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实验中学2024学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内能不变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C.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一定增多2、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牛顿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伽利略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D.库仑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3、一名观察者站在站台边,火车进站从他身边经过,火车共10节车厢,当第10节车厢完全经过他身边时,火车刚好停下.设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每节车厢长度相同,则第8节和第9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A.2∶3B.3∶2C.(2-1)∶(3-2) D.(3-2)∶(2-1)4、如图所示,小明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将一杯水放在桌边,杯下压一张纸条.若缓慢拉动纸条,发现杯子会出现滑落;当他快速拉动纸条时,发现杯子并没有滑落.对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缓慢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小B.快速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大C.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纸条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D .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尽量大一些5、交流发电机线圈电阻r =1 Ω,用电器电阻R =9 Ω,电压表示数为9 V , 如图所示,那么该交流发电机( )A .电动势的峰值为10 VB .电动势的有效值为9 VC .交流发电机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电动势的瞬时值为102 VD .交流发电机线圈自中性面转过90°的过程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202v6、钍核(23490Th )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镤核(23491Pa ),同时伴随着放出γ光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钍核衰变过程中放出了一个正电子B .钍核的中子数比镤核的中子数多一个C .给钍加热,钍的半衰期将变短D .钍核衰变过程中核子数没有改变,所以没有质量亏损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5分,1-15小题每题2分,16-20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A.观察外观是否规则 B.测定是否有固定的熔点C.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D.验证是否有各向异性2.符号为M的能层所含的能级有几种A.2 B.3 C.8 D.183.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A.SO2 B.BeCl2 C.CH3Cl D.COCl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B.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不可能是1s22s12p3C.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的光谱D.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低于基态时的能量5.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钾(K)原子基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Ca2+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16 8OD.H2O分子的电子式为7.下列各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A.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C.氯化钠和过氧化钠 D.溴和白磷8.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A.碘单质 B.氯化氢C.苯 D.甲烷9.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中的化学键都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C.石墨是一种原子晶体D.冰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10.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不能单独形成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C.CH3—CH3、CH2===CH2、CH≡CH中σ键都是C—C键,所以键能都相同D.碳碳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碳碳三键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11.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A.Ag+、NH3B.BF3、NH3C.Co3+、H2O D.Ag+、H+12.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CI4>CBr4>CCl4>CF4C.NH3>H2O>N2>COD.HF>HCl>HBr>HI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B.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高于其他晶体C.根据熔融态能否导电,可以判断化合物是否为离子化合物D.构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化学键1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2O>HF>H2S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5.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
3.光的衍射与偏振4.激光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观察光的衍射现象进一步认识光的波动性.2.了解光明显衍射的条件,了解衍射图样.(重点)3.观察光的偏振现象,了解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难点)4.了解激光的特点及其应用,知道激光和自然光的区别.光的衍射[先填空]1.单缝衍射现象(1)当单缝较宽时,光沿着直线方向通过单缝,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条跟单缝(或圆孔)宽度相当的亮线.(2)把单缝调窄些,可以看到屏上亮线也随之减小.(3)当单缝调到很窄时,光通过单缝后就明显地偏离了直线传播方向,到达屏上以后,不再是一条很窄的亮线,而是照到了相当宽的地方,并且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再调小单缝,条纹也随之变得清晰、细小.2.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狭缝)时,绕过障碍物或通过小孔、狭缝传播到阴影区域的现象.3.衍射图像衍射时产生的明暗条纹或光环.[再判断]1.白光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在适当的角度,可看到彩色光,是光的衍射现象.(×) 2.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是光的折射现象.(×)3.用两支圆柱形铅笔并在一起,形成一个狭缝,使狭缝平行于日光灯,会看到彩色的衍射条纹.(√)[后思考]1.白光经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产生的条纹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都是中央为白色条纹,两侧为彩色条纹.2.光遇到小孔、单缝或障碍物时,衍射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光遇到小孔、单缝或障碍物时,衍射现象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无发生与不发生之别.1.三种衍射图样的比较(1)单缝衍射图样(如图531所示)单色光衍射白光衍射图531①中央条纹最亮,越向两边越暗;条纹间距不等,越靠外,条纹间距越小.②缝变窄通过的光变少,而光分布的范围更宽,所以亮纹的亮度降低.③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跟入射光的波长及单缝宽度有关,入射光波长越大,单缝越窄,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就越大.④用白光做单缝衍射时,中央亮条纹仍然是最宽最亮的白条纹.(2)圆孔衍射图样①中央是大且亮的圆形亮斑,周围分布着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且越靠外,圆形亮条纹的亮度越弱,宽度越小.如图532所示.图532②圆孔越小,中央亮斑的直径越大,同时亮度越弱.③用不同色光照射圆孔时,得到的衍射图样的大小和位置不同,波长越大,中央圆形亮斑的直径越大.④白光的圆孔衍射图样中,中央是大且亮的白色光斑,周围是彩色同心圆环.⑤只有圆孔足够小时才能得到明显的衍射图样.在圆孔由较大直径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光屏上依次得到几种不同的现象——圆形亮斑(光的直线传播)、光源的像(小孔成像)、明暗相间的圆环(衍射图样).(3)不透明的小圆板衍射图样(泊松亮斑)(如图533所示)图533①中央是亮斑.②周围的亮环或暗环间距随半径增大而减小.2.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异同点单缝衍射双缝干涉不同点产生条件只要狭缝足够小,任何光都能发生频率相同的两列光相遇叠加条纹宽度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条纹宽度相等条纹间距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各相邻条纹等间距亮度中央条纹最亮,两边变暗清晰条纹,亮度基本相等相同点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干涉、衍射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1.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入射光由黄光换成绿光,衍射条纹间距变窄B.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C.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D.