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汛安全常识(新版)
- 格式:docx
- 大小:228.08 KB
- 文档页数:4
防汛防涝防风安全知识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台风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加强防汛防涝防风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防汛、防涝和防风三个方面来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
首先是防汛安全知识。
防汛是指在降雨量过大或河水超警戒水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众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水位信息,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如发现低洼地带积水严重,应尽量避免前往,以免发生意外。
同时,遇到强降雨时,应尽量避免进入洪水淹没的地区,避免涉水行走,以免被洪水冲走。
在实际行动中,我们还要注意携带好必备的防汛物资,如充足的食品、饮用水、药品等。
其次是防涝安全知识。
防涝是指在城市排水系统不足或排水设施堵塞时,采取措施来减少城市积水现象。
公众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排水系统不畅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此外,我们还应做好居家的防涝工作,如封堵低洼地区的门窗,准备好防水工具,确保家庭成员的安全。
在行动中,我们还要避免走进下水道或排水沟等危险区域,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最后是防风安全知识。
防风是指在台风、龙卷风等强风天气来临时,采取措施来减少风灾的危害。
公众应关注气象预报,及时了解风力情况,并做好防护措施。
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在开放空地或高楼大厦附近等危险区域停留,以免被风吹倒或物体砸伤。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室外广告牌、悬挂物等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稳固。
在台风来临时,还要做好家庭居民的疏散工作,确保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
防汛防涝防风安全知识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应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确保公众的安全。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事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应急避险知识
1. 认真关注气象预报和水位预报,及时了解洪水发生、漫延的时间、地点、方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2. 做好家庭应急预案,准备应急物资和紧急联系方式,并学习家庭逃生和自救的方法。
3. 尽快撤离易受淹的低洼地带和临水的危险地带,远离河流、水库、山谷等高风险地区。
4. 遇到山洪、泥石流等山体灾害,应往高处移动,远离灾害区域,不要在危险地带逗留。
5. 遇到积水,不要尝试趟过去或开车冒险通过。
如遭遇洪灾,应尽量往高处逃生,避免被困在低洼地带。
6. 避免走高处的陡坡,山路,防止滑坡、落石和塌方等危险。
尽量不要在山谷、沟壑等易积涝的地方停留。
7. 在应急避难所,要听从领导安排,积极配合救援人员,不擅自离开避难所。
8. 当发生灾情时,要做好紧急联系和报警的准备,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救援人员。
9. 灾后要及时进行清理和修缮,修复破损的设施和道路,防止二次灾害的产生。
10. 在平时要加强对防汛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己的应急避险能力,并向身边的人宣传和推广防汛知识。
2024年夏季五防安全常识夏季五防:防洪、防汛、防暑、防雷击、防触电防暑:高温可使人感到热、头晕、心慌、口渴、无力、疲倦等不适感。
预防措施:1、避免在高温和阳光曝晒的环境下活动过久。
2、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而西瓜汁和绿豆汤等饮品对防暑有很好的效果。
3、生命在于运动,不要因天气酷热整天躲在家里以电脑和电视为伴,缺乏运动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造成中暑。
4、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产习惯。
中暑后的救助办法: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摄氏38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手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30分钟。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以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病人还可服用藿香正气水。
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防雷击:雷电是大气的放电现象,起源于带有电荷的云朵,它会对地面突出的高大树木、高层建筑、电线杆等物体放电,不仅能将高大建筑物击毁,而且会对突出物附近的人、畜击毙或击伤,有时还可引起森林大火。
预防措施:1、高大楼房顶部要装避雷针,它的作用是把雷电安全导入大地。
2、雷雨时,最好把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电的电源切断,尽量不要使用电话、电脑。
3、雷雨时,在室内受到雷击的可能性较室外小得多,因此,大雷雨降临时尽量不要外出。
4、雷雨大时,如在山野林中,可找干燥岩洞避雨。
5、雷雨大时,走在大路上、田野中无处避雨时,要注意做到:身体的位置越低越好;人体与地面距离越近越好;离铁路钢轨、高压电线越远越好;最好的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
防触电:1、工作场所的电器设备、导线必须绝缘良好,带电部分不得外露。
2、电器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接零等安全防护措施。
夏季防汛安全知识培训夏季是我国雨水较多的季节,也是防汛工作的关键时期。
防汛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于提高广大民众避险自救能力,预防水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夏季防汛安全知识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和培训。
一、防汛常识1.了解当地的气象情况,关注天气预报以及气象预警信息。
2.及时清理房屋周围的雨水排放设施。
3.及时将屋内易积水的物品搬离,以免水灾事故。
4.如果住在地势较低的地区,应提前搬迁。
5.防汛期间应注意身体健康和饮食卫生。
