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9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9.24 MB
- 文档页数:94
高中生物选修课教案《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教版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的简介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2)基因操作的工具和基本操作程序。
(3)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2.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的严谨,激发为祖国而奋斗的精神。
(2)通过学习基因操作的工具和基本程序及应用,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3.能力方面(1)通过对图片、动画等的观察,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料和网络信息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基因操作的工具和基本程序及应用。
教学难点:1.限制酶和运载体的作用。
2.提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和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途径。
3.基因工程的应用。
教学方法:以探究法、谈话法、材料教学法相结合。
具体方法:1.以具体事例讲述,学生制作模型,使学生切身体会基因工程“剪、拼、接、转”的主要过程。
2.搜集资料,采用思考、分析、想像、推断和辩论等方法,明确基因工程的应用。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投影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1.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2.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为什么生物界的各种生物间的性状有如此大的差别呢?4.生物的性状是怎样表达的?5.各种生物的性状都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那么,人类能不能改造基因呢?使原来本身没有某一性状的生物而具有某个特定的性状呢?6.各种生物间的性状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生物体的不同性状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
教师举例:1.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2.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3.人的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浓度教师提问:以上几种生物各有其特定的性状,这些性状都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
浙科版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教学建议
第一章基因工程
一、课标内容:
1.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
2.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技术
3.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
4.简述蛋白质工程
二、教学要求
第二章克隆技术
一、课标内容
1.简述植物的组织培养
2.简述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3.举例说出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二、教学要求
第三章胚胎工程
一、课标内容
1.简述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2.简述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3.举例说出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4.举例说出胚胎工程的应用
第四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一、课标内容
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3.讨论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二、教学要求
第五章生态工程
一、课标内容
1.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3.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生物课程类型:选修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时/学分:24课时设计者一背景1.教材分析《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选修模块。
,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及生态工程五部分内容。
先从基因水平介绍生物工程;然后再从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介绍体细胞克隆技术和胚胎移植与分割技术,讲述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前景;最后从生态水平介绍生态工程。
本模块是以生物技术中的四大工程为主体,讲述各种生物技术时侧重于技术的生物学原理,从中贯穿一些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这一专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对事物具有分析、判断、决策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2、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课本中已经学习过DNA的结构及基因的表达;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减数分裂;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知识,都为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本模块安排的学习内容都是高新技术内容,因此涉及的学习内容,只要求学生一般性了解即可。
本模块设计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专业知识,而重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开拓学生视野,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激发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技术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目标1 能说出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能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植物、动物、微生物方面的具体应用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能说出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基本途径。
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深切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是在创造和革新中不断前进的,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
培养并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2、知道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能运用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生物选修三3《现代生物科技》全套教案人教新课标志鸿优化«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教版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的简介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2〕基因操作的工具和基本操作顺序。
〔3〕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范围的运用。
2.态度价值观方面〔1〕经过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使先生看法到迷信研讨需求的严谨,激起为祖国而妥协的肉体。
〔2〕经过学习基因操作的工具和基本顺序及运用,使先生树立结构与功用相一致的辩证唯心主义观念。
3.才干方面〔1〕经过对图片、动画等的观察,让先生学会迷信的观察方法,培育观察才干。
〔2〕经过应用课本以外的资料和网络信息处置学习中发现的效果,培育先生的自主学习的才干。
〔3〕经过多媒体课件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引导先生自动参与教学进程的探求活动,培育先生的获取新知的才干、剖析和处置效果的才干及交流与协作的才干。
教学重点:基因操作的工具和基本顺序及运用。
教学难点:1.限制酶和运载体的作用。
2.提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和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途径。
3.基因工程的运用。
教学方法:以探求法、说话法、资料教学法相结合。
详细方法:1.以详细事例讲述,先生制造模型,使先生切身体会基因工程〝剪、拼、接、转〞的主要进程。
