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试知识点(DOC)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计算机合格考知识点
计算机合格考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2. 数据表示:涉及二进制概念,整数的二进制表示,西文字符的ASCII码表示,汉字及其编码(国标码),以及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
3. 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治方法。
4. 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
5. 计算机软件系统:涉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6. 多媒体概念:包括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
7. 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操作,如“开始”按钮、任务栏、菜单、图标、窗口、对话框等的操作,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删除、更名、查找、替换、打印和属性设置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地区和学校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可能存在差异。
建议查阅相关教材或咨询学校老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1、CPU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算术运算B、逻辑运算C、算术逻辑运算D、算术逻辑运算与全机的控制答:D分析:中央处理器(CPU),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其中运算器完成各种运算任务(包括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两大类),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内容产生指挥其他硬件部件直辖市工作的控制信号。
所以正确答D.2、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部件是()。
A、软盘B、硬盘C、内存D、光盘答:C分析:内存与外存有一个重要区别:内存能够被CPU直接访问,而外存的信息只能由CPU通过输入输出操作来存取,不能与CPU直接交换信息。
所以,当前CPU正在执行的程序、正在处理的数据都存在内存里,外存上保存的程序、数据只有先调入内存,才能再被CPU 访问。
换句话说,内存是工作存储器,外存是后备性的存储器,是内存的扩充与备份。
内、外存组成这样一种层次结构,在存取速度、容量、价革几方面实现了合理的配合。
本题正确答是C.3、如果一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那么一个64KB的存储单元共有()个存储单元,用十六进制的地址码则编号为0000~( )。
A、64000B、65536C、10000HD、0FFFFH答:依次为B和D分析:存储器的容量是指它能存放多少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1KB代表1024个字节,64KB就是65536个字节。
内存储器是由若个存储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有一个唯一的序号以便识别,这个序号称为地址。
通常一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那么总共就有65536个存储单元。
要有65536个地址,从0号编起,最末一个地址号为65536-1=65535,即十六进制FFFF。
所以本题的两个正确答依次为B和D。
注意地址的编号都从0开始,因此最高地址等于总个数减1。
4、计算机中访问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
A、RAMB、CacheC、光盘D、硬盘答:B分析:在微机存储器的层次结构里,内存、外存是两大层次,而内存又可分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主存。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 计算机的发展§1.1计算机的发展史1.ENIAC(埃尼阿克):战争催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30多吨重,170平方,速度却很低下,1946年(20世纪40年代)产于美国。
2.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计算机原理:①采用二进制:在计算机内部,程序和数据采用二进制形式进行存储。
②程序储存,自动执行: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中,无需人工进行干涉。
3.发展历程:采用不同元件:①电子管:稳定性好,功耗和体积大;②晶体管:体积小;③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越高,体积越小功耗越低;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越高,体积越小功耗越低。
4.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年份&器件考的最多,其他不考)§1.2计算机的应用、特点和分类1.计算机的特点:(不常考)①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②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③强大的存储能力;④自动功能;⑤网络与通信功能。
2.计算机的应用:①早期:主要用于大型计算;②现在:应用广泛:a.科学计算:·进行数值运算;推动科研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基因测序/轨道计算/天气预报/云计算。
b.数据/信息处理:·进行非数值运算;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处理;·典型应用:OA办公系统。
c.过程控制:(实时控制)应用于工业制造;d.计算机辅助:·让计算机代替人的部分工作·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育;·CAT计算机辅助技术;CIMS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网络通信:购物、聊天、搜索;f.人工智能:游戏中的人机对战模式;g.多媒体应用:文本、图像、声音、视频;h.嵌入式系统:mp3、相机、手机、电视。
§1.3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不考?了解一下即可)1.发展方向:①巨型化:计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可靠性更高、运算速度可达万万亿次/秒、存储容量超过几百T字节。
大学计算机基础重点归纳1.第一章:计算机概论2.196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3.计算机分类(6):巨型,小巨型,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PC4.1到4代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发展趋势:巨型,微型,多媒体,网络,智能6.运算速度,MIPS衡量7.计算机特点(6):精度高,记忆力强,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8.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9.软件:程序,数据,技术资料10.软件:系统(WINDOWS,VB),支撑(杀毒),应用11.诺依曼原理:五个部分,用二进制,存储程序12.存储器容量基本单位,字节(byte)13.指令,有操作码,地址码14.指令周期:取指周期,执行周期15.指令类型(5):数据传送,运算,程序控制,输入出,CPU控制调试16.计算机工作过程:取指,分析取整,执行17.最小信息单元,位(bit)18.信息处理阶段:收集,加工,决策,活动19.0有唯一编码,补码20.ASCII码,1个字节;汉字外码,2个字节21.ASCII,大写字母100,小写11022.汉字: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字型码(字模);24*24点阵:占24*24/8=72KB23.