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的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65 MB
- 文档页数:37
蛋鸡养殖知识点蛋鸡养殖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赢利空间。
本文将介绍蛋鸡养殖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品种选择、场地准备、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开展蛋鸡养殖工作。
一、品种选择蛋鸡品种的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蛋鸡品种包括褐壳蛋鸡、白壳蛋鸡、乌壳蛋鸡等。
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品种的产蛋率、耐病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以确保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
二、场地准备场地准备是蛋鸡养殖的基础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远离污染源的地点,确保环境卫生和鸡只的健康。
其次,场地要平整,避免积水和漏雨。
还应配备消毒设备和通风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条件,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三、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保证蛋鸡养殖效益和产量的关键要素。
首先,要合理设置饲养密度,确保每只蛋鸡有足够的生活空间。
其次,饮水和饲料要干净、新鲜,确保蛋鸡的营养需求。
此外,要定期清理粪便和更换鸡舍的垫料,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四、疾病防控蛋鸡养殖中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养殖者应定期对蛋鸡进行体检,并购买防疫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同时要注意隔离新进鸡只,避免疫病传染。
在日常管理中,要保持饲料和水源的清洁,加强环境的卫生管理,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五、销售与市场蛋鸡养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销售和赢利。
在销售方面,养殖者可以选择与养殖合作社、批发商或超市等进行合作,也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要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动态,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充分了解和掌握蛋鸡养殖的知识点,是开展蛋鸡养殖工作的关键所在。
只有在品种选择、场地准备、饲养管理、疾病防控以及销售与市场等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和管理,才能确保蛋鸡养殖的高产高效和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提供的相关知识能够为蛋鸡养殖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蛋鸡养殖技术要点我国鸡蛋消耗巨大,而蛋鸡主要的饲养方向是提高产蛋率及鸡蛋的质量,对肉质没有太大的要求。
所以养殖蛋鸡才能更好的产蛋,下面来介绍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蛋鸡养殖前准备1、合理布局鸡舍房舍结构经济实用,其朝向符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采光好,易于通风,便于操作,做到夏季有利于防暑降温,秋、冬、初春有利于保温防寒。
房舍布局合理,做到生产区和非生产区分开;非生产区和水源处于鸡场的上风向;脏道和净道分开,不交叉;粪场位于鸡场的下风向;育雏舍与育成舍分开,育雏舍位于鸡场的上风向。
场址要选在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远离道路。
地势干燥,阳光充足,尽可能做到初春不遮光,夏季不挡风,雨后不积水。
面积较大,留有发展余地。
水资源丰富无污染,便于取用,电力充足有保障。
了解当地禽病流行的情况,尽量避开疫区或曾发生过疫情的地区。
避开城市污染区,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养鸡场卫生管理(1)生产区与生产区严格隔离,人员、鸡和物质运转应单一流响。
(2)环境质量要达ny/t388规定。
场内污物处理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3)疫病和残留监测应采用国家畜牧部门认证的疾病和残留监测方案,并接受当场畜牧部门的监督检查。
(4)生产区门口处必须设有消毒更衣室,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要在消毒严格消毒,并更换工作服方可进入,非生产区车辆及其它用具不得进入生产区使用。
(5)设有专门蛋库,每次拾蛋后要立即清洁污物,并消毒方可入库。
(6)健全并保管好各项记录资料,如禽群史登记情况,用药情况,生产数据等,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7)鸡群执行“全进全出”制,出后须清洁、消毒、清群。
(8)生产区不许饲养其它动物。
雏鸡的饲养管理1、进雏时间:北方在2-4月份,育雏后气温暖,雨水少,日照充足,比较干燥,草本发芽,小虫繁殖渐多,适宜鸡在场内自由觅食的时间。
2、饲养密度:接四鸡后,以每平方米笼面放50只左右,自上层往下放,平面网上养的自离热源近外往远处放,今后随鸡的生长逐步扩群。
一、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①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普通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时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②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③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非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建议采用网上育雏,条件好的用3-4 层重叠式育雏笼育雏。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室的准备:①大小要满足育雏需要,检查维修育雏舍的门窗、电路、供暖设备等。
