展框架,彰显崖州文化名片,创新地展示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的可能性和潜力。
1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修复的概念1.1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绿色基础设施强调绿色网络的相互连接,是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以及可能附带的工程设施,这一网络具有自然生态体系功能和价值,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自然场所,如作为栖息地,净水源,迁徙通道,它们总体构成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1]。
三亚落笔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内容包括背景,规划,管控,其他,,第一部分,背景,一、区位,,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
落笔洞片区位于三亚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约6公里,距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约12公里,区位优越。
,本项目由三亚落笔洞景区国际康体养生中心,三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和高知园四部分用地组成,规划总用地面积为898.96公顷。
,落笔洞遗址是目前已知的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南端的一处史前文化洞穴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项目的开发落成,能有效扩展三亚市的旅游格局,填充旅游产品的类型,吸引新客源。
,二、用地现状,本规划区内现已开发建设用地为三亚学院A区用地,至2008年已完成建设用地2000亩,建成校舍面积近30万平米。
其余现状用地多为原生态林地、果园、橡胶种植地和一般耕地。
,三、现状道路,现已建成迎宾路至三亚学院A区主干道,学院内部支路。
县道从本区域中部由西至东穿过,是本区原对外交通的主干道。
其余为山间小路。
四、现状典型景观照片,现状地形,现状水源,现状植被,三亚学院,舞、上层次总体规划回顾,规划目标:实现以自然生态保护为根本,以落笔洞保护开发为核心,形成教育、旅游、康体养生三大功能的合理画布局与良性互动。
总体规划确定了三大产业构成,分别是:休闲旅游业,教育产业,康体养生,六、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由于建设项目的发展和变化,原总规康体养生板块中的地块编号为4-07和4-08东侧部分约500亩用地由之前的商业用地和一类居住用地性质调整为教育用地,作为筹建中的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的发展用地,并将康体养生板块中的地块编号为4-06西侧部分约175亩用地由之前的一类居住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七、用地适宜性评价,第二部分规划,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期限,三、规划思路,四、规划目标,规划性质为:以教育、落笔洞保护为基础,具有旅游、居住功能的休闲中心。
和美凤凰多彩三亚摘要:三亚是我国唯一的国际性热带海滨旅游城市,山、城、河、海浑然一体,自然资源丰富。
本文结合三亚市凤凰路道路绿化景观方案设计,提出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道路,体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营造富有热带特色风景城市道路景观的方案设计。
关键词:三亚、热带、自然生态、道路景观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是我国唯一的国际性热带海滨旅游城市。
其三面环山、海湾众多,市区有东、西两条河穿过,自然岸线曲折多变,景色优美,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在城市中非常难得、弥足珍贵。
本文结合三亚市凤凰路道路绿化景观方案,探索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道路,体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1. 概况三亚市凤凰路又名二环路,是三亚市南北向主干道。
本设计南起新风路、北至金鸡岭路,长约4.4km,道路红线宽80m,中央绿带已建成,两侧绿带各宽20米,是本次设计的重点。
沿途有“美丽之冠”、虎豹岭、临春河、迎宾路环岛、月川湿地、金鸡岭等三亚市众多景点。
城市规划道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在中部迎宾路两侧为商业区。
2. 设计理念2.1缘起《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有鸟焉,其状如鸡(有些古籍作鹤),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凤凰,起源于古代先民对鸟的崇拜,是一种被美化、神化和理想化的神鸟的形象。
凤凰是美的集合、美的体现、美的反映、美的化身。
锦鸡的彩羽、孔雀的靓羽、鹰雕的巨翅、鹤鹳的长足、鸵鸟的高大,以及燕子的知春、天鹅的高洁、乌鸦的反哺、鸳鸯的匹俦……,一个个美的因子、美的素质、美的单元,走出原本的所属,走向了一个新的集合——凤凰,一只美丽的神鸟诞生在中华大地,在原野山林之间盘旋飞舞,带给人们吉祥美好。
凤凰是美丽、高贵、智慧、吉祥、安康、喜庆、生生不息、不断进取的象征,人们将美好的理想、追求、愿望、祝福等都寄托于此。
2.2景观概念:多彩“凤凰”——既体现凤凰的祥瑞美、新异美、崇高美,同时也体现凤凰展翅、多元文化、多姿多彩的热带特色风情。
三亚市白鹭公园优化设计作者:王玫兰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第10期摘要:三亚市从资源型开发到特色城市型发展,本身就是旅游品牌,因此城市空间环境必然成为三亚实施高端战略、打造国际滨海名城最为重要的载体和象征。
白鹭公园为三亚市重要的空间环境之一,公园内有大面积的水和湿地植物,针对白鹭公园在三亚市绿地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职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探讨。
白鹭湿地公园由于长时间的管理不当,造成生态系统发生紊乱,公园内部河流的流动性影响了水环境,造成大面积的水体污染和死角,湿地植物也受到大面积的破坏。
规划主要基于生态修复的手法,对白鹭公园进行优化改造,目的是恢复生物多样性,提高园内水体的质量,并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憩环境,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优化设计;白鹭公园;三亚市一、绪论人类文明起源于江河流域,开始就与水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古至今人们就常聚集在水的周围,将大部分的城市、建筑都建于水的附近。
