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练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11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一、单选题1.x∶80=2.4 x=()A. B. C. D. 1922.解比例x=( )A. B. 1.25 C. 31.5 D. 223.解比例,x=( )A. 1.5B. 0.7C. 5.7D. 54.求未知数x.x∶12.8=10∶8x=( )A. 16B. 0.2C.D. 55.解比例.x=()A. 10B. 8C. 2.25D. 40二、判断题6.X:750=0.1:2.2则x=7.解比例时,未知内项x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乘已知内项的倒数三、填空题8.解比例.=x:96 x=________9.在下面等式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________∶2=8∶410.解比例4.75:x=7.125:12,则x=________11.________12.求未知数x5︰x=8︰20x=________(填小数)13.解比例则x=________四、计算题14.=15.求未知数x的值:(1):x=15%:0.18 (2)x﹣x﹣5=18.16.(2016·江苏如皋)解方程。
①3.2x-4×3=52②x:1.2=3:417.解方程或比例.x+ =6:36%= x9.5﹣3x=4.5.18.x:10= :19.解比例。
(1)(2)(3)五、解答题20.求未知数(1)7(x-1.2)=2.1(2)∶=X∶1021.求未知数x.(1)0.5x+ x=42(2)18:x= :六、综合题22.求未知数x(1)2x+30%x=9.2(2)4x﹣=(3)x:= :23.只列算式(或方程),不计算.(1)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2,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3.5.(2)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x:80=2.4解:x=2.4×80x=192故答案为:D【分析】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两段同时乘80,这样就能求出未知数的值.2.【答案】C【解析】【解答】解: 1.9x=13.3×4.5x=59.85÷1.9x=31.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x 的值.4.【答案】A【解析】【解答】x:12.8=10:8解:8x=12.8×10x=128÷8x=16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5.【答案】C【解析】【解答】解:2x=6×0.75x=4.5÷2x=2.2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二、判断题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x:750=0.1:2.2解: 2.2x=750×0.1x=75÷2.2x=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做出判断.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未知数是内项,则内项×未知数=外项×外项,未知数=外项×外项÷内项,除以内项,也就是乘内项的倒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解比例要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三、填空题8.【答案】120【解析】【解答】=x:96解: 4.8x=96×64.8x=5764.8x÷4.8=576÷4.8x=120【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9.【答案】4【解析】【解答】():2=8:4解:4×()=8×24×()=16()=4故答案为: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在比例中,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10.【答案】8【解析】【解答】4.75:x=7.125:12解:7.125x=4.75×12x=57÷7.125x=8故答案为:8【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1.【答案】0.02【解析】【解答】解:2x=0.04×1x=0.04÷2x=0.02故答案为:0.0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2.【答案】12.5【解析】【解答】5:x=8:20解:8x=5×208x=1008x÷8=100÷8x=12.5故答案为:12.5【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3.【答案】84【解析】【解答】解:0.04x=0.7×4.8x=0.7×4.8÷0.04x=84故答案为:8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四、计算题14.【答案】0.6【解析】【解答】=解:12x=2.4×312x=7.212x÷12=7.2÷12x=0.6故答案为:0.6【分析】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5.【答案】(1)解::x=15%:0.18 15%x=0.18× 15%x=0.2715%x÷15%=0.27÷15% x=1.8;(2)解:x﹣x﹣5=18x﹣5=18x﹣5+5=18+5x=23x×3=23×3 x=69【解析】【分析】(1)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把方程转化为15%x=0.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除以15%求解;(2)先化简方程得x﹣5=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加上5再同乘上3求解.16.【答案】解:①3.2x-4×3=523.2x-12=523.2x=64x=20②x:1.2=3:44x=3.6x=0.9【解析】【分析】本题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比例.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要对齐.(1)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12,再除以3.2来解.(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4x=1.2×3,再化简,然后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来解.17.【答案】解:x+ =6x=6x÷ =6÷x=5:36%= xx=1x÷ =1 ÷x=9.5﹣3x=4.59.5﹣3x+3x=4.5+3x 4.5+3x=9.54.5+3x﹣4.5=9.5﹣4.5 3x=5 3x÷3=5÷3 x=1【解析】【分析】(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3)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3x,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4.5,最后两边再同时除以3即可.18.【答案】解:x:10=x= ×10 x=【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9.【答案】(1)解:x=(2)解:75%:x=:20.5x=0.75×20.5x=15.375÷x=123(3)解:4x=50×12x=600÷4x=150【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五、解答题20.【答案】(1)解:7(x-1.2)=2.1x-1.2=2.1÷7x=0.3+1.2x=1.5(2)解:【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7,再同时加上1.2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21.【答案】(1)解:x=42x× =42× x=36(2)解:18:x= :x=18×x× =18× × x=36【解析】【分析】(1)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2)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六、综合题22.【答案】(1)解:2x+30%x=9.22.3x=9.22.3x÷2.3=9.2÷2.3 x=4;(2)解:4x﹣=4x﹣+ = + 4x= 4x÷4= ÷4 x= ;(3)解:x:= :x= ×x = x=【解析】【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3求解;(2)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x= × ,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23.【答案】(1)解:x:2=5:3.5(2)解:300÷(1﹣)【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列出方程即可;(2)根据图意,可知把这根绳子的总长看做单位“1”,用去了,还剩下300米;要求单位“1”的量,要先求出还剩下的300米对应的分率是多少列式为:1﹣,进而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具体的数量对应的分率即可解答.此题考查根据题意或图意,列比例式或算式,解决关键是要分析好题意或图意,灵活的解答即可.。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1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的定义,能够用比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掌握比例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的性质计算。
