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泵站课设
- 格式:doc
- 大小:361.50 KB
- 文档页数:10
一、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述(一) 工程概括市因发展需要,原有的第一水厂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用水要求,因此,规划设计日产水能力为9.5万m3的第二水厂,给水管线设计已经完成,现需设计该水厂取水泵房。
(二) 设计资料市新建第二水厂工程近期设计水量为85000m3/d,要求远期发展到95000m3/d,采用固定取水泵房用两条直径为800mm的自流管从江中取水。
水源洪水位标高为38.00m,枯水位标高为24.60m。
净水构筑物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57.20m,自流取水管全长280m,泵站到净化场的输水干管全长1500m。
自用水系数α=1.05~1.1,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10kPa,泵房底板高度取1~1.5m。
二、设计概要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
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
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本次课程设计仅以取水泵房为例进行设计,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
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
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
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参考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泵与泵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泵与泵站设计和运行的初步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2)掌握泵的选型依据和设计方法;(3)理解泵站的组成、设计和运行原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初步的泵站设计和运行管理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泵与泵站的设计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与泵站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2.泵的选型依据和设计方法;3.泵站的组成、设计和运行原理;4.泵与泵站的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课时分配:共计4课时;2.教学顺序:先讲解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然后介绍泵的选型依据和设计方法,接着讲解泵站的组成、设计和运行原理,最后进行泵与泵站的设计案例分析;3.教材章节:第1章至第4章。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泵与泵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泵与泵站的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实验法:安排现场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泵与泵站的运行过程;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泵与泵站》教材;2.参考书:相关泵与泵站的设计手册、论文等;3.多媒体资料:泵与泵站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泵与泵站的模型、实验器材等。
教学资源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准备,以支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设计任务,评估学生对泵与泵站知识的掌握程度;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泵与泵站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泵站自动化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掌握泵站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理解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泵站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3.熟知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
4.能够运用泵站自动化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和优化能力。
6.学会使用泵站自动化相关的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站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泵站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泵站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1.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介绍泵站自动化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特点。