如果采用煤炉或者坑道保温,必须将煤烟排出鸡舍外;②打扫干净(一周前准备好);③育雏室消毒(地面可用3%烧碱,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烧伤鸡的腿部,也可用消毒药进行喷雾;空间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 21g 高锰酸钾+42mL 福尔马林( 40% 甲醛溶液)对鸡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 24 小时后,应通风换气。
)(2)育雏用具、饲料药品的准备饲料、料槽、水槽、药品、加温设备、燃料等;在育雏前一周,鸡笼、用具等彻底消毒,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准备好育雏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同时准备好药品和疫苗。
( 3)预热(试温)在育雏前 1 ~ 2 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摆布,相对湿度保持在 70%摆布。
3、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
按照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 严格挑选, 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雏鸡仰翻 能很快站起。
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 决淘汰。
雏鸡运输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48 小时,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雏鸡脱 水,应补充水分。
运输时鸡盒内温度应保持18℃以上,并注意通风。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温。
4、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水、开食①尽快将雏鸡均匀地放在饮水器附近,在开始的2 ~ 3 小时内让 雏鸡先自由饮水,水温 30℃,加 5%的红糖或者白糖, 1-4 天的饮水中 添加环丙沙星或者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预防雏鸡白痢。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是指以产蛋为主要经济目的的鸡种,它的饲养管理决定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1. 饲养环境管理:蛋鸡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干燥、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
饲养场所要保持清洁,定期清理禽舍内外的污物。
准备干净的饮水设备和饲料器,保持饮水器中的水清洁,定期更换饮水管。
2. 饲料管理:蛋鸡需要均衡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和产蛋的需要。
饲料应包含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要保持新鲜,定期检查饲料是否有异味或霉变。
饲料的喂养量和频次需要根据鸡的生产阶段和群体做出调整。
3. 喂养管理:蛋鸡要定时喂食,保证鸡群的生长和发育。
每日喂食时间要固定,可以在早晨和傍晚各喂一次,鸡群饮食量和饮水量要保持平衡。
避免喂食过量,造成浪费和蛋鸡肥胖。
饮水器要保持饮水畅通,定期清洗和消毒。
4. 疾病预防:蛋鸡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扰,因此要进行常规的疾病预防工作。
定期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注意饲养场所的卫生,消毒禽舍和饮水器,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对有疾病症状的蛋鸡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5. 群体管理:蛋鸡是以群体饲养的,要注意群体管理。
保持鸡群的稳定和和谐,避免蛋鸡间的争斗和拘泥。
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6. 照明管理:蛋鸡对照明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保持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光。
根据不同阶段的蛋鸡调整照明时间和亮度,以提高蛋的产量和质量。
7. 温度管理:蛋鸡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冬季要保持禽舍的温暖,以避免蛋鸡的冻伤。
夏季要保持禽舍的通风,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蛋鸡的热应激。
8.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定期清洁和更换饮水器中的水,确保饮水器的通畅和清洁。
给蛋鸡提供新鲜的饮水,避免断水和水质不良。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管理、饲料管理、喂养管理、疾病预防、群体管理、照明管理、温度管理和饮水管理。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过程中,对蛋鸡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健康检疫、疾病防控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保证蛋鸡健康生长,提高产蛋率和蛋质量。
以下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一、饲养环境管理:1.笼舍布置:选择宽敞、采光好、通风良好且易于清洁的鸡舍。
舍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
2.牲畜防疫:对鸡舍和饮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二、饲料营养管理:1.饲料配方:根据蛋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产蛋周期,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
注意蛋鸡营养需求的平衡,避免缺乏其中一种营养素。
