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餐中的礼仪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中西餐桌礼仪有哪些导语:因地域不同,餐桌礼仪可大致分为中国餐桌礼仪和西方餐桌礼仪两种。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有哪些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西餐桌礼仪有哪些中西餐桌礼仪一、中餐礼仪入席就坐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坐定后,方可入座。
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
就餐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地塞,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1.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
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1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账,推拉争付,甚为不雅。
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账。
二、西餐礼仪餐巾摆放餐巾不仅要摆在腿上,还应该注意将其对折,并将折痕靠近自己,中途暂时离席时应该将餐巾放在椅子或用刀叉压着餐巾一角任其垂下,绝对不要将其挂在椅背上或放回餐桌上。
刀叉西餐的基本使用原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汤匙,若有两把以上,应有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
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刀柄上。
让吃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
如果感觉不方便,也可以换右手拿叉。
用餐向自己的盘中取食物时,一定要用双手。
不要只用一只叉子将食物叉到盘中了事,那是极不礼貌的。
汤很热也绝不可以用嘴吹气。
舀第一匙的作用就是“探热”,一般不要舀太满。
中西方文化对比--餐桌礼仪餐桌礼仪是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社交场合中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中西方文化对比下,餐桌礼仪的“行为规范”和“礼节习惯”各不相同。
下面就来具体对比。
一、餐桌礼仪行为规范中西餐桌礼仪在行为规范上的差异比较显著。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食物主要是以碗和筷子进行摆放和取食,而西方文化通常使用刀叉等器具,因此,在使用餐器时,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就有所不同。
其中表现出的最大差异在于取食方式。
1、舀饭。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舀饭时要掂起碗和吃筷,一个筷子固定住饭碗,另一个筷子舀出饭来,而在西餐中很少这么做。
在西方文化中,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刀叉来切割食物,然后从盘子中翻起食物,送到口中。
2、使用器具。
在中国文化中,筷子的使用是有一定技巧的。
例如说,泡馍要用手搓成小坨,夹起来时要用两只筷子“夹住”它。
而在西餐中,人们会使用刀叉、勺子等更为常用的餐馆工具,以帮助他们获取食物。
二、餐桌礼仪礼节习惯除了行为规范的差异之外,中西餐桌礼仪在礼节习惯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1、用餐时间。
在中国的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用餐时间是晚上。
晚餐往往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在一些正式的社交场合,由于工作关系,中午也可能会参加商务宴会。
而在西方文化中,午餐和晚餐的时间都相对固定。
在工作日的中午,人们快餐或者简单解决饮食问题,而在晚餐时则会享受美食与美酒的盛宴。
2、口味趣味。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讲究自然、养生健康,饮食有着多种养生之道和口味选择。
例如说,中国人很重视养生和保健之道,经常将不同的膳食组合作为养生,如养生汤、保健粥等。
而在西餐中,口味以酸、辣、咸、甜四种感官味道为主要体验,许多喜欢吃各种辣椒、葡萄酒、海鲜食品。
总之,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的差异体现在行为规范和礼节习惯上,也是由于各自的文化本质差异性的影响所导致。
无论是中式餐桌礼仪还是西式餐桌礼仪,都是要讲求文明、规范的。
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了解和尊重不同的餐桌礼仪习俗,也是促进各种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西餐桌礼仪介绍为了能在餐桌之上给予同台之人一个好印象,熟悉一下中西方的就餐礼仪是非常必要,下面为大家分享了中西餐桌礼仪,一起来看看吧!中餐礼仪一、入座的礼仪。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
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正对门口的为上座,一般是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安排)。
二、进餐时,先请客人中长者动筷子,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
