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工厂化育苗适宜基质水分条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5.01 KB
- 文档页数:5
茶业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世界范围内也备受喜爱。
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茶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茶叶的高产栽培技术是茶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它对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将就茶业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选择选择良好的土壤是茶叶高产栽培的关键。
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以便茶树的根系能够充分伸展。
土壤的酸碱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茶树生长喜欢较酸的土壤,PH值在4.5-5.5之间为宜。
土壤的排水性也要好,以免水分过多导致根系窒息。
在土壤选择时,还需考虑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土壤的肥力直接关系到茶树的生长和产量,应选择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
土壤的透气性对于根系的呼吸和养分吸收也至关重要,要保证土壤的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和水泥化。
二、茶树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树品种是茶叶高产栽培的基础。
不同的茶树品种对于光照、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要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对于常见的种植地区,适合栽种的茶树品种有:碧螺春、铁观音、大红袍、龙井等。
在茶树品种选择时,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茶叶的品质。
优良的品种不仅能够提高茶叶的产量,还能够提高茶叶的品质,产生更加鲜嫩可口的茶叶。
三、合理的密植和整枝茶树的密植和整枝是茶叶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
适度的密植和整枝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茶树的株密度,提高茶叶的产量。
一般来说,茶树的密植度在亩产量高的茶园中较大,而在亩产量低的茶园中较小。
适度的整枝也能够促进茶树的新梢生长和减少老枝的营养消耗,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产量。
四、科学施肥茶树的施肥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科学施肥能够有效地提高茶树的养分水平,增加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茶树对养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对氮肥的需求较大,而对磷、钾等微量元素的需求也较为明显。
工厂化育苗的原理工厂化育苗,也称为规模化育苗,是指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在相对封闭的工厂环境中进行大规模的育苗生产。
与传统的露天育苗相比,工厂化育苗具有节约资源、高效生产、稳定品质等优势。
下面将从种子选择、育苗基质、环境控制和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工厂化育苗的原理。
首先,种子选择是工厂化育苗的第一步。
育苗所选用的种子应具有优良的品种特性,如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势旺盛等。
此外,种子应符合规格要求,有一定的发芽率和纯度。
优质的种子能够保证后续育苗的质量和产量。
接下来是育苗基质的选择。
育苗基质是指提供养分和水分等生长必需物质的介质,一般包括土壤、有机栽培基质或人工培养基等。
工厂化育苗通常采用无土栽培基质,如腐殖质、泥炭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并方便管理和控制。
育苗基质的选择要考虑种子的生长需要以及其对养分、水分和透气性的要求。
在工厂化育苗过程中,环境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育苗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多个因素。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温度是控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范围能够促进植物的发育,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湿度的控制可以影响通气性和水分蒸发,适宜的湿度可保持基质湿润,为生长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
CO2浓度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适量的CO2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光合效率。
通过控制育苗环境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因素,工厂化育苗能够创造有利于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条件。
此外,管理也是工厂化育苗的重要一环。
育苗过程中的管理包括播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播种时要注意种子的均匀分布和定植深度,避免重叠和间断造成的不利影响。
管理时要及时给予适宜的水分和养分,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此外,工厂化育苗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
综上所述,工厂化育苗的原理主要通过优质种子选择、育苗基质选择、环境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提高育苗的质量和产量。
工厂化育苗措施引言工厂化育苗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它通过在专门的设施中进行苗木的育苗,提高了苗木的质量和产量。
在工厂化育苗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工厂化育苗措施。
温室环境调控温室环境的调控是工厂化育苗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调整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可以创造出适合苗木生长的理想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温度控制:根据不同苗木的要求,设置适宜的温度范围。
例如,在寒冷季节,可以使用加热设备,保持温室内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提供苗木生长所需的温暖环境。
•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助于苗木的生长。
通过喷水、湿度调节器等方式,控制温室内的湿度水平,避免苗木因干燥或过湿而受到伤害。
•光照控制:充足的光照是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温室中,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根据苗木的需求,灵活调整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促进苗木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是工厂化育苗中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