2.饲料供应: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饲料,并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和畅通。
三、健康检疫管理:1.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蛋鸡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蛋鸡的舒适度和正常生理状态。
2.疾病防控: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蛋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和处理蛋鸡的脚趾,防止产生脚炎和鹌鹑不力。
四、疾病防控管理:1.预防病害:通过加强饲料卫生、控制饲养密度、保持生态平衡、加强疫苗接种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及时处理病鸡: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减少死亡率和病鸡对其他蛋鸡的威胁。
五、蛋鸡产蛋管理:1.产蛋周期控制: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繁殖规律,调整灯光和饲料供应,控制蛋鸡的产蛋周期,使其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2.蛋质量监测:定期对蛋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蛋壳硬度、蛋黄颜色、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及时纠正可能影响蛋质量的因素。
综上所述,正确的蛋鸡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管理饲养环境、科学配制饲料、做好健康检疫管理以及疾病防控,才能确保蛋鸡的健康生长和高效产蛋。
蛋鸡饲养必须知道的一些常识
蛋鸡养殖必须知道的一些基本的常识,才能避免很多简单的错误,下面就介绍几条基本的小常识:
1.控制雏鸡性别性。
在母鸡饲料中添加10%葡萄糖则母雏占64.2%,雄雏占35.8%;在公鸡饲料中添加10%葡萄糖则雄雏占59.8%,母雏占39.2%。
3.蛋鸡下午补钙。
蛋壳在夜间形成,下午补钙90%以上的钙直接用于形成蛋壳。
一般蛋鸡初产期及后期为3%,高峰期为5%。
3.投料简便计算法。
10日龄前雏鸡每只每日用料量(克)=日龄+2;11-50日龄雏鸡每只每日用料量(克)与其日龄相同;51-150日龄的鸡每只每日用料量(克)=50+(日龄数-50)÷2;151日龄以上育成鸡每只每日用料稳定在100克以上。
4.蛋鸡喂锌换羽快。
需人工换羽的蛋鸡,在日粮中加2%氧化锌饲喂,按常规管理,10天后大批脱毛,22天开始恢复产蛋,58日龄进
入产蛋高峰期,较常规方法缩短25-40天。
5.蛋鸡针灸获高产。
在蛋鸡开产以前,针刺大腿穴位,能提高产蛋量25%以上,蛋重增加5%,饲料报酬提高2%。
6.养鸡场除臭法。
取7份硫酸亚铁,3份干煤灰,研细混匀,按鸡粪重量的10%加入可除臭味,处理鸡粪可作鱼饲料或肥料。
7.辣椒熏鸡舍防瘟效果好。
每年春秋时节各1次用稻草将10-20个干辣椒捆起,点燃放入鸡舍关好门窗熏蒸,待辣椒全部燃完,打开门窗散去烟雾,再把鸡赶入舍内饲养。
8.养鸡终身不患瘟绝招。
当鸡蛋孵化到18天时,在蛋壳上选一点用醋酸软化后,把疫苗注射进胚胎中,孵化的小鸡即可终身免疫。
蛋鸡的养殖简介蛋鸡的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蛋鸡的养殖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鸡蛋,还可以获取蛋制品和鸡肉。
本文将介绍蛋鸡养殖的基本知识、饲养管理和产蛋技术。
1. 蛋鸡的品种选择选择适合的蛋鸡品种是蛋鸡养殖的第一步。
常见的蛋鸡品种包括白羽毛、丹麦蛋鸡和巴克蛋鸡等。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鸡蛋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因素。
2. 场地选择与规划蛋鸡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规划布局。
场地应远离污染源和噪音,并具备良好的日照条件。
在规划时,需考虑准备鸡舍、鸡笼、喂食器和饮水器等设施。
3. 饲养管理3.1 饲养环境控制蛋鸡的饲养环境控制对于蛋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是关键的环境控制措施。
可以通过设备如加温器和通风设备来实现对饲养环境的控制。
3.2 饲料管理蛋鸡的合理饲料管理能够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饲料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饲料的配给和投喂要按照科学的饲养标准进行,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3.3 疾病防控蛋鸡的疾病防控是保持鸡群健康的关键。
定期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注意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4. 产蛋技术4.1 蛋鸡的产蛋周期蛋鸡的产蛋周期一般为12-14个月,其中头3-5个月为最高产蛋期。
产蛋周期的管理是提高鸡群产蛋率的关键。
4.2 产蛋期的管理在蛋鸡产蛋期,需要注意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
定期检查蛋鸡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3 蛋的采集和贮存蛋鸡产蛋后,需要及时采集蛋,并进行清洗和贮存。
要注意蛋的保存温度和湿度,避免蛋的质量下降。
5. 总结蛋鸡的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具备合理的场地布局和设施。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饲养环境控制、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
同时,还要掌握蛋的产蛋周期、产蛋期的管理和蛋的采集和贮存技术。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产蛋技术,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的质量,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饲料管理1.饲料成分:产蛋鸡的饲料应注重合理的饲料配方,包括粗蛋白、赖氨酸和磷等营养元素的保证,以满足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需求。