微机=主机+外部设备24.主板部件(6):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I/O接口,BIOS25.微机总线:内部,外部,系统26.内部和系统总线:地址(AB),数据(DB),控制(CB)27.外部:PCI,AGP28.内存:ROM,RAM(大于80ns),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15-35ns)29.外存(5):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盘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1.操作系统发展:手工,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2.界面分类:命令行,图形用户3.工作角度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4.设计角度分类:面向进程,面向对象5.OS特征:并发,共享,虚拟6.Linux,自由操作系统7.OS功能(管理):进程和处理器,设备,存储,文件,8.进程: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9.状态:运行,就绪,阻塞10.调度:剥夺式,非剥夺式11.存储管理方式:单一连续,分区,页式和段式12.文件名,最多,256字符13.文件存储单位,簇14.文件分配:连续,链式,索引15.EXCEL,最多,255工作表,256列,每单元格65535字符,65536行16.单元格全选,Ctrl+A;系统日期,Ctrl+;当前时间,Ctrl+Shift+;换行,Alt+Enter17.SUM(B1:B2) , A VERAGE(B1:B2) , MAX/MIN(B1:B2)18.IF(B3>90,“优”,IF(B3>60,“合格”,“不合格”))19.COUNTIF(B1:B12,“<60”)20.ROUND(B3,2)21.RANK(E3,E3:E7,0)22.引用别的工作表:SHEET1!(半角)E2第三章:数据库技术基础1.数据模型:层次(有序树),网状(有向图),关系(二维表)2.数据库系统组成:计算机平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3.信息世界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4.关系是二维表,元组的集合5.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6.Access对象(7):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Access数据基本载体,字段8.数据库处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9.数据库特点:最小冗余度,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安全可靠,保密性能好10.数据库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管理11.设计数据库的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实施数据库,使用和维护第四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多媒体特征:信息载体多样性,交互性,综合性2.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音视频,图像压缩,多媒体网络,超媒体,文字处理3.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编码4.没有压缩,BMP;全部色彩模式,PSD5.ACDSEE,数字图像浏览软件;PHOTOSHOP,彩色图像处理软件6.分辨率:屏幕,图像,像素,打印机,扫描仪7.图像深度:每个像素的数据所占位数8.PHOTO选取图像工具:选框,套索,魔术棒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1.APARNET,Internet前身2.网络发展阶段:网络诞生,网络形成,互连互通,高速网络3.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系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 理论部分复习资料考点1 计算机发展简史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是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表而设计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每秒计算5000 次加法、 300 多次乘法。
2、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在研制 ENIAC过程中总结出两点改进意见。
其一是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其二是将指令和数据存储起来,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执行。
3、根据计算机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把计算机划分为四代:I、大型计算机时代①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
基本元件是电子管,体积大、内存小、运算速度低,尚无操作系统,编程采用机器语言。
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了汇编语言。
②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
基本元件是晶体管。
其特点: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功耗小、速度高、功能强且可靠性高,内存由几千字节扩大到几十万字节,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③第三代是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其特点是: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逻辑运算功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出现了操作系统。
④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其特点: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开始引入光盘,运算速度可达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每秒,性能价格比每 18 个月翻一翻,操作系统向虚拟操作系统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和提高,程序语言进一步发展和改进,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不断向社会各个方面渗透。
H、微型机时代随着集成度更高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 1971 年第一片 4位微处理器 4004 在 Intel 公司诞生。
以为微处理器核心的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4、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958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103机;1959年,运行速度 1 万次的 104机;1964 年研制功晶体管计算机; 1971 年,集成电路计算机;微机方面开发了长城、紫金、联想等系列微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基础知识1、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或指令都是以二进制码形式进行的。
2、磁盘上的磁道是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一个磁道大约有零点几毫米的宽度,数据就存储在这些磁道上。
3、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它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它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4、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源程序不可直接运行。