但进入工业社会后,社会的发展高于了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滨水区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但却在我们使用和管理中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尤其是水质被大量的污染,河岸被硬质化,失去了原有的自然式驳岸,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生物窒息而死,我们的滨水空间也就失去了最先有的活力,公众的活动也逐渐减少,导致空间浪费,利用率不高。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从城市滨水区的生态可持续方面出发,打造一个适宜人活动又能高效集约土地的滨水空间。
目前从各位专家学者的言论中可以知道,城市规划正面临着技术与设计理念方面的转型问题,从以前的增量规划到最近几年兴起的存量规划,从改造自然到恢复自然的设计理念等。
城市空间的优化设计理念主要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思想”为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二、白鹭公园现状分析公园一般在绿地系统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市区的公园,它不仅是起到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也为人们提供躲避灾难供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绿地案例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绿地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绿地管理和规划变得愈发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某个具体绿地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绿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案例背景本案例分析的绿地位于某市的中心商业区,总面积约为10公顷。
该绿地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景观设计,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土地的高价值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该绿地面临被开发为商业用途的压力。
市民对于保留绿地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该绿地的管理正在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
3. 问题分析3.1 绿地面积不足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绿地面积的减少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案例中,绿地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市民对于绿地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绿地面积不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绿地设施老化绿地的设施老化是另一个问题。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善,部分绿地设施损坏、残旧。
这使得市民的使用体验变差,也增加了绿地维护的成本和难度。
3.3 开发压力由于绿地地理位置优越,附近商业发展蓬勃。
开发商对于绿地的商业价值也看中,提出将绿地用作商业用途的开发计划。
这给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4. 解决方案4.1 扩大绿地面积为了满足市民对于绿地的需求,扩大绿地面积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重新规划城市用地,将一部分商业用地转变为绿地;利用市政资金购买周边闲置地块,拓展绿地面积;鼓励企业绿化自有用地,并向公众开放。
4.2 更新绿地设施为了提高市民的使用体验和绿地的吸引力,更新绿地设施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增加座椅和遮阳设施,方便市民休息;完善景观和植被,打造更美观的环境;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市民的需求。
4.3 设立绿地保护区为了保护绿地免受开发压力的威胁,可以设立绿地保护区。
《三亚市抱坡岭公园及周边地块城市设计》批后公布一、规划背景1.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域城乡统筹背景下,抱坡岭公园在《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位于中心城区边缘即正北片区,是城市新的拓展区域与城乡交接区域;同时,也是三亚市“指状生长,山海相连”发展战略的的转接区域与关键区域。
因此,在三亚市城乡统筹与新兴城镇化建设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5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市化。
抱坡岭公园及周边地块城市设计将在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理念指导下完成。
3.城市双修工作三亚“国际性热带海滨旅风景游城市”的定位对其城市风貌、功能设施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
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提升城市品质,三亚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城市双修”试点市。
抱坡岭公园是三亚腹地最重要的生态核心区之一。
但是,目前该片区是三亚山体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
而生态修复是三亚“双修”工作的基础,并且“山体修复”是生态修复的首要工作。
因此,抱坡岭公园的“山体修复”工作应成为三亚双修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规划范围及主要任务1.区位三亚抱坡岭位于三亚市中心城区北部的二线地区,属于三亚北部山体牛少坡一线余脉络。
2.城市设计范围城市设计范围约5.31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三亚市中心城区范围以内,由绕城高速及槟榔连接线、技工学校连接线、规划抱坡岭路所环绕地区;一部分在中心城区以外,绕城高速北侧抱坡岭城郊森林公园及山体修复区所覆盖的地区。
3.主要任务城市设计主要任务是在城市双修工作的指导下,确定山体修复方式,明确抱坡岭公园整体结构,结合城市发展要求,丰富的抱坡岭公园的旅游服务功能。
重点对原抱坡岭城郊森林公园、抱坡岭山体修复区、山脚用地,高速公路以北的山体破坏集中区,在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包括空间形态、景观系统、基础设施配套等内容的详细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