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宽E.条纹间距与单缝到屏的距离无关【解析】当单缝宽度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即光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越远,条纹间距也越大,A、C正确;当光的波长一定时,单缝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条纹间距越大,B错误;光的波长一定、单缝宽度也一定时,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也会变宽,D正确,E错误.【答案】ACD2.如图534甲、乙所示,是单色光通过窄缝后形成明暗相间的两种条纹图样,________为单缝衍射的图样,________为双缝干涉的图样.图534【解析】甲图中的条纹宽度不等,中央宽,两侧窄,应为单缝衍射图样.乙图中的条纹等宽等距,应为双缝干涉图样.【答案】甲乙区分双缝干涉条纹与单缝衍射条纹的方法1.根据条纹的宽度区分:双缝干涉的条纹是等宽的,条纹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而单缝衍射的条纹,中央亮条纹最宽,两侧的条纹变窄.2.根据亮条纹的亮度区分:双缝干涉条纹,从中央亮纹往两侧亮度变化很小;而单缝衍射条纹中央亮纹最亮,两侧的亮纹逐渐变暗.光的偏振[先填空]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2.偏振片:由特定的材料制成,每个偏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向,只有沿这个方向振动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这个方向叫做透光方向.3.线偏振光:光的振动方向限在一个平面内的光.4.自然光: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是由大量的振动方向不同而互不相干的线偏振光组成.5.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再判断]1.凡是波都有偏振现象.(×)2.反射可以引起自然光的偏振.(√)3.拍摄水中游鱼时,在镜前装一偏振片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后思考]1.自然光和偏振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自然光沿所有方向振动,偏振光沿某一特定方向振动.2.自然光经水面反射的光一定是偏振光吗?【提示】经水面反射和折射的光都是偏振光.1.几个概念(1)自然光——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振动的光.(2)偏振光——沿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3)起偏器——自然光通过后变为偏振光的偏振片.(4)检偏器——检测投射光是否为偏振光的偏振片.2.偏振原因光是横波,是电磁波,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振动方向均与波传播的方向垂直,所以光有偏振现象.(1)自然光经过反射或折射后会变成偏振光,如自然光射到两介质分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和折射角之和为90°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光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2)光波的感光作用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引起的,因此常将E的振动称为光振动.在与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振动的方向可以沿任意的方向,光振动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光就是自然光,光振动沿着特定方向的光就是偏振光.3.偏振光的两种产生方式(1)让自然光通过偏振片.(2)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3.在垂直于太阳光的传播方向前后放置两个偏振片P和Q,在Q的后边放上光屏,如图53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35A.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不变B.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C.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不变D.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E.偏振现象表明光是横波【解析】P是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太阳光(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该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P的透振方向一致.所以当Q与P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通过Q的光强最大;当Q与P 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通过Q的光强最小.即无论旋转P或Q,屏上的光强都是时强时弱.故正确答案为B、D、E.【答案】BDE4.电子表的显示屏利用了液晶的旋光性,当液晶上不加电压时,偏振光通过液晶时偏振方向会旋转90°,这就是液晶的旋光性;如果在液晶上加上电压,则旋光性消失.有一种电子表的显示屏是透明的,而在显示数字的笔画处不透光,则上下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________;笔画处为________电极,因此加上电压时变为________的.【解析】假设光从下向上传播,光线通过下偏振片时成为偏振光,如果不加电压,偏振光通过液晶时偏振方向旋转90°,此时光线能透过上偏振片,可知上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应与此时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即与下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组成数字的笔画处有时透明,有时不透明,可知笔画处为透明电极,当加上电压时液晶旋光性消失,光线不能透过.【答案】垂直透明不透明1.偏振片是由特定的材料制成的,每个偏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向,这个方向叫做“透振方向”,只有沿透振方向振动的光才能通过偏振片.2.偏振片上的“狭缝”表示透振方向,而不是真实狭缝.3.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4.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可以变成偏振光.5.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光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不同时,透过偏振片的光的强度不同.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先填空]1.激光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度大、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相干性好、覆盖波段宽而且可调谐.2.激光的应用:根据激光的特性,在工、农、科技及社会各方面有广泛应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激光加工、激光全息照相、激光检测、激光通信、激光医学、激光照排、光盘等方面.[再判断]1.激光可以进行光纤通信是利用了相干性好的特点.(√)2.激光可用做“光刀”来切开皮肤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好.(×)3.全息照相技术只能记录光波的强弱信息.(×)[后思考]1.利用激光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应用了激光哪方面的性质?【提示】应用了“平行度”非常好的性质.2.在演示双缝干涉的实验时,常用激光作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什么特征?【提示】应用了激光单色性好的特性.激光的应用与对应的特性特点性质应用强度大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激光加工激光医学方向性好激光的平行度非常好、传播很远的距离而不发散,仍能保持其高能量激光测距、雷达激光检测、光盘单色性好激光的频率范围较窄、颜色几乎是相同的激光照排相干性好激光具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偏振方向相同的特点干涉、衍射光源激光全息照相覆盖波段宽且可调谐用不同的激光器可获得从X射线到远红外波段的激光,且像无线电波一样进行调制激光通信5.对于激光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激光B.激光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光C.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D.激光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E.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的特点【解析】普通光源不能产生激光,A错误;激光要通过人工控制才能产生,B错误,C 正确;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的特点,已深入我们生活各个方面,D、E正确.【答案】CDE6.应用激光平行性好的特性,可以精确地测量距离.对准目标发射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与收到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求出激光器到目标的距离.若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测得从发射到收到反射脉冲所用的时间为 2.56 s,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解析】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从发射脉冲到收到反射脉冲所用时间t=2.56 s,月球与地球距离为:l=12ct=12×3.0×108×2.56 m=3.84×105 km.【答案】 3.84×105 km激光的特点1.激光首先是光,激光遵循光的一切规律,如折射、反射、衍射、干涉等.2.激光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一般光源所不具备的特点,如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等.3.针对激光的每一个特点,都有很多方面的应用.。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其中1~9题为单选题,10~14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以下关于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就是指电子本身B .元电荷就是法拉第发现的C .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D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创造出了等量的异种电荷的过程【答案】C考点:元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元电荷的理解能力.元电荷与电子电荷量数值的电量,为1.6×10-19C ,其他所有带电体电荷量都元电荷的整数倍。