二、行车安全1.走路和骑自行车应尽量避开积水区域,以免失去平衡,摔倒和溺水。
2.开车的人要减速慢行,反应迅速,遵守交通信号。
3.不要在深水路段行驶,以免车被淹没。
4.不要盲目追逐骑车者,避免骑车者失去平衡。
5.及时清洗车身,以免水中氯气对车身造成损害。
三、家庭防汛措施1.将屋内易受灌水影响的电器设备都搬离。
2.检查屋内的排水管道是否畅通,及时排水。
3.在屋外设置水坝,尽量挡水沟。
4.在门口或排水口口设置砖块或沙袋等障挡物,避免水进入。
5.关好门窗,尽量避免水灾。
四、防范溺水安全1.不要轻易下水。
2.在河滩活动时应注意危险山滑坡,悬崖等危险因素,尽量避免进入险区。
3.在水中游泳时应注意周围的环境和水深,不要深入中心位置,在有警示标志的地区尽量不要游泳。
4.身体不适的人不要下水。
以上是夏季防汛安全知识的一些简要介绍和培训,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希望广大民众从中受益,提高自救能力,并在防汛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安全。
汛期平安常识及防范措施〔精选五篇〕篇一:汛期平安常识及防范措施什么是汛期?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
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
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
暴雨预警信号如何分级?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3、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如何应对暴雨山洪?暴雨洪水发生前:(1)要防止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
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展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有危险迹象。
(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
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
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开展和救援。
(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
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
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木迟疑。
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间隔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
(4)及时对溺水者进展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暴雨降临,如何防范?暴雨降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煤气等设备。
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
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小常识(最全)1500字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是人们在面临洪水和汛期时需要掌握和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
以下是一些防洪防汛的小常识,以帮助人们增加对洪水和汛情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1. 洪水的形成: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一定时间内超过其正常水位造成的大面积淹没现象。
洪水的形成通常与暴雨、融雪、地震引发的山洪、决堤、堤坝溃决等有关。
2. 汛期预警:汛期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一年中的涨水季节。
政府机关和气象部门会根据水位、降雨情况等进行汛期预警,民众应及时关注媒体的通报和官方发布的信息。
3. 避开危险区域:在面临洪水和汛期时,应尽量避免前往低洼地区、河岸、堤坝等危险区域,减少人身安全风险。
4. 做好应急准备:在汛期来临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手机和充电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5. 关注天气预报:在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降雨情况。
天气突变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量避免暴雨时段外出。
6. 确保通信畅通:在汛期,尤其是在遇到洪水等灾害时,通信设备往往是首要的救援工具。
因此,要确保手机电量充足,备好备用电池和充电器,以便及时与他人联系。
7. 注意自家房屋安全:在汛期,人们需关注自家住房的安全。
清理屋顶和天沟的积水和杂物,确保屋顶的排水畅通。
若家中出现渗漏或漏水的情况,则需及时修缮,以免水患加重。
8. 千万不要涉水过河:在遇到洪水时,切勿涉水过河。
洪水的流速非常快,即使是熟练的游泳者也难以抵抗洪水的流力。
最好通过其他安全的方式绕过洪水区域。
9. 关注脱险路径:在遭遇洪水或泥石流时,应及时逃生并选择一条安全的脱险路径。
避免选择狭窄的山谷、深沟或地势低洼的区域,以及悬崖和冰川等危险地带。
10. 听从官方指挥:在面对洪水和汛期时,务必听从官方发布的安全指示和疏散命令,按指示行动。
不要听信谣言或盲目行动,以免加重危险或发生意外。
总之,了解和掌握防洪防汛的安全知识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夏季防洪防汛安全常识1. 暴雨天气及洪水形成因素夏季是暴雨多发的季节,其形成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气象因素:暴雨多发生于热带气旋、气旋性暴雨、对流云团等天气系统引起的大范围降雨。
•地质地形因素:山区降雨集中,流域降雨集中和补给水量大,易导致洪涝灾害。
•水文因素:流域面积大、降雨强度大、径流集中,容易形成洪水。
2. 预警信号及预防措施在发生暴雨和洪水前,根据气象局的预报,会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以提示公众采取预防措施:•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和红色三个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降雨和洪水风险。
•在收到预警信号后,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了解最新的洪水风险情况。
•做好紧急救援准备,如检查防汛物资和设备是否完好,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演练等。
3. 防洪防汛基础知识洪水来临时,了解以下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水深判断:学会如何通过观察水面波动、目测标志物淹没等方式来判断水深。
•撤离路线规划:提前了解周边地势、道路和安全区域,制定合理的撤离路线。
