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膝跳反射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膝跳反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刺激膝关节进行膝跳反射的观察和学习,从而了解膝反射的机理和过程。
实验器材:
膝锤、试验座、电刺激装置、计时器。
实验原理:
膝跳反射是一种自发性的反射动作,它是机体对于膝关节活动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当膝关节受到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触觉和神经传导的反应,最终导致膝关节弹性放松。
实验步骤:
1. 实验者坐在试验座上,将膝关节放置在膝锤的顶端。
2. 由实验者保持膝关节稍微弯曲的状态,不进行主动运动。
3. 另一名实验者使用电刺激装置刺激实验者的股神经,刺激时间为0.1秒。
4. 实验者观察自己的腿部反应,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感觉。
5. 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以获取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实验结果:
通过反复实验,我们观察到膝关节在刺激后会出现明显的跳动,即膝跳反射。
实验者在刺激后会感到腿部有力量向前踢出的冲动,但无法主动控制。
实验讨论:
膝跳反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它起到保护机体膝关节的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股神经的刺激引发了膝跳反射,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反射的存在和生理机制。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膝跳反射的反应时间很短,约为0.1秒左右,这说明这种反射动作是非常迅速的。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和学习了膝跳反射的机理和过程。
膝跳反射是人体自然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它对于维护膝关节的稳定和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一、摘要膝跳反射是人体最基本的神经反射之一,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膝跳反射的原理、过程以及生理机制。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方法,观察了反射现象,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训过程中的经验,探讨膝跳反射的生理基础,为今后相关生理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膝跳反射的原理和生理机制。
2. 掌握实验操作方法,观察反射现象。
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膝跳反射的生理基础。
三、实验原理当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大腿股四头肌的肌腱内的感受器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大腿上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表现为小腿突然跳起。
膝跳反射由3或更多种神经元参与。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解剖实验用动物(如家兔)、手术刀、镊子、剪刀、生理盐水、滴管等。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生理记录仪、信号采集系统等。
五、实验方法1. 将实验动物固定在解剖台上,暴露出大腿和小腿。
2. 用手术刀在膝盖上部切开皮肤,暴露出股四头肌肌腱。
3. 将肌腱用镊子夹住,并用生理盐水湿润。
4. 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肌腱上的感受器。
5. 用手术刀在肌腱上轻轻叩击,观察反射现象。
6. 记录反射现象,包括反射时间、反射强度等。
六、实验结果1. 当叩击肌腱时,可观察到小腿突然跳起,表明膝跳反射成功。
2. 反射时间约为0.2秒,反射强度较大。
3. 观察到肌腱上的感受器有明显的收缩反应。
七、分析与讨论1. 膝跳反射是一种典型的单突触反射,由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构成。
2. 实验结果表明,叩击肌腱可以引起膝跳反射,说明肌腱上的感受器在膝跳反射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反射时间约为0.2秒,说明膝跳反射是一种快速反应,有助于人体迅速应对外界刺激。
4.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肌腱上的感受器有明显的收缩反应,说明感受器在接收刺激后可以产生兴奋,并传递给神经中枢。
八、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膝跳反射的原理和生理机制,掌握了实验操作方法,观察了反射现象。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下册4.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下册4.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4。
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教学目标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二、教学重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三、教学难点: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整体,神经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称为:反射。
那么什么是反射呢?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有关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1.(展示图片),如果手指偶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了一下或不小心烫了一下,你是先感觉到疼还是先把手缩回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结论:是先把手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疼的。
完成缩手反射的路径比感觉到痛或烫的反射短,手是屈肌反射,其中枢在脊髓;而疼痛是感觉,其中枢在大脑。
2.为了解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常常做膝跳反射的实验,课本91页学习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并思考讨论题。
两两相对,轮换进行实验。
(方法参照教材91页)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跳起来,迅速前伸.是否所有同学都作出相同的反应?不,有的同学小腿没有前伸。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膝跳反射的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膝跳反射的产生过程,进一步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二、实验原理膝跳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当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股四头肌的肌腱内的感受器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大腿上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表现为小腿突然跳起。
膝跳反射由3或更多种神经元参与。
三、实验器材1. 实验者:2人(甲、乙)2. 橡皮小锤:1个3. 椅子:2张4. 量角器:1个5. 记录纸:1张四、实验步骤1. 分组:每两位同学一组,甲、乙同学互为受试者和实验者。
2. 实验者准备:甲同学作为实验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搭在这条腿上。
3. 受试者准备:乙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搭在这条腿上。
4. 实验过程:1. 乙同学作为受试者,一条腿自然搭在另一条腿上。
2. 甲同学作为实验者,用橡皮小锤迅速叩击乙同学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位的韧带。
3. 观察乙同学小腿的反应。
4. 换位,乙同学作为实验者,甲同学作为受试者,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5.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小腿前伸的角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当橡皮小锤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小腿出现突然跳起的现象。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原理,膝跳反射的产生是由于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刺激了股四头肌的肌腱,使肌梭感受部分受到刺激而发放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纤维传向脊髓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大腿上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观察到了膝跳反射的产生过程,进一步理解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实验结果表明,膝跳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由3或更多种神经元参与,当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小腿会出现突然跳起的现象。
七、实验讨论1. 膝跳反射的敏感度与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膝跳反射
一、材料:
本节教学应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
二、学法:学生自己动手。
三、学生:
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现象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神经调节是怎样进行的知识却知之甚少。
四、实验前准备; 小锤、记录本..