2.搜集资料,采用思索、剖析、想像、推断和争辩等方法,明白基因工程的运用。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温习导入新课教员活动:投影幻灯片,引导先生思索、剖析讨论。
1.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2.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为什么生物界的各种生物间的性状有如此大的差异呢?4.生物的性状是怎样表达的?5.各种生物的性状都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那么,人类能不能改造基因呢?使原来自身没有某一性状的生物而具有某个特定的性状呢?6.各种生物间的性状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先生回答:生物体的不异性状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本模块目标概述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与选修2相比,本模块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
根据“内容标准”,本模块的知识性目标以了解水平为主,情感性目标以经历(感受)水平为主,技能性目标体现在活动建议中,主要是参观、调查、资料收集等。
教学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
由于课程内容多属于生物科学前沿领域,进展迅速,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最新进展的资料,学生活动以搜集资料和讨论为主。
鉴于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大多是了解水平,教学中要避免教学内容过深过专。
二、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6.1 基因工程(1)学习要求(2)教学建议本部分内容要求在必修课有关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关注基因工程在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关注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其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原理是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学中要重视设计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思索和探究中学习新知识。
例如,通过大肠杆菌生产出胰岛素、酵母菌生产乙肝疫苗、牛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制造出蛋白质类药物、植物体内含有了某种药物蛋白等内容激发学生对基因工程原理、基本操作及其应用前景产生探索的欲望,并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分析基因工程表达产物时,可通过天然蛋白质是不同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的结构、性能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等问题,分析蛋白质工程的诞生及原理。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要重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理解两种工具酶的功能,理解基因工程原理及操作程序,都必须重温DNA的结构、复制及遗传信息的传递等基础知识。
学习基因工程应用时,应联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联系抗原、抗体、激素、某些营养品的化学本质及功能。
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作者:柴慧珠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3期【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59-02一、教材分析: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本专题为专题一《基因工程》,是选修3整本书的重点,也是其它几个专题的基础。
而其中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操作程序又是该专题的重中之重,是本专题的核心,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近三年高考题选做题中均有涉及)。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对于刚刚学习过的《基因工程》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复习对本节基础内容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通过以高考标准进行复习,让学生初步体会高考复习方针和策略。
三、目标和重难点:1.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②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③基因工程的应用成果;④蛋白质工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世界前沿技术,追踪社会热点,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基因工程专题的理解,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前沿技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建立起知识创造价值,知识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2.重难点: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与基本操作程序。
四、教学模式:以我校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为基准,结合“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合作交流,当堂达标” 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充分应用自主发展小组,达成高效课堂模式。
本节的复习课具体按照“二级建模复习课流程”进行,由“解读考纲、明确目标→自主梳理、知识构建→典例精析、核心突破→触类旁通、对位训练”四个主环节构成。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①自主梳理法:自主回顾整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②典例突破法:以高考原题为例,进行重难点突破,总结规律方法。
③变式训练法:以当堂训练高考题,举一反三,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巩固。
中学生物课标教材选修模块的特点和教学建议人教版中学生物选修模块的教材,包括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三册。
同现行的中学生物选修教材全一册相比,新教材发生了很大改变。
每个模块都具有显明的特点,适于不同的学生选修。
那么,各个选修模块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在教学中应当如何把握?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的想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选修模块教材的特点《一般中学生物课程标准(试验)》指出,“选修模块是为了满意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须要而设计的”,其中“‘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是重在培育学生设计试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实力,适于接着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试验操作感爱好的学生学习;‘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爱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化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接着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干脆就业的学生学习;‘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探讨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科技意识,为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依据课程标准编写上这三个模块的教材,自然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
1.生物技术实践翻开《生物技术实践》这本书,你会发觉它跟传统的教材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即没有章和节,而是由专题和课题组成的。
这并非是编者要独树一帜,而是意在体现课程标准对本模块的要求。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模块是试验课”,“对学生的要求是在自学有关学问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进行试验,然后收集和整理资料,写出报告,进行口头沟通,相互探讨。
”教材依据这一要求,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归纳为6个专题,专题下设若干探讨课题,由学生选做其中5—7个课题。
本模块的主要特点是突出了科学探究和操作实践,兼顾了背景学问和科学原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