2.泵站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详细讲解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泵组、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3.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阐述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规律、维护方法和管理策略,以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泵站自动化相关知识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泵站自动化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泵站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自动化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料。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何奇专业:12级给排水工程学号:1251450指导教师:唐玉霖日期:2014.1.10目录说明 (3)设计任务书 (3)附图1 河床断面图 (6)参考资料 (7)第一部分:一泵站 (8)1.设计依据 (8)2.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的估算 (8)3.初选泵和电机 (9)4.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10)5.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10)6.机组与管道布置 (10)7.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11)8.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13)9.附属设备的选择 (14)10.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4)11.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5)12.个人感想 (15)说明该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为A城一泵站和二泵站的设计。
其中一泵站进行了完整的设计计算,并附有设计图纸二号图一张(包括一泵房平、剖面图及水泵基础详图);二泵站进行了流量扬程计算及选泵方案的比较。
设计任务书附表1最大日用水量变化情况河床断面图河床断面图参考资料1 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2 姜乃昌. 泵与泵站(第五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3、9、11册等.4 严煦世, 范瑾初. 给水工程. 第4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5. GBT50106-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6.GBT50265-2010 泵站设计规范第一部分:一泵站1.设计依据(1)A 城最高日用水量Q=130000 m 3/d ;(2)河流百年一遇最高水位40.36 m ,最低水位32.26 m, 正常水位36.51 m (系黄海高程);(3)采用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现状地面标高37.00 m ,进水间与泵房合建,进水间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为0.1 m ;(4)自来水厂配水井最高水位标高47.5 m ,采用两条直径为1000 mm 的钢管将水从取水泵房送入自来水厂,全长1000 m ;(5)地震等级:五级;地基承载力2.5Kg/cm 2;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取水泵站的设计一、背景介绍取水泵站是以取用水文站水位计量结果,把低水头水资源输送给用水单位的设施的统称,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蓄水、调节水质,分配供水等。
常见的取水泵站包括取水公用泵站、河口取水泵站、直饮水取水泵站等。
二、取水泵站设计技术要点(一)水位调节在取水设施设计时,应根据要取水的低水头水位和各用水单位的要求,确定取水位,以满足各用水单位的要求。
水位调节装置诸如水力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等配置在泵出口,应能够满足各用水单位的要求。
在泵出口处设置有滤网、大坝蓄水池、水池和沉淀结构等来调节水质,主要措施包括净化水质、净化流量和消除尘埃。
滤网等设备可以有效滤除水中的固体颗粒,降低水中硅酸盐的含量,改善水质;大坝蓄水池可以有效消除尘埃,达到保证水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取水管道取水管道是给水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应按取水要求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用水量等条件,采用不同的取水方式以及排水方式,合理布置取水管线路,以保证单位用水量。
(四)控制系统取水泵站设备控制是取水泵站应力不定、机械反应非常迅速、多变化的特点,更加强调了取水泵站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它要做到按设计要求控制取水量和兼顾取水泵站设备工作状态等。
因此,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突出动态控制和建立安全保护功能,使取水泵站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水需求。
三、取水泵站的注意事项取水水位调节的设计应以满足各用水单位的要求为前提,根据阀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确定适合的水位调节装置,如闸阀、活套闸阀、步进阀等。
(二)水质调节装置的选择根据取水管线的位置和水质要求,确定不同的水质调节装置,如滤网、沉淀箱等。
在选择水质调节装置时,应注意设计它能否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水质,以及它能否有效保护水体环境,以避免水污染的发生。
取水管网的布置要根据四周的地形、地质、拐角处的设计要求,采用合理的方式,如顺应地势、短路连接、反向螺旋等,易于施工安装及其后续维修和改造。
目录第一部分原始资料 (2)第二部分选泵计算及布置 (2)1.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2)2.初选泵和电机 (3)3.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3)4.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4)5.基础与管道布置 (4)6.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水头损失计算 (5)7.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高度计算 (6)8.附属设备的选择 (7)9.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8)10.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8)第三部分课设小结 (8)------序------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