2.饲喂方式:采用定量定时喂饲的方式,将饲料分为几次进行喂饲,避免浪费和过度摄食。
同时,饮水箱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确保蛋鸡的水分摄入量充足。
3.精细喂养: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适时的饲料调整。
如在产蛋期,应加强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入,以保证蛋鸡蛋的产量和质量。
二、环境管理1.温度调控:合理的温度对蛋鸡的产蛋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蛋鸡产蛋的不良影响。
2.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蛋鸡的产蛋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可调节蛋鸡的生产周期和产蛋量。
3.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过高的湿度和氨气浓度对蛋鸡的健康产蛋造成不良影响。
要及时清理鸡舍、保持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消毒杀菌。
三、疾病防控1.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是产蛋鸡饲养中的重要内容。
要做好疫苗接种、疫情监测以及隔离、消毒等工作,确保鸡群的健康。
2.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如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羽毛质量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以防止病情扩大。
四、繁殖管理1.选择优良的品种鸟,进行合理的育种交配。
保持种公种母的健康,提高种禽的血缘优势和抗病能力。
2.为种禽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照顾。
确保种禽的繁殖效果和繁殖力。
五、日常观察1.定期观察鸡舍内饲养环境和设备设施的情况,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蛋鸡的正常饲养和产蛋。
2.观察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蛋鸡的产蛋潜能。
综上所述,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繁殖管理以及日常观察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效率和产蛋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对蛋鸡进行合理的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和日常维护等方面介绍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选择优质饲料,确保蛋鸡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
应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需要,配制合理的饲料配方,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 饲料供应:要根据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需要,控制饲料的供应量和供应时间,确保蛋鸡能够适时、适量地摄取饲料。
应定时定量地喂食,避免饲料的过量或不足。
3. 饲料管理: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定期清理饲料盆、饮水器等饲料器具,避免饲料受潮、发霉或沾染病菌。
饲料的储存要放置在通风、干燥、防鼠防虫的地方,避免污染和变质。
二、环境管理1. 鸡舍布局:鸡舍应有合理的布局,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
合理设置鸡窝、饲料器、饮水器等设施,便于蛋鸡生活和管理。
鸡舍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菌,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 温度控制:蛋鸡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生活,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温调整鸡舍的温度。
冬季要加强保暖措施,如加设取暖器、加厚保温材料等;夏季要保持通风,使用降温设备如湿帘等。
3. 水源管理: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饮水器应保持畅通,水源要新鲜、卫生。
要定期清洗和更换饮水器,防止饮水受到污染和病菌传播。
三、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蛋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应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定期接种和补种疫苗,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 疾病监测:要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蛋鸡。
要注意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变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3. 病区管理:对于有病的蛋鸡,应尽早隔离和治疗,避免病菌传播给其他蛋鸡。
病区要做好消毒、除菌工作,尽量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日常维护1. 定期清洁:要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鸡舍的清洁和干燥。
蛋鸡养殖技术蛋鸡养殖技术是近年来农业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人们对优质蛋类的需求日益增长,蛋鸡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蛋鸡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探讨如何提高蛋鸡产蛋率和养殖效益。
一、蛋鸡养殖的基本知识1. 蛋鸡的品种选择蛋鸡的品种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常见的蛋鸡品种包括白羽肉鸡、褐羽肉鸡和蛋鸡。
