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培训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直接接触传播D. 非生物媒介传播答案:D2. 以下哪种疫苗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A. BCG疫苗B. 麻疹疫苗C. 乙肝疫苗D. 流感疫苗答案:C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隔离患者B. 接种疫苗C. 随意丢弃患者使用过的物品D.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答案:C4.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蚊子传播的?A. 疟疾B. 艾滋病C. 结核病D. 麻疹答案:A5.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B. 从感染到痊愈的时间C. 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D. 从感染到传染他人的时间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隔离措施答案:A、B、C7.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A. 隔离患者B. 接种疫苗C.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D. 随意丢弃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答案:A、B、C8.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传染病的传播?A. 病原体的毒力B. 人群的免疫水平C. 环境因素D. 病原体的变异答案:A、B、C、D9.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A. 隔离患者B. 治疗患者C. 消毒环境D. 健康教育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A. 流感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答案:错误12.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答案:正确13.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能预防传染病。
()答案:错误14. 隔离患者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答案:正确15. 随意丢弃患者使用过的物品不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病培训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哪几种?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和水源传播D. 所有以上答案:D2.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A. 接种疫苗B. 隔离患者C. 保持个人卫生D. 避免使用抗生素答案:D3.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什么?A. 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B. 病原体从人体排出的时间C. 病原体在体外存活的时间D. 病原体在体内繁殖的时间答案:A4. 以下哪种疾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A. 流感B. 乙肝C. 麻疹D. 结核答案:B5. 传染病的流行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环节?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传染源、病原体、易感人群D. 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答案:B二、多选题6.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哪些?A. 健康教育B. 环境消毒C. 个人防护D. 隔离治疗答案:ABCD7.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哪些?A. 空气飞沫B. 直接接触C. 间接接触D. 垂直传播答案:ABCD8.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传染病的流行?A. 病原体的变异B. 人群的免疫水平C. 环境因素D. 社会经济因素答案:ABCD9. 传染病的控制策略通常包括哪些?A. 疫苗接种B. 病例监测C. 隔离治疗D. 健康促进答案:ABCD10.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包括哪些?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季节性D. 地方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
()答案:正确12.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在人群中发生。
()答案:正确13.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唯一方法。
()答案:错误14. 隔离患者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答案:正确15. 传染病的潜伏期越长,其传染性越强。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答案: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传染性是指病原体能够在人群中传播;流行性是指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季节性是指某些传染病在特定季节发病率较高;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在特定地区发病率较高。
2023年传染病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1、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单选题] *A、赔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正确答案)D、行政责任2、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监测传染病时应在规定时限内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单选题] *A、首诊医生负责制(正确答案)B、三级网络制C、科主任负责制D、传染病管理员3、关于结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B.结核杆菌对干燥的抵抗力弱(正确答案)C.人类对结核菌普遍易感D.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单选题]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鼠疫、霍乱(正确答案)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5、当一个患者同时患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张传染病报告卡。
[单选题] *A、1张B、2张C、N张(正确答案)D、几张都可以6、结核病管理规范要求,对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的,都应该做()筛查。
[单选题] *A、痰检(正确答案)B、CTC、胸片D、结核菌素试验7、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不合理的措施为()。
[单选题] *A.不去疫区旅游B.控制传染源,改善卫生设施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正确答案)8、诊断为食源性疾病时,首诊医生应立即在院()系统报(),预防保健科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单选题] *A.HIS、《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B.O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C.OA、《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病例信息表》D.HIS、《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病例信息表》(正确答案)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疗机构职责不包括()。
[单选题] *A.对救治的传染病人按规定时间和程序报告疾控部门B.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院内感染C.提供现场救援D.对易感人群实行应急接种(正确答案)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中,对疑似病人()。