要在计算机上使用高级语言,必须先将该语言的编译或解释程序调入计算机内存,才能使用该高级语言。
5、数制也称计数制,是指用同一组固定的字符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十进制(自然语言中)通常用0到9来表示,二进制(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八进制用0到7表示,十六进制用0到F表示。
(1)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方法:用十进制余数除以二(八、十六)进制数,第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低有效位,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高有效位。
(2)二(八、十六)进制整数转换成十进制整数,转换方法:将二(八、十六)进制数按权展开,求累加和便可得到相应的十进制数。
(3)二进制与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3位二进制可转换为1位八进制,1位八进制数可以转换为3位二进制数.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4位二进制可转换为1位十六进制数,1位十六进制数中转换为4位二进制数。
6、将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程序称编译程序。
连接程序是一个将几个目标模块和库过程连接起来形成单一程序的应用。
诊断程序是检测机器系统资源、定位故障范围的有用工具。
7、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由CPU和内存储器构成。
内存储器包括RAM和ROM。
8、下列既属于输入设备又属于输出设备的是软盘驱动器9、在计算机中通常使用三个数据单位:位、字节和字。
位的概念是:最小的存储单位,英文名称是bit,常用小写b或bit表示.用8位二进制数作为表示字符和数字的基本单元,英文名称是byte,称为字节。
计算机基础(考试重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围绕计算机的外延进行介绍)1概述1.1计算机的发展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工程系莫克利、埃克特采用真空管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ENIAC)` 冯.诺依曼“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EDVAC 的原理和要点:1、计算机的程序和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2、程序和数据放在存储中,即存储程序的概念。
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并取得预期的结果。
该原理和思想决定了计算机的五部分:输入、存储、运算、控制、输出。
1.2用途和分类用途:科学计算(最初功能为数值计算)、数据\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造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计算机辅助技术 computer aided technology,CAT;计算机仿真模仿 simulation)、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多媒体应用、嵌入式系统分类:按处理数据的类型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和模拟计算机。
按用途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性能、规模和处理能力分: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及服务器1、3和1、4略过1、5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络上进行的商务活动。
从本质上讲,电子商务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工程中的应用。
2、信息的表示和存储2、1数据与信息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信息是对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人类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
两者区别:数据处理后产生的结果为信息,信息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2、2计算机中的数据二进制,例如:麦克风,模\数,数\模模式进行2、3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位,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
计算机考试复习资料(1)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应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计算机手统中CPU是指(运算器),它的小文名(存储器)3.计算机性能主要取决于(字长、运算速度和内存地址)?4.在计算机中,—个字节由(8 )个二进制组成;5.这里的1MB(1024×1024B);6.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7.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机器语言)8.计算机存储器中的ROM(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9.ROM和RAM的最大区别是(ROM是只读RAM可读可写)10,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逻辑与算术运算)11.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12.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有( 键盘);13.内存储器是用来存储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所需的数据、下列(半导体存储器)属于内存储器14.存储容量常用KB表示,4KB表示存储单元有(4096个字节)。
15.电子计算机的上存储器一般由(ROM和RAM)组成。
16.如果按字长来划分,微机可以分为8位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32位机17.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工作原理都是,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18.微型机的软盘及硬盘比较,硬盘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及存储容量大)。
19.影响个人计算机系统功能的因素除了系统使用哪种位的微处理器外,还有(CPU的时钟频率、CPU主内存容量、CPU所能提供的指令集)20.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结构,包括了输入装置,输出装置,以及下列哪一项(中央处理单元),21.一空白全新的软磁盘,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格式化)产生磁道、扇区,才能正常使用、22.16位的中央处理单元足可以处理几个16进制的数?(32)23.打印机是一种(输出设备);24.对5英寸软盘,用不透光纸片贴住保护口,其作用是(只能取数据而不能存人新数据)。
25.数据一但存人后,不能改变其内容,所存储的数据只能读取,但无法将新数据写人,所以叫做(硬盘)。