其中蛋鸡的产蛋量较高,因此在蛋鸡养殖中更受欢迎。
2. 场地选择和舍鸡建设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建设舍鸡是蛋鸡养殖的第一步。
场地应选择在通风、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远离工业污染源。
舍鸡的建设要考虑保温、防蚊蝇、防风等因素,并配备适当的饮水设施和饲料器。
3. 饲料配制与管理蛋鸡的饲料配制和管理对产蛋率和养殖效益有重要影响。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应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二、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技术1. 疾病预防与控制蛋鸡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定期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 合理的光照管理蛋鸡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促进蛋鸡的产蛋率。
在早晨和傍晚提供适当的阳光照射,保持鸡舍的明亮度,并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有利于蛋鸡的产蛋。
3. 合理的温度管理蛋鸡适宜生活的温度范围在20℃-25℃之间。
在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保持鸡舍的温暖。
在夏季,要做好通风降温,保持环境的适宜温度。
合理的温度管理有利于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4. 适宜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饲养鸡只数量。
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养殖效益,但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增加蛋鸡之间的竞争和压力,影响产蛋率。
因此需要根据舍鸡的大小和布局合理确定饲养密度。
三、蛋鸡养殖效益的提高1. 降低饲养成本蛋鸡养殖的成本主要包括饲料成本、养殖设备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
通过优化饲料配制和管理,选择性价比较好的养殖设备,并合理安排劳动力,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蛋鸡养殖方法,蛋鸡的肉质如何1、生活环境:在夏季要做好鸡舍得防暑和降温,在冬季要做好鸡舍的防寒和保温工作。
2、饲喂管理:料槽的高度、深度和长度要适合鸡采食,鸡的断喙要及时。
3、饲养管理:要将发育不好的鸡淘汰,比如过小、过瘦、过肥、生病或者精神状态不好的鸡。
4、疾病预防:养殖场地要有合适的卫生防疫程序,使用时的卫生防疫程序要科学。
一、蛋鸡养殖方法1、生活环境蛋鸡要有适当的生活环境,蛋鸡在不同的季节要有对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夏季时的温度和湿度比较高,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使鸡舍内部有良好的通风和干燥的环境,要及时给鸡提供饮水和饲料,饮水要保证干净卫生,饲料中要适当增加青菜。
冬季时的温度比较低,要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温和光照工作,鸡舍的温度尽量高于13°C,要尽量提供温水,不要给鸡喝冰水和冷水。
2、饲喂管理(1)要根据产蛋鸡的周龄和笼养密度对饲料槽进行安装和调换,要有适合的高度、深度和长度。
饲料在添加到料槽时的用量不能超过料槽深度的三分之一。
饲喂要有适合的频率,每次的用量要少,每天的次数要多,使料槽内的剩食减少,饲料日喂量要根据产蛋率确定。
(2)要及时给鸡进行断喙,断喙的时间一般在雏鸡的7-9日龄,断喙不良的要在15周龄的时候进行修喙。
3、饲养管理(1)对于不产蛋和产蛋性能较差的鸡要及时淘汰,鸡在育成结束转入产蛋舍的时期要淘汰一次。
对于发育不好、过小、过瘦、过肥、生病和精神状态不好的鸡要及时淘汰。
在鸡的产蛋过程中,要将抱窝鸡、病鸡、伤残鸡和停产鸡及时淘汰。
在鸡的产蛋后期,要将停产鸡,凡冠髯、脸苍白和冠萎缩的母鸡及时淘汰。
(2)光照程序或光照强度要符合鸡的生长,做好鸡舍的通风工作,做好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保证鸡舍的供水。
4、疾病预防要使死鸡减少,并杜绝疫情的发生。
养殖场地的卫生防疫程序要科学,要能够控制鸡的疾病的发生,疫苗的注射要根据鸡日龄的不同去选择。
要使鸡舍环境干净卫生,做好消毒和灭鼠工作,控制人员进出的数量。
蛋鸡养殖知识点归纳蛋鸡养殖是种养殖养殖方式,主要目的是产蛋,并最大化地提高蛋鸡的产蛋量和质量。
养殖蛋鸡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确保养殖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并保证鸡只的生长和产蛋表现。
本文将对蛋鸡养殖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包括鸡舍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市场销售等方面。
一、鸡舍环境1. 温度控制:维持适宜的温度是确保蛋鸡健康生长和正常产蛋的关键。
鸡舍内的温度应适宜,不宜过热或过冷。
合理的温度范围有助于鸡只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2. 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能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新鲜,有效控制湿度和空气污染物。
定期进行适当的换气和卫生清洁,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3. 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是蛋鸡产蛋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供恰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有助于促进脑垂体激素的分泌,增加蛋鸡的产蛋率。
二、饲养管理1. 饲料组配:合理的饲料组配能满足蛋鸡生长和产蛋的各种营养需求。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元素。
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鸡需求也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饲料组配。
