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德名言警句
- 格式:docx
- 大小:18.87 KB
- 文档页数:5
与道德修养有关的名言警句
1. "人无德不立,德在人为本。
" -《论语》
2. "德行天下,终身为学。
" -《大学》
3. "为德不终,日乃自虐。
" -《论语·雍也》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为政》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大学》
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里仁》
7. "道德经人主之枢纽也。
" -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序》
8. "德者,人伦之大本与国治之根本也。
" -明代·蔡元培《教育
近思录》
9. "修己以安人者,岂欲安彼而不欲安己哉?" -清代·卢宪常
《浸离堂杂考》
10. "性命徇国家,贞节顺人心。
" -明代·冯应熊《临川文集》。
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道德是社会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它们能够引导我们追求道德行为,塑造高尚的品格。
这些名言中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希望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1.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张曼娟道德的力量源于对自己的信念和愿景。
只有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才能付诸行动,展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2.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公冶长》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不仅能够造福自己,还能够引导他人。
只有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才能真正建立起道德的高地。
3. “待人以诚,而不待人以恶。
”——《管子·尉佗》待人诚实宽容,而非用恶意回报他人的行为,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本准则。
只有以诚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4. “行善积德,心灵才会丰盛。
”——郭沫若每一次行善的举动都会为心灵增添一份清喜和满足。
通过做好事、行善举止,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道德美的价值以及其带来的内心富足。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道德修养是人生的底线,也是一种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
只有做到道德修身,才能在家庭和社会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价值。
6.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外在的衣着和财富并不能彰显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品行和价值,是通过他的言行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来体现出来的。
7.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七步诗》道德行为的力量是积极的,是能够激励他人,影响社会,共同铸就美好世界的原动力。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善,才能让整个社会充满温暖与和谐。
8. “助人为快乐之本。
”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使我们更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并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与满足。
9. “以人为本,让公正和善良引领我们的行为。
”道德就是尊重个人权益,公正的待人处事,善良的行为方式。
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和和谐的社会。
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道德的中国名言_名言警句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行人(三国·刘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艺高不如德高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糟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郭沫若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鲁迅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知耻近乎勇。
——孔丘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2、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
——塞内加
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4、美丽庄严强大,这里有活跃人生。
——王统照
5、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欧阳修
6、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7、一个伟大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8、寿命缩短与思想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关于德的名言警句,成语德的名言警句、成语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德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它们蕴含着古人对于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这些名言警句和成语,不仅具有理论深度,更是人们世世代代的指导箴言。
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些精彩之作。
1. "德行天下,功名心选" ——出自《曾子父传》这句名言强调了德行对于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只有卓越的品德和行为,才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与赞美。
而功名的追求则需要心中有自己的选择和主张,而非盲目随从他人。
2. "以德报怨" ——出自《礼记·礼运篇》这句成语告诉我们,对待恶意对待我们的人,我们应以德报怨,以善心与善行来回应。
这是古人崇尚仁义道德的表现,也是我们对待他人应有的高尚情操。
3. "德高望重"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德行高尚,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其含义是说,一个人的德行越高尚,则会得到越多人的仰慕和尊敬。
4. "三纲五常" ——出自儒家思想这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行为规范的总纲,指导人们做人与为政。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家庭和社会的秩序与稳定;"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
5. "莫善于盛德" ——出自《孝经》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没有比拥有盛德更好的事物。
盛德是一种非常强大和宝贵的力量,它能打动人心、影响社会,是个人和社会成功的基石。
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自《大学》这句名言强调了个人修身养性、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和谐家庭、创造稳定社会、实现天下太平的重要性。
修身,即个人悟道修行;齐家,即和睦的家庭关系;治国,即贤能的治国之道;平天下,即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7. "以德服人" ——出自《礼记·中庸篇》这个成语强调了以德来感化和教育他人,使别人因为你的品行而愿意接受你的影响。
中国名言警句100句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留下了众多经典的名言警句。
这些名言警句融汇了智慧和哲理,经久不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百句中国的名言警句,带您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道德哲理1. 众善奉行,义薄云天。
2. 以诚待人,以己度人。
3. 德行天下,乐善好施。
4.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5. 情义相连,和为贵。
6.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7. 行善积德,善有善报。
8. 贤者无求,愚者无知。
9. 富贵在天,德行在人。
10. 仁者爱人,人皆爱之。
二、家庭关系11.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12. 德高望重,家庭和睦。
13. 和为贵,家庭美满。
14. 和睦之家,人人向往。
15. 衣食足而知荣辱。
16. 和气生财,家庭昌盛。
17. 为人父母,先为人子女。
18. 三人行,必有我师。
19. 家和万事兴,家败人亡。
20. 儿孙自有儿孙福。
三、教育启示21. 好学不倦,明日之子。
22. 左右为师,师者如父。
23. 求知若渴,学海无涯。
24. 读书使人明智,思考使人进步。
2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6. 不愿做陪衬,就得多读书。