3.能够灵活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比例的性质。
2.灵活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复习与引入(10分钟)进行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引入比例的概念,向学生说明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讲解比例的性质(20分钟)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性质,例如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比例的乘法运算规律等。
3.练习比例计算(30分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比例计算练习,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4.讲解实际问题(20分钟)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讲解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5.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做简要总结,并展示正确的解题方法,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巩固比例计算能力。
2.思考并总结比例的性质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针对课堂中讲解的实际问题,尝试寻找更多类似问题并解决。
教学反思与展望这堂课上,学生对比例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实际问题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下节课继续加强实际问题的讲解和练习。
希望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例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围绕比例展开,深入探讨比例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比例。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训练,更加熟练地运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 比例第4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1.填一填。
(1)把2.4×5=31×36这个等式改写成比例是( ) 。
(2)如果4a =5b(a 、b 均不为0),那么a:b =( ):(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内项是(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是1.8,且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18和20,这个比例是 ( )或( )。
(5)在比例16:4=24:6中,如果第一个比的前项增加4,那么第二个比的前项应该增加( ),才能使比例仍然成立。
(6)如果甲数的75与乙数的54相等(甲、乙两数均不为0),那么甲数:乙数=( )。
(填比值)2.周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的个数和所需的时间如下表:(1)从表中选择两组数据,写出一个乘积相等的式子。
(2)根据上面的等式,写出一个比例。
3.选一选。
(1)下面四组数中,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31、51、3、5 B.4、6、8、12 C.1、2、3、9 D.4、8、121、61(2)在一个比例中,一个内项扩大到原来的6倍,要使比例仍然成立,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另一个内项缩小到原来61B.其中的一个外项扩大到原来的6倍C.另一个内项也扩大到原来的6倍D.要保证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 (3)根据a:8=b:3写出的比例,正确的是( )。
A.a:b=3:8B.8:a=b:3C.3:8=b:aD.a:3=b:8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 ):8=6:( ) 9:( )=( ):8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和是38,差是22,两个比的比值是1.6。
请写出这个比例。
6.在比例0.5:9=2:36中,若将0.5加上2.5,并只改变其他三项中的一项,这个比例就成为新的比例,请写出所有新的比例。
第5课时 解比例1.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第6课时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一、填空。
1.一杯400克的糖水,含糖率是20%,糖与糖水的比是( ),再加入20克糖,糖与糖水的比是( )。
2.如果A ×34=B ×25,那么A ∶B =( )∶( ),当A =0.8时,B =(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25,另一个外项是( )。
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二、解比例。
x 15=1.87.5 1225∶x =34∶56三、选择。
1.小花10分钟做了7道题,小华15分钟做了12道题,小花与小华每分钟做题数的最简比是( )。
A.7∶12 B.8∶7 C.7∶8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3.用3、7、9、21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下面的哪个式子是正确的( )。
A.21∶3=7∶9B.3∶7=9∶21C.9∶3=7∶214.圆的半径与圆周长(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
( )2.圆柱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 )3.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 )4.除数一定,商和被除数。
( )五、通往火车站的2号厅有一条人行通道,通道长120米,宽2米。
现用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设。
设计人员选用了黑色和白色两种地砖,按箭头方向铺下去,具体铺设方案如图。
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白色地砖与黑色地砖的面积比是( )∶( )。
2.铺设这条通道,共需要地砖多少块?其中白色地砖多少块?口3.4÷2=9.8÷0.7= 2.4×0.3=算0.54÷0.9= 9.65÷0.1=0.325×100= 2.5×8=0.56÷0.7=0.125×4= 3.28×0.1=一、1.1∶5 5∶21 2.8 15 1.5 3.524.40 40000004000000 二、x=3.6 x=815三、1.C 2.B 3.B 4.A 四、1.成反比例 2.成正比例 3.不成比例 4.成正比例五、1.3 1 2.120米=1200分米2米=20分米(1200÷5)×(20÷5)=960(块)960×33+1=720(块) 答:共需要地砖960块,其中白色地砖720块。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一、单选题1.x∶80=2.4 x=()A. B. C. D. 1922.解比例x=( )A. B. 1.25 C. 31.5 D. 223.解比例,x=( )A. 1.5B. 0.7C. 5.7D. 54.求未知数x.x∶12.8=10∶8x=( )A. 16B. 0.2C.D. 55.解比例.x=()A. 10B. 8C. 2.25D. 40二、判断题6.X:750=0.1:2.2则x=7.解比例时,未知内项x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乘已知内项的倒数三、填空题8.解比例.=x:96 x=________9.在下面等式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________∶2=8∶410.解比例4.75:x=7.125:12,则x=________11.________12.求未知数x5︰x=8︰20x=________(填小数)13.解比例则x=________四、计算题14.=15.求未知数x的值:(1):x=15%:0.18 (2)x﹣x﹣5=18.16.(2016·江苏如皋)解方程。
