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实验室技术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14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检验检测实验室是用于进行各类产品质量检验、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工作的场所。
其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多个技术要求,包括实验室的布局、设备选型和安装、安全防护措施等。
以下是对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的一些详细介绍。
一、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以保证实验操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实验室可以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域,如化学试验区、生物试验区、物理试验区等。
每个区域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设备和试验台,并保证较好的人员流线。
此外,还需要设置样品存储区、仪器设备存放区、办公区等。
二、设备选型和安装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进行仪器设备的选型。
各种仪器设备的选型应满足实验需求,并要求具备较高的性能和准确度。
在设备的选型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维护保养和后续的技术支持。
仪器设备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设备之间的避免相互干扰,并保证其通风良好和排放合理。
三、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风系统:实验室内应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同时,对一些有害气体和蒸气的排放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和措施。
2.消防设施:实验室内需要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器材和火灾报警系统。
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3.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内的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化学品等。
4.废物处理:实验室内产生的废物需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以保证环境的安全和清洁。
五、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设计和建设中,需要考虑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涵盖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仪器设备校准、人员培训和内部审核等方面。
实验室应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和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布局、设备选型和安装、安全防护措施以及质量管理体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标准要求注:1.以上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的使用面积与间数数量,是教育装备配置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
2.实践室的建设应不低于以上基本要求,平行班较多的学校,实践室数量可适当增加。
2.教学设备和器材本方案教学设备配备数量按照每年级6个平行班、每班50人的标准计算,如果每年级平行班和学生数较多,则应适当增加配备数量。
消耗性试验材料是保证教学试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学校应根据需要及时补充。
学校可结合所选用的教材和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对目录所列的品种和数量进行调整。
凡是进入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产品,需取得通过计量认证的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证书或符合相关标准的检测报告。
除必须的试验用化学药品外,不得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材料,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和环保标准。
3.相关说明本方案试验室的基本装备不包含设备的辅助器材、配件、线材及各室的装修和维护。
学校可根据本区(校)的办学特色及财力提高配置,创建更为人性化的试验室和功能室以满足普通高中教育对教学的需要。
标准中注明“选配”的指学校要根据财力可能和开展课程改革需要以及师资特点和场地、设施等实际条件发展选择配备,注明“学校自定”的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二、功能要求三、建筑要求实践室的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
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1.地面: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
地面应防尘易清洁、耐磨、防滑。
2.门窗: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不应小于l200 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
试验室的窗台适宜高度900mm~l000mm,试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
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3.综合布线系统:室内有水源、电源的应设总控制阀。
试验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