27.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28. 勤学苦练,才能出众。
29. 教育无国界,智慧无尽头。
30. 当机立断,明知故问。
四、社会道德31. 和而不同,共同进步。
32. 不为五斗米折腰。
33.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34. 人心难测,世事难料。
35. 不为利而害义,不为权而忍辱。
36.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37. 仁者爱人,善待他人。
38. 敬人者,人恒敬之。
39. 友善待人,自会受益。
40.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五、人生哲理41. 人生如梦,难免起落。
42. 天上人间,各有各路。
43. 人生若只如初见。
44. 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竟败。
45. 苦尽甘来,泪尽欢笑。
46. 知足常乐,快乐无边。
47.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终会被遗忘。
48.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中华道德名言警句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华道德名言警句,希望大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诚无垢,思无辱刘向《说苑·敬慎》【注释】垢:耻辱。
【译文】诚实就不会蒙受耻辱,深思熟虑就不会受到侮辱。
【评介】刘向是西汉后期的政治家和学者。
他在《说苑》中引用了这句谚语,来说明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应该如何来保全自己,诚实无欺就是很重要的一条。
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胡宏《知言》[译文]自己一人的利益不要去考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就应该多多考虑;一时之间的利益不要去考虑,有利于世世代代的事情就应该好好考虑。
[评介]胡宏是南北宋之交的理学家。
他虽然一生无意于仕途,但时刻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心中。
胡宏曾经向宋高宗上万言书,陈述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
《知言》中的这段话,可以说是胡宏人生观最好不过的一个注脚,尽管他著述不多,还遭到一些正统学者的非议,但他在后世却得到许多人的尊重。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鲁语上》【注释】栋:栋梁。
【译文】没有比国家更重要的了,而要成为国家栋梁,没有比具有崇高德行更重要的了。
【评介】《国语》是一部分别记载西周末年及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的历史著作。
春秋时代,鲁大夫声伯出使晋国。
晋大夫卻(xīchóu)是声伯的连襟,他出于私情的考虑,建议晋厉公赐给声伯一块土地,声伯知道后拒绝了,并说了理由。
他认为国家重于一切,有德之人不会将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这种人才配称作国家的栋梁。
无信患作失援必毙《左传·僖公十四年》【注释】作:发作,这里是发生的意思。
【译文】没有信用就会发生灾难,失掉了救援必定灭亡。
【评介】《左传》是记载我国春秋时代历史的史书,相传作者是左丘明。
春秋时秦国发生饥荒,派人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
道德名言警句导读: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2、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芥川龙之介3、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伊索4、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布莱希特5、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6、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8、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9、辱,莫大于不知耻。
——王通10、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康熙11、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拉罗什福科12、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13、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14、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15、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16、良好的品德是由对坏倾向作顽强斗争培养出来的。
——德克斯特17、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吕坤18、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富兰克林19、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20、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
——帕利克21、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22、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23、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拿破仑24、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夸美纽斯25、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2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27、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席勒28、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29、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
——高尔基30、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狄德罗3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中国古代十大道德名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回复
1. 以孝为首,孝道至亲。
2. 仁者爱人,爱心永恒。
3.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沉沦。
4. 忠诚可贵,背信可耻。
5. 勤劳致富,懒惰致穷。
6. 信义为本,信任铸就友谊。
7. 忍让和善,和谐相处。
8. 以诚待人,以信待事。
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 明辨是非,正直为重。
11. 以德报怨,以德施恩。
12. 敬老慈幼,以德养亲。
13. 为善积德,不为恶累身。
14. 知行合一,养成良好习惯。
15. 爱国奉献,报效祖国。
16. 谦虚谨慎,永远保持学习的态度。
17. 学识渊博,融会贯通。
18. 守时敬业,精益求精。
19. 尊师重道,忠诚传道。
20. 志存高远,永不放弃。
中国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一、行德则兴,倍德则崩倍:通“背”。
推广德行就会兴盛,背离德行就会崩溃。
据说,周武王登基时,向臣子征询治理天下的秘诀,太师姜尚向武王面授机宜,武王把有关内容刻写下来,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二、德不孤,必有邻“德”,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
这是因为“必有邻”。
“邻”就是“邻居”。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三、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感出自管仲《管子戒》。
常怀津已之心,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堂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真正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四、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
闲:木栏,这里指界限。
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出了大节小节的问题。
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五、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选自《礼记·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六、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君子应该首先注重德行。
君主有德行才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会有国土,有国土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使用。
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末事。
如果轻根本而重末事,那就会与民争利。
七、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出自《礼记·曲礼上》。
这里的太上就是指上古圣人,上古圣人都是有道的人,这里引申为圣人之道。
全句意思是关于圣人之道,下层人民中间是有人知道它存在的。
八、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出自《庄子·刻意》。
性情温和宁静,不热衷于名利,就不会有患难的烦恼,也不会受到不正之气的侵蚀。
这样的人,就可以保全他的道德操守,心力、精神也不会受损害。