2. 有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其中A 、B 两球带电情况完全相同,C 球不带电,将A 、B 两球相隔很远距离固定起来,两球间的库仑力是F ,若使C 球先和A 接触,再与B 球接触,移去C ,则A 、B 间的库仑力变为( )A. F/10B. 3F/8C. F/4D. F/2【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假设A 带电量为Q ,B 带电量也为Q ,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22Q F k r = 第三个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 与A 接触后,A 和C 的电量都为Q/2,C 与B 接触时总电荷量再平分,则C 、B 分开后电量均为132 24Q Q Q +=,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2223334288Q k Q Q F k F r r ⋅'===,故选B.考点:库伦定律【名师点睛】要清楚带电体相互接触后移开,同种电荷电量平分,异种电荷电量先中和再平分.根据库仑定律的内容,找出变化量和不变量求出问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本领的物理量B.电流强度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电流强度是矢量C.电动势的单位和电势差相同,电动势实质上就是的电势差D.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不会发生变化【答案】D考点:电动势;电流【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电动势的理解.抓住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与外电路的结构无关即可。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跟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B.闭合线框放在变化的磁场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C.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来磁场磁通量的变化D.闭合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2.(3分)一闭合金属线框MNPQ的两边接有电阻R1、R2,框上垂直MN、QP放置一金属棒AB,棒与框接触良好,整个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当用外力使AB棒右移时()A.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线框内没有感应电流B.线框内有感应电流,电流方向沿MNPQMC.线框内有感应电流,电流方向沿MQPNMD.线框内有感应电流,左半边沿AMQBA方向,右半边沿ANPBA方向3.(3分)图中交流电源的电压与直流电源的电压相同,四个灯泡完全相同,L的直流电阻不计.当电路达到稳定时,灯泡亮度最高的是()A.B.C.D.4.(3分)如图,用理想变压器给电灯L供电,如果只增加副线圈匝数,其它条件不变,则()A.电灯L亮度减小B.电流表示数增大C.电压表示数不变D.变压器输入功率不变5.(3分)如图1所示,两个闭合圆形线圈A、B的圆心重合,放在同一水平面内,线圈A 中通以图2中所示的交变电流,t=0时电流沿逆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所示).则线圈B在t1~t2时间内()A.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B.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C.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D.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6.(3分)一交流发电机模型如图1所示,用示波器观察到它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波形如图2所示,则()A.该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5VB.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为25r/sC.t=s时,穿过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大D.t=s时,发电机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平行7.(3分)如图是一带有铁芯的线圈,a、c是线圈两端、b为中间抽头.把a、b两点接入一平行金属导轨,在导轨上横放一与其接触良好的金属棒.若导轨间有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要使a、c两点的电势都高于b点,则金属棒沿导轨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8.(3分)把一只电热器接在8V的直流电源上,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将它分别接到μ1=4sin2ωt(V)和μ2=8sinωt(V)的交流电源上,仍要产生Q的热量,则需通电时间分别为()A.4T,T B.8T,2T C.2T,T D.4T,2T9.(3分)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解析版)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复平面内,点表示的复数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一般利用复平面内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x+yi(x,y∈R)在复平面内与点(x,y)一一对应)解答即可.详解:由复数的几何意义得点(0,-1)表示的复数为0+(-1)×i=-i.故选D.点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x+yi(x,y∈R)在复平面内与点(x,y)一一对应.2. 已知函数,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一般先求导,再求.详解:因为所以,所以=cos0-1=1-1=0,故选A.点睛:注意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有些同学容易记错.3.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B. 演绎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 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D. 合情推理是演绎推理【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合情推理的定义分析判断.详解:对于A选项,由于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所以A不正确;对于B选项,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所以B不正确;对于C选项,由于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所以C正确;对于D选项,由于合情推理是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所以D不正确.点睛:对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合情推理的定义要理解掌握,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4. 已知是复平面内的平行四边形,,,三点对应的复数分别是,,,则点对应的复数为()A. B. C. D.【答案】D详解:由题得A(-2,1),B(1,-1),C(2,2),设D(x,y),则因为,所以,解之得x=-1,y=4.所以点D的坐标为(-1,4),所以点D对应的复数为-1+4i,故选D.点睛:本题方法比较多,但是根据求点D的坐标,是比较简单高效的一种方法,大家解题时,注意简洁高效.5. 已知推理:“因为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而铜能导电,所以铜是金属”.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此推理大前提错误B. 此推理小前提错误C. 此推理的推理形式错误D. 此推理无错误【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利用三段论来分析解答. 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是范围对象A具有某性质,小前提应该是B元素属于范围对象A,结论是B具有某性质,这个推理的形式才是正确的.详解:已知推理的大前提是:因为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所以推理的小前提应该是说A材料是金属,结论是A能导电. 但是推理的小前提是说铜能导电,违背了三段论的推理要求,所以此推理的推理形式错误,故选C.点睛:三段论看似简单,但是遇到真正的问题,有些同学又比较含糊. 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是范围对象A 具有某性质,小前提应该是B元素属于范围对象A,结论是B具有某性质,这个推理的形式才是正确的.6. 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时的假设为()A. 三个内角中至多有一个不大于B. 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不大于C. 三个内角都不大于D. 三个内角都大于【答案】D【解析】分析:一般利用命题的否定来解答,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的否定应该是三个内角都大于.详解:由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的否定是“三个内角都大于60°”,故选D.点睛:利用反证法证明时,首先要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原命题的反面成立,所以这里涉及到命题的否定,命题的否定就是只否定命题的结论,命题的否命题是条件和结论都同时否定,这两个大家要区分开来. 7. 复平面内,若与复数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复数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就是说复数的实部大于零,虚部小于零,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得m的取值范围.详解:由题得,解之得0<m<1,故选B.点睛:本题解答主要是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来解答的,复数x+yi(x,y∈R)与复平面内的点(x,y)一一对应.8. 观察下列各式:,,,……,则的末两位数字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依次求出7的乘方对应的值,归纳出末两位数出现的规律,再确定72018的末两位数.详解:根据题意得,72=49,73=343,74=2401,75=16807,76=117649,77=823543,78=5764801,79=40353607…,发现:74k﹣2的末两位数字是49,74k﹣1的末两位数字是43,74k的末两位数字是01,74k+1的末两位数字是07,(k=1、2、3、4、…),∵2018=504×4+2,∴72018的末两位数字为49,故选D.