以下是几项水肥管理的重要措施:•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可以将水和肥料直接送到苗木的根系附近,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浪费。
通过合理设计滴灌系统,可以根据苗木的需求,定量供应水分和肥料。
•肥料选择:根据苗木的养分需求,选择适宜的肥料类型和配比。
常用的肥料有氮、磷、钾等,可以通过合理的配比提供苗木所需的养分。
•施肥时机:施肥时机的选择对苗木的生长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在苗木生长初期需要提供足够的氮肥,随后逐渐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满足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防治是工厂化育苗中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苗木在育苗阶段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措施:•定期巡查:定期巡查苗木,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迹象。
一旦发现有害生物的存在或病害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益生菌等有益生物,对抑制和控制病害和害虫的生长繁殖。
茶园的四大必备条件
茶园的四大必备条件包括:
1. 适宜的气候条件:茶树对气温、湿度和日照的要求较高,一般茶树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0-30摄氏度,湿度在60-80%之间,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以上。
2. 适宜的土壤条件:茶树生长需要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一般要求土壤的pH值在4.5-6之间,土壤质地松散,透水性好,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3. 适宜的海拔高度:茶树的生长海拔范围较广,但不同种类的茶树有不同的海拔高度适宜范围。
通常茶树生长在海拔500-1500米的地区较为合适。
4. 良好的水资源保障:茶树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供给,一般要求年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要有均匀的分布。
另外,
茶树生长期间也需要灌溉水源的保障。
茶树工厂化育苗中扦插基质、光照条件和基质含水量的研究茶树扦插是当前茶树种苗繁育的普遍方式,生产上经常采用畦面铺心土的方法进行育苗,该方法具有保持品种原有优良特征、特性的特点,但是育苗周期长、移栽成活率低。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茶树种苗的繁育技术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
为了加快茶树育苗的进度,缩短育苗周期,加速茶树新品种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以及最大程度的利用苗圃大棚空间,合理利用太阳光,论文采用育苗架和育苗盘进行育苗,以便达到工厂化育苗的目的。
基质是对茶苗生长影响最大的因素,试验采用不同配比的基质,通过对扦插茶苗生长过程中各项生长指标以及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同时在基质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光照下对扦插茶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4种不同扦插基质以基质Ⅲ(草炭:珍珠岩:蛭石=2:1:1)成活率最高,高达86.17%;其次是基质Ⅳ(红壤土),成活率达到85.36%;基质Ⅱ(草炭:蘑菇渣:珍珠岩:蛭石=1:1:1:1)的成活率低于基质Ⅳ和基质Ⅲ,成活率为75.98%,基质Ⅰ扦插茶苗的成活率最低,仅为60.26%。
2、对4种基质1~11月生长指标的测定结果为:在茶苗生长的不同阶段,扦插茶苗各项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基质Ⅲ扦插茶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三种基质。
在茶苗株高上,基质Ⅲ最好,基质Ⅱ次之,说明基质Ⅱ也有利于茶苗株高的增加;基质Ⅱ扦插茶苗的着叶数在生长前期高于基质Ⅳ,到后期却低于基质Ⅳ;基质Ⅱ和基质Ⅳ对茶苗生根的影响在8月份之前大致持平。
3、对4种基质1~11月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为:1~11月份,4种基质的净光合速率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基质Ⅲ扦插茶苗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他三种基质,分别比基质Ⅰ、Ⅱ、Ⅳ高出41.35%、12.67%、10.39%;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所以茶苗的蒸腾速率在1~11月份也是先升高再降低,同时,蒸腾速率也是茶苗叶片水分利用率的一种体现,基质Ⅲ扦插茶苗的蒸腾速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基质Ⅰ、Ⅱ、Ⅳ高出47.18%、13.13%、36.55%;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与茶苗叶片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1~11月份,叶绿素含量整体呈现先上升,然后基本不变的趋势,基质Ⅲ扦插茶苗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基质Ⅱ。
茶叶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总结一、市场需求分析目前,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中国,茶文化深厚,茶叶消费市场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茶叶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随着茶叶的推广,其国际市场也逐渐打开,出口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茶叶种植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二、种植条件分析1. 土壤条件:茶树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单宁酸含量高、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考虑土壤的适宜性。
2. 气候条件:茶树适应性广,但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适宜种植茶树的气候条件为阳光充足、降雨适中、温度适中的地区。
3. 流域条件:茶叶是典型的山地农作物,流域地带较适宜种植,有利于茶叶对光照、水分等条件的合理利用。
三、技术支持分析茶叶种植是一项技术密集的产业,需要技术支持来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
目前,茶叶种植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包括茶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摘加工技术等方面。
各地政府和农业部门也对茶叶种植提供了技术培训和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四、市场风险分析茶叶种植虽然市场需求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波动等方面。
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等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病虫害会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市场波动可能导致茶叶价格的波动,影响农民的收益。