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三、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四、如果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五、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西餐礼仪一、面包要撕成小片吃,吃一片撕一片。
不可用口咬。
如要涂牛油,并非整片先涂,在撕下来吃,宜先撕下小片,再涂在小片上,送入口吃。
撕面包时,碎屑应用碟子盛接,切勿弄脏餐桌。
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坐。
二、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必须等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餐巾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餐毕,宜将餐巾折好,置放餐桌上再离席。
三、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应用匙取食。
粒状水果如葡萄,可用手抓来吃。
葡萄连子吞吃,如欲吐子,应吐于掌中再放入碟里。
汁少较脆的水果如苹果、柿子、梨,可将之切成四片,再削皮用*叉取食。
桃及瓜类,削皮切片后,用叉取食。
香蕉可用*从从中划开,将皮向两旁剥开后,用*吃一口切一口。
*的柑,用手剥皮后,,可用手一片一片的撕下来吃。
中西餐桌礼仪【荐】中西餐桌礼仪中西餐桌礼仪11、餐桌气氛上的比较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
西方人平日好动,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
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餐桌举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有对传统的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
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3、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
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而这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
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
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确,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其毫无创造性。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
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
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
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
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毫无变化。
4、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文化特征。
西菜中除少数汤菜,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这体现了继承,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
关于中西餐的用餐礼仪1、双手取食物向自己的盘中取食物时,一定要用双手。
取一只烤土豆也要用左手拿叉、右手持汤匙将食物夹到自己的盘中。
不要只用一只叉子将食物叉到盘中了事,那是极不礼貌的。
2、喝酒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
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果不需要,可以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
3、嘴里的食物不宜多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别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
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
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
4、餐中不能脱衣服进餐过程中,不要解开纽扣或当众脱衣。
如果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客人可以把外衣脱下搭在椅背上,但不可以把外套或随身携带的东西放到餐台上。
5、吃意大利面吃意大利面,要用叉子慢慢地卷起面条,每次卷四五根最方便。
也可以用调羹和叉子一起吃,调羹可以帮助叉子控制滑溜溜的面条。
不能直接用嘴吸,不然容易把汁溅得到处都是。
6、喝汤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
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
即使是汤菜再热,也不要用嘴吹。
要用汤匙从里向外舀,汤盘里的汤快喝完时,可以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匙舀净就行了。
吃完后,将汤匙留在汤盘里,匙把指向自己。