点睛:要解答本题,一定要多列举找到规律,不能只写几个就下结论,所以本题列举了8个式子,这样总结的结论才更准确.9.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A. B. 和 C. D.【答案】B【解析】分析:一般先求导得再解不等式得到它的解集,最后和定义域求交集,即可得到原函数的单调减区间.详解:由题得,令,所以x<1,因为x≠0,所以x<1,且x≠0,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和,故选B.点睛:本题是一个易错题,容易漏掉函数的定义域,得到函数的减区间为,主要是因为没有考虑定义域{x|x≠0}.对于函数的任何问题,必须遵循定义域优先的原则,否则会出错.10. 已知函数在处的切线平行于轴,则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先求导,再求出,再解方程,求出a的值,再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最后求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差.详解:由题得,所以故a=0,所以,所以函数f(x)在(1,+∞)和(-∞,-1)上是增函数,在(-1,1)上是减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为2+b+2-b=4,故选C.点睛:求函数的极值的一般步骤是:求定义域求导解方程列表下结论.11.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由曲线,,和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求出直线y=x和曲线xy=1的交点的横坐标,再利用定积分求出曲线,,和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详解:联立xy=1和y=x得x=1,(x=-1舍).由题得由曲线,,和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故选A.点睛:求曲线围成的不规则的图形的面积,一般利用定积分来求解.12. 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求出函数f(x)的导数,问题转化为a≥在恒成立,令g(x)=,x∈,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g(x)的最大值,即得实数a的范围.详解::f(x)=(2a﹣1)x﹣cos2x﹣a(sinx+cosx),=2a﹣1+sin2x﹣a(cosx﹣sinx),若f(x)在递增,则≥0在恒成立,即a≥在恒成立,令g(x)=,x∈,则=,令>0,即sinx>cosx,解得:x>,令<0,即sinx<cosx,解得:x<,故g(x)在[0,)递减,在(,]递增,故g(x)max=g(0)或g(),而g(0)=1,g()=,故a≥1,故选D.点睛:本题解答用到了分离参数的方法,把≥0在恒成立通过分离参数转化为a≥在恒成立,再求函数g(x)=,x∈的最大值.处理参数问题常用的有分类讨论和分离参数方法,如果分离参数不便,就利用分类讨论.大家要注意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复数满足,则复数的共轭复数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由题得到,再利用复数的除法化简得到z,最后求z的共轭复数.详解:由题得.所以z的共轭复数为2-i.故填2-i.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和共轭复数的概念,解题时,不要求出z就直接填进去了,主要还要求z的共轭复数.14. 若,则实数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微积分基本原理化简已知,得到m的方程,求出m的值.详解:由题得,所以,∴m=2.故填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积分基本原理,关键是找到的原函数.15. “扫雷”游戏,要求游戏者找出所有的雷,游戏规则是:一个方块下面有一个雷或没有雷,如果无雷,掀开方块下面就会标有数字(如果数学是,常省略不标),此数字表明它周围的方块中雷的个数(至多八个),如图甲中的“”表示它的周围八个方块中有且仅有个雷.图乙是小明玩的游戏中的局部,根据图乙中信息,在这七个方块中,有雷的方块为__________.【答案】ADFG【解析】分析:解答时,先确定F和G有雷,再确定C,D中必有一个有雷,这时再利用假设法否定C有雷D无雷,后面再确定A和B是否有雷.详解:第4行第7个数字2,所以F、G方块有雷. 第4行第6个数字4,说明E方块没有雷.由于第4行第4个数字3,说明C、D中必有一个有雷. 假设C有雷,D无雷. 由于第6行第7个数字2,所以第7行6、7、8、9都没有雷,第5个有雷,但是第6行第4 个数字2,这样第6行第4个数字周围就有3个雷,与题目矛盾,故C无雷,D有雷.由于第4行第3个数字1,所以B五雷,由于第4行第2个数字1,所以A有雷. 故有雷的是A、D、F、G.故填A、D、F、G.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推理论证,在推理时主要要从简单的入手,再讨论复杂的,如果不能确定可以进行假设分析,找到矛盾和答案.16. 设函数,观察下列各式:,,,,…,,……,根据以上规律,若,则整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归纳得到f n(x)=f(f n﹣1(x))=,再求出f n()=,最后解不等式,得到n的最大值.详解:由题意,所给的函数式的分子不变都是x,而分母是由两部分的和组成,第一部分的系数分别是1,3,7,15…2n﹣1,第二部分的数分别是2,4,8,16…2n.(x))=,∴f n(x)=f(f n﹣1∴f n()=.∴,∴,∴整数的最大值为9.故填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所以归纳出f n(x)=f(f n﹣1(x))=是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复数,,,是实数,为虚数单位.(1)若,求复数,;(2)若,求复数,.【答案】(1),;(2),.【解析】分析:(1)把代入,得到关于a、b的方程,根据复数相等的概念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复数、.(2) 把代入,得到关于a、b的方程,根据复数相等的概念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复数,.详解:(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和复数相等的概念,属于基础题.18. 已知函数.(1)求的单调区间;(2)当时,求的值域.【答案】(1)单调增区间为和,单调减区间为;(2).【解析】分析:(1)先求导,再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先写出函数在的单调区间,再根据函数的单调区间写出函数f(x)的值域.详解:(1)由题意得,,令,则或;令,则;∴的单调增区间为和,单调减区间为;(2)由(1)得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的值域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函数的值域,属于基础题.19. 已知点,是椭圆的左右顶点,是椭圆上异与,的点,则直线与的斜率满足.(1)类比椭圆的上述结论,写出双曲线的相应结论,并证明;(2)请利用(1)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已知点,是双曲线的左右顶点,是该双曲线上异与,的点,若直线的斜率为,求直线的方程.【答案】(1)答案见解析;(2).【解析】分析:(1)类比椭圆的上述结论,写出双曲线的相应结论,再证明.(2)先利用前面的结论得到再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化简即得直线的方程.详解:(1)已知点,是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双曲线上异与,的点,则直线与的斜率满足;证明:由题意得,,∴∵是双曲线上的点,∴,∴,∴直线与的斜率满足.(2)由(1)得,∵,∴,∵是双曲线的右顶点,∴,∴直线的方程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类比推理的能力和圆锥曲线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说明:请考生在(A),(B)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0. 已知数列满足,.(1)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猜想的表达式;(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猜想的结论.【答案】(1)答案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猜想.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的结论.详解:(1)当时,;当时,;当时,,由此猜想;(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时,显然成立,②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由题意得,∴当时猜想也成立;由①和②,可知猜想成立,即.点睛:在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利用前面的时的假设,否则就是伪数学归纳法,是错误的.21.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1)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猜想的表达式;(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猜想的结论.【答案】(1)答案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猜想.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的结论.详解:(1)当时,,∴,当时,,∴,当时,,∴,由此猜想,(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时,显然成立,②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由题意得,∴,∴,∴当时猜想也成立,由①和②,可知猜想成立,即.说明:请考生在(A),(B)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2. 已知函数.(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当时,证明:在上至多有一个零点.【答案】(1)答案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求导,再对a分类讨论,求函数的单调性.(2)对a分类讨论,根据函数的图像分析每一种情况函数在上零点个数,即得在上至多有一个零点.详解:(1)由题意得①当时,令,则;令,则,∴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②当时,令,则或,(ⅰ)当时,令,则或;令,则,∴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ⅱ)当时,,∴在上单调递增;(ⅲ)当时,令,则或;令,则,∴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2)由(1)得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处取得极大值,∵,∴此时在上至多有一个零点;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此时在上至多有一个零点;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处取得极大值,∵,∴此时在上至多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当时,在上至多有一个零点.