2. 饮水管理:养殖蛋鸡需要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以确保鸡只的水分摄入。
定期清洗饮水器,并保持水源的卫生干净,有利于鸡只的健康成长。
3. 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笼位内养殖的蛋鸡数量。
过高的饲养密度容易导致疾病传播和饲料浪费,适当控制饲养密度可以提高蛋鸡的适应能力和产蛋率。
三、疾病防控1. 预防疫苗接种: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当地疫情,定期给鸡只接种适应的疫苗。
预防疫苗能有效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常见疾病的发生。
2. 疫病防控:蛋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有传染性鼻气管炎、新城疫等。
及时发现并迅速隔离、治疗病鸡,做好病源的清除和消毒工作,有助于减轻疫病造成的损失。
3. 兽医常识:养殖蛋鸡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兽医常识,能够对常见疾病进行判断和处理。
定期请兽医进行巡诊和保健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市场销售1. 市场需求:了解市场对蛋鸡产品的需求量和品质要求,有助于进行合理的生产规划和销售安排。
蛋鸡养殖知识点总结蛋鸡养殖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养殖方式,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针对蛋鸡养殖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养殖户加深对蛋鸡养殖的理解和掌握。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蛋鸡品种至关重要。
常见的蛋鸡品种有白羽肉鸡、金富士、岭南乌骨鸡等。
品种选择应考虑鸡蛋品质、抗病能力、生长速度等因素,并结合本地市场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二、场地选择蛋鸡养殖场地的选择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充足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同时,应避开污染源,确保蛋鸡的健康生长。
选择场地时还需结合周边交通便利性、饲料供应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温度管理蛋鸡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合理的温度管理对于保障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非常重要。
蛋鸡的舒适温度范围一般为15℃至25℃,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将影响蛋鸡的正常生理机能。
在冬季,可以采取加温措施,如使用暖灯或电热设备等,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四、饲料管理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重要保证。
蛋鸡的饲料需求量随着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应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蛋鸡品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饲养方案。
饲料的配比应尽量满足蛋鸡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饲料原料,确保其消化利用率。
五、疫病防控蛋鸡养殖中,疫病的防控非常重要。
养殖户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
同时,养殖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并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防止疫病的传播。
六、产蛋管理产蛋率是衡量蛋鸡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通过合理的产蛋管理,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量。
产蛋管理包括日常观察蛋鸡的行为习性、饮水排便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养殖户还需关注蛋鸡的饲养环境、饲料供应等因素对产蛋率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七、销售策略蛋鸡养殖的成功与否需要养殖户有合理的销售策略。
养殖户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销售时间和渠道,提前了解市场行情,制定销售计划,确保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蛋鸡养殖知识点总结一、蛋鸡的品种选择蛋鸡的品种选择是蛋鸡养殖中的第一步,不同品种的蛋鸡适应的环境和饲养方式各不相同。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蛋鸡品种有白羽肉鸡、褐羽肉鸡、褐羽蛋鸡、白羽蛋鸡等。
其中,白羽蛋鸡的品种较多,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是许多养殖户的首选品种。
而在品种选择时,还需考虑养殖的规模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
二、蛋鸡的养殖环境蛋鸡的养殖环境是影响蛋鸡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离工厂或市场比较远的地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温适宜并且便于消毒等。
养殖场地的选址应避开沼气田、渗坑和化肥厂等环境污染源,地面宜平整通风良好。
三、蛋鸡的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管理是养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优质的饲料是蛋鸡能否健康成长和产蛋的基础,养殖户应根据蛋鸡的品种和年龄选择适宜的饲料。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直接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饲料的含水量、饲料粒度、饲料密度等都会对蛋鸡的生长和产蛋产生影响。