•防洪设备使用: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设置抗洪墙、防洪袋、挡水板等防洪设备。
4. 防洪安全常识夏季应尽量做好防洪准备工作,提前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以及家庭的安全。
•清理排水系统:及时清理下水道、雨水管道和排水沟,保持良好的排水状态。
•加强围堰巡查:加强对低洼地区、河道和蓄水池的巡查,修复破损的围堰,确保堤坝的安全。
•安全转移:当天气恶劣,洪水来袭时,不要冒险逗留在危险区域,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5. 气象灾害知识许多气象灾害与洪水密切相关,了解相关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预防。
•雷电灾害:雷电是暴雨天气常见的自然现象,要远离高大的树木和金属结构,并避免在暴雨天气下接打电话。
•高温天气:夏季高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要注意多喝水、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龙卷风:龙卷风是强劲的气象灾害,要远离大型建筑物和广告牌等易受其影响的物体。
6. 紧急救援知识在洪水来临时,要学会正确的紧急救援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紧急求援:学会拨打报警电话或紧急救援电话,并提供详细的位置和情况描述。
防洪防汛安全常识_防洪防汛安全注意事项防洪防汛安全常识1、冷静选择撤离位置,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2、洪水来临前,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如果汛情紧急,安全第一,不要贪恋财物,以免造成“人财双亡”;3、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
不建议游泳或爬到屋顶;4、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及时拨打119或110,报告自已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5、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6、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7、洪水暴发时,千万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8、在山地如果发现水流湍急、浑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防洪防汛安全注意事项1、根据电视、广播等提供的洪水信息和自已所处的位置房舍结构条件,冷静选择撤离位置。
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
4、泥坯房里人员在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不宜游泳、爬到屋顶。
5、洪水来临前,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
6、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
报告自已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7、千万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
8、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雨季八防安全知识1、防淹溺:游泳需进行体格检查,严格遵守下水规则。
2、防触电:加强安全用电教育,定期检查电器设备,遵守用电规定,雷雨天不要站在高墙下、电线旁。
夏季防汛安全常识(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47
夏季防汛安全常识(新版)
当前,我国已进入主汛期,强降雨、大风、雷电等天气现象将集中出现,防汛安全工作任务非常重要,下面介绍一些防汛常识:
一、暴雨洪水发生前:在城区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建房,避免将房屋建在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
不要人为侵占河道自然行洪断面。
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
城镇居民、商场、学校、厂矿企业等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
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
商场、学校、广场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二、暴雨洪水发生后: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在紧
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
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
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
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
学校要视情况临时放假或统一留校避洪,安排好临时食宿,并通知家人,避免家长在接应寻找孩子的路上发生意外。
要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三、被水围困怎样求救
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地或砖混结构的住宅楼房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求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洪水消退后即可解围。
如遭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坯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急时(泥石流另述),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同时
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四、怎样救助被困人群
洪水汇集快、冲击力强、危险性高,所以必须争分抢秒救助被洪水围困的人群。
任何一个社会公民,当接到被围困的人发出的求助信号时,首先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传递求救信息,报告当地政府和附近群众,并直接投入解救行动;当地政府和基层组织接到报警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带领抢险队伍赶赴现场,充分利用各种救援手段全力救出被困人群;行动中还要不断做好受困人群的情绪稳定工作,防止发生新的意外;要特别注意防备在解救和转送途中有人重新落水,确保全部人员安全脱险;还要仔细做好脱险人员的临时生活安置和医疗救护等保障工作。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