泾川县人民医院传染病管理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姓名___得分___一、选择题:(每题5分,总分50 分)1、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B、控制C、治疗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B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类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4、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B)A、传染源B、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5、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均为病例报告对象分为(E )A、涂阳B、仅培阳C、菌阴D、未痰检E、以上都是6、乙肝的主要的传播途径有(C )A、经血传播、围产期母婴传播B、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C、以上均包括7、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A )A.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何母婴传播B.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C.共同进餐和接吻传播8、被狗等动物咬伤后(C )A、立即到医疗机构处理伤口B、到当地预防机构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疫苗C、A+B9.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B )A、艾滋病病人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窗口期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A )A.脑膜炎双球菌B.肺炎双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D.结核杆菌二、填空题:(每题5分总分30分)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3.接诊性病就诊者的医师应及时将就诊信息记录到门诊日志,4.完整而规范的门诊日志,其信息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患者所在地、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诊断等。
5.梅毒的分类包括一期,二期,三期,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
6、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的患者,以及出院后仍需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均为转诊对象。
三、判断题:(每题5分)1.不明原因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不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2.淋病、梅毒病人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接受治疗,尚未痊愈前,不得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3.食源性疾病的检测对象包括妊娠和哺乳期妇女(√)4.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和水传播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 接种疫苗B. 避免接触病人C. 减少户外活动D. 保持个人卫生3.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B. 从发病到康复的时间C. 从感染到传染的时间D. 从传染到发病的时间二、判断题1.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2. 隔离病人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
()3. 传染病的潜伏期越长,传染性越强。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2. 请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传染病预防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某学校发生一起流感疫情,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A. 对教室进行消毒;B. 要求学生戴口罩;C. 限制学生之间的密切接触;D.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
请分析这些措施的合理性,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A二、判断题1. ×2. √3. ×三、简答题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
2. 常见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
四、案例分析题学校采取的措施A、B、C、D都是合理的,可以有效控制流感疫情的传播。
改进措施可能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流感的认识;监测疫情发展,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产品。
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考核试题科室:姓名: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A.属地管理原则B.异地管理 C 。
就近管理 D。
户籍管理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 )类.A. 甲类和乙类B. 甲类和丙类C. 甲类、乙类和丙类D.乙类和丙类3。
传染病防治法新增传染病达到()种A.39种B. 35种C.36种D.37种4. 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A. 1 B.2 C.3 D.n5.传染病防治法从()年实施。
A.2002年1月1日B.2003年10月1日C.2004年1月1日D.2004年12月1日6. 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24小时7.发现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进行网络直报。
A.12小时B。
10小时C。
24小时 D.6小时8.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年。
A.10 年B. 15 年C.5 年D.3年9.以下是甲类传染病的有()A.鼠疫和霍乱B.炭疽C. 艾滋病D.梅毒10.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A.流行性腮腺炎B.淋病C.麻疹D.狂犬病二、是非题(每题4分,共40分)1、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3、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4、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5、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6、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传染病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1.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正确答案)B、控制C、治疗2. 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正确答案)3. 2008年5月2日,国务院正式将手足口病列为()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正确答案)4.2023年1月8日后新冠感染按乙类乙管传染病上报,发现有感染者之后需要在()之内上报。
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正确答案)5. 病原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除病原体的人(正确答案)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除病原体的人6. 传染病暴发是指()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正确答案)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7. 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C、依照刑法处理(正确答案)D、向受害人道歉8. 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接触传播,以下预防控制要点错误的是()A 、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3周,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正确答案)B、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C、收治病人的房间应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增加病房物表日常消毒次数,可选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 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9. 下列不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播途径的是()A、直接接触患者血液B、蜱虫叮咬C、中华按蚊叮咬(正确答案)D直接接触患者粪便10. 对禽流感病毒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甲型流感病毒B、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C、变异性大D、对人类不致病(正确答案)11. 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包括:( )A 密切接触传播B空气飞沫传播C粪-饮水-口传播D、虫媒传播(正确答案)12. 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起病缓慢(正确答案)B、高热C、头痛、乏力、全身酸痛D、严重者可出现肺炎、呼吸困难13. 人禽流感的最长潜伏期为:( )A、3天B、7天(正确答案)C、14天D、21天14.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发生在哪个季节 ( )A、春夏B、夏秋C、冬春(正确答案)D、秋冬15. 对禽流感易感性的正确说法应该是:( )A、兽医易感B、养禽人员易感C、禽群和人群普遍易感(正确答案)D、老人与鸡易感16. 关于预防人禽流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加强体育锻炼B、对鸡肉等食物应煮熟C、密切接触者预服达菲后不需要隔离观察(正确答案)D、密切接触者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应警惕禽流感的可能17. 人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A、是(正确答案)B、不是18. 禽流感不会跨种传播感染人类A、是B、不是(正确答案)19. 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A、是(正确答案)B、不是20. 人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禽和健康带毒禽类,以鸡、鸭为主A、是(正确答案)B、不是。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传染病是由()引起的一类疾病。