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
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
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本次课程设计仅以取水泵房为例进行设计,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
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
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
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第一部分 原始资料某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水量1600003m /d ,要求远期发展到2800003m /d ,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一级泵站),两条直径为1200mm 的钢制自流管从江心取水。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某厂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流量7万m 3/d ,要求远期发展到10万m 3/d ,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拟采用自流管从江中取水。
水源洪水位标高(1%频率)、枯水位标高(97%频率)、净水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室外地面标高、自流取水管长度及泵站至净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都已知。
试进行泵站工艺设计。
基础数据表分组流量(万m 3/d)标高(m)长度(m) 近期远期 地面 枯水位 洪水位 净水构 筑物水位 自流管 输水管 171022.3515.7024.20 36.702002500二、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设计目的1)结合课程所学内容,使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训练相结合,从而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2)初步学会如何在搜集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制定给水泵站设计方案。
3)通过设计、计算、资料检索、阅读文献,提高绘制图纸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设计要求1)认真学习有关技术规定,严格按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2)课程设计应满足初步设计深度对设计文件的要求。
3)设计成果以图纸的形式展示,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1.设计内容1)确定泵站工艺流程 2)合理选择水泵并布置泵房 3)详细进行工艺计算4)绘制泵房设计图纸(包括泵房及吸水井平面图、剖面图) 2.时间安排1)领会设计任务,借阅相关规范及设计手册,确定工艺流程 1天 2) 初步选择水泵机组及泵房布置 1天3)根据泵房布置,绘制泵房平面布置草图,绘制水力计算图并进行计算 3天4)精选水泵机组及辅助设备,确定泵房平面尺寸和高度1天5)修改草图,绘制泵房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3天6)整理设计报告书,准备答辩。
1天四、教材及参考书目1.姜乃昌. 《泵与泵站》(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3.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是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亦可作为水利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牢固掌握水泵专业知识,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理论进行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水泵选型,泵站工程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奠定基础。
本门课程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注重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能具备工程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水工建筑物等的相关专业知识。
三、设计思路《水泵与水泵站》课程内容难度较大,较枯燥乏味,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本门课程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求知欲望;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性,将水泵与水泵站与工程力学、水力学、农田灌溉与排水、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等学科有机结合,并及时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加血有效性,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易懂,弥补未到现场参观实习的不足。
四、课程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1)掌握水利工程中常用水泵的基本原理、工作性能和水泵装置工况的确定方法。
根据水利工程的需要,能够进行水泵装置的有关计算和合理地选用水泵。
(2)掌握水泵装置工况调节和水泵联合工作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步骤。
合理地确定水泵各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以保证水泵高效、可靠地运行。
徐州皇家帝国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题目:某污水提升泵站设计指导老师:顾晓斌学生:史小新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学号:8134班级: 09水-1班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系给水排水教研室2009年11月《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泵和泵站课程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的集中性实践性环节之一。
