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表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1
消毒液名称浓 度使 用 方 法消毒时间感染监测0.05%(500mg/l )用于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10分钟0.1%(1000-2000mg/l) 1 用于细菌芽孢、肝炎病毒、传染性疾病污染物消毒2 浸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60分钟擦拭消毒 0.1%—0.2%用于物体表面,环境表面消毒30-60分钟喷雾消毒 0.2%—0.4%对房屋、家具、门窗等进行喷洒。
30-60分钟浸泡消毒 0.5%对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10分钟浸泡消毒 0.1%-0.2%用于一般物体表面30分钟熏蒸消毒 15%(7ml/m 3)用于室内消毒2小时戊 二 醛2%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 (内窥镜) 一般10-30分钟(结核杆菌、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后)每周监测浓度1次XXX医院常用消毒液的浓度、使用方法及有效期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制剂每天更换并监测碘 伏5%用于手术部位皮肤及注射部位皮肤、手、口腔黏膜的消毒作用时间至少3分钟皮肤泡沫消毒剂乙醇35%、洗必泰45%用于外科手消毒待干3M免洗手消毒液5g/L(0.5%w/v)快速手消毒待干氢氧化钠溶液1mol/L 朊毒体60分钟酒精75%用于皮肤消毒3分钟过氧化氢3%外科伤口消毒3分钟0.5ml原液:1000ml水(0.05%)用于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10分钟1ml原液:1000ml水(0.1%)1 用于细菌芽孢、肝炎病毒、传染性疾病污染物消毒2 浸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60分钟说明:此表从2013年5月15日开始实施每天更换并监测84消毒液有效期备 注不超过7天内窥镜灭菌需浸泡10小时以上。
效期现配现用(不超过1天)现配现用(不超过1天)有效含氯消毒液容器应加盖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倒入磨口瓶的碘伏使用不超过3天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感染管理科制现配现用(不超过1天)有效含氯消毒液容器应加盖。
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登记表(单位:mg/L)
1.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
2.消毒液由各自岗位根据要求自行配制(一般500mg/L),由连班负责监测,监测时间一般为上午10时左右。
3.对消毒液浓度不达标,要如实记录监测的浓度结果及配制人员姓名,并及时通知配制人重配,重新检测并记录过程,直至达标为止。
消毒液有效氯的快速测定方法一 有效氯试纸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含氯洗消剂,包括二氧化氯的测试。
测定范围:10~300ppm 。
反应稳定时间达20分钟以上。
标准比色版为10、20、50、100、150、200、250、300ppm 。
2 使用方法揭去药片上的薄膜,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浸湿后取出,甩去多余水分,略等片刻,待试纸显色稳定后,与标准色版对比确定有效氯含量。
当溶液浓度超出比色版范围时,可用不含氯的水等量稀释后再测定,得出的结果乘上稀释倍数即可。
方法二 测氯试纸法1 适用范围含氯消毒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
常用的品种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氯胺T 、氯化磷酸盐、二氯或三氯异氰尿酸钠等。
消毒液必需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具有杀菌效果。
无论是消毒剂配制使用者,还是检查人员均需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检测。
2试纸性能反应范围:10~50000ppm 。
比色范围:10~20000ppm 。
反应颜色:淡黄→黄→橙→橙红→棕→褐色。
标准比色版为10、25、50、100、150、200、300、500、1000、2000ppm 。
3 使用方法测试时一手握试纸盒,拇指压住试纸于出口处,另一手拉出纸条,在楔状齿上割断,浸入消毒液后立即取出,与标准色版进行比色, 4 被测液浓度校正(调整)方法4.1 配制消毒液的浓度低于要求时,需补加药量按下式计算,配制后用试纸复测。
应加药量)现有浓度()要求浓度上限()已加入药量(克或毫升=⨯ppm ppm补加药量=应加药量–已加入药量 4.2配制浓度高于要求时,可用稀释法按下式加水调整:应调整体积)要求浓度(现有体积(毫升))现有浓度(=⨯ppm ppm补充加水量=应调整体积–现有体积。
4.3 应急情况下消毒剂原液或原粉含氯量百分数的快速测定:取粉剂1克或水剂10毫升溶于1000毫升水中,用试纸测试,按下式求出概量百分数有效氯百分含量样品稀释倍数)测试浓度(=⨯⨯1001000000ppm即粉剂测试结果除以10,水剂除以100即得含氯量百分数。
消毒液名称浓 度使 用 方 法消毒时间感染监测0.05%(500mg/l )用于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10分钟0.1%(1000-2000mg/l) 1 用于细菌芽孢、肝炎病毒、传染性疾病污染物消毒2 浸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60分钟擦拭消毒 0.1%—0.2%用于物体表面,环境表面消毒30-60分钟喷雾消毒 0.2%—0.4%对房屋、家具、门窗等进行喷洒。
30-60分钟浸泡消毒 0.5%对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10分钟浸泡消毒 0.1%-0.2%用于一般物体表面30分钟熏蒸消毒 15%(7ml/m 3)用于室内消毒2小时戊 二 醛2%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 (内窥镜) 一般10-30分钟(结核杆菌、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后)每周监测浓度1次XXX医院常用消毒液的浓度、使用方法及有效期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制剂每天更换并监测碘 伏5%用于手术部位皮肤及注射部位皮肤、手、口腔黏膜的消毒作用时间至少3分钟皮肤泡沫消毒剂乙醇35%、洗必泰45%用于外科手消毒待干3M免洗手消毒液5g/L(0.5%w/v)快速手消毒待干氢氧化钠溶液1mol/L 朊毒体60分钟酒精75%用于皮肤消毒3分钟过氧化氢3%外科伤口消毒3分钟0.5ml原液:1000ml水(0.05%)用于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10分钟1ml原液:1000ml水(0.1%)1 用于细菌芽孢、肝炎病毒、传染性疾病污染物消毒2 浸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60分钟说明:此表从2013年5月15日开始实施每天更换并监测84消毒液有效期备 注不超过7天内窥镜灭菌需浸泡10小时以上。
效期现配现用(不超过1天)现配现用(不超过1天)有效含氯消毒液容器应加盖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倒入磨口瓶的碘伏使用不超过3天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开瓶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感染管理科制现配现用(不超过1天)有效含氯消毒液容器应加盖。
河源市人民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登记本科室普儿科年度2016目录1、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 (1)2 23 34 556 67 78 8、9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一、监测频率:普通科室为每季度的第一个月监测,重点科室每月监测。
二、培养基配送时间: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请各科室配合做好签收工作)。
三、标本的采样与送检及接收时间12、采样后4h内送检,若样本保存于0~4时间为每天8:30~11:30时和14:30~17:00四、采样的注意事项12、物表取341。
七、各科室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见附表2。
八、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使用的采样器材一览表,见附表3。
九、医院各区域空气净化方法及净化效果监测见附表4。
十、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内镜消毒效果监测见附表5。
附表1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计划安排表备注:1、空气培养计划具体到室(间),如换药室或1号手术间。
2、物体表面计划具体到何地何种物表,如换药室治疗台台面或护士站电脑键盘。
3、医务人员手具体到数目,如1位护士的手。
4、其它应具体到名称及数目。
附表2各科室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表附表3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使用的采样器材一览表附表4医院各区域空气净化方法及净化效果监测表备注:1、根据《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要求制定。
2、空气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附表5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内镜消毒效果监测表备注:根据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要求制定。
年月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登记表年月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质量改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