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病原体答案:D2. 甲类传染病包括()。
A. 霍乱、鼠疫B. 艾滋病、结核病C. 乙肝、丙肝D. 流感、登革热答案:A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心理传播答案:D4. 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包括()。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D. 病原体、传播途径、免疫人群答案:A5.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包括()。
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病原体数量答案:D二、多选题6.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A. 呼吸道传播B. 消化道传播C. 血液传播D. 性传播E. 接触传播答案:ABCDE7.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A. 疫苗接种B. 隔离患者C. 环境消毒D. 健康教育E. 个人卫生答案:ABCDE8.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
A. 隔离患者B. 接触者追踪C. 疫点消毒D. 疫区封锁E. 疫情监测答案:ABCDE三、判断题9.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答案:错误10.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__。
答案:易感人群12. 甲类传染病共有_______种。
答案:213.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_______。
答案:保护易感人群14. 传染病的隔离方式包括_______隔离和保护性隔离。
答案:严密15.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要求在_______小时内报告。
答案:2五、简答题16. 简述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答案: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原则包括隔离患者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病原体传播,保护易感人群以减少感染风险,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并发症,以及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针对病原体的治疗。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什么?A. 易感人群B. 隔离措施C. 治疗手段D. 预防接种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 隔离病人B. 接种疫苗C. 服用抗生素D. 改善环境卫生答案:C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哪些?A. 空气、飞沫、接触B. 食物、水源、土壤C. 血液、性接触、母婴D. 所有以上答案:D4.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A. 麻疹B. 结核病C. 霍乱D. 痢疾答案:A5.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什么?A.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B. 从发病到康复的时间C. 从康复到再次感染的时间D. 从感染到康复的时间答案:A二、多选题6.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哪些?A. 健康教育B. 环境卫生C. 个人卫生D. 预防接种答案:ABCD7.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中,哪些属于生物媒介传播?A. 蚊虫B. 空气C. 蜱虫D. 食物答案:AC8.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A. 勤洗手B. 戴口罩C. 避免拥挤的地方D. 定期消毒答案:ABCD三、判断题9.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疫苗预防。
()答案:错误10. 传染病的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请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答案: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环境卫生;保护易感人群,如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免疫力等。
12. 请简述传染病的诊断要点。
答案:传染病的诊断要点包括:流行病学史,如病人的接触史、旅行史等;临床表现,如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等的病原体检测;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
五、案例分析题13. 某学校近期出现多起流感病例,学校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疫情?答案:学校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疫情:首先,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其次,加强教室和公共区域的通风和消毒;再次,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最后,与当地卫生部门合作,对疫情进行监测和评估。
传染病管理培训试卷科室:姓名:得分:技术职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类。
A.一 B.二 C.三 D.四2. 病源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3.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 B.控制 C.治疗 D.救治4. 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地方性5. 梅毒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 重点监测传染病6. 尖锐湿疣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 重点监测传染病7.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 重点监测传染病8. 预检分诊制度需要()执行。
A.在疫情爆发时 B.在疫情爆发前 C.在疫情爆发后 D. 长期9. 对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应实行()。
A.必要的治疗 B.不必特殊管理 C.必要的隔离、医学观察10.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B.传染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都是1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A.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性B.有传染源,传染性,易感人群C.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D.有病原体,流行性,易感性12.潜伏期是指()。
A.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典型症状出现B.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排出体外C.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开始出现D.自接触传染源至患者开始出现症状13.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A.临床症状,体检及生化检查B.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C.临床资料,疫苗注射情况,实验室检查D.临床病状,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14. 甲型肝炎是()A.血液传播B.飞沫传播C.唾液传播D.食物传播15. 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
医院2020年传染病管理培训考试及答案一、单选题我国传染病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A.1998年,2003年B.1989年,2003年C.1998年,2004年D.1989年,2004年【正确答案】下到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霍乱B.艾滋病、炭疽【正确答案】C.肺结核、麻风病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腮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A.甲类B.乙类【正确答案】C.丙类D.以上都不是病原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正确答案】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的什么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A.预检、分诊【正确答案】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哪几类,共有多少种?A.甲类、乙类,共38种B.甲类、乙类、丙类,共40种【正确答案】C.甲类、乙类、丙类,共38种D.A类、B类、C类,共40种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