五、实验内容:膝跳反射。
六、实验目标和要求:
1、通过做膝跳反射实验,知道什么是反射。
2、学习做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
七、实验重点:认识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实验难点:认识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实验关键认识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八、实验方法:实验法,探究法。
九、实验仪器和用品:
小锤、记录本背景资料条件反射: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复杂反射(谈虎色变望梅止渴)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正常人体对做出出现刺激相应反应。
学情分析实验虽然简单,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分析整个过程。
十、实验过程
1、引导学生探究: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提问“什么原因导致了有些小组没有膝跳反射?”
3、提出问题:在该反射活动中受到刺激的是什么部位?作出反应的又是什么部位?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经过哪些途径从而作出“调节”反应的?
4、概括: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
十一、实验小结
十二作业。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膝跳反射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膝跳反射的发生机制。
3. 掌握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膝跳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类型,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之一。
当膝腱受到快速牵拉刺激时,感受器(肌梭)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至脊髓灰质中的感觉神经元,再由感觉神经元直接与运动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从而引起相应的肌肉收缩。
三、实验器材1. 橡皮小锤2. 受试者(2人)3. 椅子4. 记录纸和笔四、实验步骤1. 将受试者安排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搭在这条腿上。
2. 实验者用橡皮小锤迅速叩击受试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位的韧带,观察这条腿的反应。
3. 换位进行实验,即另一名受试者作为实验者,另一名受试者作为受试者。
4. 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受试者的反应时间、反应强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在被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后,小腿出现明显的急速前踢反应。
2. 实验结果显示,膝跳反射的反应时间较短,说明反射弧的传导速度较快。
3. 通过对比两名受试者的实验结果,发现反应强度基本一致,说明膝跳反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生理现象。
六、实验结论1. 膝跳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类型,其发生机制为感受器接受刺激后,通过传入神经传至脊髓灰质中的感觉神经元,再由感觉神经元直接与运动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从而引起相应的肌肉收缩。
2. 膝跳反射的反应时间较短,说明反射弧的传导速度较快。
3. 膝跳反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生理现象,其反应强度基本一致。
七、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受试者因紧张而没有出现小腿突然跳起的反应,这可能是由于紧张影响了膝跳反射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尽量保持放松状态。
2. 实验结果表明,膝跳反射是一种基本的生理现象,它在维持人体姿势和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膝跳反射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观察到了膝跳反射的发生过程,并对其原理进行了分析。
演示实验:膝跳反射
•实验目的:
(1)通过做膝跳发射实验,知道什么是反射;
(2)学习做膝跳发射实验的方法
•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用具:小皮锤、椅子。
实验步骤:
1、请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
上。
2、教师(或其他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膝
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
实验结论:快速叩击一下膝盖下面的韧带,大腿的一些肌肉就是迅速收缩,从而使小腿突然抬起。
思考并讨论:
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
逐渐获得的?
2、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注意事项:
1、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2、受试者在实验中要放松、自然。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学生用)
膝跳反射
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
实验要求:
请按规范的程序和操作完成实验。
1.检查实验用品。
2.2人一组完成膝跳反射实验。
3.知道什么是膝跳反射。
4.清理还原。
材料用具:橡皮小锤、椅子
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要求检查材料用具是否完好、齐全。
2.分组:每两位同学一组。
3. 受试同学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搭在这条腿上。
4. 另一位同学用橡皮小锤(或手掌内侧边缘),迅速叩击受试同学上边那条腿的膝盖下缘韧带。
5.观察受试者的反应。
6.两位同学交换位置,重复实验。
思考:
1.受试者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
2.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膝跳反射没有成功,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