因此,农民在种植茶叶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五、发展建议1. 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和品种,合理组织生产。
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 发展茶叶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4. 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合理调整种植规模和品种。
综上所述,茶叶种植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和市场风险。
只有在科学制定种植计划、加强技术培训、发展茶叶加工产业等方面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确保茶叶种植的可行性和长期稳定发展。
茶业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茶叶是我国传统的特产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茶业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茶叶的种植和生产一直是茶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茶业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了茶农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土壤、肥料、水源、栽培管理等方面,对茶业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一、土壤茶树生长需要土壤的支撑和养分供给,因此良好的土壤是茶叶高产的基础。
茶树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酸性土壤是茶树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这种土壤条件下,茶树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茶叶的生长。
茶树在生长期间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茶园的土壤要保持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
茶树还需要有一定的土壤深度,以满足其根系的生长需求。
二、肥料茶树的生长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因此选择合适的肥料对茶叶的高产至关重要。
茶树需要包括氮、磷、钾、镁、硫等多种元素的肥料,这些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茶叶的生长和发育。
茶园在施肥的时候要控制好施肥的量,过少会导致茶树缺乏养分,而过多则容易导致土壤酸化和水土流失。
茶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所以需要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某些元素,以免对茶树造成负面影响。
三、水源茶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供给,因此良好的水源是茶叶高产的保障。
茶园要选择良好的水资源地,保证水源的质量和稳定性。
茶树生长期间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防止干旱或者水浸对茶叶生长的不利影响。
在水的使用上要保持合理,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水资源。
四、栽培管理茶叶的高产栽培技术中,栽培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茶园的整体规划要合理,栽培密度、树形和行间距等都需要控制好,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方便栽培管理。
茶树的修剪和疏密控制都是关键,适当的修剪可以促进茶树的新梢生长和树形美化,而疏密控制可以使茶树充分受光和通风。
茶树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施行病虫害防治,保持茶园的卫生和健康。
五、科学技术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茶叶的高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茶 叶 科 学 2005,25(4):270~274 Journal of Tea Science收稿日期:2005—05—24 修订日期:2005—09—22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021102090)作者简介:曾建明(1972— ),男,四川苍溪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茶树育种与茶树生理研究。
茶树工厂化育苗适宜基质水分条件研究曾建明1,谷保静2,常杰2,袁海波1,王丽鸳1,董方帅2,成浩1,周健1,葛滢2,陈圣伦3(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08;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310012;3.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雅安,625000)摘要:研究了在不同含水率基质下培养的茶树扦插苗的生长参数、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茶苗的新生物量在基质含水率80%~100%时最大,叶面积比(LAR )、比叶面积(SLA )、生根率及比根长(SRL )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根生物量比(RMR )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最大光合速率(Pnmax )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在70%~100%水处理时最大;叶绿素的含量基本上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叶绿素a/b 的值则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
因此,在出根后的育苗期间适当降低基质含水率有利于幼苗的形态建成和提高茶苗的光合能力。
关键词:茶树;工厂化育苗;生长分析;光合作用中图分类号:S571.1; S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9X (2005)04—270—05Studies on the Optimal Water Condition for Tea Seedlingsunder Greenhouse Manufacturing AdministrationZENG Jian-ming 1, GU Bao-jing 2, CHANG Jie 2, YUAN Hai-bo 1, WANG Li-yuan 1, DONG Fang-shuai 2,CHENG Hao 1, ZHOU Jian 1, GE Ying 2, Chen Shenglun 3(1.