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5
《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使用相关数据和资料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使用我国的人口分布图描绘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简单分析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理解中国人口在数量上和分布上的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②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折线图,并结合历史和社会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等人口密度线图),并由此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请同学们看一个资料,这是世界人口前十位的大国及其人口数量:中国(1,339,724,852)、印度(1,210,193,422)、美国(312,566,000)、印尼(237,641,326)、巴西(190,755,799)、巴基斯坦(177,743,000)、尼日利亚(162,471,000)、俄罗斯(142,914,136)、孟加拉国(142,319,000)、日本(127,720,000)。
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显而易见中国位居第一位.另外再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世界面积大国标出来,看一看有哪几个?再计算一下中国人口数是他们的多少倍?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八位,中国人口数量是俄罗斯的近9.4倍;面积第四大国美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近4.3倍。
而面积第二大国加拿大不在其列,我们的人口相当于加拿大的40多倍。
承转过渡: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什么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21%,中国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够绕地球赤道50多圈,这些都说明我国人口在数量上具有基数大的特点。
资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了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如下: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601938035人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723070269人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12月27日:1031882511人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10月30日:1160017381人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 1295330000人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 1370536875人请同学们观察各次普查的数字之间有何变化规律?哪一次开始我国人口超过10亿?人口数量几乎翻一番用了多长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超过了10亿;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数字是601938035人,比这个数字几乎翻一番的是第四次人口普查,即1990年,数字为1160017381人,时隔不到40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同步练习(解析版)2.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由此可见 ( ) A. 应鼓励多生多育B.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C. 我国劳动力十分短缺D.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答案】B【考点】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解析】【解析】这样的问题要根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提供了这样的信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
所以选择B.3.读中国2019年到2019年人口数据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0~15岁人口比重最大B. 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C. 国民文化素质提高D. 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答案】C【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解析】【分析】从受教育程度情况图中可以看出,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受教育人数比重,2019年比2019年受教育人数比重显著增加,说明国民文化素质逐步提高。
从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中可以看出,2019年比2019年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增加,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
而10~15岁人口比重和人口总量问题图中没有相关数据,无法判定。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4.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B. 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C. 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D . 全国各地人口分布均匀【答案】B【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解答】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状况.5.下表是“中国1953年、1982年、2019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节人口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我国从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关于该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B.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C.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D.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 178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为72 33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3.89%,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第2~3题。
2.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我国乡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3.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①资源紧缺②劳动力不足③环境破坏④就业压力大⑤住房困难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读图,完成第4~5题。
我转不动了4.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A.环境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水污染问题5.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我国制定的相应政策是()A.计划生育B.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C.节能减排D.防治污染下图为我国某年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积和人口数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广东B.新疆C.河南D.西藏7.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A.基数大B.增长速度快C.老龄化严重D.地区分布不均匀8.下列人口政策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是()A.向山区大量移民B.城市居民大量迁居农村支援建设C.东部居民大量迁居西部D.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公民素质9.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人口密度最小B.②的人口数量最多C.③的面积最大D.④的人口密度最小10.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位于黑河—腾冲一线西北部的是()11.读我国人口数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一孩出生人口下降,二孩出生人口上升②一孩、二孩出生人口都上升③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了一孩出生人口减少的影响④二孩人口的出生完全解决了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B.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是西藏自治区C.沿河、沿湖、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D.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13.下图反映1990—2020年我国人口()A.总量不断减少B.总量增加1倍C.增长速度减慢D.增长速度加快14.读漫画,完成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