7、正确放餐巾就餐期间,如果暂时离开座位,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
千万不要把餐巾放在桌上,否则就意味着你不想再吃,让服务员不再给你上菜。
8、西式快餐和小吃汉堡包和热狗是用手拿着吃,但一定要用餐巾纸垫住,让酱汁流到餐巾上,而不是流到你的手或衣服上。
为防止万一,可以一只手拿餐巾垫住,另一只手准备一两张餐巾备用。
比萨饼可以用手拿着饼块,把外边转向里,防止上面的馅掉出来。
但一般晚宴的餐桌上看不到比萨饼的。
玉米薄饼是一种普遍的用手拿着吃的食物。
可以蘸上如甜豆或蕃茄酱等混合酱后吃。
油煎食品和薯片,可以用手拿着吃,也可以用叉子吃。
如果在户外,当然可以用手拿着吃了。
女士还要注意,吃东西的时候,每次都要少放一些到嘴里,小口嚼。
中西方用餐礼仪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
那么中西方的用餐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用餐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中西方用餐礼仪中国用餐礼仪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
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
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
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
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
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
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
不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
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
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
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西方的进餐礼仪欧美国家(country)的餐桌大多是长方形的,男主人(host)坐在桌子的一端,女主人(hostess)坐在另一端,通常安排座位时要尽量避免两位男宾或两位女宾并坐在一起。
中西方进餐时的礼仪
中西方在进餐时有一些不同的礼仪习惯。
以下是中西方进餐时的一些常见礼仪规范:中餐礼仪:
尊重长辈:中国文化注重尊敬长辈,年轻人通常要等长辈先开始吃饭。
使用筷子:使用筷子进食时,应注意不要直接将筷子插立在饭碗中,也不要用筷子戳取食物。
分菜原则:在共享菜肴时,应遵循分菜原则,将菜夹到自己碗中而不是直接夹到嘴里。
勤倒茶:在餐桌上,人们通常会互相倒茶,以表达友好和尊重。
西餐礼仪:
座位次序:在正式场合,座位一般按照规定的座次进行安排。
主宾通常坐在主桌的两端,其他客人按照重要程度坐在主桌两侧。
使用餐具:西餐通常使用刀、叉、匙等餐具,不同的餐具有不同的用途,应注意使用正确。
左手原则:用刀切割食物时,刀在右手,叉在左手,吃东西时也应保持叉在左手。
点菜顺序:在正式的西餐宴会上,通常有固定的菜品顺序,一般是从前菜开始,然后是主菜,最后是甜点。
1。
中餐西餐及自助餐的用餐礼仪中餐是中国文化中最常见的用餐方式之一,也是一种非常重视礼仪的饮食文化。
以下是一些中餐用餐礼仪的要点:1.座次安排:在中餐中,长辈和重要人物通常会坐在餐桌的主位,其他人根据年龄和地位顺序入座。
座位安排要注意避免将背对门或窗户。
2.使用筷子:筷子是中餐常用的餐具之一,在使用筷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将筷子插在碗饭中,这是表示祭祀的行为。
-不要用筷子直接夹取共同碗中的食物,可以用勺子夹取食物放在自己碗中再用筷子。
-不要用筷子敲打碗或者其他碗具,这被视为不敬。
3.礼貌用语:在用餐时,常常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比如“请慢用”、“不好意思”等。
这些用语可以表达你的尊重和礼貌。
西餐是西方国家常见的用餐方式,也有一套独特的用餐礼仪。
以下是一些西餐用餐礼仪的要点:1.座次安排:在西餐中,座次安排通常会遵循一定的规则。
通常,女性会坐在男性的左边。
女性会在男性坐下之后坐下。
2.使用餐具:在西餐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餐具,要注意以下几点:-从外到内使用餐具,即从离盘子最远的餐具开始使用。
-使用刀叉的时候,刀放在右手,叉放在左手。
-在吃完后将餐具交叉放在盘子上,或者将刀和叉平放在盘子上。
3.点菜和用餐时间:在西餐中,通常是由服务员提供菜单。
需要点菜的话,可以询问服务员的建议。
在用餐时要注意不要吃得太快,尽量与其他用餐者保持一致的节奏。
自助餐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用餐方式,让用餐者可以自行选择食物和用餐时间。
以下是一些自助餐的用餐礼仪要点:1.使用餐具和盘子:在自助餐中,每个人通常会有自己的餐具和盘子。
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餐具和盘子混淆。
2.公共区域的秩序:在自助餐的公共区域,要注意礼貌和秩序。
不要推搡其他用餐者,不要大声喧哗,保持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
3.卫生注意事项:在自助餐中,要注意卫生问题。
使用公共餐具和勺子时,要保持手的干净,尽量不要用手触摸食物。
在使用自助餐时,要使用专用的餐具夹取食物,避免直接接触。
中西餐礼仪知识培训一、引言中西餐礼仪是指在正式的餐桌上所应遵循的规范,它不仅是社交场合的重要礼仪,也是展示一个人修养和素质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商务宴请、外事宴请还是个人聚餐,熟悉和掌握中西餐礼仪都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因此,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大家熟悉中西餐礼仪的基本规范,提升个人形象和社交能力。