A.防治结合B.分类管理C.预防为主【正确答案】D.依靠科学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四项措施是错误的A.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患者应统一集中治疗【正确答案】C.对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正确答案】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立即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单位领导报告疫情临床科室发现传染病时,由谁向主管科室报告?A 科室主任B 科室护士长C 首诊医生【正确答案】D 值班护士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A 1小时B 2小时【正确答案】C 3小时D 4小时传染病乙类和丙类的报告时限()A 12小时B 24小时【正确答案】C 48小时D 6小时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1张2张n张【正确答案】4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发现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内报告。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传播D. 辐射传播答案:D2.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传染病的易感人群?A. 儿童B. 老年人C. 孕妇D. 健康成年人答案:D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接种疫苗B. 隔离患者C. 避免接触传染源D. 增加户外活动答案:D4.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B. 从感染到完全康复的时间C. 从出现症状到康复的时间D. 从康复到再次感染的时间答案:A5.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是传染病的病原体?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昆虫答案:D6.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中,以下哪项是最基本的?A. 药物治疗B. 隔离措施C. 环境消毒D. 健康教育答案:D7. 以下哪种疫苗是活疫苗?A. 乙肝疫苗B. 流感疫苗C. 麻疹疫苗D. 狂犬病疫苗答案:C8.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中,以下哪种是生物媒介传播?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血液传播D. 蚊虫叮咬答案:D9. 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受以下哪个因素影响最大?A. 病原体的毒力B. 人群的免疫力C. 环境因素D. 医疗条件答案:A10.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 勤洗手B. 戴口罩C. 过度使用抗生素D. 定期体检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传播D. 水传播E. 血液传播答案:ABCDE2. 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包括:A. 儿童B. 老年人C. 孕妇D. 免疫功能低下者E. 健康成年人答案:ABCD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A. 接种疫苗B. 隔离患者C. 环境消毒D. 健康教育E. 药物治疗答案:ABCD4. 传染病的潜伏期可能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 病原体的种类B. 宿主的免疫状态C. 病原体的数量D. 病原体的毒力E. 宿主的年龄答案:ABCDE5.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A. 隔离措施B. 药物治疗C. 环境消毒D. 健康教育E. 疫苗接种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A.属地管理原则B.异地管理C。
就近管理D。
户籍管理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类.A.甲类和乙类B.甲类和丙类C.甲类、乙类和丙类D.乙类和丙类3.传染病防治法新增传染病达到()种A.39种B。
35种C.36种D.37种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A。
1B.2C.3D.n5.传染病防治法从()年实施。
A.2002年1月1日B.2003年10月1日C.2004年1月1日D.2004年12月1日6.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24小时7.发觉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流行症病人,实施收集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举行收集直报。
A.12小时B。
10小时C。
24小时D.6小时8.各级各种医疗卫生机构的《流行症报告卡》及流行症报告记录储存()年。
A.10年B。
15年C.5年D.3年9.以下是甲类传染病的有()A.鼠疫和霍乱B.炭疽C.艾滋病D.梅毒10.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A.风行性腮腺炎B.淋病C.麻疹D.狂犬病2、是非题(每题4分,共40分)1、患甲类流行症、炭疽出生的,该当将尸体立即举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2、对甲类流行症的疑似病例,可以举行居家断绝治疗。
()3、流行症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4、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效劳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流行症医院感染的要求。
()5、医院工作职员在医院取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6、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流行症疑似病例。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8、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姓名: 科室:得分:一、填空题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管理,依靠,依靠。
3、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二、选择题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D、蚊虫传播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A、脑膜炎双球菌B、肺炎双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D、结核杆菌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4、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5、甲类传染病有:()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6、传染病流行是指:()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7、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8、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9、传染病爆发是指:()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10、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 年8 月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 年12 月1 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2 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二、选择题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D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D、蚊虫传播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A )A、脑膜炎双球菌B、肺炎双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D、结核杆菌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A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篇二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 年8 月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 年12 月1 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2 种,乙类26 种,丙类11 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传染病预防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8、霍乱为甲类传染病;乙脑为乙类传染病;风疹为丙类传染病;2008年新增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2009年新增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