点睛:对于函数的零点问题,一般利用图像法分析解答.一般先求导,再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最值、极值等,再画图分析函数的零点情况.23. 已知函数.(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当函数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答案见解析;(2).【解析】分析:(1)先求导,再对a分类讨论,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对a分类讨论,作出函数的图像,分析出函数f(x)有两个零点所满足的条件,从而求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1)由题意得①当时,令,则;令,则,∴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②当时,令,则或,(ⅰ)当时,令,则或;令,则,∴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ⅱ)当时,,∴在上单调递增;(ⅲ)当时,令,则或;令,则,∴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2)由(1)得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处取得极大值,∵,∴此时不符合题意;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此时不符合题意;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的处取得极大值,∵,∴此时不符合题意;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在上有一个零点,(ⅰ)当时,令,当时,∵,∴在上有一个零点,∴此时符合题意;(ⅱ)当时,当时,,∴在上没有零点,此时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点睛:对于含参的问题,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本题的导数,由于无法直接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所以必须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时,要注意分类的起因、分类的标准、分类的过程和分类的结论.。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学业诊断物理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上午10:45-12:00)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第II 卷前的答题栏内。
1.氡222的半衰期为3.8天,其衰变方程为2222188684Rn Po X →+,同时释放大约5.49MeV 的能量。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X 原子核的中子数为4B.22286Rn 衰变为21884Po 发生的是β衰变C.4mol 的22286Rn 原子核经过7.6天后还剩余1mol 的22286Rn 原子核D.22286Rn 与21884Po 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2.关于原子结构和玻尔原子理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与电子发生碰撞造成α粒子大角度偏转B.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C.大量氢原子处于4n =的能级,最多可以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D.玻尔理论能解释结构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3.可视为质点的物体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2222m x t t=++,0t =时刻开始计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2m /s B.第2s 初质点的速度大小为6m /sC.前2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4mD.第2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m /s4.某长跑选手正在以3m /s 的速度向南奔跑,感受到4m /s 的东风,此时实际的风速是()A.大小为5m /s方向为西偏南37︒B.大小为5m /s方向为东偏北37︒C./s方向为西偏南37︒D./s 方向为东偏南37︒5.跳台滑雪运动中,运动员从跳台A 处沿水平方向飞出,在斜坡B 处着陆,着陆瞬间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A 、B 间的距离为75m ,斜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
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考查内容:交变电流,动量总分:100分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得4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 如图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ε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B、t2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最大C、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D、每当e变换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绝对值都为最大。
2.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u=2202sin(100π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上接有灯泡A、理想电感线圈L及理想电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100HzB.灯泡A两端电压为55VC.若u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则灯泡A将变亮D.若u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电压表的示数仍不变3. 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量不变C.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不一定改变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4. 物体在恒定的合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Δt1内速度由0增大到v,在时间Δt2内速度由v增大到2v.设F在Δt1内做的功是W1,冲量是I1;在Δt2内做的功是W2,冲量是I2.那么( ) A.I1<I2,W1=W2 B.I1<I2,W1<W2C.I1=I2,W1=W2 D.I1=I2,W1<W25.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B是小车内半圆弧轨道的水平直径,现将一小球从距A 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由A点沿切线方向经半圆轨道后从B点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8h,不计空气阻力。
太原市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试卷高二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每小题只有1 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将每小题的正确选项填入下表中)图1 是2012 年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统计图。
读图,完成1~3 题。
1.据图推断,甲省级行政区A.农业生产水平低下B.城市化水平较高C.位于西部经济地带D.工业化进程缓慢2.甲、乙所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甘肃省、山西省B.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海市C.浙江省、江苏省D.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3.甲、乙之间能够开展合作的是A.甲为乙提供丰富水源B.甲向乙输送劳动力C.乙为甲提供能源保障D.乙为甲提供技术支持2010 年5 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我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 千米,最宽处约195.41 千米,将“线”还原成“带”(图2)。
读图,完成4〜5 题。
4.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表明南北方分界线具有A.开放性B.过渡性C.明确性D.变化性5.南北分界线最接近我国的A.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年均温0℃等温线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借助自身优势承接海外产业转移,纺织、服装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而今,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高于国标市场,铃织业的成本上升。
在此背景下,总部位于杭州市的我国K 企业于2014 年斥资2.18 亿美元在美国投资建造紡紗厂,其原棉和劳动力来自美国,产品(紗线)则运回国内加工,成为逆产业转移的代表。
据此,完成6〜7 题。