四、蛋鸡的疾病防控蛋鸡的疾病防控是蛋鸡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蛋鸡受到疾病的影响,不仅会导致蛋鸡的生长发育受阻,还会影响蛋量和蛋品质。
因此,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加强疫苗接种、环境卫生、饲料卫生等工作,定期给蛋鸡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五、蛋鸡的生长管理蛋鸡的健康生长是蛋鸡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了解蛋鸡生长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养殖户科学合理地管理蛋鸡。
比如,蛋鸡生长需要充分的营养和合理的饲养,蛋鸡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都需要精确的把握。
同时,还需注意蛋鸡的环境保护和草料补充,为蛋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六、蛋鸡的营养需求蛋鸡的营养需求是蛋鸡养殖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养殖户应了解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以确保蛋鸡健康成长。
比如,不同年龄阶段的蛋鸡需要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营养物质,需根据鸡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等选择相应的营养饲料,满足蛋鸡的各类营养需求。
七、蛋鸡的产蛋管理蛋鸡的产蛋管理是蛋鸡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养殖户应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蛋鸡的生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蛋鸡的正常产蛋。
蛋鸡饲养技术大全蛋鸡怎样养殖,养殖蛋鸡的技术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殖好蛋鸡,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早春蛋鸡饲养管理技术一、保暖与通风相结合一般情况下,养鸡户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
由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积聚在鸡舍中,易诱发呼吸道等疾病。
因此,早春养鸡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证鸡舍空气清新。
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防患于未然。
通风时还要注意,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在鸡体上,以防止鸡患感冒。
二、消毒与降湿相结合消毒工作应贯穿整个养鸡过程。
早春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这时鸡的抵抗力也普遍减弱。
如果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造成惨重损失。
因此,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定期消毒。
由于早春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如果消毒不当会使鸡舍内湿度增加,加上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因此,早春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环境的清洁与干燥。
三、增能与强体相结合鸡靠摄入的能量饲料来获得热能维持体温,外界的气温越低,鸡用于御寒的热能消耗就越多。
早春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要增加10%左右。
所以,在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能量饲料,除了保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还应适当增加含糖类较多的高能量饲料,以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早春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根据实际情况,可定期有针对性地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强鸡的体质,提高鸡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和生产能力,提高养殖效益。
蛋鸡养殖的三要点和四注意三个要点一:5日龄定生死释义:第五日龄时鸡雏死淘基本定型,但减少鸡雏死淘需要三个要素,优质鸡苗、适宜温湿度、优质开口药。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是农场中经济效益较高的家禽之一,其饲养管理对于蛋鸡的生长发育、产蛋率和产蛋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以下是关于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的相关内容。
一、环境管理1. 场地选择:蛋鸡饲养场地要选择在平整、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避免潮湿、阴暗的环境。
2. 温度控制:蛋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饲养时要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一般在15℃-26℃之间。
3. 通风换气:蛋鸡饲养场所要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同时要防止气流直接对着蛋鸡,以免引起感冒等疾病。
4. 光照管理:蛋鸡对光照的需求较大,饲养场所要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促进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5. 密度控制:避免场所内蛋鸡数量过多,导致拥挤、生病等问题,适当的密度才能保证蛋鸡的健康生长。