传染病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1、传染病的概念是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所导致的、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A.正确(E答窠)B.错误2、“结核性胸膜炎”已归属于乙类传染病“肺结核”报告中的无病原学结果。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3、接触新冠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使用双层医疗废物袋,鹅颈结双层封扎。
外面喷洒1 OOOmg/L含氯消毒液A.正确(止前答军)B.错误4、需采取接触隔离的传染病有霍乱、甲肝、戊肝、细菌性痢疾、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淋病等,接触隔离标识颜色是粉红色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5、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
A.正确B.错误6、新冠感染患者的隔离病房的物表、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A.正确(正彳B.错误7、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 144号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装病毒感染,“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2023年1月8日起实施。
A.正确B.错误8、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病例分类不分型,只有实验室确诊病例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分型。
A.正确B.错误9、传染病上报是由首诊医生负责制。
A.正确(」案)B.错误10、空气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直径>5 pm)空气中短距离(1 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疾病传播A.正确B.错误川案)二、单选:1、现疫情形势下目前国内正传播流行的主要奥密克戎毒株是()。
A、BA5.2和BF.73加笞B、BA4.2和BA5.2C、BA4.2和BF.6D、BA5.2和BF.62、以下哪个标准是符合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
A、GB19082-2009B、YY0469-2011C、GB19083-2010(正确/案)D、YY/T0969-20133、狂犬病的隔离方式为(),隔离标识颜色为()。
传染病管理培训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传染病管理培训试卷(2017年度)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传染病的重要特点是()。
A患者具有传染性 B隐性感染者虽不发病,也没有传染性C易感宿主感染后不产生抗体 D疫情发生后通常不需要处置就能控制2.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是()A明确病原体,查找传染来源 B尽快治疗病人C对环境开展消毒 D对所有人接种疫苗3.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A、小时B、1小时C、2小时D、6小时4.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有()种。
A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9种,共计37种B甲类3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共计40种C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共计39种D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共计38种5.穿戴防护用品的顺序是()A穿防护服、戴口罩、戴防护镜、戴帽子、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B戴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C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D穿防护服、戴帽子、戴口罩、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6.法定报告丙类的传染病是()A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B流行性感冒、麻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C流行性感冒、风疹、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D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百日咳7.流感确诊办法()A发病季节 B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C病毒分离 D血凝素抑制实验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实施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年8月28日年12月1日年8月28日年12月1日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天。
10.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接触传播B.注射途径传播C.性传播D.空气传播二、多选题1.发现以下()疾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2022年传染病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1、报告传染病时,几岁以下须填写家长姓名【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A W16 岁BW18 岁CW14岁(正确答案)DS12 岁2、社区医院给予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开具痊愈复课证明,依据一:看病症是否完全消失,依据二:有无传染性,判断有无传染性依据主要是()【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A最长潜伏期B隔离治疗期(正确答案)C平均潜伏期D病症消失即可3、外省民工在我市玄武区打工,身体不适到我区社区医院就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在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人属于应填写【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A外省B本市其他县区C本县区(正确答案)D本省其它地市4、一病人,某企业食堂工作,因腹泻就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人群分类应该填写【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A工人B商业服务C公共场所服务员D餐饮食品业(正5、一病人因咳嗽发热一周余,1月1日就诊于某社区医院,1月2日被诊断为“肺结核”疑似病例网络报告。
1月3日病人转诊到专科医院,1月4日确诊为肺结核病原学阳性,须在疫情网将诊断订正为确诊病例,订正卡的诊断时间应填写()【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A1月1日B 1月2日C 1月3日D 1月4日(正确答案)6、一病人因发热,1月1日就诊于某市级医院,1月2日被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病例,并经网络报告。
1月3日病人转诊到传染病医院,1月4日实验室结果“布尼亚病毒”抗体阳性,须在疫情网将诊断订正为确诊病例,订正卡的诊断时间应填写()【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A1月1日B 1月2日(正确答案)C 1月3日D 1月4日7结核性胸膜炎网报分类应该是:【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A无病原学结果(正确答案)B病原学阴性C病原学阳性D利福平耐药1、医疗机构在以下情况需要订正报告,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或抽取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疾病名称,并按报告时限要求在网络直报系统中完成订正。
传染病管理培训试卷
(2017年度)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传染病的重要特点是()。
A患者具有传染性 B隐性感染者虽不发病,也没有传染性
C易感宿主感染后不产生抗体 D疫情发生后通常不需要处置就能控制2.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是()
A明确病原体,查找传染来源 B尽快治疗病人
C对环境开展消毒 D对所有人接种疫苗
3.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A、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6小时
4.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有()种。
A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9种,共计37种
B甲类3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共计40种
C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共计39种
D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共计38种
5.穿戴防护用品的顺序是()
A穿防护服、戴口罩、戴防护镜、戴帽子、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B戴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C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D穿防护服、戴帽子、戴口罩、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6.法定报告丙类的传染病是()