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指导性文件,用于规范实验室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以确保实验室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建筑的布局、环境要求、安全要求等方面。
首先,实验室建筑的布局应合理科学,可以分为实验区和辅助区两个部分。
实验区包括实验室、实验室设备室、净化室等,要求使用功能区划分明确,设施布局合理。
辅助区包括样品准备区、办公区、会议区等,需要与实验室区域相互衔接,方便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实验室建筑的环境要求十分重要。
室内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实验室建筑应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以降低能耗和照明成本。
此外,实验室建筑应具备良好的隔声和隔热性能,降低噪声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干扰。
再次,实验室建筑的安全性要求非常严格。
实验室建筑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具备防火、防爆、防静电等措施。
实验室建筑应配备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并设置满足逃生要求的紧急照明和应急报警设备。
实验室的电力、给水、排水以及气体管道等设备都要具备可靠、稳定的运行条件,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此外,实验室建筑还需要考虑实验设备的安装和运行要求。
实验设备室的地面要求平整、耐腐蚀、易清洁,并能够承受设备的重量。
实验设备室的墙面和天花板要求光滑、防潮,并具备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性能。
此外,实验设备室还应配备适当的通风设施,以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实验室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严格遵守规范的要求,合理设计、施工和使用实验室建筑,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一、实验室主体结构及建筑技术要求(一)结构体系1.实验室地基:实验室结构必须安全可靠,建有防护护墙、边坡、软垫等,要求地基和基础土层必须按照土力学要求进行设计。
2.实验室建筑结构:应考虑了各类因素的影响,采用可靠的施工结构,特别是屋面。
3.实验室外窗:应设置双层空气密封窗,密封性好,光亮度应符合要求。
4.实验室屋面:顶部设置放气孔,屋面及其他外部表面应采用耐腐蚀、耐火,反射率小、吸热性能好的防水面层材料覆盖,以防日晒、风吹雨打。
(二)施工技术要求1.墙体:所有墙体应符合实验室设计要求,应采用耐腐蚀、抗火性良好的墙体材料覆盖,以防止热浪、气体、湿气、化学污染等对实验室内环境影响。
2.地面:地面必须平坦,并采用耐磨、耐腐蚀、抗污染性能良好的覆盖材料覆盖。
3.天花:必须采用耐水、耐火、耐腐蚀、反射率小的天花板覆盖材料,以抵御气体、湿气、热浪、烟尘等实验室环境的影响。
4.橱柜:实验室里的橱柜一般采用不锈钢制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防潮性能,并有气密性和快速恢复性能,使用寿命长。
二、气象控制技术要求1.通风要求:应保证室内的温湿度符合相关实验要求,在实验室内设置新风机、抽湿设备、除尘器等辅助设备,调节温湿度,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2.空调系统:采用空调系统,由中央空调系统与一级空调系统组成,保证室内气温、湿度和气流都符合要求。
3.温度湿度控制:实验室空调系统应具备温度湿度控制能力,根据不同实验工况,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范围。
4.空气干燥技术:如实验室需要控制高干燥度环境,可采用干燥除湿技术。
三、照明技术要求1.实验室应设置具有光源自动开关控制功能的照明系统,在接入现实系统前,应清洁和检查照明系统的安全技术、安装质量和电气照明技术。
2.实验室的照明系统应能根据实验条件和环境变化而调节,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实验室应采用节能灯具,并设有单区控制、楼层控制以及室内室外控制等功能,可以节省能源。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标准要求1. 介绍在现代教育中,通用技术实验室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建设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供一个安全、环保、科学的实验环境,开展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活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标准要求在实验室的设计和设备配置上进行规范。
2. 实验室布局与设计要求2.1 建筑与空间要求•实验室建筑:实验室建筑应符合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确保建筑结构稳固,地面平整,墙面光滑;实验室门窗应保证严密性,采光良好。
•空间要求:实验室空间应充足,满足各种实验设备的布置和学生活动的需要。
实验室应设置教学区、操作区、存储区、处理区等功能区域,保证安全通道的设置,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
2.2 环境要求•通风: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动,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照明:实验室应有良好的照明设备,确保照明充足、均匀,以满足学生实验需求。
•噪音控制:实验室应采取措施减少实验活动产生的噪音,保持较低的噪音水平。
3. 设备配置要求3.1 实验室基础设施•操作台:操作台应具备耐腐蚀、耐磨损、易清洁等特点,材质应为优质人造石材或耐酸碱的材质。
•座椅:座椅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具备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功能,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舒适性。
3.2 通用实验设备•基本设备:实验室应配备实验室常用的设备,如称量仪器、温度计、容器、称量仪等。
•电子设备:实验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投影仪等电子设备,以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