①3.2x-4×3=52②x:1.2=3:417.解方程或比例.x+ =6:36%= x9.5﹣3x=4.5.18.x:10= :19.解比例。
(1)(2)(3)五、解答题20.求未知数(1)7(x-1.2)=2.1(2)∶=X∶1021.求未知数x.(1)0.5x+ x=42(2)18:x= :六、综合题22.求未知数x(1)2x+30%x=9.2(2)4x﹣=(3)x:= :23.只列算式(或方程),不计算.(1)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2,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3.5.(2)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x:80=2.4解:x=2.4×80x=192故答案为:D【分析】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两段同时乘80,这样就能求出未知数的值.2.【答案】C【解析】【解答】解: 1.9x=13.3×4.5x=59.85÷1.9x=31.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x 的值.4.【答案】A【解析】【解答】x:12.8=10:8解:8x=12.8×10x=128÷8x=16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5.【答案】C【解析】【解答】解:2x=6×0.75x=4.5÷2x=2.2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二、判断题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x:750=0.1:2.2解: 2.2x=750×0.1x=75÷2.2x=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做出判断.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未知数是内项,则内项×未知数=外项×外项,未知数=外项×外项÷内项,除以内项,也就是乘内项的倒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解比例要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三、填空题8.【答案】120【解析】【解答】=x:96解: 4.8x=96×64.8x=5764.8x÷4.8=576÷4.8x=120【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9.【答案】4【解析】【解答】():2=8:4解:4×()=8×24×()=16()=4故答案为: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在比例中,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10.【答案】8【解析】【解答】4.75:x=7.125:12解:7.125x=4.75×12x=57÷7.125x=8故答案为:8【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1.【答案】0.02【解析】【解答】解:2x=0.04×1x=0.04÷2x=0.02故答案为:0.0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2.【答案】12.5【解析】【解答】5:x=8:20解:8x=5×208x=1008x÷8=100÷8x=12.5故答案为:12.5【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3.【答案】84【解析】【解答】解:0.04x=0.7×4.8x=0.7×4.8÷0.04x=84故答案为:8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四、计算题14.【答案】0.6【解析】【解答】=解:12x=2.4×312x=7.212x÷12=7.2÷12x=0.6故答案为:0.6【分析】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5.【答案】(1)解::x=15%:0.18 15%x=0.18× 15%x=0.2715%x÷15%=0.27÷15% x=1.8;(2)解:x﹣x﹣5=18x﹣5=18x﹣5+5=18+5x=23x×3=23×3 x=69【解析】【分析】(1)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把方程转化为15%x=0.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除以15%求解;(2)先化简方程得x﹣5=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加上5再同乘上3求解.16.【答案】解:①3.2x-4×3=523.2x-12=523.2x=64x=20②x:1.2=3:44x=3.6x=0.9【解析】【分析】本题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比例.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要对齐.(1)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12,再除以3.2来解.(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4x=1.2×3,再化简,然后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来解.17.【答案】解:x+ =6x=6x÷ =6÷x=5:36%= xx=1x÷ =1 ÷x=9.5﹣3x=4.59.5﹣3x+3x=4.5+3x 4.5+3x=9.54.5+3x﹣4.5=9.5﹣4.5 3x=5 3x÷3=5÷3 x=1【解析】【分析】(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3)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3x,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4.5,最后两边再同时除以3即可.18.【答案】解:x:10=x= ×10 x=【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9.【答案】(1)解:x=(2)解:75%:x=:20.5x=0.75×20.5x=15.375÷x=123(3)解:4x=50×12x=600÷4x=150【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五、解答题20.【答案】(1)解:7(x-1.2)=2.1x-1.2=2.1÷7x=0.3+1.2x=1.5(2)解:【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7,再同时加上1.2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21.【答案】(1)解:x=42x× =42× x=36(2)解:18:x= :x=18×x× =18× × x=36【解析】【分析】(1)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2)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六、综合题22.【答案】(1)解:2x+30%x=9.22.3x=9.22.3x÷2.3=9.2÷2.3 x=4;(2)解:4x﹣=4x﹣+ = + 4x= 4x÷4= ÷4 x= ;(3)解:x:= :x= ×x = x=【解析】【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3求解;(2)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x= × ,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23.【答案】(1)解:x:2=5:3.5(2)解:300÷(1﹣)【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列出方程即可;(2)根据图意,可知把这根绳子的总长看做单位“1”,用去了,还剩下300米;要求单位“1”的量,要先求出还剩下的300米对应的分率是多少列式为:1﹣,进而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具体的数量对应的分率即可解答.此题考查根据题意或图意,列比例式或算式,解决关键是要分析好题意或图意,灵活的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