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真题(必背知识点)1.CPU能直接存取内存储蓄器中的数据2.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a3.汇编语言是一种依赖于计算机的低级程序设计语言4.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个数是85.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CUP,存储器,输出设备,输入设备6.二级次常用汉字的个数是30087.随机存储器是RAM8.所有大写英文字母的ASCII码值都小于小写英文字母a的ASCII码值9.CD-RW是驱动器但背书为1350KB/s的高密度可读写光盘10.微机主机指的是CPU和内存储器11.计算机与局域网链接,至少要有的硬件是网卡12.CAM是计算机辅助制造13.控制,指挥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工作的是控制器14.一个字符的标准ASCII码码长是7bit15.无重码的是自然码16.电子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是数值计算17.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晶体管18.微机硬件中,既可以当输出设备,又可以当输入设备的是磁盘驱动器19.ROM中的信息是有生产厂家预先写入的20.以及常用汉字的排列顺序依据是汉语拼音字母顺序21.UPS的中文译名是不间断电源22.计算机中,信息最小单位是bit23.误码率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24.内存中存放的是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所需数据25.CIMS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6.微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PU27.在ASCII码中,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空格,数字,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28.硬盘,内存储与CPU之间能直接交换数据29.现代微型计算机中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0.五笔字形输入法属于形码输入法31.组成CPU的主要部件是控制器和运算器32.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五大功能是CPU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33.internet最基础和核心协议是TCP/IP34.构成CPU的主要部件是控制器和运算器35.微机主机部件是CPU和内存36.字母q的ASCII码值是71H37.度量计算机外部设备传输速率的是MB/s38.计算机系统软件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统39.微机惯犯使用的Windows7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40.吧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成可执行程序,要经过的过程称为编译和链接41.运算器的功能只能进行算数运算42.网络用户使用的电子邮箱通常建在ISP的邮件服务器上43.C++编译程序属于系统软件44.区位码输入法的最大优点是一字一码无重码45.计算机指令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操作码和操作数46.对汉字进行传输,处理和储存时使用汉字的机内码47.分辨率不属于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48.TC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49.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50.CD-ROM光盘可进行的操作室是只能读不能写51.办公自动化(OA),按计算机应用分类是属于信息处理52.域名服务器中存放internet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对照表53.计算机存储器中,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8bit54.数据在计算机内部传送,处理和存储室,采用的数制是二进制55.用来度量CPU时钟的主频是MIPS56.调制解调器的功能是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互相转换57.ROM的中文译名是制度存储器58.控制器(CU)的功能是智慧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一致地工作59.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60.用来度量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的是Mbps61.计算机指令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操作码和操作数62.微机的销售广告“P4 2.4G/256M/80G”中,2.4G表示的是CPU的时钟主频为2.4GHz63.随机存储器RAM,存储在SRAM或DRAM中的数据在断电之后将全部丢失且无法恢复64.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65.硬盘属于外部存储器66.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美国研制成功,并命名为ENIAC67.造作系统将CPU的时间资源划分成极短的时间片段,这种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68.一个字符的标准ASCII码的长度是7bit69.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为机器语言程序的程序叫编译程序70.一个汉子机内码长度为两个字节,其每个字节的最高二进制位的值依次是1,171.OS是操作系统的缩写72.ALU是算数逻辑部件73.CU是控制部件74.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好75.度量中央处理器(CPU)时钟频率单位是GHz。
(完整版)计算机知识点总结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特定程序进行自动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
它经历了五代的发展,从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个人计算机到移动计算机。
1.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经过中央处理器的运算处理后,再通过输出设备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2. 计算机网络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按照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2 互联网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互联网由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2.3 网络安全和常用攻击方式网络安全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过程。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包括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3. 数据库3.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它能提供数据的高效访问和管理,应用广泛。
3.2 关系数据库和SQL语言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操作和查询数据。
3.3 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常见的DBMS包括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4. 编程语言4.1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应用场景编程语言可分为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依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