•安全设备:实验室应配置灭火器、安全眼镜、实验室外套、急救箱等安全设备,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4. 实验室管理要求4.1 安全管理•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和教师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修复安全设施的损坏,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
4.2 设备维护和保养•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便于查阅和追溯。
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与设计技术要求检验检测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检测的核心场所,其建设与设计技术要求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实验室结构设计、设备选型以及环境控制等方面介绍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与设计的技术要求。
一、实验室结构设计方面的要求1.功能分区与布局合理。
根据实验室的不同功能需求,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样品准备区、化学试剂区、仪器设备区、数据分析区等,并合理布局,使得各功能区域之间的流线明确、便捷。
2.建筑材料与装饰环境安全。
实验室应选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具备防火、抗腐蚀、耐磨损和易清洁等特性,同时要设置合理的装饰环境,保证实验室的工作氛围舒适,同时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3.空气质量控制。
实验室必须具备优质的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新风供应、空气过滤和气体排放等,以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4.安全设施完善。
实验室应设有紧急停电、灭火、通风和排气设备,并配备紧急报警装置,确保实验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二、设备选型方面的要求1.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实验室的设备应选用具有良好性能、稳定可靠的高质量仪器,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设备布局合理。
不同类型的设备应根据使用逻辑进行布局,便于人员的操作和设备的维护。
同时设备之间要有足够的间距,以免相互干扰和交叉污染。
3.设备维护与安全。
设备应具备易维护的设计和安全的操作系统,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并避免设备的误操作。
4.设备运行环境条件。
不同设备有不同的运行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静电等,实验室应根据设备要求设置相应的环境控制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三、环境控制方面的要求1.温湿度控制。
实验室应具备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满足不同实验的温湿度要求,并保证实验过程的稳定性。
2.噪音和振动控制。
实验室应设置合适的隔音和减振设备,以减少仪器设备运行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室技术员岗位职责职位要求
实验室技术员岗位职责:
1. 负责实验室日常的运行维护,确保设备和器材能够正常运转;
2. 负责实验室实验的准备和组织,包括样品制备、试剂配制、
实验安排等;
3.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并为实验分析结果提供支持;
4. 进行实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5. 安排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以确保设备的长期有效性;
6. 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并制定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7. 协助科学家或研究人员完成研究项目;并以技术支持的方式,参与到科研项目中。
实验室技术员岗位要求:
1. 熟悉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具有实验室管理能力;
2. 具有较强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可以与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高效
合作;
3. 掌握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方法;
4. 具有实验室管理和操作经验;
5. 熟练掌握一定的科技英语技能以及常用计算机软件;
6.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细致的工作精神,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
章制度;
7.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面向相关领域的技术知识为加分项。
实验室技术员招聘要求一、教育背景应聘实验室技术员职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二、技能要求1. 熟练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操作和维护,如显微镜、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等。
2. 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实验需求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
3. 熟悉实验室安全规范,具备处理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4. 具备良好的实验记录和报告撰写能力,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三、工作经验应聘者应具备至少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熟悉实验室工作流程和实验操作规范,能够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有科研项目或实验室管理经验者优先考虑。