二、西餐礼仪1.就座礼仪(1)女士应先让男士就座,女士再入座。
(2)主位在餐桌的最中央,贵宾或主持人坐在主位上。
(3)起立时,应把椅子稍微向后推。
2.餐具使用礼仪(1)刀、叉、勺的使用顺序是由外到内。
(2)进餐时,应将刀叉握在手中,用叉子叉东西送往口中,不要弯腰靠近食物。
(3)吃完每一个菜品后,将刀叉放在餐盘上的挂架上。
3.餐桌礼仪(1)勿把肘部放在桌上,也不用吧身体弯腰缩背。
(2)餐巾放在大腿上,用餐前用餐巾擦嘴巴。
(3)吃完后,将餐巾折叠好放在餐盘边或桌子上。
4.正式致敬礼仪(1)应在用餐前或举杯敬酒时进行正式昂扬。
(2)如为商务餐,请等主持人或贵宾举杯后才举杯。
(3)举杯时,用右手握住杯身上部轻轻顿地,目视对方,向对方致意。
三、中餐礼仪1.就座礼仪(1)宾主身份明确,宾客就座分先后。
(2)宴会主持人应在主位上就坐。
(3)应待主人、贵宾等人到场后再入座。
2.筷子使用礼仪(1)筷子握持要稳,不要发抖,用时要轻而缓。
(2)使用筷子时,要尽量减少噪音和乒乓击碰声。
(3)用完筷子后,应将筷子放在筷子架上或者碗的右侧。
3.餐桌礼仪(1)动作要轻柔、文雅,慢慢地、舒缓的进食。
(2)不要吧食物喂给别人,也不要用筷子戳在食盘中找东西。
(3)取食物时,不要抢夺,要有礼貌地自己取。
4.敬酒礼仪(1)中国人讲究以酒代交情,敬酒文化是中国餐桌上重要的礼节之一(2)敬酒时,应站起来向对方敬酒,右手举杯,左手托出,对方接过后点头示意或喝一口。
(3)敬酒要适度,不可过量,也不可强迫对方喝。
四、总结中西餐礼仪知识的学习对于我们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形象至关重要。
中西餐桌礼仪差异中西餐桌礼仪差异餐桌礼仪体现一个国家风俗文化内涵。
通过比较我国和其他东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能够更好的了解东西方各国的风俗习惯,增进双方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的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中西餐桌礼仪差异,欢迎大家查看。
1、席位安排礼仪(1)中餐餐桌礼仪。
中国餐桌座位的设置十分讲究。
《礼记》中讲“天地位焉”,意为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不容紊乱。
在我国,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
传统做法除以南北为尊卑外,在民间吃饭,首座可以是主人就坐,但当有前辈、领导、师长等或年龄比主人高或认为是重要的客人时,首座必须请最长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坐,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
然后是左为上,右次之,再后的排列顺序是左右,以次类推,逐个排列下去,最后一个是背对门的座位,也可以是主人或者买单的人坐,这样买单时进出就不会影响其他的客人。
主人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
如果是圆桌子,则对着大门的是主座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
男性往往与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
若家中请客,女主人往往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2)西餐餐桌礼仪。
西餐宴会中,一般使用马蹄形或长形餐桌,其中女性一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晚宴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之后男主人引宾客依次就座,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
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
以右为尊,左为次。
入座方式为从左侧入座,男士应拖拉餐椅,协助女士入座,以显示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若家庭宴请,男女主人都应始终陪同。
就餐者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后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边沿。
在正式宴会中,英美和法国排位法不同。
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具体有哪些中西方很多的东西都是不同的,那么你们知道中西方的餐桌礼仪禁忌是什么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中方餐桌礼仪禁忌用餐的时候,不要吃得摇头摆脑,宽衣解带,满脸油汗,汁汤横流,响声大作。
劝别人多吃一些,或是建议品尝某道菜肴,但不要擅自作主,主动为别人夹菜、添饭。
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而且还会让对方勉为其难。
取菜的时候,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近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要左顾右盼,翻来覆去,在公用的菜盘内挑挑拣拣,夹起来又放回去,会显得缺乏教养。
一桌用餐,取菜要注意相互礼让,依次而行,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取用适量。
不要好吃多吃,争来抢去,而不考虑别人吃到没有。
距离自己较远的菜,可以请人帮助,不要起身甚至离座去取。
时要由尊者或尊者先动碗筷。
在用餐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加食物,如有长辈,要尽可能主动给长辈添饭。
