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55.25 KB
  • 文档页数:4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当今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作为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新

的经济增长点。在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基础设施作为旅游

业发展的生命线,如何建设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旅游基础设施不仅包含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点、交通业、饭店业,也包括融入新技术的旅游信息

化基础设施、旅游规划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日趋完

善和多样化;同时,各种服务设施的增加会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该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总投资17502.2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441.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51%;流动资金3061.2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7.49%。

达产年营业收入3013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3109.40万元,税金及

附加318.44万元,利润总额7025.60万元,利税总额8313.09万元,税后

净利润5269.2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43.8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0.14%,投资利税率47.50%,投资回报率30.11%,全部投资回收期4.82年,提供就业职位588个。

提供初步了解项目建设区域范围、面积、工程地质状况、外围基础设

施等条件,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包括:场址选择、总图布置、土建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

程及安全卫生、消防工程等。

项目基本信息、项目背景、必要性、项目市场空间分析、建设规模、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土建方案、工艺技术方案、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

安全保护、风险防范措施、节能情况分析、项目实施进度、投资计划方案、项目经济收益分析、项目评价等。

第一章项目背景、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正由制造大

国向制造强国大步迈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制造业

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工业总量不断跃升。2017年,我国工业增加

值接近2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53倍,年均增长10.8%。2017年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112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247倍;实现利润总额为7.5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125倍。由于工业长期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中的份额持续扩大。由于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超

过三分之一,对我国GDP的增长形成强有力支撑,推动了我国经济在世界

位次不断前移,我国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世界第11位,跃居到2010年的

世界第2位,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达15%。同时,我国

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我国出口总值由1980年全球排名第26位,跃升到2009年全球第1位,现已连续9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

地位。2017年我国出口额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12.8%。

2、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基本实

现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强国,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制造业过去是,现在是,而且未来仍将是保证强

大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发展制造业的决心不能有丝毫动摇。可以说,中国

工业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势头能否长期保持、在全球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招。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

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制造业

这一立国之本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发展愿景,力争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世界一流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

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

“新常态”。如何既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关键还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造业

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新的

增长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着眼解决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的指引未来10年乃至30年制造业发展的20字基本方针,必须一

以贯之地执行。

3、项目的实施,通过建设达到规模效益,首先大力开发建设地周边市场,站稳脚跟后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将产品推向全国,按照企业的发展战

略规划,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公司做大做强,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坚实的基础。

二、必要性分析

1、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

动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

要潜力;就是要激活力,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

就是要补短板,把该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就是要强实体,把该给的政策给足,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

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

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2、过去一段时间,国外需求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需求动力,国

内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力相对较弱。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张,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日益

明显。因此,应该主动发挥国内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通过引导居民消费

升级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首先,要确保居民收入增加,要重视研

究适应消费需求的扩大和升级。其次,建议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

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再次,要调整消费倾向和消费方式,大力提倡文化

教育、旅游、娱乐、保健等消费,不断扩大消费领域,推动信贷消费的发展,提高信贷消费在消费中的比重。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健

全农村保障制度的力度。此外,要高度重视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商业网点,全面搞活农村市场流通,让工业消费品能

够更灵活顺畅地进入农村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