四、团队协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事有效沟通,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团队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能够按时完成实验任务,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六、问题解决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知识结构。
同时,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实验室工作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七、态度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能够快速适应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验技能。
同时,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环境卫生。
八、安全意识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化学品,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在遇到安全问题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同时,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演练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技术要求从事体外操作的医学实验室,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级,即BSL- 1、BSL -2、BSL -3和BSL -4。
一、BSL- 1实验室应满足BSL -1实验室对建筑、设施的基本要求,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1.应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装、清洁、维护及安全运行提供足够的空间。
2.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
3.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应当有存放外衣和私人物品的设施,应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
4.进食、饮水和休息的场所应设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
5.实验室墙壁、顶板和地板应当光滑、易清洁、防渗漏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
地面应防滑,不得在实验室内铺设地毯。
6.实验室台(桌)柜和座椅等应稳固和坚固,边角应圆滑。
实验台面应防水,并能耐受中等程度的热、有机溶剂、酸碱、消毒剂及其他化学剂。
7.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室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逃生和急救。
台(桌)柜和设备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以便于清洁。
8.实验室应设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宜为非手动式,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9.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可锁闭,并达到适当的防火等级,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
10.实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开启窗户应安装防蚊虫的纱窗。
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气流流向导致的污染和避免污染气流在实验室之间或与其他区域之间串通而造成交叉污染。
11.应保证实验室内有足够的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闪光。
12.实验室涉及刺激性或腐蚀性物质的操作,应在30 m内设洗眼装置,风险较大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
13.若涉及使用有毒、刺激性、挥发性物质,应配备适当的排风柜(罩)。
14.若涉及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5.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应有安全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P2实验室技术要求
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场所,为确保实验室安全和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
P2实验室的技术要求:
1. 安全设施和装置要求:安全设施和装置要求:
-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并且保持设备完好有效。
- 实验室必须有紧急出口及逃生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 实验室内应设有必要的紧急处理设备和急救设施,以应对意外情况。
2. 实验室设备要求:实验室设备要求:
- 实验室必须配备各种必要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以满足实验需求。
- 实验室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并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 实验室设备的选购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3. 实验室环境要求:实验室环境要求:
- 实验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有序,并有必要的防尘、防静电措施。
- 实验室必须配备适当的照明设备,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 危险品处理和储存要求:危险品处理和储存要求:
- 实验室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正确处理和储存危险品,确保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 实验室内应配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安全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5. 实验室管理要求:实验室管理要求:
- 实验室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管理。
- 实验室内的实验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 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的实验记录和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数据的安全和准确性。
以上是P2实验室的技术要求,实验室应该按照这些要求进行安全管理和操作,以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
科研实验室建设技术指标及要求科研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核心载体,对科研成果的获得、转化和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研实验室建设的技术指标和要求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功能和效益。
本文将从实验室建设的需求、技术指标和要求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实验室建设的需求科研实验室一般具备以下几个主要需求:1. 空间需求:科研实验室需要有充足的空间来安放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和存放实验材料。
2. 人员需求:科研实验室需要合适的人员组成,包括科研人员、技术人员、试验人员等。
同时,实验室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3. 设备需求:科研实验室需要配备高质量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以支持科研工作的进行。
设备的品质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和效率。
4. 安全需求:科研实验室需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实验室应具备适当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如安全柜、通风设备等。
二、实验室建设的技术指标科研实验室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1. 温度和湿度控制: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能够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持实验操作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实验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2. 净化技术:实验室需要配备净化设备,如洁净台、洁净室等,以保证室内实验操作的洁净度。
净化技术包括空气净化和水源净化两个方面。
3. 电力供应:实验室的电力供应应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实验设备和仪器的运行需求。
同时,实验室应具有相应的电力管理和监测系统。
4. 照明:实验室的照明应明亮而均匀,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实验室照明一般采用天花灯具和壁灯具相结合的方式。
5. 通风与空气净化:实验室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以排除有害气体、异味和颗粒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污染物浓度的控制。
6. 水质和水源净化:实验室的水质要求高,不能含有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水质净化技术包括原水处理、反渗透处理和超纯水处理等。
化学实验室设计要求1.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的布局应该合理,能够满足实验的需求,并保证实验安全。
理想的布局是将实验台、储存区、洗涤区和办公区分开,以防止交叉污染和危险事故发生。
2.安全设施:实验室应该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紧急淋浴器、安全洗眼器、灭火器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3.通风系统:实验室应该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及时排除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4.实验室储存:实验室需要储存大量的化学品和试剂,因此需要有专门的储存设施,如化学柜、储存架等,以确保储存的化学品没有泄漏和交叉污染的风险。
5.实验器材和仪器:实验室应该配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仪器,以满足实验的需求,如烧杯、试管、天平、分光光度计等。
这些器材和仪器应该符合实验室安全标准,并定期维护和检测。
6.废液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液需要得到妥善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损害。
实验室应该配备废液处理设备,并有相应的处理程序和操作规范。
7.实验台面材料:实验台面应该选择能够耐受化学试剂和有机溶剂的材料,如耐酸碱腐蚀的材料或不锈钢材料。
同时实验台面需要易于清洁、耐磨损和防滑。
8.安全教育和培训:实验室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9.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操作规范、化学品使用管理、仪器设备维护和校准等,以确保实验活动安全可控。