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要道谢。
要端起碗,应该用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
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是非常不雅观的。
进餐时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
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
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吐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不能直接吐到桌面或地面上。
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
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宴会没有结束,但自己已用好餐,不要随意离席,要等主人和主宾餐毕先起身离席,其他客人才能依次离席。
需要为别人倒茶倒酒,要记住“ 倒茶要浅,倒酒要满”的礼仪规则。
西方餐桌礼仪禁忌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
标题:跨越餐桌的文化——中西方用餐礼仪解析引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了解不同文化的餐桌礼仪不仅是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也是一种国际交流的必要技能。
中西方文化差异造就了各自独特的用餐习惯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西方在用餐时的礼仪规范,帮助读者在国际交往中更得体地应对各种餐饮场合。
一、中式用餐礼仪中式用餐文化源远流长,讲究和谐共餐与尊敬长辈。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中式用餐注意事项:1. 入座顺序:通常情况下,应让年长者或尊贵客人先入座,年轻人应等候并主动拉椅。
2. 使用餐具:中式用餐通常使用筷子和勺子,切忌用筷子指人或敲打碗盘,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3. 尊老爱幼:菜肴上桌后,应先让长辈或主要宾客品尝。
分菜时也应先给长辈夹菜,表示尊敬。
4. 共享菜肴:中式用餐强调集体分享,不应独自占有某道菜,而是应邀请他人一起品尝。
5. 饮酒礼节:若同桌有饮酒,应注意轮流敬酒,且敬酒时酒杯的位置应低于被敬者的杯底,以示尊敬。
二、西式用餐礼仪西式用餐礼仪同样严谨,强调个人空间与用餐顺序。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西式用餐注意事项:1. 入座方式:通常由主人指定座位,或遵循邀请函上的座位安排。
入座时应从椅子的左侧进入。
2. 餐具使用:西餐餐具众多,使用时应由外向内依次使用。
刀叉的使用和放置也有特定规则,如叉子背面向上放置表示暂时离席。
3. 餐巾的使用:坐下后展开餐巾,覆盖在腿上。
用餐结束后,应将其折叠放回桌上,而非盘中。
4. 饮食顺序:西餐有严格的用餐顺序,通常为开胃菜、主菜、甜点和饮品。
各阶段之间有适当的间隔。
5. 面包的正确食用:将面包撕成小块而不是整个咬,涂抹黄油时应自中心向外涂。
三、跨文化用餐交流在跨文化用餐场合,了解并尊重对方的饮食习惯是基本原则。
以下是一些跨文化交流时的注意事项:1. 观察学习:在不同文化的餐桌上,观察主人和其他宾客的行为是快速学习的好方法。
2. 尊重差异:面对不熟悉的饮食习惯,保持开放态度,不要表现出不适或不满。
中国和西方的餐桌礼仪中国和西方的餐桌礼仪:一、吃饭着装吃饭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着套装和高跟鞋,如果指定穿着正式服装的话,男士还需打领带。
二、入座方式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
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
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
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西餐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为:开胃菜,汤,副菜,主菜,沙拉,甜品,咖啡和茶。
不用全部都点,点的太多吃不完也是非常失礼的。
一般前菜,主菜加甜品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点菜并不是由前菜开始点,而是先选一样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适合的前菜和汤。
三、开饭前西餐不像中餐,每个人都是单独一盘食物,从最开始的沙拉到最后的甜点,并不是自由取食,而是由服务员一轮一轮得给各位上菜,英文中称食物为“course”,主食为“maincourse“.开始吃时,一定要等到大家面前都有食物摆放好,如果别人邀请到家吃,等主人先吃。
西方的餐桌礼仪: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
如果带孩子,在自己坐定后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
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坐下以后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头,使餐桌与身体的距离保持在10~20公分。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向主人打个招呼。
动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赞赏其手艺高超、安排周到、热情邀请等。
