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水上都市 (2)
- 格式:ppt
- 大小:6.47 MB
- 文档页数:25
第二框 水上都市[见学生用书P51]1.意大利和威尼斯的地理位置(1)意大利位于__欧洲南部__,坐落在亚平宁半岛上,位于__地中海沿岸__。
(2)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__东北部__,濒临亚得里亚海。
2.威尼斯的特点(威尼斯与水的关系)特点成因或具体表现因水而生 (1)城市的形成:1 500多年以前,威尼斯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__岛屿群__。
后来,威尼斯人的祖先在岛屿的低洼处打上__木桩__,填上土,然后在上面盖起了楼房。
岛与岛之间的海面变成了水道,水道上建起了几百座大大小小的桥梁,连接着众多岛屿。
这样,一座城市就逐渐形成了(2)形成原因:为了躲避外敌,便于防守因水而兴(1)兴盛的商业城市:600多年前,地中海是连接亚、非、欧三洲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
威尼斯位于地中海北岸,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成为东西方商品的__集散地__和__贸易中心__,是地中海沿岸著名的__商业港口__,也是当时欧洲最大的__商业城市__。
这里的居民多以__商业__和__航海业__为生(2)著名的旅游城市: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威尼斯作为贸易中心的地位日益下降,但由于其优美的水域风光、独特的交通方式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光,它作为__旅游胜地__的地位一直延续至今因水而美(1)魅力无穷的古老建筑:商业的发展,曾使各国富商、贵族云集于此,他们修建了无数豪华的__宫殿__、__教堂__和__住宅__。
如今,这些古老的建筑依然沐浴在海风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2)独特的水城风光①独具特色的__交通工具__:纵横交织的水道构成了大街小巷,船是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既有大型的“公共汽车”——交通船,也有各家的“小汽车”——汽艇,还有专载游客的单桨平底木船——贡多拉②丰富的__传统文化__:每逢重大的节日庆典,市民们就会从各个城区和附近岛屿,划着各式小船,汇聚到主要河道的两岸,观看激烈的划船比赛,欣赏精彩的传统节目③__水网如织__的威尼斯城区:威尼斯市区由100多座岛屿组成,岛屿之间有100多条河道,2 300多条水巷,3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总之,威尼斯以独特的水城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浪漫风情,成为人们欣赏水城风貌的绝佳胜地因水而忧“__水城__”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但水也使这座历史名城面临着生存危机(1)原因①__海水倒灌__与__水位上涨__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侵蚀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结构②每当雨季来临,__洪水__会淹没大片公共场所,影响人们出行③众多游客带来的生活垃圾,造成严重的__环境污染__④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2)人们的态度:人们正在积极寻找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一、选择题1.威尼斯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C)A.造船业发达B.威尼斯人有经济头脑C.优越的地理位置D.资源缺乏2.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C)A.地形和土壤B.气候和资源C.河流和交通D.宗教和习俗3.朱自清曾这样描述一个城市:这是一个别致的地方。
第三课傍水而居 [第二课时] 水上都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水城威尼斯的繁荣与面临的问题,理解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状态。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资料、录象和图片描述“水”在这些地区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这些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设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水对居住在海边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特色,威尼斯的形成、兴衰以及面临的危机等。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威尼斯的形成、兴衰以及面临的危机等。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看录象、调查等方法提出问题,讨论分析总结。
课前准备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地图、录象和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威尼斯视频:你知道威尼斯在哪里吗?视频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活动1.因水而生展示图3-35、3-36说一说:意大利在世界的位置和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位置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坐落在亚平宁半岛上。
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图片: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的西北岸,由118个弹丸小岛组成,有400座石拱桥,177条水道,总长45千米的运河,2300条水巷,只有西北角有一条4公里长的长堤,是1846年建造的铁路桥,1932年又与之并列建造了公路桥,与大陆相通。
在6.9平方千米的市区,有10多万城区居民(加上郊区36万) 。
观察图3-37、3-38,说说水城威尼斯城的建筑分布有什么特点?水城建筑是如何打地基的?阅读课文了解威尼斯城市的形成,想一想: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城市,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威尼斯人的祖先为什么选择在此地建设他们的家园?图片:威尼斯地属海边的岛屿地带,地势低洼,修建的最大困难是城市用地和排水问题。
威尼斯人的祖先选择在此修建城市主要是为了利用有利地形躲避外敌,便于防守。
活动2.因水而兴出示阅读卡:威尼斯的兴起思考:为什么说威尼斯因水而兴?活动3.因水而美图片: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艺术名城。
全城有教堂、钟楼、修道院、宫殿、博物馆等艺术及历史名胜450多处。
《水上都市》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水上都市》的背景故事和主要情节;
2. 掌握《水上都市》中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3. 分析《水上都市》中的冲突和主题,并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4. 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
二、导学内容:
1. 《水上都市》的背景故事和主要情节介绍
2. 重要人物分析:小明、小红、大海
3. 冲突和主题分析
4. 阅读理解与思考
三、导学过程:
1. 课前预习
学生在课前阅读《水上都市》,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可以通过阅读导言部分和第一章,把握故事的背景和人物干系。
2. 教室导学
(1)导入:通过引入一幅插图或一段文学片段,引发学生对水上都市的好奇和兴趣。
(2)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水上都市》的故事背景,让学生对故事的时空背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主要人物分析: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深入分析小明、小红和大海等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4)冲突和主题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水上都市》中的冲突点和主题,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
(5)阅读理解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展开讨论,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对《水上都市》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四、导学评判:
通过教室导学和课后作业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水上都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评判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宁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3.2水上都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3.2 “水上都市教学设计”一课,主要讲述威尼斯城邦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掌握相关知识点。
本节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了解威尼斯城邦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威尼斯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提高历史素养。
4.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威尼斯城邦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威尼斯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难点:理解威尼斯城邦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发展优势和衰落原因。
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威尼斯城邦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2. 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威尼斯城邦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素养。
4.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点。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威尼斯城邦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详细讲解威尼斯城邦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3. 知识拓展:介绍威尼斯城邦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发展优势和衰落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威尼斯城邦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5.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点。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和史料实证能力,使其在了解威尼斯城邦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核心素养目标如下:1.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威尼斯城邦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使学生能够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认识威尼斯城邦的历史发展规律。
水上都市一、【课标解读】:课标: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读:课标旨在让学生掌握运用各种地图和图表了解一个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并分析自然与人文特征相互关系的方法。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教材以水为纽带,展示了“水上都市”威尼斯的自然和人文特点,重点介绍威尼斯城的形成、发展、特色以及人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理解它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忧的历史与现实。
2.教材结构体系: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濒临海域等自然环境特征。
2.掌握威尼斯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主要特点。
3.通过水城威尼斯的繁荣与面临的问题,理解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状态。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各种地图、图表资料,描述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等特点。
2.通过收集、整理、呈现各种资料,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描述威尼斯水城风光的特色。
3.运用地理事实探究、讨论,分析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忧。
4.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分析我们生活的区域所面临的危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态度;2.通过对威尼斯因水而忧及我们生活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的探究中,逐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威尼斯城的兴建、繁兴、美丽和危机与水之间密切的关系难点:水城威尼斯面临的问题,理解水对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1.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