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水泵及水泵站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给、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还可以训练学生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设计计算能力、编写说明书的能力和工程图纸的表达能力。
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学习和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收集设计资料、综合分析问题、理论计算、数据处理、工程制图、文字表达等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4.掌握给、排水泵站设计的一般程序,学会灵活地处理复杂的工程问题。
5.学会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按规范和标准绘制有关图纸。
6.本设计原则上是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二、设计内容1.确定泵站的设计流量和扬程,拟定选泵方案。
2.选择水泵和电动机(包括水泵型号、电动机型号、工作和备用泵台数等);?3.确定水泵机组的基础尺寸;4.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设计计算(包括进出水管内的流速、管径、阀门等,压水管长度计算至泵房外1m);5.确定泵站内的附属设备,引水设备(如真空泵)、起重设备、排水泵等;??6.泵站的平面布置;7.泵站的高程布置(包括水泵的基础、进出水管、泵轴、泵站地面等的标高);8.根据起重设备的型号,确定泵房的建筑高度;9.绘制泵站的平面图1张,剖面图1张,并列出主要设备表及材料表。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学校:学院: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给排水09-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某市拟建一栋17层的综合性服务大楼,建筑面积14744m2,建筑高度为72.34m,地上17层,地下2层,负二层为设备用房,负一层为车库。
该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采用水泵水箱给水系统。
屋顶水箱底标高71.00m。
城市管网常年资用水头为0.28mp,不允许直接抽水,需在负二层设置加压泵站。
负二层地面标高为-8.5m.预留面积为100m2.该建筑的最大日用水量为5000m³.二、设计内容1.根据原始资料计算流量、扬程;2.选择水泵及其配件;3.真空泵等附属设备的选定;4.泵站平面布置及高程确定5.绘制泵房平面图、系统图;6.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要求1.初步掌握给水泵站设计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2.学会使用相关的设计手册和设计规范。
3.基本熟练CAD制图。
泵房设计计算书1.基本资料某市拟建一栋17层的综合性服务大楼,建筑面积14744m2,建筑高度为72.34m,地上17层,地下2层,负二层为设备用房,负一层为车库。
该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采用水泵水箱给水系统。
屋顶水箱底标高71.00m。
城市管网常年资用水头为0.28mp,不允许直接抽水,需在负二层设置加压泵站。
负二层地面标高为-8.5m.预留面积为100m2.该建筑的最大日用水量为5000m³.二.设计流量和扬程1.设计流量Q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场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Q=α*Qd/T(m3/h)=1.04*5000/24=216.67m3/hQ------ 此建筑物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Qd------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3/d);α-------给水系数中自用水系数;T--------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2.设计扬程H (忽略水头损失)H=HST+h+Ha=(71.00+8.3)+1.2+1=81.50mH--------泵站的总扬程;(m)HST-----供用水最低水位与给水管网控制点的地面标高差;(m)(由于水泵基础高出地面一般为0.1~0.3m,在此取0.2m,故取水泵底层标高取8.3m)h-------水箱的高度。
(m) (规定高度应该大于0.8m,取1.2m) 注:水箱容积不宜小于最大用水时水量的50%。
Ha------安全水头(m) 取1 m三.水泵的选择和管道及配件的选择1.水泵数量的选择(1)水泵宜选用同一型号,台数不应少于2台,不宜大于8台。
当水量变化很大时,可配置不同规格的水泵,但不宜超过两种,或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或采用叶片可调式水泵。
(2) 污水泵房和合流污水泵房应设备用泵,当工作泵台数不大于4台时,备用泵宜为l台。
工作泵台数不小于5台时,备用泵宜为2台;潜水泵房备用泵为2台时,可现场备用1台,库存备用1台。
雨水泵房可不设备用泵。
立交道路的雨水泵房可视泵房重要性设置备用泵。
在此任务中宜选用三台泵,两用一备,备用泵的型号与性能与大泵相同。
2.水泵型号的选择LG和DL系列高层建筑给水泵,经常用来输送不含固体颗粒的清洁液体,主要用于城市高层供水,工矿企业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等。
LG和DL型泵流量范围:Q=1~200m³/h总扬程范围:16~245m由性能参数表可知,选择100DL100—20*5型水泵,其流量为120 m³/h,总扬程为93m,选择两台工作,一台备用。
2.管道及配件的选择管道:每台水泵有单独的吸水管和压水管路计算(1).进水管及附属配件吸水管路要求不吸气,不集气,不漏气,所以在连接时采用焊接的方法,并且吸水管要有一定的坡度朝向水泵,一般要求大于5‰,在这里取5‰。
每台水泵宜设单独的吸水管(特别是消防水泵),尤其是吸上式水泵,若共用吸水管,运行时可能影响其它水泵的启动,如水泵设计成自灌式或水泵直接从室外管网抽水时,吸水管上必须装设阀门;若为吸上式,则必须装有底阀或吸水碗等灌水装置。
已知Q=120 m³/h,取经济流速V=1.4m/s,则由公式D=√(4Q/лV)得直径为D=174mm满足d<250 mm,所以d取200mm的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因为钢管的强度高,接口可以焊接,密封性能好,施工检修方便,工程进度快,但需进行防腐处理。
