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国土资源局《临汾市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发文字号】临政办发[2012]26号【发布部门】临汾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4.23【实施日期】2012.04.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国土资源局《临汾市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12〕2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根据《山西省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了《临汾市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临汾市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法检查工作方案为加强对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的全面监管,进一步规范土地、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促进各县(市、区)依法依规管地用地、管矿用矿,圆满完成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号,以下简称《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厅山西省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2〕1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按照《通知》要求,对在土地变更调查中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进行同步查处整改;对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土地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组织核查,对发现的违法用地、违法勘查、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依法查处并全面整改;对违法问题严重的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进行警示约谈、责任追究。
力争全市各县(市、区)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低于15%,圆满完成2011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省验收。
通过卫片执法检查,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保护耕地、节约集约、依法依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不断增强;促进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履行职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水平能力显著提高;全面建立完善以共同责任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和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机制。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临汾市自然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和临汾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20•【字号】临政办函[2014]41号•【施行日期】2014.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临汾市自然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和临汾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的通知(临政办函〔2014〕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为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成立临汾市自然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和临汾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其组成人员如下:一、临汾市自然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组长:赵建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副组长:吴茂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毕研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董凤妮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畅新民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剑青市测绘管理处处长张锁定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石有市公安局副局长闫济忠市民政局副局长仇跃俊市财政局副局长李玉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贺文喜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张碧玉临汾公路分局副局长张吉星市水利局副局长陈汉中市畜牧兽医局总畜牧师张胜来市商务局总经济师张伟市卫生局副局长贾长宏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郝德彪市煤炭局副局长牟广洲市旅游局副局长黄惠勇市安监局副调研员王江海市地震局副局长延雪花市气象局副局长席文明临汾日报社副社长常沁军中国移动临汾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曦中国联通临汾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昌国网临汾供电公司副经理柳伟康侯马车务段副段长郑晓明临汾军分区参谋长胡彦勇武警临汾支队副支队长市自然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主要职责是协调指导全市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等自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指挥和协调自然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成员单位按照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市自然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毕研华兼任。
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3.27•【字号】临政发[2010]14号•【施行日期】2010.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临政发〔2010〕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临汾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三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七日临汾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保障本市城乡规划顺利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依据《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 )》,本市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尧都区行政辖区,临汾经济开发区辖区,洪洞县甘亭镇,襄汾县襄陵镇和邓庄镇。
总面积共计151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东至108国道,南至南外环-108国道,西至公路西环,北至公路北环。
总面积共计155平方公里。
第四条为确保科学、合理地实施城乡规划,临汾市人民政府设立城乡规划委员会,作为全市城乡规划的决策机构,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城乡规划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审查,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审查意见。
城乡规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配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好城乡规划各项工作。
第五条市规划局是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乡规划的编制、管理与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全市行政区域内各县(市、区)的规划工作。
根据城市规划区划定范围,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人民政府应协助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好市政府授权职责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工作。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21•【字号】临政办发[2012]55号•【施行日期】2012.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12〕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临汾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8月21日临汾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为,促进临汾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商务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的通知》(商流通函〔2011〕1101号)和省商务厅《关于开展省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晋商商贸〔2012〕145号)精神,结合临汾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行业现状临汾具有悠久的冶炼与造纸历史,因此,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源远流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临汾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更是伴随着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市再生资源回收队伍不断壮大,再生资源回收量和回收利用率明显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经营者300余家,经营网点约500个,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并在商务部门备案的约240家,从业人员约1300人。