进餐礼仪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有的人吃饭时喜欢用劲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中餐西餐用餐礼仪中西餐的用餐礼仪是不一样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中餐西餐用餐礼仪,供大家阅读参考。
西餐用餐礼仪1、着正装或警服且整齐洁净。
女性切忌解纽扣或当众脱衣。
男性可将外衣脱下搭在椅背上,切忌将外衣或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2、就座时,身体要端正自然,不要前俯后仰,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便于使用餐具为佳。
3、不要随意摆放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4、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
5、切东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锯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
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
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
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
6、用餐谈话时,切忌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一手拿餐巾擦嘴;不要一手拿杯,一手拿叉取菜;切忌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7、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在咀嚼时切忌与人谈话。
8、喝汤时不能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
切忌咂嘴发出声音。
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
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9、食物残渣不能直接外吐,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
少量菜肴时,切忌用叉子刮盘底,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
吃面条时应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面包应掰成小块送入口中,切忌拿整块面包咬。
10、不可在餐桌边化妆,用餐巾擦鼻涕。
切忌用餐时打嗝,不可避免的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向周围的人道歉。
11、用餐时不可狼吞虎咽。
12、进餐时与左右客人交谈,不要高声谈笑,接打电话,若有紧急事情,应在门外接打电话。
13、喝咖啡时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旁。
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垫碟,直接用嘴喝,不能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
中餐与西餐的礼仪中餐与西餐的礼仪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中餐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还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餐与西餐的礼仪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餐与西餐礼仪区别(一)上菜的顺序与摆放不同大部分中餐上菜时大都按照汤、主菜、主食、餐酒或水果的顺序,而西餐则大都按照开胃菜、色拉、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与咖啡的顺序上菜。
中餐在上菜时会一次性将所有的菜肴上完,同时摆放在餐桌上,而西餐则是用完一道菜再上另外一道菜。
(二)餐具不同中餐的餐具一般都比较简单,多以杯、盘、碗、碟、筷、匙等为主,而西餐的餐具则是五花八门,享用不同的菜肴也会使用不同的刀叉,餐具用法讲究颇多,即使是喝酒的玻璃杯,也要同所喝的酒相对应。
(三)入座座次不同中餐用餐时的座次大都是按照长幼尊卑来定,“尚东为尊”或“面朝大门为尊”,而西餐用餐时,面对门的且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女主人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
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
(四)着装要求不同除非在正式场合,中餐对于就餐者的着装要求并不高,穿着都比较随便,而西餐对于就餐者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高档的西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与皮鞋,并且要打领带,女士要穿套装与有跟的鞋子,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不可穿休闲服到高档西餐厅用餐。
西餐礼仪主要是指欧美地区的用餐礼仪,虽然各个国家之间对于细节的要求不同,但是西餐礼仪总体上讲是以欧洲大陆的西餐礼仪为主流,尤其以法国西餐礼仪为代表。
西方人在餐桌上所形成的这套规范礼仪,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要经过后天的了解与训练。