(2)压水管每台水泵出水管上应装设阀门、止回阀和压力表。
消防水泵的出水管应不少于两条,与环状管网相连,并应装设试验和检查用的放水阀门。
已知Q=120 m³/h,取流速V=2.0 m/s,则由公式D=√(4Q/лV)得直径为D=146mm 满足d<250 mm,所以d取150mm的钢管,因为压水管路经常承受高压,要求承受内压,外压强度大,内阻小。
(3).阀门、水表及其它配件阀门的选则应该符合以下规定:(1)管径小于或等于50mm时,宜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50mm 时,宜采用闸阀或蝶阀。
(2)在双向流动管段上,应该采用闸阀或蝶阀。
(3)在经常起闭的管段上,宜采用截止阀。
(4)不经常起闭而又需快速起闭的阀门,应采用快开阀门。
在下列管段上,应该装设止回阀:(1)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且在室内连通时的每条引入管;(2)利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进水的水箱,其进水管和出水管符合并为一条管道时的引水管;(3)装设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引水管和水箱消防出水管;(4)生产设备的内部可能产生的水压高于室内给水管网水压的设备配水支管;(5)升压给水方式的水泵旁通管。
由上规定知:在两种类型水泵的进出水路上都应该用闸阀或蝶阀,由于闸阀的性能优于蝶阀,在此选用闸阀。
并且在两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该装有止回阀和水表。
在水泵进出水管上宜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以此来减小噪音。
四.真空泵及附属设备1 真空泵的选择选真空泵做为引水设备,其特点是水泵引水快,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真空泵宜选择两台,一用一备,且离心泵单泵的抽气冲水时间不应该超过5min。
由上所选水泵可知该系统中,100DL100—20*5型泵的必须气蚀余量为3m,则其吸程为10.33-3.0-0.5m=6.83m,抽气量为吸程与吸水管的截面积乘积,由上可得抽气量为 5.78 m3/min,因此选择两台SZ-2型水环真空泵(一台备用),其性能如下:抽气量7 m3/min,真空值304mmHg;配套电机JO2-52-4,转速为1450r/min,重量150Kg。
安装尺寸如下:588mm,A=680mm,B=378mm,C=464mm,D=524mm,E=2mm,F=340mm,H=370mm基础尺寸:基础长=L+B+F+(150~200)=588+378+340+194=1500mm基础宽=C+(150~200)=464+186=650mm2.起重设备泵房并不是很大,起重的重量小于0.5t,所以可以选择单轨吊车梁式的起重设备。
3.通风采暖泵房是地下式,因此要选择通风机进行通风,查规范进行计算风机的排气量,选用T35-11一台低压风机。
泵房是地下式,在冬季会比较寒冷,因此要有采暖设备,保持最低温度为16℃。
4.噪音在泵房的内表面要装饰上吸音材料,还有在装水泵机组时,要将其放置在隔音机罩内。
5.排水设备由于泵房是地下式,因此要设置电动排水器排出积水,通过排水沟流到排水井,从而将水抽回到吸水间去。
取水泵房的排水量为30 m3/h ,排水扬程按10m 计算,可以选IS65-50-160A型离心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6.防火与安全设施地下式泵房防火主要是防止用电过热引起火灾,因此在泵房里常备有灭火设施,常用的有灭火器材有四氯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机、干式灭火机等。
7.计量设备采用电磁流量计五、水泵机组布置及高程确定1.基础尺寸的确定(1)基础尺寸确定机组基础的作用是固定和支撑机组,使其运行平稳不发生剧烈震动,更不许产生基础沦陷,因此基础必须固定在浇制的基础上。
带底座的基础尺寸是根据所选水泵或电机的地脚螺栓的间距加上0.4~0.5m,确定其长度和宽度。
基础的高一般为地脚螺栓直径的20倍再加上150~200mm。
(2)水泵机组布置应符合下述要求:1)电机容量小于及等于20KW或水泵吸水口直径小于及等于100mm时,机组的一侧与墙面之间可不留通道;两台相同机组可设在同一基础上,彼此不留通道;机组基础侧边之间和距墙面应有不小于0.7m的通道。
2)不留通道的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间的净距及相邻两个机组的突出部分间的净距不得小于0.2m,以便安装维修。
3)水泵机组的基础端边之间和至墙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电机端边至墙的距离还应保证能抽出电机转子。
4)水泵基础高出地面一般为0.1~0.3m,在此取0.2m5)电机容量在20~55KW时,水泵机组基础间净距不得小于0.8m;电机容量大于55kW时,净距不得小于1.2m。
泵房主要人行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配电盘前通道宽度,低压不得小于1.5m,高压不得小于2.0m。
由上可得水泵的布置图见附图。
采用横向双行布置,这样布置的优点是:布置紧凑,房间跨度小,不仅管路布置简单,而且水力条件好,同时因各机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也便于选择起重设备。
2.水泵间的平面布置及泵房的高度确定(1)水泵间的平面布置水泵机组采用双排交叉布置形式,见附图。
1)水泵基础见前面的设计部分。
2)水泵凸出部分到墙壁净距100DL100—20*5型凸出部分到墙壁净距A=最大设备宽度+1.0m=750+1000mm=1750mm,取1800mm3)出水侧水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B1不应该小于3.0m,在此取3.2m;进水侧水泵基础与墙壁的净间距D1不应该小于1.0m,在此取1.2m。
经计算该水泵间长为10.2m,宽为7.9m,预留面积为100㎡,符合要求。
(2)泵房及水管高程的确定混凝土基础高出地面100~200mm,在此取200mm。
可得到基础顶标高也为-8。
500+0.2=-8.300m;电机基础顶标高为-8.300+h3=-8.300+0.040m= -8.260m;出水管的标高为-8.300+ H1 =-8.300+0.035= -8.265m;吸水口的标高为-8.300+H1=-8.300+0.040= -8.260m;3.水泵间的其它尺寸水泵的总重量小于2.0t,大于0.5t,按照规定应该设置手动单轨吊车。
此外,泵房一般应设有检修场地,其面积应根据水泵或电动机外形尺寸确定,并在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0.7m的通道,详见上平面布置图。
泵房的窗户,采光面积要求等于地板面积的1/6-1/7;泵房要求采暖温度一般为16℃,每小时换气次数为2—3次。
辅助车间采暖温度为18℃;泵房内应考虑地面排水设施,地面应有0.01的坡度坡向排水沟,排水沟以0.01的坡度坡向排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