A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
B流行性感冒、麻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
C流行性感冒、风疹、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
D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百日咳
7.流感确诊办法()
A发病季节 B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
C病毒分离 D血凝素抑制实验
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实施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年8月28日年12月1日
年8月28日年12月1日
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天。
10.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接触传播
B.注射途径传播
C.性传播
D.空气传播
二、多选题
1.发现以下()疾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 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
C、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
D、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2.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
B、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C、流行性感冒
D、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
3.关于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中建议使用的是()。
A、建立一个规范、灵敏、高效的覆盖全国或全球的流感监测网络
B、大力宣传接种流感疫苗,尤其高危人群
C、对患者的呼吸道隔离、流感流行期间应避免大型聚会和活动,注意室内通风
D、首选抗流感药物预防
4.预防结核感染的措施正确是:()
A、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B、婴幼儿接种卡介苗
C、预防性用药治疗
D、加强锻炼,提高基础抵抗力
5.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A、综合对症支持疗法
B、抗病毒药物治疗
C、中医辨证治疗
D、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原则有()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7.下列哪几项属于个人隔离防护“标准预防”策略范畴()
A、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具有传染性
B、接触以上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C、认真作好患者、医护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
D、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但不需太在意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8.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对传染病易感者的预防措施:()
A. 免疫预防
B. 药物预防
C. 个人防护
D. 报告登记
9.下列哪些患者应作为不明原因肺炎重点排查对象:()
A. 传染性、聚集性或特殊职业暴露
B. 慢性心血管病
C. 重症、抗生素疗效不好
D. 具有非典型肺炎表现者
10.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2017年传染病管理培训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传染病的重要特点是( A )。
A患者具有传染性 B隐性感染者虽不发病,也没有传染性
C易感宿主感染后不产生抗体 D疫情发生后通常不需要处置就能控制2.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是( A )
A明确病原体,查找传染来源 B尽快治疗病人
C对环境开展消毒 D对所有人接种疫苗
3.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 C )小时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A、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6小时
4.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有( C )种。
A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9种,共计37种
B甲类3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共计40种
C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共计39种
D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共计38种
5.穿戴防护用品的顺序是( C )
A穿防护服、戴口罩、戴防护镜、戴帽子、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B戴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C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D穿防护服、戴帽子、戴口罩、戴防护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6.法定报告丙类的传染病是( A )
A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
B流行性感冒、麻疹、黑热病、流行性腮腺炎
C流行性感冒、风疹、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
D流行性感冒、风疹、黑热病、百日咳
7.流感确诊办法( C )
A发病季节 B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
C病毒分离 D血凝素抑制实验
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实施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B )。
年8月28日年12月1日
年8月28日年12月1日
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 C )天。
10.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 )
A.接触传播
B.注射途径传播
C.性传播
D.空气传播
二、多选题
1.发现以下( ABCD )疾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 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
C、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
D、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2.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ABD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
B、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C、流行性感冒
D、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
3.关于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中建议使用的是( ABC )。
A、建立一个规范、灵敏、高效的覆盖全国或全球的流感监测网络
B、大力宣传接种流感疫苗,尤其高危人群
C、对患者的呼吸道隔离、流感流行期间应避免大型聚会和活动,注意室内通风
D、首选抗流感药物预防
4.预防结核感染的措施正确是:( ABD )
A、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B、婴幼儿接种卡介苗
C、预防性用药治疗
D、加强锻炼,提高基础抵抗力
5.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ABCD )
A、综合对症支持疗法
B、抗病毒药物治疗
C、中医辨证治疗
D、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原则有( ABCD )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7.下列哪几项属于个人隔离防护“标准预防”策略范畴(ABC )
A、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具有传染性
B、接触以上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C、认真作好患者、医护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
D、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但不需太在意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8.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对传染病易感者的预防措施:(ABC )
A. 免疫预防
B. 药物预防
C. 个人防护
D. 报告登记
9.下列哪些患者应作为不明原因肺炎重点排查对象:( ACD )
A. 传染性、聚集性或特殊职业暴露
B. 慢性心血管病
C. 重症、抗生素疗效不好
D. 具有非典型肺炎表现者
10.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 ABCD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