4.2 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特点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Java、Python等,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3 程序的编译和解释程序的编译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以供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解释是将源代码逐行翻译并执行。
计算机二级考试OFFICE知识点Word篇1、页眉和页脚:页眉和页脚通常用于显示文档的附加信息,例如页码、日期、作者名称、单位名称、徽标或章节名称等。
其中,页眉位于页面顶部,而页脚位于页面底部。
Word可以给文档的每一页建立相同的页眉和页脚,也可以交替更换页眉和页脚,即在奇数页和偶数页上建立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2、页面设置:从菜单中选择【文件】-【页面设置】命令,显示“页面设置”对话框,选择【纸张】选项卡,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纸张;如果先录入内容,最后再设纸张大小,由于默认是A4纸,如果改用B5纸,就有可能使整篇文档的排版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
所以,先进行页面设置,可以直观地在录入时看到页面中的内容和排版是否适宜,避免事后的修改。
3、分节符:将不同的部分分成不同的节,实现分别针对不同的节进行设置。
定位到第二部分的标题文字前,从菜单选择【插入】-【分隔符】命令,显示“分隔符”对话框,选择“分节符”类型中的“下一页”,并单击【确定】按钮,就会在当前光标位置插入一个不可见的`分节符,这个分节符不仅将光标位置后面的内容分为新的一节,还会使该节从新的一页开始,实现既分节,又分页的功能。
用同样的方法可对文章的其他部分分节。
4、标题格式套用:【格式】-【样式和格式】命令下,“正文”样式是文档中的默认样式,新建的文档中的文字通常都采用“正文”样式;“标题1”~“标题9”为标题样式,它们通常用于各级标题段落。
例如对于文章中的每一部分或章节的大标题,采用“标题1”样式,章节中的小标题,按层次分别采用“标题2”~“标题4”样式;文章中的说明文字,采用“正文首行缩进2”样式;文章中的图和图号说明,采用“注释标题”样式。
5、表格制作及计算:表格的制作可以手动绘制也可以自动生成,对于创建和编辑好的表格,如果对它们再做一些修饰,例如,进行边框的处理,或给部分单元格添加底纹,则会突出所要强调的内容或添加表格的美观性。
在表格中还可以利用公式工具进行一些数据的计算与统计。
计算机考试知识要点库简答1. 请按照物理元器件的变革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庞大、速度低、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用于科学计算、军事和科学研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导管作为主要器件昂贵,体积大大减小,功耗减少,性能稳定,相比第一代整体性能有很大提高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大为缩小、耗电量下降、可靠性提高、性能大大提高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化、速度非常快、容量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功能更完备电子管(第一阶段)-晶体管(第二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阶段)--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阶段)--智能(第五阶段)2. 简述你所知道的各种计算机媒体类型及其应用。
大中型机:每秒钟可以执行几千万条指令,硬件配置高档,价格昂贵,用于大型企业、商业管理或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惠普、IBM公司在大型机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小型机:运算速度和价格略低于大中型机,能支持十几个用户同时使用,适合中小型企业和高校等单位使用工作站:介于小型机和个人计算机之间的高档微机系统,高分辨率大屏幕、大容量内外存、较快运算速度较强的图像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功能,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使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机)/微型计算机独立完成所有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操作办公室和家庭使用通用性好、软件丰富、价格便宜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应用:数据处理、科学计算、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CAT/CAD/CAI/CAM )、人工智能3.不同用途的计算机,性能指标要求一样吗?请举例说明计算机的用途不同,对其不同部件的性能指标要求也有所不同。
用作科学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其对主机的运算速度要求很高;用作大型数据库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其对主机的内存容量、存取速度和外存储器的读写速度要求较高;对于用作网络传输的计算机,则要求有很高的I/O速度。
计算机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计算机考试常考知识点总结)1.CPU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与全机的控制。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其中运算器完成各种运算任务,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内容产生指挥其他硬件部件工作的控制信号。
因此,正确答案为D。
2.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部件是内存。
内存与外存有一个重要区别:内存能够被CPU直接访问,而外存的信息只能由CPU通过输入输出操作来存取,不能与CPU直接交换信息。
因此,正确答案为C。
3.如果一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那么一个64KB的存储单元共有个存储单元,用十六进制的地址码则编号为0000~0FFFFH。
存储器的容量是指它能存放多少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1KB代表1024个字节,64KB就是个字节。
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唯一的序号以便识别,这个序号称为地址。
通常一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因此总共有个存储单元。
要有个地址,从0开始编号,最末一个地址号为-1=,即十六进制FFFF。
因此,正确答案为B和D。
4.计算机中访问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Cache。
Cache是CPU内部的一种高速缓存存储器,用于存储CPU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
因此,正确答案为B。
C、防止误插D、散热答:B分析:5.25英寸软盘片外框上的矩形缺口是用来进行“0”磁道定位的。
软盘片上的“0”磁道是软盘片的起始磁道,软盘驱动器在读写软盘时,需要先找到“0”磁道,然后再进行读写操作。
矩形缺口的位置就是“0”磁道的位置,软盘驱动器会通过检测矩形缺口的位置来确定软盘片的起始磁道位置。
所以正确答案为B。
A、ROM可以读取但不能写入,RAM可以读取和写入B、ROM和RAM都可以读取和写入,但ROM的读取速度更快C、ROM和RAM都可以读取和写入,但RAM的读取速度更快D、ROM和RAM都可以读取和写入,但ROM的容量更大答:A分析:ROM和RAM都是存储器的一种,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可读写性。