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08, China ;2 College of Science, Zhejiang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China; 3. Agronomy Colleg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00, China)Abstract: The photosynthesis,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the growth traits of the clonal tea seedling grown under various substrates with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under the greenhouse were compared. The new biomass reaching their maximum values in the substrate with 80%~100% relative substrate water content, root mass ratio (RMR)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 of substrate, while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specific leaf area (SLA), leaf area ratio (LAR), root emerging rate of the plant and specific root length (SRL) increased as the water content of substrate increased. The maximum photosynthetic rate (Pnmax) and new biomass increased as the water content of substrate increased, reaching their maximum values at 70%~100% water content of substrat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increased with the rise of relative water content of substrate, while the ratio of chlorophyll a/b decreased with the substrate water content of substrate. Lower substrate water content can expedite the growth of tea seedling after rootage. Key words: Camellia sinensis , Greenhouse seedling-raising, Growth analysis, Photosynthesis茶树(Camellia sinensis )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适应国际国内茶叶产业发展的要求,良种化工程成为我国茶叶产业升级的核心工作之一和产业发展的支撑,随着良种化4期 曾建明,等:茶树工厂化育苗适宜基质水分条件研究 271[2]进程的加快,对种苗的繁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保留传统的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的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先进性,开始探索在现代设施技术条件下进行茶树良种繁育的新技术。
由于在设施条件下,可通过各种工程技术对环境条件进行人工调节,相对于大田环境,人工对环境的调节直接决定了育苗的成功与否,因此通过研究育苗过程中插穗及茶苗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是进行设施条件下育苗条件的调控的关键。
本研究着重研究了育苗过程中基质水分条件对新生苗的直接作用(形态建成)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从而探讨适宜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基质水分条件。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品种:龙井长叶;育苗基质:按体积比2:1混配的泥炭蛭石基质,扦插前用水浇透并放置过夜;育苗场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智能化自动控制温室。
1.2 试验方法育苗方式:按传统短穗扦插技术方法进行扦插育苗[1],扦插时间为2004年3月中旬。
育苗期间除水分供给按试验设计进行外,其余条件均参照传统育苗的要求进行统一管理。
水分设置:正式实验前,测量培养基质的持水量(Water holding capacity ,WHC ),并将其定为100%。
基质WHC 的测定方法为,先将培养基浇透水分并放置12 h 称重(Saturation fresh weight ,W sf ),然后烘干称量基质干重(Dry weight ,W d ),按公式WHC = × 100计算基质的WHC 。
自然生境中,土壤由于降水而达到水分饱和,由于蒸发、渗透、植物吸收等原因,一段时间内土壤含水量慢慢降低,降水的间隔期有长有短,这些间隔期对植物的生长会产生影响(Misra and Tyle ,1999)。
本实验模拟自然环境降水规律,设置了3个从饱和水分到一定比例的基质含水率的动态基质水分。
3个处理以相对基质含水量的多少来区分,第一个处理使基质保持在70%~100%WHC 范围内变动,当基质水分下降到70%WHC 时,立即补充水分,使之达到饱和。
以同样的方法保持第二个处理在80%~100%WHC ,第三个处理在90%~100%WHC 。
每个处理重复3次。
W sfWd 生长分析:在实验处理60天后每个处理随机取15株测量茶苗的株高、茎长、新生叶数、发根数、根长,应用扫描仪、winfolir 叶面积测定系统(澳大利亚产,精度0.001 cm 2)、千分之一天平、恒温烘箱等仪器设备测定每个处理抽样新生苗测定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80℃烘至恒重)和新生叶叶面积,按Hunt (1978)方法[3]计算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 )、叶生物量比(leaf mass ratio ,LMR )、叶面积比率(leaf area ratio ,LAR )、根生物量比(root mass ratio ,RMR )、比根长(specific root length ,SRL )、植株含水率等生长参数。
SLA=LA/LW ;LMR=LW/W ;LAR=LA/W ;RMR=RW/W ;SRL=RL/RW ;(注:式中,LA ,叶面积;LW ,叶生物量;W ,整株总生物量;RL ,根长;RW ,根生物量;Wf ,植株鲜重。
)光合测定:应用LI-cor 6400(美国)光合测定仪测定茶苗新生成叶的光-光合曲线,光强范围从0到2000 μmol/m 2•s ,比较不同处理下光-光合作用曲线以及光补偿点(LCP )、光饱和点(LSP )、表观量子效率(AQY )、最大光合速率(P nmax )等参数。
光合速率的测定时间为上午9:00到11:30,下午2:30到4:30,同步测定光强、气温、空气湿度等环境因子,测定时间间隔为30~60 min 。
同时测定在固定光强(1000 μmol/m 2•s )下各处理茶苗的光合速率,每个测定重复3次以上。
茶叶科学25卷272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按彭运生等的方法进行测定[4](彭运生,1992)。
每个处理3次重复。
数据统计处理:对得到的数据在Excel里进行整理和简单的数据分析,用Origin进行光-光合曲线拟合,用SAS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茶苗生长对基质水分的响应基质含水率对茶苗平均生长参数的影响如图1所示。
茶苗新生物量在随基质含水率为80%~100%时最高,70%~100%时最低,这表明基质含水率在80%~100%之间波动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累积。
茶苗根冠比、RMR的变化趋势表明,茶苗生物量的分配随着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逐渐从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
基质水分较少时,茶苗具有较多的地下分配,根生物量比较大,70%~100%和80%~100%水分处理的茶苗均显著大于90%~100%水分处理(图1),这对育苗来说是有利的,根系生长迅速有利于提高培育健壮根系,对提高茶苗成图1 不同水分条件下茶苗的生长分析Fig. 1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traits of tea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of substrate4期 曾建明,等:茶树工厂化育苗适宜基质水分条件研究 2732.3叶绿素含量与光强的关系活率、出圃率和培育壮苗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