10.紧急救援和逃生通道:总之,一个合理设计的化学实验室应该具备良好的实验室布局、安全设施、通风系统、储存设施、实验器材和仪器、废液处理能力、实验台面材料、安全教育和培训、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紧急救援和逃生通道,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实验室的整体工作环境不同于普通的办公环境,它有着更高技术层面的要求,而且不同领域实验室又有着不同的需求,其差别有时候还大。
实验室设计规范:实验室的各种实验台、实验柜等实验室家具应符合国际标准与环保的要求,面材应具备良好的耐酸碱、耐腐蚀、易清洗的特点,结构要符合人体工学以及操作安全,能有效地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实验室的墙体应采用表面极附性小、清洗方便、分隔灵活的建筑材料;实验室地面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易冲洗等建筑材料,建筑耐火等级不应该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设置也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实验室的水盆、下水管道等应耐酸碱及有机溶剂、并采取防堵塞、防渗漏措施。
具有洁净度、温湿度、压力梯度要求的不同功能的实验室,应采用独立的补风、回风、排风系统。
通风柜的排风系统宜独立设置,不宜共用风道,更不能借用消防风道。
以下为国际和国内的规范与标准,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区域范围,不同的国度,法律法规下实验室的设计规范标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一、国际规范与标准1、ABSA 美国生物安全协会相关设计要求2、ACGIH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协会相关设计要求3、AIA 美国建筑师协会相关设计要求4、ANSI 美国标准协会相关设计要求5、ASHRAE 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相关设计要求6、ASTM 美国材料实验室协会相关设计要求7、NFPA 美国防火协会相关设计与要求8、NIH 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相关设计要求9、NRC 美国核控委员会相关设计要求10、世界卫生组织(WT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1、美国CDC/NIH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12、美国建筑师协会生物医学研究实验室规划设计手册二、中国规范与标准1、JGJ91-93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2、建标127-2009《治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3、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GB 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DB 2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6、GB 20346-2004《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7、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8、GB 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9、GB 50346-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10、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11、GB 14925-2001《实验室动物环境及设施》12、SN/T1193-2003《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13、GB IT14925-94《实验室防护基本标准》14、GB 497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15、GB 8703-88《辐射防护规定》16、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7、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实验室中国规范与标准简单的解释一些概念性知识,罗列一些相关规定,并不能完全解决大家的问题,只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期望大家把实验室设计规范,实验室建设标准和实验室建设流程都引入到实际的实验室建设工程当中来,以标准规定为指导,而以更高要求做针对性的相关因素做调整。
普通实验室部分实验室家具及通风和水电技术要求一、总则1、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商应保证提供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及符合本技术要求书和建设标准、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2、如果投标商没有以书面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招标人可以认为投标商提供的产品应完全符合本技术要求书的要求。
3、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人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4、本技术要求及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商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5、所有材料必须采用环保产品。
6、质保期:不低于一年,由投标商自主竞报.二、实验室各功能系统技术要求(一)总体要求1.通风系统、气体管路及配套水电安装应满足甲方提供的有关文件和设计图要求。
2.通风系统、气体管路及配套水电安装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简明通风设计手册》(GB50194-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19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欧洲低压电器开关设备安全》IEC/EN 60439-199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建筑电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55-1993(二)第一部分通风系统1。