高一计算机考试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2. 计算机的分类和结构3.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功能4. 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功能5.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二、计算机网络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3. 网络协议及其作用4. 网络安全和常见网络威胁5.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三、计算机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2.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3.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和存储管理4. 进程管理和线程管理5.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管理四、计算机编程语言1.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2. 常见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应用3. 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4. 编程范式和开发环境5. 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五、数据库与SQL1. 数据库的定义和组成2.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3. 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4. 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5. 数据库的应用和管理六、计算机安全和信息化道德1.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2. 网络安全防护和加密技术3. 信息化的优势和风险4. 计算机伦理和道德规范5. 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道德修养七、计算机应用软件1.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功能和应用2.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特点和应用3. 多媒体技术和应用4. 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的应用5.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的应用八、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其维护1. 常见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特点2. 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配置3. 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4. 计算机硬件的升级和扩展5. 硬件设备的节能环保和回收利用以上是高一计算机考试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升计算机技术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多加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
祝愿大家在高一的计算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它的名字叫(ENIAC).2. 在计算机运行中,把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内存中,提出并论证这个理论的研究小组领导是(冯?诺依曼)3. 语言处理程序发展经历的前三个阶段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4. 计算机内存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5. 微处理器研制成功的时间是(1971年)6. 微型计算机发展的标志是(微处理器)7. 计算机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志为(物理器件)8.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9.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计算机应该归属于(第四代)10. 微型计算机的问世,主要是由于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1. 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办公自动化属于(数据处理)12. 银行利用计算机进行存贷款业务管理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数据处理)13. 财务管理,情报检索,库存管理等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数据处理)14. CAD是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计算机辅助设计)15. 微型计算机中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信息管理)16. CAI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含义是(计算机辅助教学)17. 应用计算机最早的领域是(科学计算)18. 实现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主要手段是用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19. 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20.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计算机属于(巨型计算机)21. 实现计算机网络的最大好处是(资源共享)22. 计算机系统是指(硬件和软件系统)23. 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系统自愿指的是(硬件,软件,数据)24. 所谓计算机的“裸机”是指(不装备人和软件的计算机)25.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是(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26. 微型计算机的主机包括(CPU和内存储器)27. 运算器和控制器的总称是(CPU)28. 微处理器又称(中央处理器)29.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中央处理器)30. 8088,80286,80386,80486指的是不同型号的(微处理器(或者中央处理器在或者CPU))31. 算术逻辑单元(简称ALU)主要提供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32. CPU中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识别指令和控制指令的执行)33. 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控制系统各部件正确地执行程序)34. 在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控制器)35. 微型计算机中的I/O接口卡位于(总线与外设之间)36. I/O设备的含义是(输入/输出设备)37. 下列部件中,能直接与CPU相连接的是(内存储器)38. 在微型计算机中,硬盘连同其驱动器属于(外(辅助)存储器)39. 下列设备中,即可作为输入设备,又可作为输出设备的是(磁盘驱动器也就是软盘驱动器)40.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41.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42. 外部设备:输出输入设备,辅助存储器43. 计算机中的CRT是指(阴极射线显示器)44. 以SVGA,EGA,VGA标志着不同规格和性能的设备是(显示器)45. 作为显示器主要参数之一的分辨率,其含义是(显示屏幕上光栅的列数和行数)46. 下面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显示器的分辨率与微处理器的型号有关)47. 属于击打式打印机的是(针式打印机)48. 打印效果最佳的一种是(激光打印机)49. 