2011年,全市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40万吨,其中废金属、废纸和废塑料的回收量约分别占到回收总量的65%、15%和10%,回收利用率约分别达到80%、60%和50%,为我市创建环境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促进临汾循环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重要贡献。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1号风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26•【字号】临政办发[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1号风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12〕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经研究,决定从2012年4月15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1号风暴”行动。
现将《全市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1号风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全市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1号风暴”行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的通知》(晋政发电〔2012〕3号,以下简称《通知》),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关于印发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12〕105号)和全市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工作暨第一次联席扩大电视电话会议安排,市政府决定从4月15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1号风暴”行动,坚决遏制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维护良好有序的矿业生产秩序。
为确保“1号风暴”行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新临汾的战略目标,按照严密部署、严厉打击、严惩重处、严肃问责的总体要求,以严厉打击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以各种名义变相开采浅层煤浅层矿、非法组织露天开采、以探代采、不按批准矿种开采等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和彻底清理关闭不达标的矿井为重点,以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齐抓共管为方式,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巩固煤炭资源整合成果,巩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成果,巩固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成果,以良好有序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促进全市经济率先转型、全力跨越、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煤炭经济运行调控分析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26•【字号】临政办发[2012]18号•【施行日期】2012.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煤炭经济运行调控分析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12〕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市煤炭工业局《全市煤炭经济运行调控分析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全市煤炭经济运行调控分析工作方案为充分发挥煤炭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我市煤炭市场的供求情况和煤炭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做好全市煤炭经济运行调控分析工作,确保煤炭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和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三次党代会和全市煤炭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全市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紧紧围绕“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这一战略目标,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科学调控煤炭经济运行,始终把握煤炭经济健康运行这一主线,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全面做好我市煤炭经济运行调控分析工作,掌握煤炭经济运行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有效的基础资料,坚持“数据及时准确,分析有理有据,部门联合运作,相互紧密配合,科学进行调控,确保健康运行”的原则,共同协作,密切联系,资源共享,确保全市煤炭经济运行分析的真实可靠性和科学有效性。
三、组织领导为科学调控全市煤炭经济运行,认真分析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全面掌握煤炭生产经营现状,决定成立全市煤炭经济运行工作联合协调组。
人员组成如下:组长:杨治平副市长副组长:王延峰市长助理、市煤炭工业局局长王超市经信委主任师学瑾市发改委主任祁寒冰市财政局局长徐新荣市统计局局长陈赵戟市国税局局长张晓东市地税局局长田跃华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明德临汾供电分公司经理何天管太原铁路局侯马车务段段长贺彦平临汾煤运公司经理胡宇峰临汾煤炭纠察支队队长联合协调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煤炭工业局,办公室主任由王延峰同志兼任。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市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1.03•【字号】临政办发〔2015〕59号•【施行日期】2015.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市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办法的通知临政办发〔2015〕59号尧都区人民政府,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临汾市市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1月3日临汾市市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办法根据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转为政府性基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晋财综〔2014〕59号)及《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 2020)》,为规范收费管理,结合临汾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政府性基金项目管理。
二、凡在我市市区城市规划区内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包括翻修后超过原面积30%的建设项目)各类工程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均应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筑面积征收。
不宜按建筑面积计算的,按工程总投资(不含设备购置)的2.5%征收。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土地不同地段分三个标准进行征收。
Ⅰ级区段:西至规划一街和汾河、北至公路北环(规划一街以东、鼓楼北大街以西)和洰河(鼓楼北大街以东)、东至鼓楼北大街(洰河以北)-东108国道-体育南街(横二路以南)、南至南外环-108国道(汾河以东、南同蒲铁路以西)和旭祥街(南同蒲铁路以东),按70元/㎡的标准征收。
Ⅱ级区段:Ⅰ级区段以外,东至108国道、南至南外环-108国道、西至省道S232、北至公路北环范围及机场片区,按50元/㎡的标准征收。
Ⅲ级区段:Ⅰ级和Ⅱ级区段以外的所有规划区,按20元/㎡的标准征收,其中紧邻城市外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的区域可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但不得超过50元/㎡。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5年政务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3.14•【字号】临政办函〔2016〕14号•【施行日期】2016.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5年政务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的通报临政办函〔2016〕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直属事业单位,有关企业:政务信息是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及时反映工作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工作水平、工作质量的重要反映。
2015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狠抓落实,密切跟踪国务院及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工作进程和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编发、报送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各级领导同志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科学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省政府信息处共采用我市政务信息62条,国务院办公厅采用我市政务信息4条,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我市上报的1条信息作出批示,全市政务信息采用情况在全省排名第6。
现将2015年全市政务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通报如下:一、 2015年全市政务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一)2015年政务信息上报情况全年全市各部门、各县(市、区)共上报各类政务信息12051条,其中,各部门报送5909条,各县(市、区)报送6142条。
上报数量较多的部门依次为:市妇联、市监察局、市农委、市统计局、市公安局。
上报数量较多的县(市、区)依次为:襄汾县人民政府、隰县人民政府、翼城县人民政府、浮山县人民政府、侯马市人民政府。