九、德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名言警句,以下是一些例子及其寓意: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它超越了常规的概念和理解。
这句话强调了“道”的超越性和无限性,也提示我们在理解世界时要超越常规的思维和观念。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所有人都认为某种事物是美的或善的时,这种事物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这句话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和多样性,也提示我们在评价事物时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客观判断。
3.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句话的意思是,追求知识和技能会让人不断增加,而追求“道”则会让人不断减少。
这句话强调了“道”的超越性和简洁性,也提示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
4. “柔弱胜刚强。
”:这句话的意思是,柔弱的力量往往比刚强的力量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这句话强调了柔弱的力量的潜力和价值,也提示我们在处理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重灵活和温和。
这些名言警句都表达了《道德经》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和价值观,如超越常规、相对性、内在修养和柔弱的力量等。
它们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人生智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道德名言警句中国古代道德名言警句道德修养是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道德名言警句,欢迎大家阅读!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5、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1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11、大义灭亲。
——《左传·隐公四年》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1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14、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
——《文字·自然》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1、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左传·僖公九年》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2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24、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薛瑄2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80句1. 上善若水,万物皆大同。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 以诚待人,以信立身。
5. 德行广博,事业必成。
6. 道义为先,利益为后。
7. 行善积德,必有所得。
8. 以德行善,不图回报。
9. 道德修养,世间至宝。
10. 忠诚正直,为人之本。
11. 诚实守信,为人之道。
12. 忍辱负重,为德之行。
13. 诚心悦迎,待人以礼。
14. 知恩图报,感恩之心。
15. 宽宏大量,待人以仁。
16. 言行一致,诚实为前提。
17. 拒绝贿赂,守住底线。
18. 悔过自新,修复德行。
19. 人无横财不富,口无横言不恶。
20. 君子喻于义而不喻于利。
21. 民以食为天,守护大自然。
22. 小恶常开,大恶难酬。
23. 忏悔之心,善恶可转。
24. 为人先己,利人重己。
25. 身心合一,修身齐家。
26. 道德心灵,人生之本。
27. 心存善念,乐善好施。
28. 治己之道,须以德为先。
29.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30. 忍耐忍辱,是为修身。
31. 以心换心,善与人方兴。
32. 行义者产生幸福之心。
33. 君子坦诚相待,行善事人。
34. 拥抱道义,抛弃私利。
35. 做人谨言慎行,做事克己奉公。
36. 以己为度,为善为德。
37. 以德报德,以德服人。
38. 存好心,做好事。
39. 降低欲望,提高道德。
40. 道德之光照亮心田。
41. 以善克己,争做人人爱。
42. 择善而从,远离恶魔。
43. 直道而行,德行无忧。
44. 君子爱人,小人爱财。
45. 善恶在于一念之间。
46. 忠诚待人,乐善好施。
47. 知耻而后勇,知恶而后善。
48. 笑口常开,宽宏大量。
49. 修炼道德,充实内涵。
50. 要说不是好人,从来都是先说话。
51. 修身立德,品德高尚。
52. 事事无忧,德以自养。
53. 感恩之心,善与人方兴。
54. 深思熟虑,行善穷追。
55. 心存善念,欢喜周全。
56. 善恶造就人生,伟大刻画成长。
德行名言警句1.「行善积德,慎思虑行」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思考自己的行为,要遵循良好的道德标准,行善积德,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也能够造福社会。
2.「以诚待人,以信取宠」这句名言强调了待人处事的态度和原则。
我们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才能争取到别人的信任和宠爱。
3.「德行为本,事业为末」这句话提醒我们,德行是最重要的,无论我们从事什么事业,都要以德行为本,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句古代圣人所说的名言,意味着一个人要先修身,然后才能和睦齐家,进而治理国家,实现天下太平。
5.「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警句告诫我们,不要因为恶劣的行为只是小事,就去做。
同样,不要因为善良的行为只是小事,就不去做。
无论大小,行善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原则。
6.「不能不易的,不为人所值;不能不简的,不为人所敬」这句名言告诫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尽量保持简单和容易,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敬。
7.「道德的瑰宝是人生的灯塔」这句警句提醒我们,道德是我们人生的灯塔,只有遵循良好的道德准则,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长。
8.「行为胜于言辞,德行胜于财富」这句名言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无论是言辞还是财富,都不能代替良好的行为和德行。
只有通过行动,才能真正改变和影响他人。
德行名言警句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们提醒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诚待人,以德行为本。
无论是过日子还是从事事业,都要尽量保持简单、真诚,还要记住行为胜于言辞,德行胜于财富。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和准则,我们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也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于品德的名言警句关于品德的名言警句11、道德是真理之花。
2、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3、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4、品行是一个人的守护神。
5、最贫是无才,最贱是无志。
6、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7、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9、有志者事竟成。
10、单纯的才智不能代替道德上的正直。
11、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12、正义就是力量。
13、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饮盗泉。
14、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15、蜗牛是苦恼的,因为它背着自己的重负。
16、最可怕的原告与证人,是每个人自己心中的良心。
17、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
18、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人类最伟大的武器,就是他熊熊燃烧着的灵魂。
21、世间最伟大的莫如人,中最伟大的莫如心。
22、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23、一切美德都是由于放弃自我而完成的`。
24、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丧失什么;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但当丧失了品德时,就一切都丧失了。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
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27、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8、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的结果。
关于品德的名言警句21、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培根2、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古人道德名言警句导读:名言警句古人道德名言警句1、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0、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6、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17、朝闻道,夕死可矣。
1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6、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8、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3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4、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
35、学苍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3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9、多行不义必自毙。
40、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41、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
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
4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4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5、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46、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中华传统道德观名言警句
以下是中华传统道德观名言警句: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3.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
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论语》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1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17.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18.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论语》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中华道德名言警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华道德名言警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无题》
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6、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8、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9、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11、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1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1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
14、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1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
1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7、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正蒙·乾称》
18、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19、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管子形势解》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21、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2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易论第九》
24、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2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2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7、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2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30、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第九章
31、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淮南子·泛论训》
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3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4、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录》
35、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
3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3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3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3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张载《正蒙·中正》
40、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4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4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4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4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4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46、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47、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
48、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5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5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5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5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5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5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5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8、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59、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
6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61、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6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6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64、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6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训》
6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6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6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70、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
71、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7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刘向《说苑·正理》
7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7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白居易《与元九书》
75、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经说上》
7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7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7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79、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8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