一组连接计算机各部件的公共通信线称为总线,组成是(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50. 鼠标器通常连接在(串行接口上)51. 具备即插即用功能的接口是(U此用户发言已违反社区规定此用户发言已违反社区规定)52. 主机板上CMOS芯片的主要用途是(存储时间,日期,硬盘参数与计算机配置信息)53. 在计算机系统中,软件指的是(程序,数据及其有关的文档资料)54. 软件与程序区别是(软件是程序及开发,使用和维护所需要的所有文档的总称,而程序是软件的一部分)55.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长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56.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相互关系是(后者以前者为基础)57. 应用软件是(用于各领域的专用软件)58. “最靠近”计算机硬件的是(操作系统)59. 系统软件中的核心部分是(操作系统)60. 引入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用户及(提高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61.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不包括(预防和消除计算机病毒的侵害)62. 操作系统有:MS-DOS,UNIX,Windows63. 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一组不同指令的集合称为(指令系统)64. 系统软件有: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注意:C语言源程序不是系统软件65. SQL Server,Access,Foxpro被成为(数据库管理系统)66. 用于规定计算机执行的操作及操作数地址的一个二进制位串称为(指令)67. 谋学校的工资管理程序属于(应用程序)68. 完成一步基本运算或判断,需要计算机的CPU执行一个(指令)69. 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机器语言程序)70. 由二进制编码构成的语言是(机器语言)71. 机器指令是二进制代码,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72. 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低级符号语言)73.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语言74. 通常,人们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75. 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是(编译程序)76. 用C语言编制的源程序,要变为目标程序,必须经过(编译)过程77. 编译程序产生目标程序78. 最适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语言是(数据库语言)79. BASIC语言是一种(高级语言)80. 属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有(Visual Basic)81. 某计算机的存储器容量是4MB,它是2的(22)次方方法:4X1024X1024后是2的多少次方?4是2的2次,1024是2的10次,大家都学过同底数幂相乘,系数不变,指数相加。
模块一:信息、数据及通信的基本概念考点1:信息、数据的基本概念1、数据:所有能够被计算机接受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都称为数据2、信息:有意义的数据的内容。
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价值的知识。
3、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人地性、时效性、共享性、传递性、客观性、可处理性、真伪性考点2:通信的基本概念1、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具体物理表示形式。
2、信号分为模拟信号(连续信号)和数字信号,数据信号相对模拟信号,抗干扰强,可靠性高。
3、调制解调器可完成数字信息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其中,调制是将数据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4、通信系统三个基本要素:信源、信道、信宿考点3: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2、计算机的发展过程3、计算机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1)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2)数据/信息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3)计算机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5)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6)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常用缩写:CBE:计算机辅助教育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MI:计算机管理教学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T:计算机辅助翻译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5、计算机的分类: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6、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人工智能: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
网格计算: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的计算机部件主要的有:CPU、主板、内存、硬盘、光驱、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等。
21、裸机指的是仅有硬件组成,没有软件的计算机。
第三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2、中国国家标准汉字信息交换编码是GB 2312-80,字符用ASCII码来表示。
ASCII码是8位二进制编码,最高位恒置为0。
五笔字型属于字型码,对于同一个汉字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输入码;利用键盘输入汉字时所使用的编码是汉字输入码,任何汉字或字符在计算机内用唯一的机内码来表示,汉字点阵中的一个点是1bit。
一个汉字在计算机内占两个字节(16bit)。
为了避免混淆,二进制数的单位用B来表示,八进制数的单位用O来表示,十进制数用D来表示,十六进制数的单位用H来表示。
23、存储容量的单位:bit(存储容量的最小的单位)Byte(字节),1 Byte=8bitKB ,1KB=210B=1024BMB ,1MB=210KB=1024KBGB,1GB=210MB=1024MBTB,1TB=210GB=1024GB24、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二进制。
要求掌握不同进制数相互转换的方法(要求能够写出不同进制之间转换的过程)。
十进制数向非十进制数转换方法:整数部分(除基逆向取余);小数部分(乘基正向取整)。
非十进制数向十进制数转换的方法是写出按位权展开的多项式之和(具体方法是:先找小数点,然后分别向左向右编号,向左的编号从0开始、向右的编号从-1开始,然后写出对应的多项式之和)注:考试时的计算题主要是考察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只考整数部分的转换)。
请大家务必掌握!25、ASCII码的规律: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DEL键除外);同一序列的ASCII码值按顺序依次增大。
26、一张标准3寸高密双面软盘的存储容量为1.44MB。
软盘的磁道是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磁道从外向内编号,扇区是存储的最小单位,1个扇区的标准容量是512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