6.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承接海外纺织、服装等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纺织原材料丰富B.消费市场较广阔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7.逆产业转移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劳动力使用量B.运输量C.原料使用量D.设备费用图3 是我国某地区两处铁路沿线的防护工程景观。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15m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s2.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3.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 B.路边的树林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小孩的座位4.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放热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放热C.雪糕周围冒“自气”是液化现象D.雪糕周雨冒“白气”是汽化现象5.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6.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7.如图是2015年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可知()A.各选手的最终名次B.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C.博尔特的起跑速度最大D.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8.小明用两支示数都为38.5℃的体温计分别测量体温为39.5℃和37℃的两个人的体温,则测量的结果是()A.37℃39.5℃B.38.5℃39.5℃C.39.5℃38.5℃D.38.5℃38.5℃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10.如图是小车甲、乙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乘越大,乙车速度不变二、填空题11.用如图1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物体长度为cm,在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C.12.(4分)广场舞的音乐声是山音箱中纸盆的产生,经传播到人耳,若音量过大,则影响周围居民,因此可采用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的减噪举措,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还会破坏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13.(4分)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只有当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14.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15.(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新华网重庆3月31 日电,从缅甸曼德勒起飞的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如图所示),优如一只巨大的风筝,在飞越群山,历经约20小时30分,航行1500公里后,安静地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阳光动力2号”是瑞士设计的一款能够在不添加任何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的情况下昼夜飞行的飞机;机身使用的碳纤维蜂窝夹层材料,每立万米质量仅25克,机翼有72米,质量仅有2300千克,和一辆小汽车相当;机冀上装载的17248块太阳能电池板为飞机提供了持续的可再生能源;这些电池板每块仅厚135μ米,相当于人类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135μm=m;(2)在飞行过程中,以为参照物时,飞行员是运动的;(3)“阳光动力2号”从曼德勒飞到重庆的平均速度为km/h(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4)“阳光动力2号”的优点之一是.三、作图与简答题16.(2分)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17.(2分)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在图中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18.(4分)如图所示,当水沸腾时,壶嘴口不断有“白气”出现,而小红同学发现壶嘴位置几乎看不见“白气”,出现“白气”的位置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四、实验与探究题19.(6分)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她观察并记录了在加热过程中气泡的特点以及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束后首先撤掉了酒精灯,发现水还在沸腾,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不断上升、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沸点为℃;(2)“水还在沸腾”的原因可能是.20.(8分)小李在“测小汽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然后用电子表记录了小车在斜面顶端A、中点B和底端C对应的时刻,用刻度尺测出了小车行驶的路程,并计算了小车在全程AB和后半程BC运动的平均速度.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小汽车运动的;(2)计算可得:v AC=m/s,v BC=m/s.21.(8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d,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细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以上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操作步骤C应改正为:;(2)改正后合理的实验步骤排序应是;(3)实验步骤E中的n为20圈比40圈的实验误差.22.(8分)暑假,小李利用冰箱测量不同液体的凝固点.他在两只透明的杯子甲和乙中,分别装入等量的水和食盐水,然后将它们同时放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箱冷冻室内,每隔一定时间打开冰箱观察它们的状态并记录温度.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甲杯子中的一部分水已经开始结冰,而乙杯子中的盐水却完全处于液态.同时还发现冷冻室内结有厚厚的霜.霜层过厚会降低制冷效果,增加能耗.于是小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先将两种液体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待它们完全凝固后再取出,在室温下观察其状态的变化并测出其熔点,就可知道它们的凝固点.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打开冰箱门时,〔选填“冰箱内”或“冰箱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白气”;(2)开始结冰时甲杯中水的温度0℃;乙杯中的盐水的凝固点应该水的凝固点;(都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他改进实验方法依据的原理是.23.(4分)如图所示,小雨同学探究了音调与频率的关关系后,继续利用刻度尺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请你帮他完成实验:主要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五、计算题请从A、B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24.(5分)下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至少需要多少h?25.(5分)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00m.请你计算该汽车:(1)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请从A、B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26.A.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直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铁管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敲击声,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产生“两次敲击声”的原因是;(2)敲击后经过1.2s,另一个同学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计算这条直铁管长度;(3)计算听到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27.B.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3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如表所示的列车时刻表,请你解答:(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3)中途高铁列车以180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度为1800m的隧道,高铁列车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时间是40s,计算这列高铁列车的长度.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15m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s【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5cm=150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不符合实际;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长度较小,演奏一遍国歌的时间在47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则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主要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接收到的响度越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需要清楚的是: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3.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 B.路边的树林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小孩的座位【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解答】解:以铁轨、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为参照物,小孩和铁轨、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孩是运动的;只有当孩子相对于自己的座位位置或车厢位置不改变时,才符合妈妈对他的“别动”的要求,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4.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放热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放热C.雪糕周围冒“自气”是液化现象D.雪糕周雨冒“白气”是汽化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需要放出热量.