(二)2015年政务信息采用情况市政府办公厅全年共编发政务信息123期,累计采用各部门、各县(市、区)报送的信息670条,其中,各部门287条、各县(市、区)383条。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24•【字号】晋政函〔2023〕124号•【施行日期】2023.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规划发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晋政函〔2023〕124号临汾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报请审批〈临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晋自然资呈〔2023〕24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临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临汾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临汾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要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黄河中游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根祖文化魅力之都。
二、强化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临汾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10.7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80.9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833.9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总规模控制在450.84平方千米以内。
三、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落实主体功能定位,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实施差别化政策。
统筹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构建“一带两屏三区、一体双心三轴”的总体格局。
立足平川、东西两山差异化的农业地域特征,着力打造平川粮食主产片区、南部蔬菜副食农业片区、沿黄山地特色林果片区、西部丘陵复合农业片区、东部丘陵杂粮农业片区等五大片区,引导以耕地保护为核心,多类型农业空间规模化集聚;因地制宜分区分类优化村庄布局,推进乡村振兴。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临汾市淘汰落后产能领导组的通知正文:----------------------------------------------------------------------------------------------------------------------------------------------------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临汾市淘汰落后产能领导组的通知(临政办函〔2011〕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精神,确保我市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组的通知》(晋政办函〔2011〕51号),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临汾市淘汰落后产能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组)。
领导组人员组成如下:组长:白建荣副市长副组长:范春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王超市经信委主任成员:高向阳市经信委副主任薛志刚市发改委副主任籍国民市纪委监察局行政效能监察室主任仇跃俊市财政局副局长郝德彪市煤炭局副局长杨剑青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任贵平市环保局副局长崔鹏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同军市质监局副局长祁战斗市工商局副局长郇宝国市安监局副局长马爱民市物价局副局长王尚斌临汾供电分公司副经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办公室主任:王超(兼)。
领导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对下达我市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对全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及监督检查。
附:临汾市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工作分工表(略)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结束——。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7.06•【字号】临政办发〔2015〕43号•【施行日期】2015.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临政办发〔2015〕4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临汾市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7月6日临汾市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根据《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政发〔2012〕4号)要求,现将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通知如下:一、总量控制目标2015年,全市六项主要污染物在2014年减排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排放总量。
具体目标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87%,净减排1026吨;氨氮排放量下降1.17%,净减排7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5%,净减排157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69%,净减排3904吨;烟尘排放量下降0.25%,净减排13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下降0.5%,净减排229吨。
(各县市区减排任务见附件1)二、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项目2014年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项目共10大类186个。
(见附件2)1.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项目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共18个,减排二氧化硫8061吨、氮氧化物6414吨。
各燃煤电厂要全面完成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对标升级改造,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
2.水泥行业低氮燃烧改造及脱硝项目水泥行业低氮燃烧改造及脱硝项目共2个,减排氮氧化物1010吨。
全市所有新型干法水泥企业都必须完成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脱硝设施建设。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新建项目代建周边道路、绿化和公共设施异地建设费征收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3.27•【字号】临政办发[2010]14号•【施行日期】2010.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新建项目代建周边道路、绿化和公共设施异地建设费征收暂行办法的通知(临政办发〔2010〕14号)尧都区、洪洞县、襄汾县人民政府,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临汾市新建项目代建周边道路、绿化和公共设施异地建设费征收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三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七日临汾市新建项目代建周边道路、绿化和公共设施异地建设费征收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健全我市新建项目周边道路、绿化建设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保障机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根据《临汾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所有新建项目。
第三条依据《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尧都区行政辖区,临汾经济开发区辖区,洪洞县甘亭镇,襄汾县襄陵镇和邓庄镇。
总面积共计1513平方公里。
第四条凡临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宽度20米以下,含20米)及城市绿化带的新建项目,其周边的道路、绿化用地一半部分的土地和建设费用由项目单位承担,或者由项目单位按规划设计要求代建。
第五条道路、绿化用地所占土地费用按征地价格计算,建设费用按符合规划要求的工程造价计算。
第六条新建项目要按设计规范建设小学、幼儿园、垃圾中转、公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公共配套设施,要求单独设置的必须建设;达不到单独设置要求的,异地建设,由项目单位缴纳异地建设费。
第七条新建项目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由市规划局根据设计规范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在规划条件中核定。
临汾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临汾市规划局2015.08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2)第一节建设用地的使用 (2)第二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4)第三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6)第一节建筑间距 (6)第二节建筑退让 (11)第三节建筑高度 (13)第四节建筑形态控制 (14)第四章绿地景观规划管理 (17)第一节绿地规划管理 (17)第二节景观规划管理 (18)第五章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19)第一节城市道路交通 (19)第二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0)第三节市政公用设施 (21)第四节停车设施配建 (25)第六章附则 (26)附录一:名词解释 (27)附录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31)附录三:计算规则 (36)附录四:建设用地建设密度和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39)附录五:临汾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 (4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规划的科学实施,加强和规范临汾市城市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临汾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家现行相关技术规定、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确定的临汾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与各项建设活动。
市域其它各县(市)可参照本规定结合本区域实际另行制定。
第三条本市各项规划应当使用现实地形图和城市管网资料图,并采用本市城市独立坐标系统、高程系统。