技术要求附设计图纸和施工图。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标准要求注:1.以上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的使用面积与间数数量,是教育装备配置务必达到的基本标准。
2.实践室的建设应不低于以上基本要求,平行班较多的学校,实践室数量可适当增加。
2.教学设备与器材本方案教学设备配备数量按照每年级6个平行班、每班50人的标准计算,假如每年级平行班与学生数较多,则应适当增加配备数量。
消耗性试验材料是保证教学试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学校应根据需要及时补充。
学校可结合所选用的教材与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对目录所列的品种与数量进行调整。
凡是进入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产品,需取得通过计量认证的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证书或者符合有关标准的检测报告。
除务必的试验用化学药品外,不得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材料,要符合国家有关安全与环保标准。
3.有关说明本方案试验室的基本装备不包含设备的辅助器材、配件、线材及各室的装修与保护。
学校可根据本区(校)的办学特色及财力提高配置,创建更为人性化的试验室与功能室以满足普通高中教育对教学的需要。
标准中注明“选配”的指学校要根据财力可能与开展课程改革需要与师资特点与场地、设施等实际条件进展选择配备,注明“学校自定”的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二、功能要求三、建筑要求实践室的建设,务必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
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与设备。
1.地面: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
地面应防尘易清洁、耐磨、防滑。
2.门窗: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不应小于l200 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
试验室的窗台适宜高度900mm~l000mm,试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
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与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3.综合布线系统:室内有水源、电源的应设总操纵阀。
试验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操纵。
普通实验室部分实验室家具及通风和水电技术要求一、总则1、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商应保证提供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及符合本技术要求书和建设标准、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2、如果投标商没有以书面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招标人可以认为投标商提供的产品应完全符合本技术要求书的要求。
3、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人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4、本技术要求及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商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5、所有材料必须采用环保产品。
6、质保期:不低于一年,由投标商自主竞报。
二、实验室各功能系统技术要求(一)总体要求1.通风系统、气体管路及配套水电安装应满足甲方提供的有关文件和设计图要求。
2.通风系统、气体管路及配套水电安装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简明通风设计手册》(GB50194-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19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欧洲低压电器开关设备安全》IEC/EN 60439-199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建筑电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55-1993(二)第一部分通风系统1.技术要求附设计图纸和施工图。
满足实验要求,针对相应仪器提供适合的排风设备,面风速满足:通风柜正常操作位置0.5m/s左右,万向排气罩(1.5~2)m/s,特殊实验应特殊设计排风系统。
排风系统需采取有效的补风措施,并保持实验室内的适当负压(5~10)Pa,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不外泄到走廊。
1.1排风系统要求1.1.1原子吸收罩原子吸收罩材质为304不锈钢,罩口管径400×400(mm),厚度为1.2mm,风量可在200-400m3/h范围内调节,高度可调,优质知名品牌。
1.1.2不锈钢排风罩吊顶安装,采用304不锈钢,罩口管径300×600(mm),厚度为1.2mm,方形开口,钟型缩口设计,配有手动阀门。
1.1.3万向排气罩万向排气罩的管道接口为圆管D75mm,风量可在0-150m3/h范围内调节,优质知名品牌。
1.1.4通风柜技术要求1.1.4.1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应符合SEFA8要求或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并提供第三方检测证书。
1.1.4.2制造厂商质量保证:具有ISO9001体系认证的现代化制造企业,拥有大量的制造设备、丰富的设计人员和制造工人。
近三年年营业额达到每年千万人民币以上。
在中国近三年有过同等规模(或以上)实验室家具生产经验,并得到客户满意评价。
1.1.4.3 通风柜技术要求通风柜安装位置应满足设计图纸和现场要求,兼顾方便排风、美观。