【解答】解:A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吸收热量,故AB错误;CD、雪糕周围冒的“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D 错误.故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定义做出判断.5.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点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6.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转换法来研究物理现象.【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二是转换法在物理学研究当中的有效运用.7.如图是2015年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冲线瞬间的照片,照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为其成绩,根据这些信息可知()A.各选手的最终名次B.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C.博尔特的起跑速度最大D.博尔特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长【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或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但统一的方法是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由图可知,部分选手还没有跑完全程,无法得知具体所用时间,无法判断其最终名次.故A错误;BD、博尔特和其他运动员跑的路程相等,但博尔特所用时间最短,所以博尔特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故B正确,D错误;C、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博尔特的起跑速度最大.故C错误;故选B.【点评】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一般有三种:①路程一定,比较时间;②时间一定,比较路程;③在引入速度后,可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8.小明用两支示数都为38.5℃的体温计分别测量体温为39.5℃和37℃的两个人的体温,则测量的结果是()A.37℃39.5℃B.38.5℃39.5℃C.39.5℃38.5℃D.38.5℃38.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温度计有一特殊的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缩口,液柱不能自动下降.【解答】解:由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可知: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向下甩一下,如果没有甩,直接测病人的体温,如果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体温计示数高,则准确;如果比体温计原来示数低,则仍然是原来的示数;所以第一个人的测量结果为39.5℃,第二个人的测量结果为38.5℃,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在图象中包含了好多知识.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把整个图象分成3段,首先是固体吸热升温;然后一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可以看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熔点及熔化所用的时间;最后是晶体完全熔化完后继续吸热升温的过程.【解答】解:A、由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是晶体,故错误;B、据熔化图象可知,海波在AB段是固态,故错误;C、据熔化图象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故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正确;D、据图象可知,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4min,故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给出了海波的熔化图象,让学生通过图象得出一些相关的信息.由于海波是晶体,所以它的图象应分为三段进行分析: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在分析时先找出能够直接看出的,再分析隐藏的内容.10.如图是小车甲、乙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乘越大,乙车速度不变【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③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④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2m/s;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二、填空题11.用如图1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长度为3.25cm,在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4°C.【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①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木块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②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由图可知,在刻度尺的(2~3)cm之间有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2.00cm的刻线,物体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25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5.25cm﹣2.00cm=3.25cm.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低于0℃,为﹣4℃.故答案为:1;3.25;﹣4.【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2.广场舞的音乐声是山音箱中纸盆的振动产生,经空气传播到人耳,若音量过大,则影响周围居民,因此可采用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的减噪举措,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还会破坏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3)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声音具有能量.【解答】解:(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广场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振动产生的;(2)音乐声是通过介质,即空气传到人耳;(3)关掉音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人们正常生活;(4)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及控制噪声的途径等知识,比较简单,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13.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再继续加热,油温度才会升高.故答案为:60;不会;60;醋全部汽化.【点评】本题考查液体沸腾及沸腾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液体沸腾的特点.14.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熔化;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凝华.【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物态变化,首先确定原来的状态,然后确定最后的状态,从而确定物态变化,同时注意熔化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解答】解:甲图,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 一、单选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跟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 B .闭合线框放在变化的磁场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C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来的磁场磁通量的变化D .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2.一闭合金属线框MNPQ 的两边接有电阻12R R 、,框上垂直MN 、QP 放置一金属棒AB ,棒与框接触良好,整个装置放在如图的匀强磁场中,当用外力使AB 棒向右移动时,A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线框内没有感应电流B .线框内有感应电流,方向沿MNPQMC .线框内有感应电流,方向沿MQPNMD .线框内有感应电流,左半边沿AMQBA 方向,右半边沿ANPBA 方向3.图中交流电源的电压与直流电源的电压相同,四个灯泡完全相同,L 的直流电阻不计,当电路达到稳定时,灯泡亮度最高的是4.如图,用理想变压器给电灯L 供电,若只增加原线圈匝数,不改变输入电压1U 和气体条件,则A .电灯L 亮度减小B .交流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 .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5.如图1所示,两个闭合圆形线圈A 、B 的圆心重合,放在同一水平面内,线圈A 中通以图2所示的交变电流,t=0时电流沿逆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所示)。
则线圈B 在12~t t 时间内A .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B .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C .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D .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且有扩张的趋势6.一交流发电机模型如图1所示,用示波器观察到它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波形如图2所示,则A .该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5VB .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为25r/sC .1200t s =时,穿过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D .1200t s =时,发电机的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平行 7.如图是一带有铁芯的线圈,a 、c 是线圈两端,b 为中间抽头,把a 、b 两点接入一平行金属导轨,在导轨上横放一与其接触良好的金属棒。