二、饲料管理1. 营养均衡:蛋鸡的饲料需要保证营养的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合理搭配,满足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需求。
2. 饲料品质:选用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的新鲜、无霉变、无异味,避免因饲料品质问题影响蛋鸡的健康。
3.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量和次数是保证蛋鸡生长和产蛋的关键,要根据蛋鸡的生产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的投喂。
4. 水源管理:蛋鸡的饮水量较大,要保持水源的清洁和充足供应,以确保蛋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 添加剂使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酶制剂、氨基酸等,可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三、疾病防控1. 定期检查: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蛋鸡的疾病问题,防止疾病传染和扩散。
2. 预防接种:对蛋鸡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工作,提高蛋鸡的免疫能力,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3. 安全防护:保持蛋鸡饲养场所的清洁卫生,加强病媒生物的防治,避免病原体的传播,保证蛋鸡的健康。
四、生产管理1. 种鸡选用:选择性状优良的蛋鸡品种进行繁殖,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
蛋鸡养殖知识点总结一、饲养环境1. 温度蛋鸡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2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量和生长发育,因此需要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
2. 采光充足的采光是蛋鸡生长和产蛋的重要条件,光照不足会影响蛋鸡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
通常需要保证每天的光照时间在12-16小时之间。
3. 通风良好的通风条件是保证鸡舍空气清新、蛋鸡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
通风不良会导致鸡舍内空气污浊,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二、饲料管理1. 配方饲料蛋鸡的饲料需要保证充分的营养,通常采用配方饲料来满足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2. 定量喂养蛋鸡的定量喂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给蛋鸡喂食,避免过饱或饥饿状态,以保证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3. 定时喂养定时喂养是指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给蛋鸡喂食,以维持蛋鸡的生理节律,促进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4.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饮水不足会影响蛋鸡的产蛋量和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定时给蛋鸡换水,保持饮水器的清洁。
三、疾病防治1. 定期消毒定期消毒是预防蛋鸡疾病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杀灭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
蛋鸡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常见的疫苗有新城疫疫苗、禽流感疫苗等。
3. 疾病监测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四、繁殖管理1. 选种选择适合自己养殖条件的蛋鸡品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通常要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蛋鸡品种。
2. 配对蛋鸡的配对是指根据不同品种和个体的特点进行配对,以保证后代的遗传优良。
3. 孵化蛋鸡的孵化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孵化蛋的质量和健康。
4. 育雏对于刚孵化出来的小鸡,需要给予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营养饲料,促进小鸡的生长和发育。
五、生产管理1. 产蛋率蛋鸡的产蛋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蛋鸡产蛋的数量,需要注意控制蛋鸡的产蛋率,避免过高或过低。
蛋鸡养殖技术
1.选好品种
蛋鸡品种繁多,一般根据地理环境、饲料条件、市场需求等进行选择。
推荐的蛋鸡品种有:岭南牧黄鸡、皖南乌鸡、扬州金凤鸡、华阳红鸡等。
2.饲料管理
蛋鸡的饲料主要是麦子、豌豆、玉米、饲料添加剂等成分,需合理搭配。
一般分为粉料和颗粒料两种,粉料更易消化,适合年龄较小的蛋鸡,颗粒料可以增加鸡的咀嚼量和消化能力。
3.环境控制
蛋鸡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保持舒适的温度、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换气。
在夏季要控制高温和高湿,冬季要注意保暖,同时要定时更换鸡舍内的垫料和清理卫生。
4.疾病预防和治疗
蛋鸡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鸡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需要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平时要注意定期接种疫苗、注射药物,同时要保持鸡舍内的卫生。
5.生产管理和销售
蛋鸡的生产管理主要是针对蛋的产量、健康、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控和调整。
销售环节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定期检测蛋的质量、规格、包装等,并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