移动门在工作开启高度0.5m,面风速保持0.5m/s的情况下,应在《排风柜JB/6412-1999》技术标准规定的排风量范围内,并满足SEFA标准。
1.1.4.4 通风柜外形美观,经久耐用、内部构造设计有对爆炸释压的泄压装置。
整体设计要充分考虑实验操作的便利性,以及日后维修的方便性。
整体满足通风柜特殊的防火、防爆、抗化学腐蚀等要求。
1.1.4.5所有通风柜必须能达到在0.3~0.5m/s的面风速的情况下起到有效地排放有毒气体的作用,此风速范围内,通风柜内有毒气体残留需小于0.1ppm。
所有通风柜需为低噪音通风柜,系统运行后室内噪音不得高于60分贝。
★1.1.4.6通风柜必须通过保险商实验室UL1805分类认证。
UL1805标准涉及到电气及机械危险,研究材料的可燃性并测量气流特征的有效性。
每一通风柜的表面必须附有适当的标签,说明实验室用通风柜在UL1805标准中的分类情况。
所有出厂试验必须通过经UL所认证的试验设施进行试验。
1.1.4.7 柜体材料:1.2mm实验室专用优质冷轧钢板,表面经环氧树脂静电喷涂。
1.1.4.8通风柜表面风速应稳定,在任意设计点测到的通风柜表面风速不能小于平均表面风速的20%以上。
1.1.4. 9 平衡系统有砝码、滑轮、铰链等装置。
平衡系统可以阻止移门倾斜,并且可用一只手操控。
1.1.4.10不超过2.3KG的力就可以升、降移门。
1.1.4.11移门铰链滑轮:5mm直径全钢驱动型链齿轮带自锁系统。
后惰轮齿轮为双层密封滚珠轴承型,所有材质镀锌防腐处理。
移门导向装置由抗腐蚀的聚氯乙稀或相近材质构成。
1.1.4.12自动下降功能:玻璃移门是为了保护操作者脸部和上部区域,在725mm 这个安装高度,有个限位器限制玻璃移门,便于安装、拆卸大型设备。
当移门高于460mm操作高度时,会自动下降到这一高度,维持设计表面风速和排风风量。
自动下降设施通风柜柜体由符合ASTM A366要求的高质量、冷轧钢板组成。
1.1.4.13台面:要求台面耐高温,抗刻刮、抗弯。
通风柜工作台面采用厚度不小于25mm环氧树脂台面,外边沿不小于32mm,台面平整,黑色,一次成型。
1.1.4.14 插座:不少于4个多功能插座。
三线接地插座,220V,≥16A。
1.1.4.15水槽:内部配有进口一次性成型实验室专用PP水槽,耐酸碱、耐腐蚀。
1.1.4.16视窗:使用厚度不小于6mm的双层夹膜防爆浮法安全玻璃,能够轻松上下移动。
1.1.4.17通风柜内衬材料1.1.4.17.1所有通风柜的内衬材料必须是完全不燃的白色Polyresin聚脂类树脂内衬,需要能通过UL723或ASTM E84-80测定且展焰性<17。
扰流板必须与内衬为同一材料,引导通风柜气体排除柜外。
1.1.4.17.2内衬材料表面光滑而且为白色。
1.1.4.17.3内衬材料的抗弯力不少于6.8kg/cm3。
1.1.4.17.4内衬材料由抗化学溅出、化学烟熏物质组成。
需提供排风柜的内衬抗化学腐蚀的数据。
1.1.4.18其他1.1.4.18.1导流板:导流板应该和内衬材料一致,其引导通风柜气体排除柜外。
1.1.4.18.2 排气槽和导流板垂直方向一致。
1.1.4.18.3排气槽水平方向离工作台面至少要有430mm的距离。
1.1.4.18.4通风柜上部需要有最小480mm的工作深度。
1.1.4.18.5导流板支架由非金属材料构成。
1.1.4.19通风柜自动控制系统(VAV)(待选择)★采用全程实时、无级、高响应变风量控制系统;面风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任意调节;变频器、面风速传感器、静压传感器、阀门均要求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
1.1.4.19.1 排风反应迅速,通风柜控制器能迅速跟踪通风柜门位置和门前空气流动阻挡物,在3秒内自动调整排风量,保证稳定的面风速。
1.1.4.19.2 控制系统可监测排风柜的运行状况,在发生异常的时候,会立即报警,并可根据设置在排风柜旁的紧急按钮状态,立即将某个排风柜排风量开到最大以应付紧急状况。
1.1.5排风管路要求1.1.5.1排风管路采用玻璃钢风管。
对不同部位的通风管路,根据相关规范,采用不同规格材质。
1.1.5.2风管系统类别划分风管系统工程类别划分:低压系统、中压系统、高压系统。
根据不同类别,采用不同施工方式。
1.1.5.3风管的安装必须考虑到工程方面的消防安全要求,并在技术说明中明确给出相应方案。
1.1.5.4所有支架的选择、安装应满足管道承重和建筑结构强度的要求;1.1.5.5确保实验室内的噪音满足要求(小于60分贝),保证系统运行时不产生震动。
★2. 通风系统应结合实验建筑的通风资源,满足各实验室设备和实验通风要求、实验室废气排放要求,做到安全、环保、节能,通风系统解决方案需要在技术说明中清晰表述。
3. 安装要求3.1风管安装的技术要求充分考虑到实验室的施工条件,在图纸和技术说明中给出各个施工关键部位的解决方案。
(三)第二部分实验台1.单一品质保证实验台主体、铰链合页、导轨以及把手等配件都由同一供应商制造或提供,同时这家供应商负责相关的实验台面的提供和安装。
★2.产品质量保证实验室家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或SEFA8要求,并提供第三方检测证书。
3.制造厂商质量保证具有ISO9001体系认证的现代化制造企业,拥有大量的制造设备、丰富的设计人员和制造工人,近三年年营业额达到每年千万人民币以上。
在中国近三年有过同等规模(或以上)实验室家具生产经验,并得到客户满意评价。
4.实验台材质要求★4.1 柜体材质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规定或SEFA制定的相关标准,在承受下述最大负荷下,各工作部件不会损坏或对正常使用产生影响:4.1.1底座承重:柜体可调脚直线承重每沿米500kg。
4.1.2悬浮构造单元:120 kg。
4.1.3柜内抽屉:65 kg。
4.1.4工作桌(4脚):120 kg。
4.1.5基本柜体和高柜内隔板承座:40 kg。
4.2 柜体钢材基本厚度4.2.1抽屉本体和面板,钢门内部钢板,家具前、后封板、搁板、顶部封板厚度为1.0mm。
4.2.2钢柜上部、后部、底部和基座钢板,钢柜后背板,组件紧固板,玻璃门外框钢板,垂直衬板,钢门外部钢板和检修孔封板厚度为1.2mm。
4.2.3钢柜上部支撑件,连接挡板,角撑板,桌脚,支架、桌脚连接件和延伸架厚度为1.6mm。
4.2.4抽屉滑轨、门及柜体合页加强件和L型前脚撑板厚度为2.0mm。
4.3 基本柜体的构造性能4.3.1底柜4.3.1.1前板和后背板为一片成形式环绕设计。
4.3.1.2底柜前部和后部支撑有加强筋,筋上有隔板调节孔。
4.3.1.3前部支撑板可安装挡板、导轨、合页。
4.3.1.4水平过渡交叉挡板应扣住,凹入并隐藏。
4.3.1.5所有地面安装式柜体均由4个可调螺丝支撑,由踢脚板开口处调整螺母以调节台面水平。
4.3.1.6柜门后背板可用简单工具方便地拆卸下来以检修管路系统。
4.3.1.7实底柜体,单片构造。
4.3.2底柜抽屉4.3.2.1两层结构,装配前各面喷涂完毕,抽屉内有消声材料。
4.3.2.2抽屉底部和两边为单片设计,前、后板面为点焊。
4.3.2.3抽屉的悬浮结构所配的承重导轨为尼龙包边的滚球轴承以自动对正中心位置。
4.3.2.4抽屉上有橡胶缓冲装置。
4.3.2.5可以配备各种类型锁的安全面板是抽屉的选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