若导轨间有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要使a 、c 两点的电势都高于b 点,则金属棒沿导轨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 .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8.把一只电热器接在8V 的直流电源上,在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 ,若将它分别接到()14sin 2V u t ω=和()28sin V u t ω=的交流电源上,仍要产生Q 的热量,则需通电时间分别为A .4T ,TB .8T ,2TC .2T ,TD .4T ,2T9.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图中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2n n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34n n 、,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 。
将原线圈接到()sin V m u u t ω=的交流电源上,若输送的电功率为P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A.输电线上通过的电流为mU BC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22122()()mn P r n U D .仅增大输送的电功率即可提升输电的效率10.图1中,B 为由平行边界的匀强磁场;abcd 是一个粗细均匀的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ab 边恰好与磁场左边界重合,若线框在向右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垂直于磁场边界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线框穿过匀强磁场的过程中,测得感应电流i 的大小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A .拉力F 的大小是恒定的B .在0~3s 内,拉力的大小与时间成正比C .线框的边长与磁场的宽度的比值为1:4D .线框离开磁场所用时间约为进入磁场所用时间的0.5倍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炉体产生涡流使炉内金属融化B .磁电式仪表中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能起电磁阻尼的作用C .变压器铁芯所使用的材料是硅钢,主要原因是硅钢是磁性材料并且具有较大的电阻率D .交流感应电动机的驱动原理是通电导体在永磁铁产生的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12.如图是两个眼睛自感现象的电路,两电路中线圈L 相同,灯泡1P 、2P 也相同,关于实验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接通S 时,2P 立即就亮,1P 稍晚一点才会亮B .接通S 时,1P 立即就亮,2P 稍晚一点才会亮C .断开S 时,1P 立即熄灭,2P 稍晚一点才会熄灭D .断开S 时,2P 立即熄灭,1P 稍晚一点才会熄灭13.内壁光滑的塑料管弯成的圆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管内有一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的带负电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
若小球的电荷量不变,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增大时,从上向下俯视A .小球将沿顺时针方向运动B .小球将沿逆时针方向运动C .洛伦兹力对小球做了正功D .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断增大14.如图1所示,沿x 轴正方向存在两个相邻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有界匀强磁场,其宽度均为a ,磁场的左边界与y 轴重合。
矩形闭合线圈MNPQ 宽度为2a,MN 边与y 轴重合,将线圈从图示位置沿x 轴正方向匀速拉过磁场区域,以MQPN 为感应电流i 的正方向,以x 轴负方向为安培力F 的正方向,图2中大致正确的是15.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且相距为d 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导体棒ab 垂直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导体棒沿导轨运动距离L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设导体棒接触电路的电阻为r ,运动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不计导轨电阻,则在此过程中A .导体棒平均速度的值为22(sin cos )()2mg R r B d θμθ-+B .导体棒两端的最大电压为(sin cos )mg RBdθμθ-C .重力和摩擦力对导体棒做的合功大于导体棒动能的变化量D .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sin cos )mgL θμθ-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6.有一个教学用的可拆变压器,其铁芯粗细一致,如图1所示,它由两个外观基本相同的线圈A 、B (内部导线电阻率,横截面积相同),线圈外部还可以再绕线圈(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同一欧姆档先后测量了A 、B 线圈的电阻值。
指针分别对应图2中的a 、b 位置,由此可推断_____(选填“A ”或“B ”)线圈的匝数较多。
(2)如果把它看做理想变压器,现要测量A 线圈的匝数,提供的器材有:一根足够长的绝缘导线,一只多用电表和低压交流电源,完成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用绝缘导线在线圈B 上绕制n 匝线圈; ②将A 线圈与低压交流电源相连接;③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档分别测量A 线圈的输入电压A U 和________(选填“绕制”或“B ”)线圈的输出电压U ;④则A 线圈的匝数为________。
(用已知和测得量的符合表示)17.如图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
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 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t ∆,测量身高体重时,测量者站在侧重台上,测量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质量为0M 的测量台上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0t ∆,输出电压为0U ,当测量者站在测重台上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1t ∆,输出电压为1U ,则:(结果用已知和测得量的符号表示)(1)测量仪顶部到测重台上端的距离h=___________;(2)该同学的身高为_____,质量为__________。
四、计算题18.由绝缘导线绕制的螺线管,匝数n=200,总电阻为r=1Ω,由于螺线管的截面积不大,可认为穿过各匝线圈的磁通量是相同的,将组织R=2Ω的电阻连接在该螺线管两端。
使之形成闭合回路。
设在0.5s 内把整体的一极插入螺线管,这段时间内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由0增加到5310Wb -⨯,求这段时间内: (1)螺线管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是多大? (2)通过螺线管的平均电流是多少?19.如图,正方向单匝线圈abcd 的边长L=0.5m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2T B π=。
若从线圈中处于中性面开始计时,当线圈以50rad/s π的角速度绕垂直磁场的中心轴OO'匀速旋转时:(1)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 (2)求1100t s =时电动势的瞬时值。
20.如图所示,变压器原副辖区内的匝数比是20:1,原线圈接到1400V U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中串有0=1R Ω的保护电阻,当用这台变压器为100盏“20V ,1W ”的彩灯供电时,不考虑灯泡阻值的变化,求:(1)空载时AB 两端的电压; (2)每盏灯的实际功率。
21.选做题(A )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倾斜导轨与光滑水平轨道连接,两导轨平行且电阻不计,导轨的cd 两端接入电阻R ,匀强磁场I 仅分布在水平轨道平面所在区域,方向竖直向下;匀强磁场II 仅分布在倾斜轨道平面所在区域,方向垂直于倾斜轨道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将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杆MN 垂直轨道置于倾斜轨道上并由静止释放。
已知金属杆到达be 前已开始匀速运动,此时电阻R 上消耗的电功率为P ,金属杆经过be 时速率不变,求:(1)金属杆到达be 时的速率;(2)到达水平轨道上后,当R 的电功率为4P时金属杆的加速度值。
(B )如图所示,一定滑轮上绕哟轻质柔软细线,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3m 的重物,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电阻r 的金属杆。
在竖直平面内有间距为L 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PQ 、EF ,QF 间连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其余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金属杆垂直导轨上,将重物由静止释放,当重物下降h 时恰好达到稳定速度而匀速下降,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忽略摩擦阻力。
(1)若某时刻重物下降的速度为v (m v v <),求此时杆的加速度值; (2)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 的过程中,金属杆此时的焦耳热r Q 。
22.选做题(A )如图,两根相距L=1m 的平行金属导轨,上部分水平,另一部分足够长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两金属杆ab 、cd 与导轨垂直且良好接触,并形成闭合回路。
cd 杆与水平导轨间有摩擦,倾斜导轨光滑,导轨电阻不计,ab 质量1m =1kg ,电阻1R =1Ω;cd 质量2m =2kg ,电阻2R =4Ω;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T ,方向垂直于倾斜导轨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 杆在平行于倾斜导轨的恒力F=10N 作用下向上匀速运动时,cd 杆始终保持静止。