作为“外国人”的我们,要真正地做到“入乡随俗”就必须先对西餐礼仪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了解,并不断地强化训练,注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也都可以变成“绅士”与“淑女”。
中餐礼仪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
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座子上或放在纸套内。
中西餐中的礼仪规范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
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礼仪是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来表现的自律、敬人的完整行为。
西餐是饮食形式的一个类型,通俗地讲,是以吃喝为主题的一种进餐方式。
当今人们对吃喝的理解已不只是维持生命的一种手段,而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交流方式。
西餐因选材用料、烹饪方式和进餐方式决定了在各方面都要求有一定的基本规则和礼节。
为了使宾客都能愉快顺利地用餐,就必须了解其中的规范和道理。
在这里需指出的是,这些规则不是一些死板的教条,它是为目的而服务的,而且我们的目的是:享用西餐,当个内行人。
姿态
规范的姿势非常重要,例如,坐姿应保持稳定,不能前后摇摆。
可以这样想象:你的背后藏着一只小老鼠,而一只小猫卧在你的膝盖上——应腰板挺直,膝盖放平。
无论男女,用餐时跷起二郎腿都是不美观的,而且失礼。
众多难堪而令人不快的情景,大都因这类不合时宜之举而造成。
应避免的类似举动还有:把腿张成八字形、伸懒腰、松裤带、摇头晃脑、伸展双臂做体操,等等,这些姿势都很失礼,不雅观。
在美国,当一只手用餐时,另一只手可以放在膝盖上。
而在欧洲大陆就不同了,两只手都要保留在桌面上。
但要注意:不能用手臂支撑身体,靠在桌子上,也不能双手交叉在胸前,只是把手腕轻轻搭在桌上。
手指要自然平稳地放在桌上,不可在桌上乱弹或玩耍餐具。
进餐
用餐时,一般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来握。
身体不要过于接近餐盘,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而不要把盘、碗端起:谁也不会来抢你盘子里的食物。
需注意:
●在进汤类食物时,应避免发出向嘴里抽吸的声音,如果汤温较高,可稍等片刻再享用,不可举盘直接倒入口中。
●应闭嘴咀嚼食物,口内含有食物时切忌饮用酒等饮料。
●食用面包切记:不可用面包来蘸盘子里的汤(特别是有身份或讲究的女士更要避免此种举动);面包要放在专用的小盘里或者桌布上,不应放在你进餐盘的盘边;用黄油抹面包,在一块小的面包上抹上少许黄油,用手掰食用,切勿用刀去切或者用牙去咬;面包只在进汤或头盘菜时食用。
●如不想饮用葡萄酒,可以客气地说:“我不喝酒,谢谢。
”不要用手盖住杯口。
●谈话时,应将刀叉放在盘子上。
手里握着刃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地谈话,也不要将刀叉竖起,这会让人感到“胆战心惊”,而且的确有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危险。
●在桌上切勿放肆大笑或大声喧嚷。
●忌讳口中或体内发出声响,用餐时或饭后不可打嗝儿、吧唧嘴。
●不可在桌上当众化妆、补妆或整理衣饰。
●不可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夹菜、舀汤或选取其他食物。
●不可毫无掩盖地当众剔牙。
摆台
摆台主要是指餐桌席位的安排和台面的摆设。
摆出一桌造型美观的台面,不仅为客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场地和一套整洁的用具,而且可为其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这当然是美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散桌的摆台还是宴会的摆台,大多使用方桌、长桌或圆桌。
桌上的摆设和使用的工具大同小异。
餐具基本上使用金属餐具,以刀、叉和匙三类为主。
因菜肴种类不同,食用方式各异,使用的餐具在形状大小上也有区别。
但它们又是如何摆放在桌子上呢?这里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摆台和豪华摆台。
价位中低档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刀、一把叉、一块餐巾(也可用纸巾)、一个杯子。
●刀要放在右面,刀刃方向朝左。
●叉应放在左面,叉杈向上,刀和叉之间应足够放一个主餐盘,叉和刀底部应离桌边1厘米。
●杯子放在刀的正上方,距离约1厘米。
有头盘菜时:如有汤菜,汤勺应放在刀的外端;如果头盘菜是沙拉,勺应改为叉。
有饭后甜品时:根据甜食种类不同,可以摆放一把叉和一把勺,或者一把刀和一把叉。
高档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刀、一把叉、面包盘和黄油刀。
●一个酒杯和一个水杯:水杯放在刀的正上方约1厘米处,酒杯放在水杯的右下侧。
●一个垫盘:有时是为了装饰,放在席位的正中,盘的中心对着椅背中间,盘边离桌边1厘米。
●有的餐厅只用餐巾花来代替垫盘。
●一块餐巾:根据餐厅的要求,有的追求美观,有的追求实用;有种说法认为,布餐巾尽量不用手去多碰,以保持它的清洁。
讲究和高雅的海鲜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鱼刀、一把鱼叉、面包盘和黄油刀,一个酒杯和一个水杯,一块餐巾。
一块餐巾
餐巾,可以是布料也可以是纸张,一般都放在摆设的中央,也可以放在左侧。
如有菜单,应放在左上角或者其他较适合的地方,如果对面也有摆设的话,应与对面看齐。
同在右邻居的距离大约应保持80厘米(从一个摆设中心到另一个摆设
中心)。
如果有用左手进餐的客人,餐具位置应全部调换方向,从中体现对这些客人的尊重和关心。
总而言之,摆设的规定应以桌上整体的和谐和舒适为宗旨,不应让客人有不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