第四条临汾市规划局负责本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规定与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冲突的地方,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准。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一节建设用地的使用第六条城乡建设用地性质分类和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执行。
第七条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应遵循相容性原则。
经营性主导用地类别主要分为:居住、商业服务业、工业、物流仓储4大类。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1•【字号】临政办函[2012]94号•【施行日期】2012.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的通知(临政办函〔2012〕9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局关于规范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8〕9号)及《关于加强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的补充通知》(晋政办函〔2009〕13号)要求,现将进一步规范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复工复产验收工作领导组,人员组成如下:组长:杨治平副市长副组长:王延峰市长助理、煤炭工业局局长范春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煤炭工业局。
二、复工复产验收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一)各县(市、区)工作1.落实“五人监管小组”编制,由县(市、区)政府选聘全日制中专以上学历,2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采煤、矿建、机电、通风与安全、地测防治水专业人员各一人组成。
2.煤矿采掘计划经县(市、区)煤炭主管部门审核签字(在采掘区域瓦斯、水文、采空区、火区等情况查清的前提下,采掘工程图加盖主管部门公章)。
生产矿井采掘计划安排到2013年底;建设矿井编制工程施工计划;持证改造矿井编制建设工程计划和生产区采掘计划。
3.煤矿“六长”和副总工程师经县(市、区)煤炭主管部门考核批准,并报市煤炭工业局备案。
(二)主体、煤矿工作1.煤矿企业建立以煤矿为基础、矿长为核心的生产建设经营体制机制,保证矿长安全生产的决策权。
2.煤矿从业人员准入和用工管理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
3.高瓦斯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
新开办或兼并重组高瓦斯矿井的煤矿企业须具备瓦斯防治能力,经评估不具备的不能复工复产。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临汾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违法建设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项目专项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21•【字号】临政办发[2010]41号•【施行日期】2010.07.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临汾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违法建设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项目专项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临政办发〔2010〕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直属事业单位:《临汾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违法建设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项目专项处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实施。
二○一○年七月二十一日临汾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违法建设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项目专项处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对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的通知》(建规〔2009〕53号)和《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建规〔2008〕第227号)要求,为扎实做好我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清理、规范、整治目前存在的违法建设,妥善处理解决已建项目补办规划手续过程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和各类矛盾,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2010年6月1日前临汾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房地产开发领域违法建设涉及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项目适用本办法。
国有土地上的其他项目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只适用于本次专项治理工作,对今后案例不作类比。
第四条本办法的具体执行机构为“临汾市违法违规建筑专项整治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整治办公室”),专项整治办公室通过联席会议方式开展工作。
联席会议由市规划局负责召集,市监察局、市住建局、市国土资源局、尧都区政府、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参加。
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法规类别】行业经济体制改革【发文字号】临政发[2013]3号【发布部门】临汾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5.23【实施日期】2013.05.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临政发〔201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直属事业单位:《临汾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实施。
临汾市人民政府2013年5月23日临汾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为全面部署推进“十二五”后三年我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根据《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简称《省总体方案》)、《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以下简称《省实施方案》),结合临汾实际,对《临汾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2-2015年)》(临政发〔2012〕22号)进行了修订,特编制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省总体方案》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部署,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围绕“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建设目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实施“5335”重大任务,努力破解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初步建立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制度体系,率先走出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2.30•【字号】临政办发[2013]77号•【施行日期】2013.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临政办发〔2013〕7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规划》是指导全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纲领性文件。
各地各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
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保护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
二、《规划》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重要依据。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必须遵循矿产资源规划。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规划》的要求,严格审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采、保护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
对不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不得批准立项,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
三、各矿产资源丰富县人民政府要抓紧编制本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要求,依据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组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抓紧完成本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规划体系。
要结合本地区矿产资源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重点,提高深度,体现特色,重在可操作性,防止简单重复。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地质矿产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临政办发[2013]77号
【发布部门】临汾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12.30
【实施日期】2013.12.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临政办发〔2013〕7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规划》是指导全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纲领性文件。
各地各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
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保护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构建保1 / 2
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